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其临床应用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8年Bumgardner等人率先提出了肝细胞移植概念,1993年Mito等在世界上开展了首例人体肝细胞移植。此后,从原位整肝移植到原位肝细胞移植,进而发展到干细胞移植,肝细胞移植治疗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肝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及其增殖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将多种来源的肝干细胞用作细胞移植、生物人工肝装置以及基因治疗的主要来源细胞,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因为人类对全肝移植的需求远远超出了供给,所以科研人员对肝细胞治疗的兴趣持续上升。从临床的观点来看,肝细胞或类肝细胞移植将可能取代原位肝移植来治疗急性肝衰竭、修正遗传基因异常导致的代谢缺陷状态以及如肝硬化之类的终末期肝病,尽管用细胞疗法来治疗各种肝病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接受,但是在人体中实际应用的途径仍然是个难题。在近期一次国际性专家会议上有关人员对最近发表的临床和实验性肝细胞移植的数据及在肝组织修复时干细胞的可能作用进行了讨论,本旨在总结细胞疗法在肝病治疗中的现状,并且确定未来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重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3):116-129
乳果糖口服与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分析,重症肝炎与非重症肝炎原位肝移植术中机体内环境的对比性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重症肝病60例,重型肝炎预后危险因素36例分析,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肝性脑病的护理,格林-巴利综合征并重症肝炎患的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4.
肝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慢性肝衰竭为治疗肝衰竭开辟了一个新途径。采用肝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移植的肝干细胞可直接参与修复肝组织或帮助肝脏渡过危险期,为后期肝移植赢得时间。近年来,肝干细胞移植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为这一技术从实验室向临床过渡奠定了基础。笔者就肝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肝脏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肝病的治疗一直是全球性难题,原位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佳选择,但由于供体器官紧缺,许多病人在等待肝移植时死亡,同时移植后并发症如免疫排斥反应等因素也限制了其应用。肝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肝病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肝细胞在体外不能大量繁殖且传代后不能保持其原有特性而难以推广应用。相比之下,肝脏干细胞具有长时间持续增生的能力,能在体外扩增达到临床所需的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6.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应用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DHSC)移植作为辅助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ALF)的方法,可以免除异基因或异种细胞所致的免疫排斥、传染疾病等风险,规避异体原位肝移植所带来的其他问题.现将近几年来有关应用基础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茹素娟 《肝脏》1997,2(2):103-104
急性肝功衰竭,预后极差,成功的原位肝移植无疑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挽救生命的机会。近年来,由于环孢素A的临床应用,使肝移植的预后有所改观,特别是FK506及CD3抗体的应用,使移植肝免遭排异,移植更有保障。目前原位肝移植开展迅速,全世界移植中心已超过150个,共进行了3万例以上的肝脏移植,移植效果也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8.
肝衰竭患者因发病急、病死率高常须肝移植.除此之外,可能替代肝移植的细胞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近年来肝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基础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现况,及肝前体细胞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特点和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是由病毒( HBV、HCV)、酒精等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肝脏弥漫性纤维化病变,进而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从而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目前,我国肝病患者大约7000万人,每年约有100多万人发展为肝硬化,数十万人死于肝硬化.原位肝移植是治疗肝硬化患者最理想的治疗选择,但因供体紧缺、免疫排斥、费用高等原因,导致临床应用十分有限,很难成为常规的治疗手段.随着干细胞的深入研究,近几年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干细胞移植治疗可能成为继原位肝移植后又一条治疗肝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肝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肝干细胞移植为各种急性肝衰竭和慢性终末期肝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近年来关于肝干细胞移植的细胞来源、肝干细胞归巢的分子机制及肝干细胞移植的理论基础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大国,由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导致的终末期肝病,包括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癌及肝功能衰竭患者,已越来越多地接受原位肝移植(OLT)治疗。HBV或HCV相关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行肝移植后,其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防和治疗移植肝的再感染。过去的十几年里,尽管在移植后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的防治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仍未能完全控制移植后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复发或再感染,当前尚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肝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赵彩彦 《肝脏》2012,17(2):129-131
原位肝移植仍然是目前治疗重症肝病最有效的措施.但是,它存在的三大缺陷阻碍着其更广泛应用:(1)供肝缺乏;(2)供体肝与受体存在免疫排斥反应,肝移植术后需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使患者免疫力下降,易患各种疾病;(3)器官移植费用昂贵,对国家、社会、个人都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和多分化潜能的早期未分化细胞,通过控制条件可以使其分化为肝细胞,达到修复损伤组织,恢复部分肝脏功能的目的.自体肝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肝病是安全和有效的,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要观察.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年代,21世纪却是细胞治疗的年代”。细胞治疗是指将干细胞或由其分化产生的功能细胞植入病变部位代偿病变细胞丧失的功能,或将细胞经体外遗传操作后用于疾病治疗的方法。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常规药物治疗疗效差,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临床综合征,在我国主要由病毒性肝炎引起。近几年开展的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原位肝移植、人工肝支持系统和肝细胞移植(hepatocyte transplantation,HTx)。肝移植被认为是目前治疗ALF的最有效方法,但供肝短缺、免疫排斥和高额费用限制了受益者范围。  相似文献   

