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二巯基敌枯双对大鼠及小鼠甲状腺的毒性作用。该药主要引起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空泡变 性和甲状腺组织代偿性增生,形成实质性甲状腺肿。大鼠的反应比小鼠敏感。随实验时间延长,动物出 现一定的适应,毒性反应减弱。此外,观察了巯基敌枯叹和敌枯双两种噻二唑化合物对甲状腺的损伤,发 现两者与二巯基敌枯双所致病变相同,但前两者毒性较大。提示在噻二唑类化合物的毒性研究中,应注 意甲状腺的病理损伤问题。  相似文献   

2.
敌枯双是噻二唑类化合物,亦称抑枯双、叶枯双,其代号名称有:TK5477、Nsc143019、川—5105、TF—130,化学名称为N,N′—甲撑—双(2-氨基-1,3,4-噻二唑),[N,N′-methylene-bis(2-amino-1,3,4-thiadizole)]。分子式为:C_5H_6N_4S_2,  相似文献   

3.
选择生产敌枯双工人11名(男2、女9),接触浓度平均为0.45mg/m~3,年限为4~8年,研究职业接触敌枯双后细胞遗传毒理学效应。结果表明,接触组和对照组(14名)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SCE和微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敌枯双在体外对人淋巴细胞的UDS(程序外DNA合成)有诱导作用,呈剂量-反应关系。等量烟酰胺与敌枯双和细胞共培养,前者可逆转敌枯双对DNA损伤的作用。推测敌枯双在体外诱发细胞遗传毒性作用,而在接触工人中此种现象不明显,主要原因可能是作用剂量和体内烟酰胺拮抗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2-甲氧基苯基)-5-[2’-(2H-四唑-5-基)联苯-4-甲硫基]-1,3,4-噻二唑(化合物4)的合成方法及抑菌活性。方法通过2-(2-甲氧基苯基)-5-巯基-1,3,4-噻二唑(化合物1)与2-N-三苯基甲基-5-(4’-溴甲基联苯-2-基)-四唑(化合物2)在碳酸钾/丙酮体系中进行缩和反应,制得化合物3。化合物3在酸性条件下脱保护,制得化合物4。用元素分析和波谱方法确定化合物3和4的结构,用杯盘培养法测化合物4的抑菌活性。结果经检测确定化合物3和4分别为2-(2-甲氧基苯基)-5-[(2’-三苯甲基四唑-5-基)联苯-4-基]甲硫基-1,3,4-噻二唑和2-(2-甲氧基苯基)-5-[2’-(2H-四唑-5-基)联苯-4-甲硫基]-1,3,4-噻二唑。初步抑菌结果表明化合物4对大肠杆菌、链球菌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化合物4有望成为含有联苯四唑的新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苯基-5-[2’-氰基(1,1’-联苯基)-4-]甲基]巯基-1,3,4-噁二唑的合成方法及抑菌活性。方法通过2-苯基-5-巯基-1,3,4-噁二唑与2-氰基-4’-溴甲基联苯在氢氧化钾/N,N-二甲基甲酰胺体系中进行缩和反应,制得化合物2。用元素分析和波谱方法确定其结构,用杯盘培养法测其抑菌活性。结果经检测确定化合物2为2-苯基-5-[[2’-氰基(1,1’-联苯基)-4-]甲基]巯基-1,3,4-噁二唑。该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链球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该化合物有望成为含有联苯的新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叶青双为一种新农药,属噻二唑类化合物,其化学名为N,N’—甲撑—双(2—氨丛—5巯基—1,3,4,—噻唑),[N,N’—Methylenc—bis(2—amino—5 sulfhydryl—1,3,4—thiadizolc)],又名二巯基敌枯双。结构武为:  相似文献   

