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人前磨牙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增龄性变化 ,探讨牙衰老和老年牙病的形态学基础。方法 :收集健康人前磨牙 ,按年龄分组 ,然后脱钙 ,石蜡包埋 ,切片 ,HE染色 ,光镜观察与图像定量分析。结果 :随年龄增加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钙盐大量沉积 ,牙髓体积缩小 ,牙髓内细胞、血管、牙本质小管和牙髓体密度减少 ;牙髓内结缔组织纤维与细胞外基质体密度增加 ,各年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随年龄增加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生物活性成分减少 ,非生物活性成分增加。  相似文献   

2.
区翠明  Smith AJ  Smith G 《广西医学》2004,26(9):1257-1260
目的 观察牙髓细胞在不同表面状况与牙本质基质的反应 ,了解牙本质的基质成分对牙髓细胞附着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半管状的牙根作为培养井 ,经过刮除成牙本质细胞后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6块牙片。对照组为只放入不含细胞的培养液 ;前期牙本质组 :在前期牙本质表面植入牙髓细胞 ;牙本质组 :磨除前期牙本质后再植入牙髓细胞 ;牙本质脱钙组 :磨除前期牙本质并用EDTA处理后植入牙髓细胞。细胞培养 6天后用组织学方法观察牙髓细胞在髓腔面上的附着和分化情况 ,评价不同髓腔表面状况对牙髓细胞附着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牙髓细胞在牙本质脱钙组的牙片上附着效果最好 ,其次是前期牙本质组 ,牙本质组最差 ,对照组无细胞可见。而附着细胞基本上都可以看到有单一、细长的细胞突伸入到牙本质小管内 ,可以看作是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表型分化。结论 牙本质经过EDTA脱钙处理后 ,可能暴露了陷于牙本质中的生长因子 ,因而牙髓细胞的附着和分化效果比在前期牙本质上好 ;机械磨除前期牙本质和部分牙本质 ,若不作适宜的化学处理 ,留下的沾污层一方面不利于生长因子的暴露 ,另一方面沾污层防碍了细胞的附着。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牙体脱钙和劈牙取髓法在牙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中的染色效果进行比较,初步探讨牙体脱钙技术在牙髓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取因正畸治疗需要而拔除根尖孔完全闭合的健康下颌前磨牙30颗,分别通过牙体脱钙和劈牙取髓制作牙体牙髓联合切片和牙髓切片,进行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两者的染色效果和组织结构特点.结果:牙体脱钙法制得的牙体牙髓联合切片组织染色效果良好,牙髓细胞、成牙本质细胞、牙本质小管结构清晰,VEGF阳性染色空间分布定位明确;劈牙取髓法制得的牙髓切片成牙本质细胞残缺不全,组织厚薄不一,染色对比度差.结论:牙体脱钙技术应用于牙髓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的组织染色效果良好、结构清晰,能够保全牙髓组织.  相似文献   

4.
牙本质过敏症是多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刺激痛.外界刺激使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流动,或使牙髓神经纤维兴奋性亢进,可引起牙本质过敏.治疗牙本质过敏的关键是选择一种有效的药物封闭开放的牙本质小管及降低牙髓神经纤维的兴奋性.极固宁具有双重作用,本科应用其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取得了理想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纤维粘连蛋白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达 ,探讨其与牙衰老和老年牙病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健康新鲜的前磨牙 ,按年龄分组 ,石蜡包埋切片 ,免疫组织化学与图像定量分析。结果 :随年龄增长 ,牙髓内纤维粘连蛋白免疫反应物增加、增粗 ,密度增高 ,积分光密度、体密度、线密度增加 ;牙本质内者与此相反。结论 :随年龄增长 ,牙髓内纤维粘连蛋白增加 ,使其细胞与血管间距离增大 ;牙本质内纤维粘连蛋白减少 ,韧性下降 ,这可能是老年牙病难于治愈和老年牙容易折断与脆裂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晓丽  汲平 《吉林医学》2011,(7):1280-1281
目的:评价MEdental牙本质小管封闭剂对活髓牙烤瓷冠预备后牙本质过敏的防治疗效。方法:将268颗活髓牙牙体预备后随机分为试验组(MEdental组)和对照组(常规组),观察处理后的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粘固一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MEdental牙本质小管封闭剂可有效预防活髓牙烤瓷冠预备后牙本质过敏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大鼠切牙牙本质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牙本质的胶原原纤维分粗、细两种,从牙本质的牙髓侧向牙表面方向和从牙本质小管附近至其远方,该纤维由细逐渐变粗,由排列疏松变为致密。胶原纤维一般先连接成束,然后以束呈纵行、横向和矢状方向穿行,彼此垂直,交织成网,有的与牙本质小管平行,有的与其垂直,这种排列可能与增强牙承受力的能力有关。牙本质小管内衬有鞘样界膜,该膜可能在控制牙本质的形成中起了作用。  相似文献   

