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所在青岛五棉协作下,参考瑞士立达C 1/3型梳棉机磨针装置的原理,研究设计了新型磨针设备(包括砂轮长磨辊及专用修整台)和机上磨盖板装置。新型砂轮长磨辊可在各种型号的国产梳棉机上磨砺锡林、道夫的金属针布,并可与机上磨盖板装置结合,在机上磨砺盖板针布。磨辊工作面积大,速度快,磨针效率高,一般磨锡林、道夫针布仅需15~30分钟,磨盖板针布磨1~2圈即可。专用修整台用于定期修整长磨辊,以保证其平直、锐利。机上磨盖板装置可装在梳棉机的后托脚上,梳棉机部件不需作任何改动,磨后可以拆除,一套装置全车间通用,能做到全部机台的  相似文献   

2.
信息荟萃     
制粉工段向动调节系统据粮油储运科技与经济信息报道,意大利奥克利姆公司开发出了制粉工段的自动调节系统。这个系统能自动遥控磨辊轧距,传感器可以测量磨辊的位置和电机功率。这个系统根据预定的和实际的筛上物数量之间的比率,可对每对磨辊进行距离调节。磨粉机上带有喂料和来自平筛的筛上物流检测装置,此系统连同磨粉机和料流检测装置一起,可将正确的磨辊轧距数据传送到所控制的每一台磨粉机,将实际的筛上物比例准确地维持在面粉生产者用程序设定的数值上,这种自动控制用在第一道皮磨上时是很有好处的,用于后路研磨或重磨通道,位…  相似文献   

3.
探讨C51型梳棉机活动盖板针布机上磨针的效果.介绍了活动盖板机上磨针装置的构成、磨针目的和磨针周期.通过做好在磨针前准备工作、合理安装磨针装置;在磨针过程中灵活调节盖板运行速度和磨针辊推进量,连续观察磨针火花的情况,必要时予以适当调控;控制机上磨针时间,做好安全操作工作;顺利完成了活动盖板针布机上磨针工作.通过磨针前后试验对比,生条纤维棉结降低了14粒/g,籽屑棉结降低了l粒/g,磨针15天后试验各项指标平稳,说明C51型梳棉机活动盖板针布机上磨针达到预期效果.活动盖板针布机上磨针简单易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指出当前磨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后,指出一种新型磨针设备及机上磨盖板装置,并介绍了在生产实践中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翻带式砂带磨木机的研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面砂带的磨木机,并给出该磨木机的机构简图.对该磨木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几个砂带翻转装置.从而表明翻带式砂带磨木机是可行性的.单面砂带磨木机,即翻带式砂带磨木机是一种新型的磨浆机.它不但能提高机械磨桨质量,而且也能增加了机械磨桨生产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产H212型毛织机的四项改进,送经机构改造,增设提箱大纹链同步架装置,特种防磨木梭,断经自停机构改造。  相似文献   

7.
APMP全名碱性过氧化氢漂白的机械磨木浆,我公司从奥地利ANDRITZ公司引进了一条APMP制浆生产线。它以杨木为原料,去皮、削片、洗涤、脱水、加热、药浸,最后经磨浆机磨削而成。在整个制浆过程中,磨浆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ANDRITZ公司磨浆机有两种:带压磨,常压磨。在我公司的生产线中,采用的是两台常压磨,型号为MRSD58/62。由进料口、带式喂料器、动盘、静盘、轴承装置及润滑油管、液压油管、稀释水管等组成。APMP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磨浆过程中,磨盘的中心形成空穴,蒸汽集中于此再排出。基于此原理,ANDRITZ设计的磨…  相似文献   

8.
邱博 《纺织器材》2002,29(3):37-39
采用新型包卷机和磨针装置并加以改进,同时改进镶边条方法,使梳棉机锡林,道夫齿条包卷和磨砺质量大为提高,从而稳定和提高了纱线质量。  相似文献   

9.
根据纺织工业部消化移植引进技术项目“梳棉机加强分梳效能及附属设备”的研究内容,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所在青岛国棉五厂的协作下,参考瑞士立达C1/3型梳棉机磨针装置的原理,研究设计了新型密针设备(包括砂轮长磨辊及其专用修整台)和机上磨盖板装置。其设计原理见  相似文献   

10.
<正>李和平报道近日,焦作瑞丰纸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丰纸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一种造纸木片磨浆蒸汽回收系统"和"一种造纸木片洗涤、甄选系统"2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造纸木片磨浆蒸汽回收系统"是蒸汽供输装置与蒸煮装置连接,蒸煮装置与洗涤分离装置连接,洗涤分离装置与漂白干燥装置连接,供输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对1#、2#旋风分离器进行预热蒸汽回收,首先将1#旋风分离器分离的余热蒸汽回收到预蒸仓进行预热,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磨粉机磨辊中凸度产生的原因及加工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模拟磨辊工作状态加工磨辊中凸度的方法及加工装置。由于加工磨辊时能够完全模拟磨辊工作时的状态,所以磨辊的使用效果最佳;使用普通的外圆磨即可精确加工磨辊的中凸度,加工操作简单,并可减少磨辊加工企业对数控加工机床的依赖,大大降低加工企业固定资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戴云 《轻工机械》1994,(3):36-39
CTMP生产过程中的几种主要设备戴云(吉林造纸厂)我厂从瑞典引进一套日产150吨的TMP生产线,使用针叶材白松生产TMP。但因我国针叶材短缺,这套装置的能力得不到发挥,因此将这套生产线改造成为CTMP生产线。改造中主要增加了预混装置以及磨浆后对纸浆进...  相似文献   

