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田  邹永康等 《云南医药》2001,22(2):114-115
1996年 1月~ 1999年 10月应用双J导管作内引流 7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78例中男 4 0例 ,女 38例 ,年龄 8~ 75岁。置管时间 1周~ 3月 ,其中输尿管结石 56例 ,复杂性肾结石 12例 ,肾盂连接部梗阻5例 ,输尿管损伤 3例 ,腹膜后纤维化 1例 ,腹膜后肿瘤 1例。置管方法 :术中置管 76例 ,经膀胱镜置管 2例。肾手术和输尿管手术 ,将导丝贯穿双J管将其伸直 ,置入膀胱有突破感后再继续下插 2~ 3cm ,抽出导丝挤压下腹部可见导管内有尿液返流 ,判断双J管进入膀胱 ,再将导丝从双J管中上部侧孔插入 ,伸直肾盂端 ,向上插入肾盂。小儿肾盂…  相似文献   

2.
随着泌尿外科腔内技术的发展,输尿管镜技术已比较广泛开展。我院于1999-05~2002-12应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取管治疗医源性双J管滞留患者20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8~60岁,平均42.5岁。双J管滞留时间1~6月,平均3.3月。置管原因:肾盂切开取石1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成形5例,输尿管切开取石4例。1.2取管方法应用WOLF8/9.8Fr10度硬性输尿管镜及液压灌注泵,在持续硬脊膜外麻醉下,用水压扩张输尿管开口,在斑马导丝引导下采用直入或侧入法将输尿管镜插入输尿管。双J管末端移位至输尿管下段16根,上段4根。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出现输尿管阴道瘘的原因,和输尿管阴道瘘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到本院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出现输尿管阴道瘘的15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现术后输尿管阴道瘘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结果经手术探查以及输尿管镜检,分析出现输尿管阴道瘘的原因有5例由于在使用电刀进行电凝时发生的电凝伤;4例因出现血液运输障碍;3例因手术中造成了直接损伤:2例因输尿管的缝扎引起;1例因解剖变形引起。出现输尿管阴道瘘后10例进行了输尿管膀胱的再吻合手术治疗:4例进行了输尿管镜内置双J管的手术治疗;1例进行了膀胱镜内置双J管的手术治疗。10例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手术治疗患者,其中9例患者治愈,有1例复发,在进行皮肾穿刺造瘘术加膀胱瓣输尿管吻合术后治愈。4例输尿管镜内置双J管的手术治疗,3例治愈,1例出现尿管下端狭窄,再经手术治疗后治愈。1例膀胱镜内置双J管的手术治疗.治愈。结论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输尿管阴道瘘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注意重点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以及确保正常排尿。  相似文献   

4.
米庆辉 《贵州医药》1997,21(1):25-26
我科于1991年7月至1995年7月采用双J硅胶导管作输尿管及多发性肾结石术后输尿管膀脱内引流,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87例,男56例,女引例。年龄历~61岁,平均37.8岁。输尿管切开取石56例(其中输尿管结石ESWL术无效5例,肾结石ESWL术后石路3例);输尿管膀跳狭窄成形2例;多发性肾结石川例,输尿管膀济再植术8例(膀优肿瘤5例,结核2例,输尿管下段狭窄1例)。1.2方法87例均为术中置管。输尿管术:将导丝插入双J导管腔内使之伸直,根据手术部位估计输尿管长度,先将双J导管一端自切口向下插入膀优…  相似文献   

