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联合收获机的收获工艺大多是全喂入方式,采用先切割后脱粒,易造成堵塞、脱粒不净及谷粒难以分离等现象,使收获的工作效率受到一定限制,且存在机器体积大、制造成本高、功率消耗大等缺点。自吸式复合滚筒稻麦割前脱粒装置采用先脱粒后切割方式,在喂入口产生大气负压力,将稻麦穗头吸入脱粒装置内对吸入的穗头进行梳刷摘穗,摘下的穗头经过弓齿、钩齿与栅格式凹板筛进行2次梳刷与揉搓脱粒,同时穗头在随脱粒滚筒旋转时与脱粒滚筒筛表面纹理发生摩擦,进行辅助脱粒。  相似文献   

2.
割前脱粒主要强调的是先摘脱谷粒后切割茎秆的工艺方法。分析收获机械脱粒装置的工作原理,对割前脱粒收获机械脱粒部位工作过程中的物理现象进行一定的分析,简要阐述割前脱粒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割前脱粒主要强调的是先摘脱谷粒后切割茎秆的工艺方法。分析收获机械脱粒装置的工作原理,对割前脱粒收获机械脱粒部位工作过程中的物理现象进行一定的分析,简要阐述割前脱粒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rg77cosqq&&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采用了气流吸运摘脱下的物料,提高了对作物状态的适应能力,降低了落粒损失,并使摘脱装置的结构得以简化,为安装切割装置、实现脱粒后立即切割的联合作业创造了条件。但采用气流输送不如机械输送可靠。在东北水稻收获的枯霜后期,茎秆枯萎,甚至严重倒伏,极易折断,这要求机械高速作业和大喂入量。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如发动机严重超负荷作业,造成吸运风机转速过低,或吸进成堆放置的长草、土块等,有可能使物料在横向逐渐收缩的前端吸运管路产生积存。为此,将吸运管路的底板设计…  相似文献   

5.
许斌  付君  郭超  程科 《河北农机》2011,(3):56-58
为解决传统联合收获机的收获工艺,割前脱粒收获工艺成为收获机械研究的一个方向,割前脱粒采用先脱粒后切割方式。综述了小麦联合收割机割前脱粒滚筒装置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脱粒滚筒、径向风扇等核心部件的设计及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联合收获机的收获工艺大多是全喂入方式,先割后脱,其割台结构是通过拨禾轮、扶禾器即将带穗作物茎杆切割下来,输送到脱粒和清选装置。脱粒、清选负荷很大。尤其是在作物含水量大时,极易造成堵塞、脱粒不净、麦粒难以分离等现象。使得利用机械收获的工作效率受到限制。为解决传统联合收获机的收获工艺,割前脱粒收获工艺成为收获机械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非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在收获作物时存在的一些问题,研制了一种用横流风机替代原装置中网格式出风口的新型割前摘脱装置,改善了装置内流场,减少了摘脱装置的落粒损失。给出了总体配置方案,并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的流场特性及影响落粒损失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摘脱装置利用气流吸运原理,使落粒损失小,且简化了机构,为在行走装置前设置切割搂集机构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1 .前言割前脱粒机械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收获机械。它是利用谷物在田间的站立状态 (未割 )直接将谷粒从穗头或茎秆摘脱下来 ,然后对摘脱下来的混合物 (包括籽粒、茎叶等 )进行复脱 ,分离和清选 ,从而获得清洁的谷粒 (脱掉谷粒后的茎秆仍直立留在田间或割倒铺放在田间 ) ,与传统的收割工艺 (先割后脱 )相比 ,简化了工艺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目前国内外对此研究很多。纵观国内外各种研究机构研究的割前脱粒机械 ,虽然它们在整机方面都做了很多研究 ,但是在梳齿板方面研究甚少。水稻割前脱粒机械梳齿板的研究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梳齿板的板形状 (…  相似文献   

10.
脱割机是一种先脱粒后切割的收获机械。其工艺流程是,在切割作物之前,先使用脱粒装置直接对田间作物穗头进行梳刷脱粒,然后进行复脱清选,同时通过切割装置将作物茎秆切割输送并侧铺条放。脱割机由于采用了梳刷式脱粒方法,因此又称梳脱式联合收割机,站秆脱粒、摘脱、田间脱粒及捋穗、撩穗联合收割机。  脱割机由于脱粒作业对象是作物穗头,脱出物主要是籽粒、断穗头及少量的茎秆与杂荟,所以可不用专门的分离装置,大大减轻了输送、脱粒和清选负荷,降低了整机功率消耗。由于精减了作物输送机构和装置,避免了它们工作中极易发生的堵…  相似文献   

11.
一拖 (镇江 )收获机械有限公司推出的东方红 - 1 5 0型梳脱式联合收割机 ,是引进国外先进的“割前脱”技术研制的新型联合收割机。割前脱 (又称梳脱、捋穗、摘穗 )联合收割机采用与传统方法相反的 ,先捋穗脱粒后切割茎秆的工艺 ,与传统结构的联合收割机相比 ,该机具有独特的性能 :(1 )由于绝大部分作物茎秆不进入机内 ,因此生产率高 ,尤其是当作物潮湿时 ,收获效率明显提高。 (2 )脱粒部分的功率消耗少 ,功率消耗减少约 5 0 %。 (3)摘脱装置无凹板 ,即使收获潮湿的作物也不会发生堵塞。 (4)与半喂入式相比 ,省去了夹持输送装置 ,结构更简化…  相似文献   

