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外墙外保温的优越性十分明显的,它保温节能,有利于消除或减弱热桥的影响,避免墙面冬季结露,可避免室温出现较大波动。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墙体内部结露的危害,建立以温度和相对湿度为计算驱动势的一维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对夏热冬冷地区常见的EPS外保温墙体进行凝露特性及相关防结露措施效果的分析.通过模拟,对比分析了南京、南昌、长沙及重庆地区EPS外保温墙体冬夏季工况条件下的热湿分布情况.在夏季工况下,4个地区墙体的保温层与基层材料界面处相对湿度分别高达86.43%,82.45%,86.07%,82.61%,具有较高的结露风险.以南京地区为例,对采用空气层、隔汽层2种防结露措施的EPS外保温墙体进行防结露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温层与基层材料界面处设置15 mm空气层,可降低保温层最大相对湿度2.31%;而在室外保温层外侧设置隔汽层,虽然降低了夏季工况下的相对湿度,但将保温层冬季相对湿度提高至91.26%,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夏热冬冷地区冬夏季工况下,外保温墙体采取空气层防结露措施比隔汽层更有利.  相似文献   

3.
周期性边界条件下多层墙体内热湿耦合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墙体在室外热湿气候下内部温度和水蒸汽密度变化,建立以温度梯度和水蒸汽密度为推动势的多层墙体内一维热湿耦合传递方程.在室外温度、水蒸汽密度周期性变化作用下,利用Fluent软件修改标量方程求解该耦合方程,将对数值结果同文献实验结果对比,两者较好吻合.以室外典型年参数计算冬、夏季墙体内水蒸汽分压力及热流密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冬季内保温和墙体接触面发生冷凝并结露,外保温在冬、夏季均不会出现结露.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达到湿稳定状态的过程,确定沈阳地区不同类型保温墙体在若干温湿度条件下的保温材料重量湿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CHAMPS—BES软件对不同构造类型(外保温、内保温和夹芯保温)的复合保温墙体的湿状况进行模拟实验,确定温度场和湿度场在墙体内构造分布.结果在室内温湿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保温墙体保温层重量湿度最低,内保温墙体的保温层重量湿度最高.结论在湿传递方面,外保温墙体比内保温和夹芯保温墙体具有更多优势,更适用于严寒地区节能建筑外墙采用.若采用内保温或夹芯保温工艺,必须对围护结构热桥部位进行保温防潮处理.  相似文献   

5.
陈波 《科技信息》2008,(17):101-101
在建筑结构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外围护结构中墙体又占了很大份额。所以建筑墙体改革与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环节,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实现方式。节能保温墙体施工技术主要分为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两大类。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但传统乡村建筑的太阳能热利用效率并不理想。以宁夏中卫地区的气候特征和乡村建筑模型为例,采用调研测试与建筑热平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自然运行条件下乡村太阳能建筑的构造参数对冬季室内空气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建筑的南向窗墙面积比、外墙传热系数对冬季室内温度影响显著,而外窗的构造及热工参数影响较小。南向窗墙面积比由0.30增大至0.55时,采暖期室内平均温度可提高35.9%,最冷月室内平均温度可提高153.3%。南向窗墙面积比为0.5时,采用SI-3型夹芯保温构造墙体,自然运行条件下,采暖期平均室内温度可达10.2℃,1月份室内平均温度可达5.2℃。研究结果可为西北乡村太阳能采暖建筑构造优化及室内热环境改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出利用湿度传感器代替试纸称重法测定墙体内部湿度的新方法,解决目前建筑节能中片面强调热传递,而忽视湿影响的现状,确定更适合严寒地区墙体的保温构造方案.方法应用JTRG-I型墙体保温性能检测装置和JTNT-A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仪,测定复合保温墙体的温度场、热流强度和湿度场;利用试纸称重法测定各构造层的含水量.分析湿度与墙体热阻之间的关系、材料重量含湿率与环境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得出相对湿度与重量含湿率的关系函数.在干燥状态下岩棉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导热系数相近,但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由于岩棉属于渗透型保温材料,其耐久性和保温性能受湿的影响较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材料受湿的影响较小.结论验证了利用湿度传感器代替传统试纸称重法测定墙体内部湿度的新方法的可行性.墙体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材料,若采用岩棉作为保温材料应采取构造防潮措施.  相似文献   