7.
施过农药敌枯双的稻米粉经丙酮提取和柱层析纯化后得到的样品,在法国Gilfon高效液相色谱仪上,采用Partisil ODS-3柱,以含有0.005 mol/L离子对试剂(1-正辛烷磺酸)的稀甲醇溶液为流动相,经紫外检测和外标法对稻米中敌枯双及其代谢产物敌枯唑残留量进行定量测定。其方法相对回收率为84.83%,最低检出限为1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kg。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色谱分离良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为目前定量测定稻米中敌枯双残留量的新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寻找高效抗真菌化合物,探讨2-[(1-取代苯基-1H-1,2,3-三唑-4-基)甲硫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1,3,4-噁二唑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方法:设计合成了20个2-[(1-取代苯基-1H-1,2,3-三唑-4-基)甲硫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1,3,4-噁二唑化合物,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化合物对6种临床常见致病真菌: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热带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近平滑念珠菌、红色毛癣菌、克鲁氏假丝酵母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所测菌株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其中化合物8m, 8o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活性约为氟康唑,酮康唑的3倍;化合物8a, 8e, 8k, 8l, 8n 和 8p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活性也较氟康唑,酮康唑强。结论:所合成的化合物中,苯环上连有体积较小取代基的化合物抗真菌活性较好。 [关键词] 合成;噁二唑;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顺铂、SHP和CHIP均显著增高鼠伤寒沙门氏菌TA100和TA98菌株回变数,具有剂量—反应关系。三化合物接近中毒剂量时对两菌株的诱发回变数约为自发回变的3.2—7.8倍。诱变性的顺序为顺铂>SHP>CHIP。对 TA1535、TA1537和 TA1538菌株均无明显诱变作用。均明显增高人淋巴细胞 SCE 频率;以顺铂的诱发力最强。均引起有丝分裂延迟。表明铂络合物可致基因突变和 DNA 损伤。  相似文献   

10.
敌桔双对实验动物(大鼠、小鼠和猴)有致畸作用,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和种属差异,对大鼠是强致畸物(TD_(50)为2.18mg/kg)。毒物动力学研究也提示这一点。敌枯双可抑制实验动物胚胎组织DNA和RNA合成,以及抑制人胚上腭间质细胞生长(IC_(50)为1.32×10~6mol/L)。在理论上对人有潜在的致畸。两次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均未揭示使用敌枯双地区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有明显增加;对生产敌枯双女工妊娠结局健康调查,也未表明敌枯双对人有明显的致畸作用。居民食用喷药3次或1次后,稻米的接触日剂量为大鼠致畸阈剂量(TD_(01)为0.22mg/kg)的1/367和1/4400。在目前还未找到有效的农药取代敌枯双情况下,在切实加强危险度管理的基础上,敌枯双可以作为农药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丝裂霉素C(MMc)诱导的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可反映出细胞DMA损伤修复的基本过程。有关MMC诱发活体的SCE研究不多。本实验目的,就是探讨MMC诱发小白鼠骨髓细胞SCE的剂量—效应关系,并对SCE指标与染色体畸变指标,在检测机体DNA损伤上的差异作一比较研究。结果证明,MMC诱发染色体畸变能办远低于诱发SCE的能力,MMC可诱发小白鼠骨髓细胞SCE产生,SCE值随MMC剂量的增加而增加。SCE即使在低剂量诱变剂的作用下也是敏感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新型2,5-二取代1,3,4-(噁)二唑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 设计合成了16个新型2,5-二取代-1,3,4-(噁)二唑化合物,所得化合物都经过1HNMR、LC-MS确证;选择6种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 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除熏烟曲霉菌外的所有菌株(白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红色毛癣菌)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其中化合物14、17、18对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的MIC80值均为0.25 μg/ml,与氟康唑(0.25 μg/ml)相当;化合物14、17对红色毛癣菌的MIC80值为0.25 μg/ml,是氟康唑(0.5 μg/ml)的2倍,与酮康唑相当.结论 利用1∶3偶极加成反应可在1,3,4-(噁)二唑化合物的5-位引入1,2,3-三唑取代基.初步体外活性显示,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除熏烟曲霉菌外的所有菌株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真菌活性.1,3,4-(噁)二唑2位苯环上连有取代基对化合物的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报告一种小鼠体内代谢活化前致癌物/前致突变物的新方法,并分析了环磷酰胺(CY)和3.4-苯并芘(BP)经小鼠体内代谢活化后在体外诱发人淋巴细胞SCE的活性。结果诱发的SCE频率与测试物浓度呈正相关;CY体内活化30min的代谢活化物导致SCE增加至最高值,60min后其诱变作用已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砷化合物在小鼠多种组织中诱发 SCE 活性的研究情况。对雄性 SWiSS—Webster 小鼠通过吸入与腹腔注射砷化合物进行染毒。仅在吸入浓度为116.5mg/M~3砷酸钙〔Ca_3(AsO_4)_2·3H_2O,(计算浓度)相当于 AS38.61mg/M_3〕时持续染毒10日,每日六小时,在小鼠骨髓细胞、肺泡巨噬细胞以及肝细胞中才观察到 SCE 的轻微升高(骨髓细胞之 SCE、为4.35/细胞,对照组为2.53/细胞)。腹腔注射砷酸钠(Na_2HAsO_4·7H_2O)仅在30mg/kg 染毒组中出现组织细胞间SCE 之差异(骨髓细胞 SCE 为2.51/细胞而肝细胞为5.4/细胞)。与烷化剂相比较,SCE 检查法对砷说来可能是在活体试验中不敏感的方法。试验结果可能表明砷化合物对 DNA 的损伤类型是一种在活体 SCE 检查中无法迅速测出的损伤类型。同时也支持砷可能是一种辅致癌物的假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试验为指标,观察了人参二醇组皂甙(PDS)对访变剂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细胞SCE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PDS对环磷酰胺诱发的 SCE频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PDS具有抗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小鼠骨髓细胞(活体法)和人淋巴细胞(离体法)测定了三种农药的SCE频率,以了解其遗传效应活性。结果草甘膦无论活体法或离体法均可诱发SCE频率增高,活体法剂量为86mg/kg时,SCE频率为对照组的两倍,表明草甘膦不经代谢活化即有遗传效应活性,经代谢活化后遗传效应增高。敌百虫一尿素液活体法剂量达179mg/kg时,SCE效应为阴性,而离体法可诱发SCE频率增高,表明经代谢后失活。杀虫单活体法可诱发SCE频率增高,但未超过对照组的两倍。  相似文献   