12.
韩豹  吴文福  黄新国 《农业工程》2010,(12):125-130
为进一步改善寒地超级稻霜前收获摘脱台的性能,降低梳脱损失,通过对影响摘脱台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和结构特点的分析,在4ZTL-1800型气吸式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割机研究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有可更换3种滚筒的摘脱台。以摘脱台的总损失为评价指标,对摘脱滚筒线速度、喂入速度、喂入口开度与喂入口风速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表明:摘脱滚筒线速度、喂入速度和喂入口风速三因素对摘脱损失有显著影响。正交试验表明:最佳组合为滚筒线速度23 m/s,喂入速度1.1 m/s,喂入口开度120 mm,喂入口气流速度14 m/s,此技术条件下摘脱损失不大于1%。所设计的摘脱台满足超级稻收获要求,并为超级稻割前摘脱联合收割机摘脱台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稻割前脱粒收获机器系统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介绍的机器系统包括自走式割前脱粒收获机和供田间运输粮袋与割晒已脱粒的稻草用的履带式自走底盘。在该收获机上用滚筒式脱粒装置对站立的水稻进行脱粒,并用气流吸运以减少脱粒损失、有扶禾器拨禾以利于收严重倒伏的作物。采用轴流滚筒和贯流风机进行复脱、分离和清选。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非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在收获作物时,出风口筛面发生堵塞使装置内流场变差,导致装置的落粒损失率过大问题,研制了一种用横流风机替代原摘脱装置中网格式出风口的新型割前摘脱装置,同时给出了装置的总体配置方案。试验发现,可以通过控制横流风机的转速,使装置内气流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排出,改善了装置内流场状态,提高了装置喂入口处的负压,这对减少摘脱装置的落粒损失、减轻机器的复脱和清选负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捋穗式稻麦联合收割机是一种新型的稻麦联合收割机械,它采用的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收获技术(割前脱粒技术)对稻麦进行联合收获。这种机具主要由脱头(用于捋穗)、脱粒机、割晒机、粮仓和行走部分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作业时脱头中的捋穗滚筒将田间直立秸秆上的籽粒梳脱下来,再经输送筒输送到脱粒机中进行复脱、清选,洁净的籽粒被输送到粮仓中。同时,割晒机将秸秆切割铺放成行,割后的秸秆保持完整状态,便于回收利用。 用割前脱粒的收获方式代替传统的全喂入及半喂入式收获方式,是收获工艺的一次革命。由于籽粒直接从秸秆上梳脱…  相似文献   

16.
“割前脱收获工艺的动态模拟和参数优化”是江苏省科委应用基础基金项目,2000年5月7日通过省科委组织的鉴定。该课题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1采用随机过程和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成熟农作物(水稻、小麦)的田间生长空间分布模型,由此模型可以模拟出作物在田间分布、作物生长高度、穗头长及穗头上籽粒数。2对摘脱滚筒周围气流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激光多谱勒装置测试了摘脱滚筒周围气流场的流速大小,建立了流场流速大小分布的数学回归模型,利用此模型在计算机上模拟了禾秆上籽粒脱粒后的运动轨迹。3对摘脱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梳齿的运动模…  相似文献   

17.
梳穗收获是将谷粒直接从田间站立的作物上梳脱下来。田间和室内试验测定结果表明:籽粒和穗头占梳脱混合物的76.7%和73.9%,断穗和籽粒在长秆和短秆中的含量为3.0%和4.6%。梳穗收获使进入复脱滚筒的非谷物量减少,功率消耗大大降低。为此,对梳穗收获机的预分离装置、复脱滚筒进行了设计和试验,简化了收获机的结构,简化了脱粒后谷粒的破碎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谷物联合收获装备难以适应荞麦收获特性的问题,研制了一种荞麦割前气吸摘脱收获试验台。以喂入速度、喂入口风压和滚筒转速为影响因素,收获率和飞溅损失率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收获率的主次因素为滚筒转速>喂入口风压>喂入速度;影响飞溅损失率的主次因素为喂入口风压>喂入速度>滚筒转速。以收获率最大、飞溅损失率最小为优化目标,获得最佳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500 r/min、喂入口风压80 Pa和喂入速度0.5 m/s,此条件下可得试验台收获率86.37%、飞溅损失率9.23%。该研究可为荞麦机械化收获装备的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双螺旋喂入割前脱粒微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丘陵山区小地块水稻机械化收割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双螺旋喂入、纵置滚筒式割前脱粒水稻联合收割机,整机由履带底盘、双螺旋喂入装置、纵置式摘脱装置、输送清选装置和切割铺放装置等部件组成。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割前脱粒收获方式,整机功耗低,体积小,总损失率小,对田间道路适应性强,非常适合丘陵山区小块水稻田的水稻收获。  相似文献   

20.
籽粒收获是我国玉米收获发展方向,但黄淮海地区高含水率夏玉米脱粒收获时籽粒破碎率、损失率和含杂率高。为推动高含水率玉米籽粒收获机械化进程,研制一种智能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设计一种低损摘穗与秸秆处理一体化割台,通过摘穗板间隙、拉茎辊转速、割台高度等主要参数调整,实现割台高效低损摘穗;设计一种适于高含水率玉米的纵轴流脱粒滚筒结构,通过优化脱粒滚筒、分离凹板和顶盖结构,调整脱粒系统工作参数,提高脱净率,降低破碎率;开发玉米收获机精准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导航定位、基准行自动引导作业、割台高度自动仿形、关键部件转速实时监测、故障报警等技术。田间试验表明:该机生产率0.73 hm~2/h,总损失率1.32%,籽粒破碎率4.47%,籽粒含杂率2.1%,满足设计与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