8.
孔令峰  刘强 《天津科技》2011,38(3):54-56
通过对建筑室内结露现象的分析,提出轻钢结构屋面系统抗结露的建议构造做法。指出合理的轻钢屋面构造措施,可以提高屋面的密闭性能及保温性能。此类构造用于高温高湿项目时,可大大降低建筑内部的结露风险。  相似文献   

9.
推行建筑节能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从1989年开始推行节能建筑以来,主要采用内挂、夹芯、外贴等三种保温形式,其中内挂苯板保温墙体存在保温隔热效果差、热桥处理困难、保温层断裂等缺点,且内挂钢丝网和天棚间存在的缝隙始终没有太好的方法进行处理;夹芯保温墙体易出现棚面结露、长毛、圈梁位置挂霜、坡屋面高低处结露、墙体开裂等现象;外贴保温墙体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近年来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乡村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现状,改善乡村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舒适性和节能性,现选取甘肃天水市街亭镇典型乡村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对当地现有民居冬季各功能房间室内温湿度、室外温度以及日太阳辐射量进行逐时测量。根据对建筑环境参数,目标建筑空间结构与功能的综合分析,发现当地典型民居存在空间设计不合理、构造措施简陋、用能方式单一等缺陷,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仍达不到规范要求。结合当地冬季寒冷,阳光充足气候特点,考虑到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的局限性,从建筑空间设计、围护结构和太阳能资源利用等3方面提出建筑节能优化方案,以满足典型寒冷地区乡村民居热舒适性、经济性、节能性的指标。基于改进的建筑节能改造与优化方案,通过建筑模拟软件Ecotect建立建筑热工分析模型,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手段对新方案建筑的热工性能进行模拟分析,评价各项节能设计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乡村民居热环境参数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在乡村新建与改造建筑设计方案中,立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与自然资源,合理设置建筑空间分隔、提高围护结构防寒与保温性能以及增设附加式阳光间门厅以提高建筑被动式得热能力等措施,可有效改善寒冷地区典型乡村民居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11.
利用墙体热工系统分析了节能外墙构造方式对围护结构延迟和衰减作用的影响,以银川地区居住建筑为例,计算了具有相同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的不同构造方式的墙体对室外温度扰量的延迟时间与衰减倍数,比较分析了三种墙体的保温方式对室外温度扰量平抑能力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墙体构造方式对热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外保温构造衰减倍数最大,而夹芯保温构造延迟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2.
节能保温墙体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墙体节能技术是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本文从墙体的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内保温,分析了聚苯板与一次墙体一次建筑成型、聚苯板复合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外保温等技术的基本构造、施工工艺和优缺点。根据分析提出外墙内保温技术已经落后必然被淘汰,外墙外保温将是国内一段时间内主要的墙体节能保温技术,提出复合墙体节能技术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出发,以内抹WSE(木质纤维Wood fibre、海泡石Sepiolite、膨胀珍珠岩Expanded perlite)基复合调湿保温砂浆外墙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内抹普通砂浆外墙对比,分析吸放湿特性及其对负荷的影响. 研究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的建筑材料热湿耦合模型,分析环境湿度变化与外墙之间的湿迁移变化,以及与外墙的传热传质. 以夏热冬冷典型气候地区长沙为例,分析内抹WSE基复合调湿保温砂浆外墙的负荷及潜热负荷占比,同时选取夏热冬暖地区广州和寒冷地区北京对比分析外墙的全年能耗. 研究发现,内抹WSE基复合调湿保温砂浆外墙的吸放湿速率远大于内抹普通砂浆的外墙,并能长时间保持高速的吸放湿状态,同时比内抹普通砂浆墙体节省22.31%~23.85%的全年负荷. 墙体在吸湿过程中,温升与吸湿速率能力体现出一致性,表明墙体内表面湿迁移对温度有着重要影响,并且湿迁移越大对温度影响越大. 墙体在放湿过程中,温度迅速下降是放湿速率快的表现. 内抹WSE基复合调湿保温砂浆墙体具有优良的吸放湿特性和节能潜力,可用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  相似文献   

