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板蓝根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板蓝根饮片HPLC指纹图谱。方法 应用RP-HPLC法,梯度洗脱分析市售的11批板蓝根饮片的醋酸乙酯提取物,建立板蓝根饮片的指纹图谱。结果 不同来源的板蓝根饮片的醋酸乙酯提取物的色谱图相近,特征共有峰12个,相对峰面积相差很大。结论 建立的方法用于板蓝根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简便、准确,为深入研究板蓝根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板蓝根颗粒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0DS C18柱(150 mm×4.6 mm,10μm)为分析柱,乙腈-水(6:94)为流动相,260 nm为测定波长,测定了板蓝根颗粒中腺苷的含量.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腺苷同其它成分达到了最佳的基线分离,平均回收率为98%;运用该法测定了不同厂家的板蓝根颗粒中腺苷的含量.结论首次建立了板蓝根颗粒中核苷的HPLC分析方法,该法重复性好、准确性高,适宜于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控制,为板蓝根颗粒的内在质量评价提供了一个准确的定量方法;通过分析,发现不同厂家的板蓝根颗粒中腺苷的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板蓝根颗粒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以ODS C18柱(150 mm×4.6 mm。10 μm)为分析柱,乙腈-水(6:94)为流动相,260 nm为测定波长,测定了板蓝根颗粒中腺苷的含量。结果 在此色谱条件下腺苷同其它成分达到了最佳的基线分离,平均回收率为98%;运用该法测定了不同厂家的板蓝根颗粒中腺苷的含量。结论 首次建立了板蓝根颗粒中核苷的HPLC分析方法,该法重复性好、准确性高,适宜于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控制,为板蓝根颗粒的内在质量评价提供了一个准确的定量方法;通过分析,发现不同厂家的板蓝根颗粒中腺苷的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板蓝根药材及板蓝根颗粒中有机酸成分薄层色谱鉴别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板蓝根药材及板蓝根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鉴别区分优劣真伪。方法以不同产地,不同厂家的产品为分析对象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及不同厂家的板蓝根颗粒中有机酸成分有一定差异。结论此法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对确保板蓝根药材和板蓝根颗粒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孟岩  范丽芳  张兰桐  贾聚坤  王巧 《河北医药》2012,34(11):1720-1723
板蓝根(Radix isatidis)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规定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等症[1].主要化学成分为有机酸类、氨基酸、生物碱类化合物.<现代中医药大辞典>有记载:河北为板蓝根主要产区之一.本文对来自不同产地的20批板蓝根样品进行了水溶性和脂溶性的HPLC-UV指纹图谱分析,以10批河北产道地药材生成对照指纹图谱,并与不同产地的板蓝根药材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比较,以确定板蓝根药材的质量.该方法重复性和精密度良好,有助于板蓝根药材的标准化种植与道地药材的质量控制,同时为该药材的鉴别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交实验优选复方板蓝根冲剂的处方组成和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曦  周志生 《海峡药学》2004,16(4):22-25
目的根据有效成分的性质,优选我院复方板蓝根冲剂的处方组成和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薄层层析分离出处方的有效成分靛玉红和氨基酸,在靛玉红含量和含氮量为指标,作正交实验,为我院复方板蓝根冲剂选择最佳处方组成,为提取工艺的优选提供实验依据。结果我院复方板蓝根冲剂的最佳处方组成板蓝根、大青叶、甘草优于市售板蓝根冲剂的处方组成板蓝根、大青叶;最佳提取工艺为将大青叶用70%乙醇回流加热提取,滤过;药渣与板蓝根、甘草用70℃温水各浸提12h、10h,滤过,合并2部分滤液,回收乙醇.低温减压浓缩成流浸膏。结论改进工艺法制出的成品可获得靛蓝、靛玉红及氨基酸等成分的理想含量,并较好地利用了凝集素,为确保制剂质量,建议我院复方板蓝根冲剂的传统生产方法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8,(5):656-658
目的:筛选板蓝根饮片产地加工炮制技术,为保证板蓝根饮片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新鲜采收的板蓝根药材在4种不同干燥程度下切制后所得饮片[A.切片后60℃干燥;B.切片后自然干燥;C.自然干燥(13~15 d)后切片,再60℃干燥;D.自然干燥(30~50 d)后切片,再60℃干燥],从外观评分及水分、灰分、浸出物、主要成分(R,S)-告依春的含量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各饮片外观性状评分从高到低为C>D>A>B,水分从高到低为B>A>D>C;灰分各法差别不大;浸出物和(R,S)-告依春含量从高到低均为C>A>B>D。结论:4种加工炮制技术所得板蓝根饮片质量不同,将鲜品自然干燥(约15 d)到一定程度后再切制及干燥后所得板蓝根饮片的质量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8.
