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护理风险管理再呼吸内科病房中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病房中发生的各类风险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风险因素,以实现系统全面的护理风险的管理。对实施前后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和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后的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质量基础护理质量、等的评分高于风险管理实施之前,有明显的差异,风险事件发生率亦有所下降。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整体的质量满意度达到了94%,高于之前的87%。结论在呼吸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的效预防以及减少各类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风险管理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介入病房陪护管理中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我院在介入病房陪护管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前后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及医疗护理安全管理等3方面进行评分,调查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后,医护人员认为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及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情况显著优于实施前,同时患者及陪护人员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结论在介入病房陪护管理中展开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病房管理质量,增强患者及陪护人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普通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外科病房实施风险管理,观察分析其实施效果,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普外科病房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明显较实施前降低,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实施前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高小丽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4):132-134
目的 探讨颅脑外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颅脑外科患者378例,将近1年内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分类整理,对风险因素进行讨论、分析,对378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护理风险管理前,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护理风险管理前,护理满意率则高于护理风险管理前(P<0.05).结论 对颅脑外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明显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15):147-150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取自身对照方式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日间护理采用护理风险安全管理模式法(实施后),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法(实施前),科室自行制定调查问卷,观察实施前后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并对护理满意度、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等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后护理投诉明显低于实施前,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后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及护理综合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安全管理前,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安全管理前,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率,提高日间护理的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慧 《河北医药》2016,(5):794-796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比分析实施前后腹部外科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风险事件、护患纠纷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患者沟通能力、责任心、熟练程度、服务态度、书写规范性、应急能力等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 P <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 <0.05)。实施后医院性感染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 P <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整体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脏内科疾病的护理风险因素及护理风险管理在肾脏内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肾脏内科疾病容易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确定风险因素,实施系统的护理风险管理。评价实施前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质量,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实施后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高达97%,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9%。结论加强肾脏内科疾病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保障了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菊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719-1720
目的分析骨科病房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原因,并制订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骨科病房患者3 135例作为观察组,给予风险评估及风险护理管理措施。观察该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意外伤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骨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使护理人员增强了护理风险意识,提高了综合素养,无重大护理差错、护理事故、护理纠纷发生。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保护意识增强。各项指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针对骨科护理特点以及护理工作上的薄弱环节,找出预防和避免护理风险的方法,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意外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刘德英 《哈尔滨医药》2013,33(4):334-335
目的 探讨骨科病房中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方法 从医疗活动相关的人、物、技术以及服务方面入手,分析骨科护理潜在风险并提出防范与对策,将开展骨科病房中的护理风险管理后的技术操作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病人服务满意率、病人投诉率等指标进行统计,作为观察组,并与未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之前相比较,后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技术操作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病人服务满意率、病人投诉率均与之前未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能帮助临床护理工作降低风险系数,制定应急预案,规避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结论 骨科病房中的护理风险管理的开展有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和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以及实施风险管理的影响。方法通过向患者及家属发放问卷100份,内容为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及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分析普通外科护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强化风险管理,提高护理的质量。结果针对普外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通过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护理质量。2010年与2009年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病房护理操作风险的相关因素以及防范方法。方法在2009年1月份以后对本院老年病房护理操作所存在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制定护理操作风险防范措施,观察防范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纠纷发生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年护理纠纷发生(43.21±3.21)例,患者满意度为(71.21±6.72)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护理纠纷发生(12.21±1.23)例,患者满意度为(90.27±6.98)分,实施老年病房护理操作风险防范后年护理纠纷发生显著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程度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结论针对老年病房护理操作风险相关因素进行防范,可以显著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对提高患者对本院的护理满意度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ICU病房护理中的人性化服务。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ICU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并与常规护理效果作以比较,观察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及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呼吸内科ICU病房护理中加强人性化服务措施的实施,对患者满意率及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普外科病房实施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普外科病房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分析比较活动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各项评价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普外科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综合指数法、加权秩和比法、加权TOPSIS法3种方法评定指数明显高于实施前;患者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使普外科的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患者满意程度明显改善,护理行为得到优化,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ICU病房护理中的人性化服务。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ICU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并与常规护理效果作以比较,观察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及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呼吸内科ICU病房护理中加强人性化服务措施的实施,对患者满意率及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普通外科优质护理实施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入院的患者1232例,在优质护理实施前只采取基础护理;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入院的患者3056例,在基础护理的方法加上优质护理;对比普通外科院内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采取优质护理后普通外科的院内感染率为1.05%,明显低于实施优质护理前的院内感染率为3.35%,二者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普通外科实施优质护理后,院内感染的发生明显降低,并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风险,通过运用风险管理理念,有效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加强护理风险监控,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住院患者满意度上升到95.6%以上,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下降。结论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和护士自身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严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8):142-143
目的探讨监护病房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120例入住监护病房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加强基础护理、改善监护病房的环境、实施心理护理、加强相互沟通、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结果观察组监护病房综合征发生率13.33%、住监护病房(7.14±3.45)d、护理满意率96.67%;对照组分别为28.33%、(9.23±3.45)d、86.67%;观察组监护病房综合征发生率低、住监护病房短、护理满意率高(P<0.05)。结论监护病房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要从患者所处的环境,社会背景以及全身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施以有效的精神、心理、身体方面的护理及治疗措施,可以达到预防监护病房综合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循征护理在手术室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循征护理,对实施循征护理前后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护理满意率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循征护理后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循征护理可对压疮发挥有效预防效果,能够大幅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出院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分析88例医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依据1∶1比例配对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为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为延续性护理,比较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实施后滴眼液知识知晓率、依从性、护理满意、视力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滴眼液知晓率、护理质量满意率、出院后滴眼液的依从率、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出院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实施分组护理和层级管理后对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我院124名护理人员(6个病区),实施分组护理和层级管理,并对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进行分析。结果在护理质量相关指标基础性护理、治疗性护理、应急性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上,实施后均较实施前分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和分层级护理实施前,患者总满意率为83.0%;实施后患者总满意率为95.0%;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分组护理和层级管理可明显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虚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