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内蒙古中部必鲁图厚度250cm的浅井湖泊剖面为研究对象,根据取得的6个光释光法测年数据,建立晚更新世晚期56.8ka以来的年代序列,对湖泊沉积特征、粒度组成、Rb与Sr含量(质量分数)之比、氧化物含量及其比值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综合研究各指标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重建该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该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气候环境变化可以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56.8~49.5ka,沉积物有机质较丰富,化学风化作用较强,以温干偏湿气候为主;第2阶段,49.5~41.3ka,化学风化较弱,水热条件较差,气候冷干偏湿;第3阶段,41.3~20.8ka,气候转为暖湿,化学风化作用最强,为升温高降水期,末次冰期间冰段,间有小的冷湿、温干波动;第4阶段,20.8~8.2ka,各项地球化学指标均发生突变,砂楔发育,气候恶化,持续干冷,期间存在末次冰期最盛期;第5阶段,8.2~0ka,气候以温干为主,晚期气候向凉干转变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山东半岛北部存在一系列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山东烟台地区芝罘岛黄土状沉积物粒度和分维值特征的分析,结合光释光测年,探讨了山东半岛北部晚更新世气候环境演变。结果表明:芝罘剖面末次冰期—末次间冰期(62.85~124.90 ka B.P.)主要由砂黄土、黄土和古土壤叠覆堆积组成; 芝罘剖面沉积物具有良好的分形结构,可以清楚区分黄土与古土壤,分维值从大到小分别为古土壤(2.379)、黄土(2.194)、砂黄土-黄土(2.157); 分维值与标准偏差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89 4,与平均粒径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与峰态和偏度相关性较低; 芝罘剖面沉积物分维值在垂向上呈现出峰谷交替的3个旋回,可以替代粒度参数指示沉积环境,分维值低反映气候干冷,冬季风强盛,黄土堆积速率加快,反之则气候暖湿,古土壤发育。  相似文献   

3.
东北是否发育第四纪冰川及其范围、性质与冰期问题,始终没有定论。在对长白山及大兴安岭冰川遗迹厘定基础上,进行了专项调查,并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的3S技术,采取钻探测图、孢粉、泥砾粒度与渗透性分析及14C定年等方法,在长白山及大兴安岭发现了冰蚀谷及泥砾堆积等新的冰川遗迹,进一步肯定了两座山地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及其多期性。在小兴安岭首次发现冰蚀岩墙等冰川遗迹,填补了研究空白,证明小兴安岭也曾发育第四纪冰川。综合多种信息,确定长白山与大兴安岭分别有4次冰期和3次间冰期,小兴安岭至少有1次冰期。最后构建了可以与国际对比的冰期序列,重建了区域第四纪冰川环境演化模式:早更新世早期冷干,中晚期偏暖湿; 中更新世早期冷湿,中晚期暖湿; 晚更新世早期冷稍湿,中期暖湿,晚期冷干。  相似文献   

4.
末次冰期终止事件(Termination I,简称TI)是发生在末次冰消期约14.7 ka B.P.北半球最显著的一次快速升温事件,其气候突变的全球响应及转型特征是末次冰消期研究的重点。基于中国东南地区福建西部仙云洞两支石笋(样品编号为XY11和XYⅢ-21)17个高精度230Th年龄和567个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12.67~16.10 ka B.P.时段内平均分辨率达十年际的东亚夏季风强度演变序列,捕捉到了Termination I转型缓变特征。仙云洞石笋记录揭示Termination I事件缓变特征持续时间达800 a,明显比也门(约13 a)以及中国西南地区(约35 a)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约200 a)石笋记录的转型时间长很多,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仙云洞石笋记录的Termination I转型时段季风开始增强响应于北高纬气候,但仙云洞石笋记录的Termination I缓变特征指示其可能受到热带低纬西太平洋暖池水文循环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明朗铸造用原砂分别进行一般水洗处理和干态逆流处理,测定了予处理砂及相应的树脂型(芯)砂的性能.明朗砂颗粒与都昌砂颗粒在矿物晶体形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前者属微单晶体群(多晶体)构成的石英集合体,后者属晶体发育成长不佳并受磨损而失去原有晶形的石英单体.原砂颗粒矿物晶体形态不同,其原生性能尤其是粒貌、对予处理方法的适应性和效果、所形成树脂砂的性能等方面的反应也相应不同.  相似文献   