笔者根据板蓝根颗粒(冲剂)的仅有原料药板蓝根中所含化学成分及其生产工艺,认为本品质量标准中的制法与鉴别尚存一定问题,提出与同行商榷,建议应对质量标准进行修订,使之得以进一步完善、提高,切实做到对板蓝根颗粒(冲剂)质量的可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升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增加板蓝根颗粒的质量可控性,并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腺苷和(R,S)-告依春为指标成分进行定量测定,并对市场上流通的18家企业生产的板蓝根颗粒进行比较分析,考察各产品中腺苷和(R,S)-告依春的含量。结果:腺苷和(R,S)-告依春分别在0.0982~3.9280μg和0.0211~0.8440μg间,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腺苷为99.3%,RSD=1.6%(n=9),(R,S)-告依春为99.0%,RSD=1.8%(n=9)。不同企业生产的板蓝根颗粒中腺苷和(R,S)-告依春的含量差异很大,对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控制势在必行。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板蓝根颗粒药品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曹奎 《北方药学》2016,(11):119-120
目的:探讨研究板蓝根制剂制备过程中成分变化及其药效相关性.方法:对板蓝根制剂的制备过程进行模拟,测定制备过程中各阶段的成分质量、中间体溶液抗氧化活性分析成分质量分数-药效活性数据的相关性.结果:在板蓝根制剂制备过程中,药物制剂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与抗氧化活性呈降低趋势,尤其是在热处理环节的损失较大,相关性分析显示鸟苷、腺苷及靛玉红这三者的质量分数与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呈正相关.结论:在板蓝根制剂制备过程中,操作水平显著影响其指标组分质量分数和药效,尤其是浓缩干燥环节的影响最大,鸟苷、腺苷及靛玉红是使药物发挥抗氧化活性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借助于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荧光检测,从板蓝根水醇提取液中测出14种氨基酸成份。其中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等9种为在板蓝根中新发现成份。对板蓝根氨基酸成份研究,为制订地道板蓝根质量标准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助于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荧光检测,从板蓝根水醇提取液中测出14种氨基酸成份。其中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等9种为在板蓝根中新发现成份。对板蓝根氨基酸成份研究,为制订地道板蓝根质量标准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板蓝根质量检测应增加靛玉红、靛蓝检验项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板蓝根的质量标准对市售的20批板蓝根进行了质量考察,结果19批符合规定。鉴于靛蓝、靛玉红是板蓝根抑菌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从而又对这20批板蓝根做了靛蓝、靛玉红的落层色 谱鉴别,结果只有7批出靛蓝、靛玉红。  相似文献   

14.
板蓝根含片中靛玉红的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板蓝根含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板蓝根含片中靛玉红的含量。结果:板蓝根含片中靛玉红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1-0.5μg,平均回收率95.6%,RSD为1.6%。结论: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板蓝根含片中靛玉红的含量是可行的,该法有效控制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清咽颗粒复方制剂中对青黛有效成份提取有助溶作用的中药原料。方法:用青黛分别与其他八味中药包煎,制得8份供试品,按照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定。结果:处方中薄荷和板蓝根对青黛有效成份有助溶作用。结论:采用薄荷、板蓝根与青黛包煎,可以提高小儿清咽颗粒中青黛有效成份的溶解和检出,为改进药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RP-HPLC法测定板蓝根中腺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RP -HPLC测定板蓝根中腺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通过精密度实验,重现性实验,回收率实验测定板蓝根中腺苷的含量。结果及结论 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为板蓝根中腺苷的测量提供了一个可检测的质控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板蓝根和大青叶主要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indingticaFort.)的根和叶 ,是我国的常用中药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以板蓝根和大青叶为主要原料的制剂在我国应用广泛 ,近年来发现板蓝根具有抗内毒素的活性 ,临床上可用作抗菌和抗病毒药 ,但其制剂的质量控制却一直未能很好解决。通常人们认为菘蓝的根中含有靛蓝和靛玉红 ,在评价板蓝根制剂的质量时 ,以靛蓝、靛玉红作为板蓝根制剂的质控指标。但也有人认为不应以这两个成分的含量高低作为板蓝根制剂质量的判别标准。还有人认为大青叶叶柄中不含靛蓝和靛玉红。因此 ,弄清板蓝根中是否含有靛蓝和靛玉红以及这两种成分究竟存在于植物的哪一部位是较为重要的问题。为此 ,我们通过薄层层析法对板蓝根和大青叶药材的根、根茎、叶柄、叶片等部位的氯仿提取液进行了靛蓝、靛玉红的含量进测定 ,并通过HPLC法对菘蓝根和根茎的氯仿提取液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进行了含量进测定 ,并通过HPLC法对菘蓝根和根茎的氯仿提取液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进行了精密测定。此外 ,我们还运用鲎试剂法对靛蓝、靛玉红及板蓝根中所分得的四种有机酸 :苯甲酸、丁香酸、邻氨基苯甲酸、水杨酸的抗内毒素活性进行...  相似文献   

18.
基于凝集活性检测的板蓝根颗粒质量生物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可用于板蓝根颗粒质量生物测定的新方法。采用血红细胞凝集活性检测法, 对20批板蓝根颗粒抗病毒活性进行生物测定, 并以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 (NA) 抑制试验进行药效学验证。结果显示, 所建立方法简便易行, 重复性良好 (RSD = 2.0%); 所有测试样品均为阳性反应 (效价值U介于2~11之间), 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血红细胞凝集活性测定结果与流感病毒NA抑制活性测定结果之间相关性良好 (r2 = 0.878 3)。结果表明, 血红细胞凝集活性测定法具有与药效相关、重复性好、经济安全、专属灵敏等特点, 可用于表征板蓝根颗粒质量生物活性信息, 以补充和完善板蓝根颗粒现行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板蓝根浸膏中水溶性成分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产品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8∶92),色谱柱为Hypersil ODS-C18(250mm×4.6mm,5μm),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外标法计算。结果腺苷在12.65~404.4μg范围里呈较好的线性关系;腺苷的回收率为98.61%。结论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为板蓝根浸膏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期板蓝根的质量。方法:对1a、2a生板蓝根药材进行性状、显微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腺苷、靛蓝及靛玉红的含量。结果:1a生者韧皮部宽广,薄壁细胞排列疏松;2a生者韧皮部窄,薄壁细胞排列紧密。采挖后未及时晒干或贮藏不善易致其断面变色,靛蓝含量增高,腺苷、靛玉红含量显著降低;生长期过短及2a生板蓝根中的腺苷、靛蓝及靛玉红含量较低。结论:需进行板蓝根规范化种植,并进行质量监控,避免因产地、种植采收时间、初加工及贮藏方法等不同而引起的质量差异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