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通知,从1988年开始,按原油产量提取储量有偿使用费(以下简称储量费),并允许进入原油生产成本。于是,关于原油成本中储量费用的性质就引起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问题: 1、原油成本中的储量费究竟是生产中的物质消耗,还是生产中新创造的价值。 2、在计算石油工业增加值时,是否包括储量费? 这是两个有连带关系的问题。目前,对第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已探明石油(天然气)储量(以下简称储量)商品化的问题,在我国学术界已取得了共识,在实践中,也开始将储量价值计入原油成本。但是,如何计算储量价格的问题,还值得商量。本文拟提出几点看法。计算储量价格的理论依据:作为商品的储量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它的使用价值是“可供开采”,它的价值是消耗在整个勘探过程中的社会必要劳动,而价格则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因此,研究储量价格的形成,实际上是研究储量价值的形成。根据马克思社会产品再生产理论,社会产品价值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社会产品一7L一一C+V+th价值一生产中的…  相似文献   

3.
在讨论石油地质勘探系统经济体制改革中,有人提出了实行已探明油(气)储量(以下简称储量)商品化的意见。我是赞同这个意见的。实行储量商品化,油田开发部门有偿使用储量,原油成本中就要包括储量费用。本文就原油成本中储量费用的计算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两点假定计算原油成本中的储量费用,是油田开发部门的内部核算。为了划清油田勘探和油田开发两个部门的界限,我们根据地质勘探部门的特点作两点假定。地质勘探与一般加工工业不同。在一般加工工业中,产品质量和加工难度基本上成同一方向变化。产品质量愈  相似文献   

4.
深埋于地下的原油和天然气,在人们没有把劳动添加其上之前,是没有价值的,因此也就没有成本,纯属大自然的恩赐。一旦对其花费了劳动,原油和天然气便有了与勘探和开发这些生产中所花费劳动的等量成本。 一、原油成本的构成范围和内容 1、原油成本的一般范围和内容。 为了简便,略去天然气,这里仅以原油成本为例来阐述。从理论上讲,原油成本和其他一切产品成本一样,K=C+V,式中C为物化劳动的转移,V是生产原油所消耗的活劳动。原油成  相似文献   

5.
石油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1988年以(88)油财字第102号文下发了“关于油气田企业石油天然气储量有偿使用费”的规定。文件规定石油及天然气实行有偿使用。储量有偿使用费的使用由石油部根据勘探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剂。规定相应明确储量有偿使用费计入油气田生产成本,在企业生产成本中列支。 由于石油天然气的开发;依赖于油气资源。而探明这一资源,具有周期长、投资少、风险性大的特点,因而在国民经济部门的划分中,把油气田的勘探与油气田生产分为两个不同的产业部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社员的劳动报酬,应否计入产品成本问题,各方面有不同的看法。蒋凤五先生在他的《农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探讨》一文中,认为: “产品成本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它以货币形式反映产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劳动消耗。在全民所有制的工业企业和国营农场中,已销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构成为产品成本。在集体所有制的农村人民公社中,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江汉论坛》1985年第3期刊登了肖作树、方善鹏二同志的《就“绝对成本控制法”与夏应琪同志商榷》(以下简称《商榷》)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不同反响。我认为,二同志从理论上探讨“绝对成本控制法”(以下倚称“绝控法”)是值得欢迎的。兹就《商榷》所提出的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商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绝控法的实质并不是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互相转化,而是产品的个别劳动低于社会必要劳动。”这说明肖、方二同志并没有弄明白C、V转化的原理与劳动价值理论的区别。两者讨论的是性质不同的两件事,把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消耗转化论扯到一起,是《商榷》把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了。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如何划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建设中一个重要问题。国内外经济学界对此进行了长期而又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大致有四种意见:一是宽派认为,凡是为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进行的劳动(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和非物质生产劳动),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二是中派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是新创造的价值超过消费的价值并有余额的劳动;三是窄派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只能是物质生产劳动;四是多层次派认为,生产劳动可以分为狭义的生产劳动(以物质生产为限)、广义的生产劳动(包括非物质生产劳动)和半生产劳动(指第三产业的劳动)等等。  相似文献   

9.
降低产品成本,是一切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积累资金的重要源泉。产品成本,是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它包括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工资和工资附加、行政管理费、车间费用等等。换句话说,工业产品的成本也就是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产品时的全部费用支出。企业在生产同量、同质产品时,消耗的原料、材料、工时等愈少,成本就愈低;反过来,成本就愈高。产品成本是衡量企业全部经营效果的综合性的经济指标,企业的其它各项技术经济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的 m 是以剩余价值命名的,社会主义商品价值中的 m 应采用什么范畴来命名呢?一种意见认为,剩余价值即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商品经济共有的经济范畴;剩余价值是社会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因此,社会主义商品价值中的 m 也可称为剩余价值。一种意见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不存在适用于商品经济的剩余价值一般;把剩余价值范畴应用到社会主义经济中来,在理论上根据不足,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本文赞成后一种意见。  相似文献   

