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设施园艺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生长模型是温室生产智能化操作与管理软件的核心部分,对温室设施中作物生长环境参数的调控和发挥设施农业优质高效的生产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对目前国内设施园艺作物生长模型和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生产应用进行了综述,认为近年来国内在温室栽培的黄瓜、番茄、甜瓜等作物的生长模型和应用上建立了一系列综合、完整的体系,在建模技术及算法上均有创新.但在模型的适应性、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而促进我国设施园艺作物生长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和提高实用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根据温室能量和质量的物理学平衡原理,基于作物生长与温室环境的相互影响,建立了Venlo型连栋玻璃温室内的温度、湿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温度、湿度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和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9861、0.803和0.8、3.727,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吻合度较好。因此,研究构建的模型能较准确的预测温室内的温、湿度,可以为温室环境调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温室小型西瓜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借鉴国内外温室蔬菜作物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温室小型西瓜的试验数据,确 定有关模型参数,建立了温室小型西瓜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模型包括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光合生产 动态模型和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模型利用有效积温对叶面积指数LOGISTIC方程建立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同时 光合作用模型还引用简便有效的高斯积分法计算冠层每日的总同化量,既考虑了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规律,又考 虑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对冠层反射率的影响;此外,模型还考虑了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确定了温室小型西瓜的 碳水化合物转化成干物质的系数CF。通过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下的干物质积累动态的模型检验,表明模型有较强的 精确性、机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温室甜瓜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借鉴国内外温室蔬菜作物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温室甜瓜的试验数据,确定有关模型参数,建立了温室甜瓜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模型包括叶面积指数、光合生产及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模型利用比叶面积法建立了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光合作用模型还引用简便有效的高斯积分法计算冠层每日的总同化量,不但考虑了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规律,而且考虑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对冠层反射率的影响和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通过不同品种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检验表明,模型机理性、通用性和精度较好。  相似文献   

5.
依据温室黄瓜钾素吸收、分配与温度和辐射的关系,建立了基于辐热积的温室黄瓜钾素吸收与分配模型,并利用与之相独立的试验资料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温室黄瓜钾素总吸收量、根、茎、叶、果实钾素含量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分别为0.96、0.71、0.78,0.85、0.87。均方根差(RMSE)分别为0.25 g·株-1、0.12%、0.09%、0.04%、0.05%。模型对不同季节温室黄瓜钾素的吸收量和各器官钾素含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符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肥水管理作为现代温室作物无土栽培成败的关键技术,长期以来作为研究热点而备受关注。本文从温室作物生产过程中肥水耦合的特点(即营养液的方式)出发,首先回顾和评价了营养液的灌溉量和灌溉频率的4种确定方法(计算法、目标产量配方法、基于模型的和基于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营养液的管理(包括营养液浓度、p H值、溶解氧和温度的管理),最后初步提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温室黄瓜果实鲜质量非破坏性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研究温室黄瓜果实鲜质量的非破坏性测定方法为目的,对不同播期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构建了温室黄瓜果实鲜质量与果径、果长的经验性模型。结果表明,模型Ⅰ(FW=0.7008×FD2×FL,其中FW为果实鲜质量,FD为果实直径,FL为果实长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和回归估计标准误差分别为0.95和24g,模型Ⅱ[FW=2.1201×(FD2×FL)0.7901]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和回归估计标准误差分别为0.91和40g。模型Ⅰ能够更好地模拟黄瓜果实鲜质量,同时具有参数少,易于应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转光膜是一种可以转换光质,并且把吸收的太阳光转换成植物光合作用所需光的功能性农膜。以意大利生菜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条件下进行了转光膜和普通膜对照试验,研究转光膜对温室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生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转光膜在农业发展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转光膜有效提升了温室环境参数,在整个生育期内,转光膜温室的平均空气温度、平均光照强度、平均CO2浓度以及土壤温度较普通膜温室分别提高了2.10%、3.79%、31.73%和3.32%。对于作物生长来说,转光膜温室下生菜的株高、叶长和SPAD较普通膜温室分别提高了3.55%、2.55%和2.42%,生菜平均公顷增产8.54%。整体来看,在转光膜的使用下,温室的空气、光照及土壤环境参数有所提升,进一步促进了生菜生长形态和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9.
秸秆生物分解技术在西葫芦温室栽培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作物秸秆生物分解技术在西葫芦温室栽培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的温室,室内温度升高,相对湿度降低,CO2浓度增高;西葫芦长势明显好于对照温室,生长旺盛,叶片浓绿,落花、落果、早衰、午休现象减少或消失,果型整齐好看;病害减轻;化肥、农药用量减少50/以上;西葫芦收获期长10~12d,产量增加32/以上,扣除成本,净增效益高者达31.5/。  相似文献   

10.
调查青海互助、乐都地区的温室小气候,掌握温室小气候观测的一般方法,熟悉小气候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观察温室内作物的生长状况,并对温室内作物栽培管理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1.