5.
王东  刘竞  邱明星 《中国药业》2010,19(11):58-5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后输尿管支架管的置入方法。方法 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40例,实施后腹腔镜下切开取石术,术中安放输尿管支架管。其中20例预先将双J管分别向两端穿好导丝,经输尿管切口将其向远端插入直至膀胱,拔除远端导丝,再向近端插入直至肾盂,拔除近端导丝(方法一)。另20例使用已连接好的套装可调控双J管,将其近端向下插入输尿管切口远端直至膀胱(导丝全长及连接推进杆在体外),再向下插入直至输尿管切口处仅余1cm长度,体外拔除内置导丝并操作推进杆断开与支架管连接,以直角钳顺输尿管管腔将J管近端持续向上牵引直至置入肾盂(方法二)。两种方法置管后均以3-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两种方法置管均获成功,方法一耗时约9~15min,方法二耗时约2~5min;两种方法置管后患者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日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方法二较方法一操作更方便,耗时明显减少,也便于训练和推广,但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在肾盂、输尿管疾病手术中,目前临床最常采用双“J”多孔支架管作为内引流(上通肾盂、下达膀胱),而应用普通金属导丝或钢丝放置双“J”支架管常较困难。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我院对收治的43例患者术中采用超滑导丝引导后,使放置双“J”支架管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 1 998年 1 2月至 2 0 0 0年 1 2月 ,我院在上尿路手术中应用国产双J管作内支架和内引流 70例 70侧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0例 ,男 35例 ,女 35例 ;年龄 1 1~ 67岁 ,平均 38岁 ;置管时间 1~ 3个月 ,平均 1 5个月。其中复杂性肾结石 32例 ,输尿管结石 2 7例 ,输尿管狭窄 5例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6例。术前常规行B超、KUB、IVU和尿常规检查。1 2 置拔管方法 参照肾脏与膀胱上部平片 (KUB)上第二腰椎至耻骨联合上 2cm的垂直距离选择双J管长度[1 ] 。肾脏手术时 ,将导丝贯穿双J…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术应对特殊输尿管条件下(肾移植术后、下肢、脊柱畸形)的有效方法.方法 2007 -2010年收治的移植肾输尿管梗阻51例(移植肾输尿管狭窄30例、移植肾输尿管结石21例),下肢、脊柱畸形伴输尿管结石16例;输尿管结石直径0.7 cm~1.5 cm,平均1.1 cm,肾盂扩张1.5 cm ~3.2 cm,平均2.3 cm.采用F8/9.8Wolf及F6/7.6输尿管硬镜,进镜困难则配合双合诊和改变体位(抬高腰部、抬高或降低患侧、头低或头高位)牵拉输尿管配合进镜,若无法顺利进镜,置入导丝,留置F5双J管,2周后拔除双J管,并以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及狭窄.结果 53例进镜困难者经双合诊和改变体位牵拉输尿管后输尿管镜顺利进入病变部位,输尿管狭窄及结石处理成功;14例进境失败者,顺导丝置入F5双J管,2周后顺利进镜,成功处理狭窄及结石.结论 对于肾移植术后、下肢、脊柱畸形等特殊输尿管条件因存在输尿管走形异常、狭窄、迂曲,选择合适的输尿管镜配合双合诊及改变体位能提高输尿管进镜成功率,对于无法顺利进镜患者,留置双J管2周后行输尿管镜手术常可顺利进境.  相似文献   

9.
1995~2006年,我院共收治29例输尿管损伤患者,2例经膀胱镜置双J管,余27例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23例;年龄25~60岁。均为单侧。致伤原因:直肠癌根治术2例,子宫切除术19例,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0年9月至1996年6月,采用双猪尾导管(又称双J管),对28例肾、输尿管术后作支架和内引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28例,男性21例,女性7例,年龄20~59岁,平均39.5岁。其中因肾多发性结石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5例,输尿管结石伴炎性狭窄或息肉12例,输尿管端端吻合2例,输尿管复发结石及狭窄二次手术2例,输尿管损伤1例,输尿管与膀胱吻合4例。28例均开放手术中置管。置管过程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应用气膀胱腹腔镜(pneumovesicoscopy)行非乳头移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的体会。方法’对5例输尿管末端狭窄并输尿管全程扩张、肾积水患儿,经膀胱镜注水扩张膀胱,膀胱镜观察下在脐下以带针缝线经皮穿透膀胱全层做牵引线,鞘管(trocar)沿牵引线穿刺插入膀胱与牵引线固定。同法两侧放置操作鞘管,经中线鞘管目镜观察,两侧鞘管操作。同开放手术样行非乳头输尿管移植。术后放输尿管内双J管及导尿管,术后7~9天拔除导尿管出院,术后2个月经膀胱镜拔除双J管。结果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10~160min(平均130min),住院9~12天,术后随访3个月~1年(平均6.8个月)。复查B超及CT泌尿系造影(CTU),肾及输尿管积水完全消失2例,明显好转3例,逆行膀胱尿道造影检查,均无膀胱输尿管反流。结论在熟练掌握了腹腔镜技术后,气膀胱腹腔镜技术结合非乳头输尿管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简便易行、示教性好、安全可靠、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2.
1994年 6月~ 1999年 5月 ,我院采用国产双 J导管作支架和内引流 ,应用于 90例上尿路手术中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8例 ,女 42例 ;年龄 17~ 71岁 ,平均 38.5岁。1.2 置管原因 :结石共 6 4例 ,其中肾结石 10例 ,输尿管结石5 4例。由于结石嵌顿 ,造成输尿管粘膜高度水肿或输尿管周围炎及取石过程损伤输尿管。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并肾积水2 4例。直肠癌、胃癌术后、输尿管周围严重纤维化各 1例。1.3 置管方法 :88例在手术时从输尿管切口中插入 ,2例经膀胱镜从输尿管膀胱开口处插入。具体操作方…  相似文献   