11.
油井是原油生产的主要生产设备,在原油生产中逐渐损耗,其价值以折旧费的形式逐渐转移到原油成本中去,形成补偿固定资产价值的折旧基金。正确计算油井的折旧费,一方面关系到油井价值的补偿,保证油田更新改造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关系到原油成本的合理负担。 目前,我国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国务院1985年4月26日发布的《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条例》及其它有关规定计算的。关于油井折旧费计算的内容概括如下: 1、计算折旧费的依据为固定资产原值; 2、除文件规定的部分油田企业的油井按原油产量和每吨标准提取更新改造基金外,大多数油田企业的油井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相似文献   

12.
读了《汉论坛》1980年第6期上刊载的隋文广同志写的《节约不是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一文,我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提出来与隋文广同志商榷。隋文广同志认为,“生产资料消耗的节约不能独立作为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因为所谓国民收入,是指全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新价值,即v m。生产资料消耗的节约,并不形成新价值,自然不能作为国民收入增长的直接因素”。我认为,既然国民收入是指的活劳动新创造的那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中山大学哲学系部分教师和五年級学生就“錯誤思想从那里来?”的問題进行了討論。討論中基本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錯誤思想来源于实践,另一种意见认为錯誤思想不是来源于实践。主张第一种意见的人认为,“任何认識(当然也包括錯誤思想在內)都是从直接經驗开始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有两种提法,一种提法为两个因素:(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物质生产部门劳动量的增加。另一种提法为三个因素:即除了上述两个因素外,还加上一个“生产资料消耗的节约”。我认为前一种提法好一些。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比较准确地把握了事物的本质。而生产资料消耗的节约,不能独立作为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因为所谓国民收入,是指全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新价值,即V+m。生产资料消耗的节约,并不  相似文献   

15.
陈丽玲 《理论界》2004,(4):226-226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由“企业生产什么——人们购买什么”到“人们需要什么——企业生产什么”,这一过程的变化,就需要企业寻找自己的生存竞争的土壤,而成本控制与管理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传统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内容及局限性 (一) 只重视成本的高低 成本的高低可以说是决定企业竞争力大小的一个尺度,因此成本控制与管理往往认为是降低成本,力求避免某些消耗或费用的发生,尽量去节省和节约,而忘记了利润也来源于成本。 (二) 成本控制与管理仅限于事中  相似文献   

16.
一产品成本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它以货币形式反映产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劳动消耗,包括物化劳动的消耗和活劳动的消耗。在全民所有制的工业企业和国营农场中,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构成为产品成本。在集体所有制的农村人民公社中,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主要是从集体经济中分配到的实物和现金,所以农村人民公社的产品成本,不仅包括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也应该包括社员的劳动报酬。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区对技术改造问题进行了广泛地讨论,现将主要意见综述如下: 一、对我区技术设备状况的基本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我区现有工业企业10,527个,大部份是1958年以后建立的,尽管它们的设备中有一部分陈旧落后,但并不是都很陈旧落后,因此,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应正常地进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技术老化,设备老化,技术人员老化,产品老化”的问题普遍存在,即使是近十年形成的固定资产,也有很多是技术陈旧落后的。  相似文献   

18.
一、生产价格中应否包括地租熊映梧同志提出生产价格的构成应包括地租(《经济学周报》1982年第22期)。顾志明同志反对这个观点。他认为,如果生产价格中包括级差地租,那么不但优等地的级差地租要大大提高,而且其他企业也会获得超额利润;如果生产价格中包括绝对地租,那么所得到的公式就不是生产价格,而是商品的价值;如果把垄断地租包括在生产价格中,那么所得到的也不是生产价格而是垄断价格(《江汉论坛》1983年第1期)。对于顾志明同志的上述第一点和第三点意见我比较赞同。关于第二点,我觉得有商榷的必要。我认为,生产价格构成中应包括绝对地租。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撇开农业部门只讨论工业品的生产价格形成过程。因为“平均利润和由它调节的生产价格是在农村关系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基本建设经济学研究会首届年会,对基本建设经济学研究范围进行讨论,提出如下意见: (一)什么是基本建设 基本建设经济的范畴、概念是建立基本建设经济学必须首先解决的伺题,这也是当前实际工作中要求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讨论中有三种意见: 1.宽派:认为基本建设经济就是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包括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和简单再生产,也就是说基本建设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固定资产再生产时。其主要理由:(1)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本质都是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具有相同的实物形态和生产过程,消耗人力、物力;(2)固定资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价值规律?经济学界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主要有下面这样三种: (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 (二)价值规律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个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 (三)价值规律就是商品按价值交换或等价交换的规律。对于价值规律定义的不同表述,反映了对价值规律内容的不同理解,因而这并不仅仅是一个表述方法的问题,而是属于价值规律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问题,有加以澄清的必要。我认为,上述的第一种表述比较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