温室内湿度环境的调控是农业保护地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植物的生长状况、灌溉措施的调节以及多种病害的生态防治.现以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砖砌空心墙钢拱架结构温室为例,以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间的日湿度值为分析数据,运用季节性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了当地温室内月平均的日湿度AR(p)模型,经过与实测值对比,预报效果较好,为合理调控温室内的湿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内的光温条件及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是我北方地区冬季不能进行露地栽培的一种生产附助设施,温室能改善栽培环境条件,实现超时令栽培,所以,日光温室在我国北方地区的种植面积栽培越大.而对温室里的小气候及栽培作物起作用的是太阳辐射强度、光质成分和照射时间,一般情况下日光温室生产是在当地一年中日照时间最短、光照强度最弱的季节里进行的.因此,日光温室内的光温调控对温室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冬季自然光照比其它季节差,再加上太阳辐射不能全部透射温室内,所以温室内的光照强度一般较低,光照不足,蔬菜作物制造养分少,生命力减退,植株长势弱,容易发生病害,更主要的是温室内的温度低到一定程度,不但满足不了作物生长要求,还容易发生冷害和冻害,我们白天进入温室并不感觉比室外暗,我们会认为室内外光照差异不大.这是因为人们的眼睛是通过前屋面薄膜看天空的,当然感觉不到光照比室外低,实际上既使使用透明度最高的三素膜,温室采光再科学,那么温室内的光照也只有外界光照的70%~80%,薄膜使用一段时间后,透光率降低,温室内的光照更低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0):196-197
日光温室内温度是温室微气候控制的常用参数,但是植物本身的温度(主要是叶温)影响着植物的生理活动,温室内温度要根据叶温的变化来调控。建立叶温的模拟模型可为日光温室内气温的调控及将能量平衡模型结合到温室环境控制系统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辣椒品种“国禧109”为试材,采用田间温室大棚土壤栽培的方法,研究了有无遮阳网覆盖对温室小气候和辣椒植株蒸腾作用的影响,以及有无遮阳网覆盖对辣椒生长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遮阳降温措施的改进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采用透光70%的黑色遮阳网进行覆盖的温室内太阳辐射强度及温室温度均得到显著降低,同时根据Penman-Monteith模型,通过计算得出采用透光70%的黑色遮阳网进行覆盖的温室内辣椒植株的蒸腾速率较无遮阳网覆盖的温室显著降低,从而降低了温室的蒸腾作用;与无遮阳网覆盖的温室相比,采用透光70%的黑色遮阳网进行覆盖的温室内的辣椒产量提高了39.3%,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21.2%,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54.7%。夏季温室大棚采用遮阳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辣椒果实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5.
光伏温室是一种将光伏板安装在温室屋顶,可同时进行光伏发电和农业生产的新型温室。其将光伏发电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解决了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还实现了多重收益。具有节约温室建造成本、缓解温室内的温度骤变的优势,而且还能生产清洁能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北方温室保温增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温室内的温度直接影响温室内作物的产量和上市时期。在寒冷季节运用有效的保温技术,对温室内作物生长尤为重要。1温室设施结构合理1.1日光温室建造时注意三度:合理的温室结构是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后墙内侧温度变化规律及温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日光温室后墙内侧温度、温室气温、温室地温进行测试和分析,利用传热学理论,以温室热平衡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温室后墙内侧温度变化的动态模型,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非线形回归,求出该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准确地反映温室后墙内侧的温度变化特性,是预测后墙温度的变化,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基础。为进一步研究日光温室保温特性,实现智能温室前馈控制提供了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二维传热过程的戈壁日光温室热环境模拟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南疆戈壁石砌筑日光温室热环境动态变化数值模型,更好地分析和评价戈壁日光温室蓄热保温性能,为优化温室设计与建造提供重要依据。结合工程热物理和温室环境工程等理论,构建戈壁石日光温室墙体和土壤二维传热的动态数值模型,并通过在南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戈壁石砌筑日光温室的室内、墙体以及土壤进行多点、连续温度采集,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连续5d模拟得到的室内空气、墙体表面以及土壤表面温度与实测数据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且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在1.2~2.3℃范围内。表明所建的二维传热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和预测戈壁石砌筑的日光温室内空气温度、墙面和土壤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可以为该种类型温室的热环境及保温性能评估提供有效地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晓燕  李进京 《蔬菜》2001,(3):28-28
温室,是指为作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减轻直至避免外界气候的不良影响,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调节生产周期,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和品质等目的的生产场所。温室生产的上述特点决定了温室经营是一种集资金、技术和知识为一体的密集型产业。因此,投资温室产业,必须从设施建筑、品种选择、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取得较好的投资效果和整体效益。具体地讲,应从以下4个方面予以重点考虑: 一、确定温室生产栽培的作物品种 一般而言,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其生长条件要求也较高;品质越好的产品,对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以2012—2013、2013—2014的2年冬季温室内外气象数据为样本,建立了温室内气温模拟模型;应用模型模拟了2009—2014年天津3种温室(土墙温室、新型温室、传统二代温室)冬季室内气温变化情况;根据温室冬季种植作物情况,建立了天津市日光温室基于热量指标的茬口搭配标准。结果表明:模型采用均方根误差和准确率作为检验指标,日最低气温的均方根误差为1.9~3.5℃,绝对误差低于4℃的准确率为72%~100%,模拟效果较好,日最高气温受人为通风时间早晚和长短的影响,模拟误差略大。选取正积温、有效积温、临界温度概率作为温室评价指标,计算出3种温室近5年(2009—2014)评价指标的变化,分别选取蓟州、静海、武清温室进行指标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热量指标计算的茬口搭配与实际茬口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