6.
通过卫星影像解译、野外实地调查与地质填图,对甘肃东南部迭部—白龙江南支断裂中东段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迭部—白龙江南支断裂中段活动性明显强于东段;中段线性特征明显,可见清晰的断崖,不同期次的阶地之上都有断层陡坎发育,晚第四纪以来有过明显活动,最新活动的离逝时间为1 300年左右,属于全新世活动断裂;东段活动性明显减弱,没有发现断错全新世地层的证据,在地貌上多表现为线性沟谷,属于晚更新世断裂。根据对断错阶地的测量和年代测试,迭部—白龙江南支断裂中段左旋滑动速率为每年(1.3±0.1)mm,垂直滑动速率为每年(0.39±0.04)mm。  相似文献   

7.
通过地表观察和钻孔资料,对洞庭盆地安乡凹陷及其西缘第四纪构造-沉积特征和环境演化进行了研究,为江汉—洞庭盆地第四纪地质研究补充了新的资料。凹陷总体呈南北向,周边为正断裂。凹陷内第四系厚一般为100~220m,最厚达300m,自下而上依次为早更新世华田组、汨罗组,中更新世洞庭湖组,晚更新世坡头组和全新世湖冲积。第四系以砾石层、砂层为主,次为(含)粉砂质黏土、黏土,岩性、岩相横向变化大。安乡凹陷西缘(即太阳山隆起东缘),呈自西向东缓倾的丘岗地貌。区内主要发育中更新世白沙井组,其中南部下部以砂、砾石层为主,上部为黏土;北部以粉砂质黏土沉积为主,下部可发育砂层。根据地貌、沉积及控凹断裂特征,重塑安乡凹陷及其西缘第四纪构造活动与环境演化过程: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早期,凹陷西边的北北东向周家店断裂伸展活动,安乡凹陷不均匀沉降,总体具河流和过流性湖泊环境并接受沅水沉积;同期凹陷西缘构造抬升,处于剥蚀的山地环境。中更新世中期断陷活动向西扩展,凹陷区为过流性湖泊环境;凹陷西缘地区转为河流(南部)和湖泊(北部)环境并接受沉积。中更新世晚期安乡凹陷及其西缘整体抬升并遭受剥蚀,凹陷西缘同时具有自西向东的掀斜。晚更新世安乡凹陷拗陷沉降,具河流和湖泊环境;同期凹陷西缘遭受剥蚀。晚更新世末受区域海平面下降影响,安乡凹陷遭受剥蚀。全新世安乡凹陷拗陷沉降,具泛滥平原之河流、湖泊环境。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二连盆地的构造反转历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连盆地中生代经历了复杂的发育历史 ,是一个多期叠加的盆地系统 ,它经历了早—中侏罗世的小规模断陷盆地 ;晚侏罗世的构造反转盆地 (伴随着强烈的火山作用 ) ;早白垩世的大规模断陷盆地及早白垩世晚期的构造反转等盆地发展阶段 ;晚白垩世以来本地区处于整体隆升状态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黄骅坳陷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基于钻井、岩心资料,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揭示了黄骅坳陷中生代地层沉积—抬升剥蚀过程及低温热年代学响应特征,重建盆地构造演化过程.认为黄骅坳陷中生代构造经历了多期次、多性质的演化过程,并且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具有3次生烃过程.结果表明:1)样品平均径迹长度L_m为(9.04±1.39)μm到(11.20±1.66)μm,呈混合分布的特点;裂变径迹年龄包括239~200 Ma,160~140 Ma,130~110 Ma,100~80 Ma,65~55 Ma,20~10 Ma和5~0 Ma等7个年龄组,239~200 Ma阶段为印支运动晚期挤压抬升,160~140 Ma阶段为燕山运动早期挤压抬升,130~110 Ma阶段为燕山中期差异伸展局部隆升,100~80 Ma阶段为燕山晚期区域抬升事件,65~55 Ma阶段为孔店组沉积期差异伸展局部隆升,20~10 Ma阶段为区域抬升事件,5~0 Ma为沧县隆起局部隆升事件;2)研究区中生代经历了早-中三叠世(T_(1+2))稳定克拉通沉积阶段、晚三叠世(T_3)印支晚期抬升剥蚀阶段、早-中侏罗世(J_(1+2))差异沉降阶段、晚侏罗-早白垩世初期(J_3+K_1初期)挤压抬升阶段、早白垩世(K_1)差异沉降阶段、晚白垩世(K_2)抬升剥蚀阶段等6个演化阶段;3)多期次构造演化导致了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具有早-中三叠世、早白垩世及古近纪3次生烃阶段,多次生烃过程对深层油气藏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依据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地层接触关系、沉积建造、构造变形、主要构造变动事件及同位素测年等资 料,对盆地后期改造期次、类型及分布进行了分析。盆地改造作用发生于晚侏罗世以来,可分为晚侏罗世、早白 垩世、早白垩世末—古新世、始新世—中新世及中新世末—现今5个阶段,改造形式包括抬升剥蚀、冲断褶皱、叠 合埋藏、断陷分隔及热力改造等,并且在空间上有明显的不均一性。盆地后期改造与砂岩型铀成矿的关系密切。 提出了晚侏罗世以来多期抬升剥蚀期控制着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发生形成,构造抬升(掀斜)区控制着铀矿的空 间展布,而冲断褶皱、叠合埋藏、断陷分隔等改造作用使含矿层变形破坏、深埋或与地下水补给区分割,对铀成矿 作用不利。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作者在文献(1)中提出的推广的因次分析法推导了与文献(1)中不同的另一类楔形体的通解。该通解包含了已有的解答即楔形体在顶端受力偶的解答,给出了无限大板在一点受力偶的解答,比其它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2.
Discovered in the late 1980s, inactive ice wedges in Yitulihe in the north part of Da Hinggan Mountains, Northeastern China are the southernmost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they are important paleo-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Recently,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of an inactive ice wedge from them. The plot of stable isotopes reveals three periods of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centered approximately at 2.8, 2.3 and 1.9 ka BP. And the resultant temperature was probabl...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楔横轧成形工艺及其在双头呆扳手制坯上的应用,阐明了楔横轧模具的主要设计参数。通过双头呆扳手制坯工艺的实践,对新旧制坯工艺的技术经济进行了分析与比较,证明了楔横轧工艺的一系列优点  相似文献   