14.
贾旭  张荣元  王志刚 《科技信息》2008,(17):111-111
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外围护结构中墙体又占了很大份额。所以外部墙体保温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外墙保温的问题做两个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多层墙体热湿耦合传递的实验测试方法,测试了长沙地区1月份和7月份空调房间外墙体内的温湿度分布情况.分析了热湿气候地区墙体内湿传递和积累的情况,以及不同内表面情况对墙体热湿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靠近室外侧水泥砂浆与红砖界面处的温度、湿度严重受室外温、湿度变化的影响,且此界面处的湿度长期高于80%,易引发霉菌的生长;靠近室内侧红砖与水泥抹灰界面处的温度、湿度主要受室内温、湿度的影响,变化较小;在夏季,内表面贴发泡塑料墙纸的墙体内各界面处的温、湿度普遍比没贴墙纸的墙体内相应位置处的要高;在冬季,两墙体内界面处的温度基本相同,但没贴墙纸的墙体内各界面处的湿度比内表面贴有发泡塑料墙纸的墙体要略高.同时,墙体内的温、湿度变化存在着很强的耦合作用,并且太阳辐射强度对墙体内的温、湿度分布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墙体自保温体系是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技术与新型节能建筑体系中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尚没有相应的施工与验收规范标准。文章从材料、节点构造处理、砌筑工艺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墙体自保温体系控制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海霞  杜占春 《甘肃科技》2009,25(20):144-145
在严寒地区采暖建筑中,冬季室内温度一般在16-20℃左右,通过门窗的传热损失与空气渗透热损失相加,约占建筑能耗的50%左右,是墙体损失的5-6倍,所以,发展应用节能门窗对实现建筑节能十分关键。笔者长期从事建筑节能设计工作,并在2006年参加编制了青海省建筑标准设计《铝塑节能保温门窗通用图集》(青2006 J701)。我们结合近年来建筑节能设计的工作经验,就严寒地区节能保温门窗的设计要点提出以下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既有中小学建筑存在的保温隔热效果差、能源消耗大等问题,选取郑州地区既有中小学校建筑进行研究,基于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对建筑的使用特点,建立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墙体外围护结构的主要传热指标,提出了墙体围护结构内保温构造节能技术优化方案,并对节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研究双壳微纳相变胶囊掺入建筑石膏中对多孔材料热湿传递的影响,提出了含有相变胶囊的多孔墙体热湿耦合模型.考虑相变微纳胶囊发生相变过程由表及里的特征,利用界面分子动力学中的对势和多体势,给出了胶囊界面模型的热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同时考虑到双壳微纳胶囊外壳亲水性质及石膏孔隙对水分的吸附/解吸的热湿耦合作用,提出了胶囊界面湿参数的模型,对掺与不掺相变微胶囊模型进行了实测模拟,并应用计算机软件对方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模拟含有相变胶囊墙体材料的热湿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20.
当前通常只选用外墙外保温方式或外墙自保温体系实现超高层建筑节能,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一种外墙外保温与自保温体系相结合和的超高层建筑节能方法。选择实际工程中某超高层建筑开间作为外墙保温建筑节能的研究对象,对当前热桥节能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完成热桥的构造。建立外墙外保温体系,确定外墙黏土砖厚度、墙体热桥和窗户种类以及EPS板保温层厚度。将指标评价方法和对比评价方法结合在一起,对外墙外保温与自保温体系相结合的超高层建筑节能方法节能性进行评价。将独立外墙外保温方法和独立外墙自保温方法作为对比进行动态计算与比较,验证所提方法的节能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节能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