13.
1998年 6月至今 ,我院采用经膀胱镜逆行置入双J管治疗上尿路疾病 31例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31例。男 19例 ,女 12例。平均 4 4岁。 31例中盆腔及腹膜后恶性肿瘤压迫输尿梗阻后发生肾衰 3例 ;盆腔手术失误伤输尿管后行成手术后狭窄 2例 ;泌尿系结核 8例 ;单侧肾盂感染致积脓、积水 2例 ;孤立肾并肾结石 3例 ;余13例为直径在 2~ 2 5cm间肾结石。 31例均采用 6~ 7F双J管 ,长 2 6~ 2 8cm。在局麻或骶麻下 ,经膀胱镜向输尿管逆行置入双J管。术后酌情留置尿管 1~ 3天及常规应用抗生素。结 果  2 9例置管成功…  相似文献   

14.
输尿管肾镜可以直视输尿管全貌达到腔内诊断治疗的目的。我院自 1990年 - 1998年使用日本欧林巴斯硬性输尿管肾镜治疗输尿管结石 68例 ,现将手术配合要点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共 68例 ,男 62例 ,女 6例。年龄 2 3岁~ 76岁 ,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 ,平均手术时间为 2 h。1 2 方法 :先做膀胱镜检查 ,后插入安全导丝 ,沿导丝插入输尿管肾镜 ,发现结石将导丝换为套石篮 ,套住结石后与输尿管肾镜一同退出 ,将结石取出。2 结  果手术中发生输尿管中段导丝穿孔 1例 ,输尿管下段导丝穿孔 1例 ,输尿管膀胱壁段损伤 1例 ,均做输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或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输尿管上段结石或肾结石的患者40例,其中输尿管结石大小0.7~1.3 cm,肾结石大小1.2~2.0 cm,平均1.3 cm.首先使用输尿管硬镜检查患侧输尿管是否存在狭窄,如果输尿管硬镜能顺利到达肾盂,就可以明确输尿管无狭窄,然后放置斑马导丝,输尿管软镜鞘顺着斑马导丝上行至患侧肾盂,最后输尿管软镜顺着输尿管软镜鞘到达患侧肾盂,前向激光纤维一般选用300 μm或200μm,钬激光功率1.5~2.0 J,频率20~40 Hz.结果 成功碎石率为95.0% (38/40).手术时间15~70 min,平均40 min.住院时间2~4 d,平均3d.术后只有1例患者发生尿源性败血症.患者术后2~4周返院拔双J管,拔双J管前需复查腹部平片明确术后结石清除情况,82.4% (28/34)患者排净结石.结论 在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过程中,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具有治疗效果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特别适合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小于2 cm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术中经肾盂或输尿管切口置入双J管 ,并保证其远端进入膀胱内 ,必要时可采用带尾线双J管。双J管放置时间以 4~ 6周为宜。结果 :184例患者均达良好引流目的 ,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漏尿及狭窄、闭塞等。结论 :采用双J管内引流具有操作简便 ,引流支架效果好 ,并发症少等优点 ,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膀胱镜下输尿管扩张法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膀胱镜直视下输尿管扩张导管置入输尿管内扩张并留置双J管3个月。结果11例均成功扩张并留置双J管,手术后1~3月复查。肾积水及输尿管中上段扩张明显缓解或消失。结论膀胱镜下输尿管扩张法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并长期留置双J管可以有效治疗狭窄引起的肾积水及腰部症状,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双J管两端蜷曲,型似猪尾,俗称“猪尾管”。型号由小到大为F_5~F_8,材料为硅胶,特点是置入人体内不致敏,不易发生尿碱附着。双J管两端分别固定于肾盂膀胱内,易于放置取出,由于它明显优于外支架管而被临床采用。我院2005年8月~2006年8月,开展的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病人20例,经尿道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280例。均置入双J导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小勇  刘涛  吴石萍  赖炳旺  叶正辉 《江西医药》2009,44(11):1084-1085
目的探讨金属导管引导双导丝法置双J管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均顺利放置双J管,成功完成手术。结论金属导管引导双导丝法置双J管方便,省时,损伤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探讨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1年1月间在上尿路疾病中采用术中或内窥镜下放置双J管内引流51例,包括上尿路结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输尿管狭窄、输尿管膀胱移植、ESWL前和ESWL后。结果 内置双J管引流使伤口漏尿、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减少,并促进肾功能的明显改善。结论 双J管的应用对防止上尿路手术后漏尿和狭窄、术后病情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并为一些特殊类型的上尿路梗阻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