8.
残根、残冠导致牙髓或根尖周炎症,在牙体修复前必须做完善的根管治疗.虽然根管治疗是目前治疗牙髓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根管治疗时机械制备会导致根管壁牙本质不同程度的缺失,根管治疗后由于无髓牙硬组织脱水,牙本质小管水分丧失而失去弹性,牙变脆,加上患牙本身伴有的牙体缺损,这类牙在行使功能时,比活髓牙更容易发生牙折,所以根管治疗后患牙常规进行全冠或嵌体修复.牙冠缺损过多,则采用桩、核、冠联合修复.  相似文献   

9.
周丽珍  郭玲 《海南医学》2007,18(6):128-129
众所周知,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关系密切,牙髓为牙本质提供营养,并能不断形成牙本质,牙本质则将牙髓与外界有害刺激隔离,一旦牙本质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牙髓暴露,常需将牙髓去除,最终可能导致牙丧失.  相似文献   

10.
唐军  孟立娟 《医学动物防制》2005,21(12):935-936
<正>人的牙齿分为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等、其中牙 釉质是最外面的一层,硬度最高,牙本质位于其内, 硬度稍逊,牙本质的内部包含的丰富的血管、神经为 牙髓,牙本质的结构非常致密,内有许多牙本质小 管,小管内充满了牙本质小管液,与牙髓的组织液相 遇。正常情况下,牙本质位于牙釉质内侧处于平静 状态,但是如果牙齿在重度磨耗及不良的卫生习惯 导致的牙颈部楔状缺损等现象出现时,会导致牙本 质小管暴露并与外界相遇,这时牙齿遇冷、热、酸、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性(CGRP-IR)神经纤维在大鼠急性牙髓炎症时的变化,方法:结扎丝线法建立大鼠急性牙3央炎症模型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牙髓CGRP-IR神经纤维的变化。结果:急性炎症状态下,大鼠磨牙根髓CGRP-IR神经纤维增祖、染色加重;而冠髓CGRP-IR神经纤维减少,背景染色加重。结论:急性牙髓炎时牙髓内CGRP增多,并在冠髓区向周围间质释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神经纤维(CGRP-IRF)在人正常及炎症牙髓中的分布。方法:采用兔抗CGRP血清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牙髓中广泛分布着CGRP-IRF,正常牙髓中,CGRP-IRF多沿血管走行并分布在血管周围,在造牙本质细胞下神经丛,可见单根CGRP-IRF。炎症牙髓中,在病损下方和血管周围CGRP-IRF明显增多。结论:牙髓含CGRP神经具有传递感觉功能,影响牙髓血流的调节,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损伤与炎症的组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王清妹  关为群 《医学综述》2009,15(22):3390-339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不仅与组织器官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还参与炎症、创伤愈合及缺血性组织修复等。目前的研究证实,人牙本质基质及牙髓组织中亦存在少量VEGF,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受到外界的生理或病理性刺激时,人牙本质基质及牙髓组织可释放VEGF参与牙髓修复或局部炎性反应。本文就牙髓组织中VEGF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手术建立兔面神经损伤模型,探讨牙髓干细胞对兔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并诱导牙髓干细胞。45只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兔沿嘴角至耳前处做长约3 cm的切口,离断面神经上颊支,建立面神经上颊支损伤的动物模型。1周后向实验组兔手术术腔部位注入0.1 mL牙髓干细胞悬液(5×106个),正常对照组兔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兔注射等量磷酸盐PBS缓冲液。术后2周观察各组兔行为表现及面部胡须运动功能评分,HE染色观察各组兔面神经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兔面神经组织中脑源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睫状神经生长因子(CNTF)阳性细胞数,透射电镜观察兔面神经组织横切片中再生神经纤维数目、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结果:成功分离鉴定原代幼兔牙髓干细胞,大多数呈成纤维状、长梭形。HE染色后,第3代干细胞的细胞核呈深蓝色、卵圆形,呈梭形着色深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面部胡须运动功能评分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兔面部胡须运动功能评分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兔治疗10周后,再生神经纤维较多,呈束状且紧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面神经组织中BDNF和CNTF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兔面神经组织中BDNF和CNTF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面神经组织横切片中再生神经纤维数目、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兔面神经组织横切片中再生神经纤维数目、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数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牙髓干细胞对面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DNF及CNTF表达有关联。  相似文献   