17.
<正> 含有2—苯并[C]呋喃环的化合物是许多已知的天然物质的成分。2—苯并[C]呋喃还可以作为合成具有复杂结构的几种天然产品的中间体。我们已经掌握了合成含有2—苯并[C]呋喃结构的化合物的许多方法,最近,用钯催化碳环和杂环化合物的反应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兴趣。然而,以含双亚乙基的杂环化合物为中间体,通过钯试剂催化合成含2—苯并[C]呋喃结构的化合物的合成法,还尚未有报道。 由于我们的兴趣在有可能具有抗癌和抗病毒作用的试剂,所以,我们关心的是正在发展中的合成杂环的几种方法。在钯催化的反应中,双亚乙基底和被用于合成碳环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YWG-NH_2色谱柱,以0.6M醋酸盐缓冲溶液为洗脱液,于紫外检测波长272nm处,用外标法或追加法,对唑啉头孢菌素中间体7-氨基-3-[2-(5-甲基-1,3,4-噻二唑)-硫甲基]-3-头孢-4-羧酸(简称裂解物)进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的相对平均偏差为3%。方法可供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之用。  相似文献   

19.
吕敬章 《广东医学》1997,18(1):48-50
铅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对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损害作用[1]。关于铅的神经毒性机理有过一些报道[2],但尚未见错对脑微粒体酶活力影响的研究。微粒体酶是介导外来化合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类,许多化合物也是通过影响微粒体酶活力而对机体产生作用[3]。芳烃羟化酶(arylhydrocardonhydroxylase,AHH)和7一乙氧基香豆素0一脱乙基酶(7—ethoxycouxnarin0-deethylase,ECOD)是脑微粒体酶系中两种重要的酶l‘l,作者通过检测这两种酶活力,来探讨铅对脑微粒体酶活力的影响,并以此阐明铅对神经系统损害作用的机理。王材料和方法正.I主要…  相似文献   

20.
百菌清(四氯间苯二甲腈)是一种新型的农药杀菌剂。本文观察了该杀菌剂对小白鼠骨髓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结果发现:百菌清的剂量为128mg/kg体重时,能明显地诱发小白鼠骨髓淋巴细胞SCE率的增加。因此,百菌清农药可能是一种诱发突变的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