13.
磨木计量器开发成功丹东市鸭绿江造纸厂与水利部长春勘测设计院联合开发的磨木计量器获得成功,最近在鸭绿江纸厂9台磨木机上全部安装就位,井投入运行。过去,没有计量单台磨木机产量的仪器。1993年,该厂与水利部长春勘测设计院签订了联合开发磨木计量器的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山东纺科所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研制的新型机上磨盖板装置,进行了使用试验,主要用于1181F梳棉机机上盖板磨针,每台磨砺2~3周,即每根盖板受磨二到三次,磨砺初始火花长20~30毫米,也可用磨辊磨砺锡林道夫针布,每台磨2~3分钟,初始火花长约30毫米左右。现仅就磨盖板针布的试验情形和看法分述如后。  相似文献   

15.
管永刚 《中国造纸》2003,22(1):69-70
近些年我国引进的TMP、CTMP、APMP设备,都有很高的自动化水平,具备了建立盘磨机磨浆质量控制数学模型的条件。本文对建立盘磨机械浆质量控制数学模型进行了探索。1数学模型的建立对盘磨机械浆工艺而言,不能以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来建立模型,仅能建立经验模型。1.1构成模型参数的基本分析应用盘磨机成浆,磨浆质量在进料量一定的条件下,主要取决于磨浆浓度与盘磨的间隙。所以在盘磨的磨浆过程中的状态参数应该是其磨浆浓度。盘磨间隙是变化的,也是可调节的,是决定磨浆质量的关键因素,故可将它定为控制参数。磨浆的质量主要是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设计一种食品中合成着色剂提取纯化的新型实验装置。方法新型提取纯化装置是根据聚酰胺吸附法原理,并结合实验操作流程设计开发出的实验装置。装置的核心组件为具三路活塞真空开关管,其结构是斜孔三路活塞自上而下分别连接内磨口接头和缓冲抽气管及外磨口抽气接头。斜孔三路活塞经旋转可实现净化、解吸和准备3种工作模式,核心组件与缓冲瓶和真空泵串联,共同构成完整的提取纯化装置。结果单一提取纯化装置可实现单一样品的处理,并联提取纯化装置不仅可实现单一样品处理还可实现多样品的同时处理,且不同样品的准备、净化和解吸过程可同时进行,互不影响。结论该新型提取纯化装置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目标物的损失,适用于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提取纯化。  相似文献   

17.
浅谈磨粉机传动轮的固定方式□王乃扬陈骐德磨粉机的磨辊是由磨辊轴头与传动轮连接紧固后而转动的。当更换磨辊时,即需将与磨辊轴头连接的传动轮拆卸下来,然后与新换的磨辊轴头重新连接紧固。由于磨粉机结构的不断改进,磨粉机的形式、型号各异,所以传动轮与磨辊轴头的...  相似文献   

18.
秦贞俊 《纺织器材》2006,33(3):63-63
在纺纱过程中,梳棉针布磨损问题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如何延长针布使用寿命,保持产品质量稳定,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瑞士立达公司的“IGS—classic”在线自动磨针装置可在梳棉机运转时自动控制对锡林及盖板针布进行磨砺,从而解决延长针布使用寿命、减少磨针而停台的时间,使梳棉机产量、质量处于稳定状态,是一项重要改进。  相似文献   

19.
梳棉机在纺制化纤品种时,由于化纤条子蓬松,条子容易断头,因此,在梳棉大压辊的两端需加装弹簧加压装置,以对化纤条子增加适当的压力,使之密度增大,不易断头。又因原来的弹簧加压装置上下两块铜质轴承衬是用螺丝固定的,运转时间一长钢衬逐渐磨灭而露出螺丝,结果螺丝直接与大压辊轴表面摩擦而将轴磨坏,如图1所示。改后的尼纶衬块是将尼纶衬块的突端与加l压装置原孔眼紧密配合后(图2),最后将微突出的那端加热使之膨胀起到铆固的作用。改后的弹簧加压装置,不但节约了螺丝及黄铜,同时因为尼纶衬块无需用螺丝固定,其使用寿命可延…  相似文献   

20.
双盘磨浆机作为主要打浆设备,已在各造纸厂广泛使用。传统的双盘磨采用蜗杆螺旋进退刀,操作极不方便,磨片间隙不易调节,且不能进行自控。液压双盘磨虽克服了传统双盘磨的不足,可自动控制磨浆过程,但必须专门配备液压泵站。我厂针对一般纸厂均配有空压站这一条件而研制的 450、 550、 600气动双盘磨,采用手动调压和自动调压两种进刀方式,既克服了传统双盘磨的缺陷,又吸取了液压双盘磨的优点,是理想的磨浆设备。 1.结构特点 气动双盘磨浆机的轴承座、主轴、转盘、磨片与传统双盘磨相比基本相同,区别之处是用气室和复位机构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