15.
梁锐森 《医学文选》2000,19(2):132-134
目的观察牙髓失活剂经牙本质小管使牙髓失活的疗效。方法将226例共249个慢性髓炎的患牙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37个牙,对照组112个牙,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放置牙髓失活剂使牙髓失活;在观察组中,对He面龋坏、点隙龋坏者先刮龋洞内松软的腐烂物质,对单纯邻面颈部龋坏者则在其He面钻洞(深度〉1mm),于邻面龋洞内放置丁香油或樟脑酚棉球安扶,将失活剂置于He面洞牙本质中层或牙本质深层,让牙髓失活剂通过牙本质  相似文献   

16.
Inductiveeffectofbovincbonemorphogeneticproteinonhumandentalpulptissueinvitro¥FumihikoSUWA;GaoYuhao(高玉好);YoshikuniOHTA;FangYi...  相似文献   

17.
人胎儿脾NPY,CGRP,SP和VIP神经的分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竺  张远强  蒋尔鹏  补永安  席芳 《医学争鸣》2000,21(10):1215-1218
目的 研究人胎儿脾NPY,CGRP,SP和VIP神经的分布和意义。方法 应用抗NPY,CGRP,SP和VIP的ABC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GDN显色技术研究人胎儿脾肽能神经的定位和分布。结果 NPY-IR神经纤维沿脾的动脉、静脉及其分支走行,在被膜、小梁、白髓、红髓和边缘区亦有分布。CGRP-IP和SP-IP神经纤维在脾脏的分布相同,主要沿脾动脉走行,中央动脉周围尤为丰富,白髓和红髓的淋巴组织中有少许分布。VIP-IR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在中央动脉周围,白髓和边缘区有零星分布,人脾肽能神经纤维末梢与免疫细胞接触密切,提示它们对免疫细胞的发育和活性具有调节作用。结论 人脾含NPY,CGRP,SP和VIP神经的发现,为研究神经肽调节人脾的免疫功能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车艺蕾 《黑龙江医学》2012,36(7):490-492
目的利用红外线测温技术测量高频电刀处理家兔牙髓时牙周组织表面的温度变化,初步评估高频电刀产生的高热可能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只3月龄的健康实验家兔,共40颗上颌门齿,再随机分成4个小组。在上腭黏膜标记好固定测温点,分别使用5.0 W、10 W、15 W、20 W输出功率的高频电流处理相应小组的家兔牙髓(分别处理冠髓或根髓),并同步对已标记的2个测温点测温,根据温度变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高频电刀处理牙髓前后的牙周组织表面温度变化值在-0.02℃~2.61℃之间;处理冠髓时,使用15 W及以上功率的,两测温点有统计学差异;处理根髓时,使用20 W功率的,两测温点有统计学差异;使用10 W及以上功率分别处理冠髓和根髓,牙颈部和根尖的温度变化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4种输出功率处理家兔牙髓,牙周组织表面温度的变化值(-0.02℃~2.61℃),都在对牙周组织不造成副损伤的安全阈值内。由此,我们认为,使用20 W以内输出功率处理家兔牙髓时,对根尖周的热损伤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