14.
劈尖干涉测量细丝直径,采用钠光灯作为光源。实验中,干涉条纹的清晰度随测量点的变化而变化;将空气劈尖的等厚干涉原理与干涉条纹的反衬度相结合,研究劈尖干涉条纹清晰度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测量点应选在劈尖棱边干涉级次较低的位置(级次n100)。  相似文献   

15.
由于起重机经常使用于室外场地,易受大风吹袭,因此其大车铁楔子防风锁定装置往往会出现一些故障,甚至引起安全事故.本文设计了一种起重机大车铁楔子防风锁定装置,并对其进行了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此防风锁定装置安全可靠,为起重机的安全性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利用激光超声技术对楔形金属板材进行检验的实验方法和装置,研究了激光在楔形金属板中激发超声导波的规律,得到了超声导波在不同角度楔形金属板中传播时波形的变化特征。当楔形板角度较小时,波形具有Lamb波的特征;角度较大时,波形失去Lamb波的特征,更多表现出Rayleigh波的性质。并指出随板厚增加,导波高阶模态的出现是导致波形发生改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某选矿厂场地楔形地质结构体的调查试验方法,在对软弱结构带泥化夹层的抗剪强度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楔形地质结构体稳定性评价与分段治理.通过监测资料分析表明对该楔形体滑坡采用分段治理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0 INTRODUCTIONItiswellknownthatSiCreinforcedaluminiumcompositeshave goodmechanicalproperties,highspecificstrength,highspecificstiffnessandlowther malexpansioncoefficient.But,many problemsoncuttingmechanismarestillnotsolved.Generallyspeaking ,cuttingexperi…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够有效地通过增大静态夹紧力来提高动力卡盘的极限转速,保证高速切削过程的安全性,通过理论、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卡盘的使用参数、结构参数、润滑条件以及强度等方面,对楔式动力卡盘的静态夹紧力特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楔心套与基爪的润滑条件对静态夹紧力的影响很大;在卡盘相邻2次夹持工件时,增加空行程次数可以有效减轻重复夹紧造成的润滑条件恶化;夹紧效率越高的结构,其静态夹紧力的稳定性越好,即由于润滑条件恶化造成的夹紧力损失越小;综合考虑静态夹紧力的大小和稳定性,楔式动力卡盘的楔角大小最好在10°~20°之间选择;卡盘的最大静态夹紧力由卡盘的强度决定,在生产中应该注意加强基爪楔形齿处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