14.
杨柳  刘海林 《肝脏》2009,14(1):51-53
临床上,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肝脏疾病的治疗一直是全球性难题。目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有原位肝移植、肝细胞移植、生物人工肝等,但这些方式都面临着肝源短缺问题。随着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学者寻找能分化为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的肝干细胞,以用于各种难治性肝病的治疗。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的理想的肝细胞来源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来源广泛,易采集,制备程序较简单。干细胞由于分化能力强、安全、性能稳定,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肝脏疾病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病程进展至晚期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细胞癌,全球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目前治疗手段以原位肝移植较为有效,但由于其治疗费用高昂、肝源供体短缺、远期存活率低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干细胞技术的日趋成熟,间充质干细胞与临床疾病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此文就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脏疾病的机理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全球进行原位肝移植(OLT)的患者中有5%~10%为HBV相关的慢性或暴发性肝病,而我国OLT患者多为HBV相关的终末期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乙型肝炎(乙肝)患者OLT的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移植肝再感染的预防。在无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下,移植后HBV再感染率超过80%,这与原发性肝病的严重程度及移植时HBV的复制有关。再感染引起的急、慢性肝病可导致移植肝肝功能衰竭、患者死亡或需要再次进行肝移植。  相似文献   

17.
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原位肝移植仍然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措施,但肝源缺乏、费用昂贵及免疫排斥反应等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具有发展潜力的一种治疗手段,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由于具有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取材方便、易于体外分离及扩增等特点,在组织工程及临床方面受到人们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干细胞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1958年Wilson和Leduc提出肝干细胞的概念。近年来,干细胞的研究为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采用干细胞移植技术,帮助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度过危险期、等待肝移植或直接修复衰竭的肝脏,将是一个经济理想的方法,现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移植后慢性移植肝失功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01/2006-12完成的291例原位肝移植中18例肝移植后慢性移植肝失功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肝移植后慢性移植肝失功的病因及诊断和治疗.结果:18例肝移植后慢性移植肝失功患者发生反复胆道感染2例、胆管广泛胆泥2例、胆管吻合口狭窄1例、胆管非吻合口狭窄4例、乙型肝炎复发3例、丙型肝炎复发1例、胆汁性肝硬化1例、肝动脉狭窄1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例和慢性排斥反应2例.通过各种内科支持治疗、介入治疗或再次肝移植.11例好转,4例病情反复,3例死亡.结论:根据肝移植后慢性移植肝失功的不同病因,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对于不可逆转的移植肝功能衰竭,应进行再次肝移植.  相似文献   

20.
滕光菊  徐哲  白雪帆  王九平 《肝脏》2002,7(4):278-280
肝细胞移植 (hepatocytetansplantation ,HTx)是继原位肝移植后又一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和肝脏相关遗传代谢疾病的方法。然而 ,HTx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 ,仍有若干问题亟待解决。其中 ,移植肝细胞在受体内的排斥反应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虽然在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