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色素内镜诊断与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每年死于肿瘤的人群中,食管癌约占1/4,仅次于胃癌而居第二位。对于食管癌的治疗目前仍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早期食管癌手术切除后5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而中晚期患者仅为6%~15‘%,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镜对食管癌的诊断与微波治疗效果.方法内镜诊断食管癌40例,占总检查人数7%,男女之比为4.71:1,年龄32岁~88岁,平均年龄64.48岁,临床症状吞咽困难31例(77.5%)、胸痛18例(45%)、呕血1例(2.5%),还伴有消瘦、声嘶、贫血等.内镜下分型:隆起型36例(90%)、凹陷型3例(7.5%)、平坦型1例(2.5%),伴狭窄27例(67.5%).病理分类:鳞癌占85%,腺癌占7.5%,病理阳性率92.5%.本组内镜下微波治疗22例占55%,外科根治术5例占12.5%结果内镜诊断食管癌后经外科根治术5例,5a存活率2例(40%),2a存活率2例(40%),3a存活率1例(20%).内镜下微波治疗食管癌患者22例,经1~5次微波治疗吞咽困难明显改善18例(81.8%)结论内镜诊断食管癌能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内镜下微波治疗食管癌所致狭窄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早期食管癌是指局限于食管粘膜下组织,没有淋巴结转移的钱表型癌,其术后sa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由于早期食管瘤患者大多缺乏症状或症状轻微,很少主动就诊,所以临床医生所见到的食管癌大多为有明显吞咽困难的中晚期患者,其术后五年生存率不足30%,因此,就目前来说,降低食管癌的死〔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仍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内镜的普及应用使食管癌的诊断水平有了巨大进步,实践证明,在食管癌高发区对高危人群进行内镜检查是发现早期食管癌最有效的方法,内镜检查结合体内染色是目前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最佳手段1旱用…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化疗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40a来各国学者对食管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学、诊断和治疗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特别是深入食管癌高发区,在防治研究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但是目前食管癌仍是对人类危害很大的疾病.食管癌手术切除后5a生存率为25%~30%,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内镜下染色技术的进步及放大内镜的发展,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发现早期浅表型食管癌的例数明显增加。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早期癌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医疗费用低及适合于不能手术者等诸多化点,在国外已广泛开展。我们自1996年起采取先染色后套切的方法治疗6例早期食管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碘染色、放大内镜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9月内镜下观察有食管黏膜粗糙、轻度糜烂而无明显占位、溃疡及组织僵硬的病例55例,进行复方碘染色,同时进行放大内镜观察,并定位取活检。[结果]55例全部进行组织活俭,16例确诊早期鳞状细胞癌,其中以糜烂型多见,占68.75%(11例)。[结论]复方碘染色结合放大内镜观察,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29.1%),为患者的早期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性期死亡率较高,死于心律失常、泵衰竭、心脏破裂等并发症的比例亦较高。本文收集我院住院治疗资料较完整的6O岁以上的老年人心肌梗塞共闯例,其中并发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12例(19.6%),死亡3例(25%)。着重分析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诱因,早期症状,体征,预防及治疗等。1·临床资料1.1老年组:61例,男51例,女10例,其中60~69岁38例,70~79岁21例,>80岁2例。1.2对照组:92例,男86例,女6例,年龄28~59岁,其中<39岁8例,40~49岁27例,50~59岁57例。1.3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按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公…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FOP方案对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晚期食管癌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48岁~72岁,先前未曾进行化疗或放疗者,经影象学、病理学检查诊断鳞癌的Ⅲ期13 例、Ⅳ期15 例、K’S评分>70分,心、肝、肾功能正常者,作者应用FOP方案进行治疗,即VOR1mg×3d, DDP20mg×5d,5-FU 500mg×5d,间隔3wk~4wk重复为一疗程、一般用3~5疗程,用药同时加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VitB6、及升白药、中药、不影响化疗的继续.结果经用FOP方案治疗后、食管钡剂X线片进行评价,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3例、近期疗效达60.7%(17 /28),中位生存期13.6 mo;按 WHO统一毒副作用标准为可逆性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白细胞下降占25%( 7/28),血小板下降占7.14%(2/28),食欲减退 10.71%(3/28),恶心 21.42%(6/28),上述毒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经停化疗及对症治疗后迅速恢复,未发现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异常。结论FOP方案对晚期食管癌治疗、有协同作用、较安全,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用人体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抗体,按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50例食管癌、68例癌前病变组织和51例正常对照组织。结果表明:正常食管组织GST-π阳性率为3.9%;不典型增生组织为77.9%;食管癌组织为86.0%。不典型增生组织中GST-π阳性率随不典型增生程度增著而增加。同此可见,GST-π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为研究其发病机理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酶学指标,可以作为食管癌早期诊断的标志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病因和诊治十年变迁(附725例报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礼  王兴鹏 《胃肠病学》2004,9(5):280-283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和早期诊治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目的:探讨近十年来急性胰腺炎病因、诊断和治疗的变迁及其对预后和住院费用的影响,总结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将725例人选患者分为两组.1993年4月~1998年12月就诊的患者为第一组,1999年1月~2002年8月就诊的患者为第二组:分析两组患者病因、诊断指标、治疗方案、并发症、预后、住院费用方面的变化。结果:比较两组病因,两组患胆囊炎胆结石者分别占72.3%和75.8%,高脂血症者分别占25.3%和25.8%,酗酒者分别占10.6%和9.7%。血清淀粉酶水平高于正常上限3倍的总检出率为66.9%.CT诊断总阳性率为92.0%。第一组46.9%的患者应用生长抑素,31.1%的重症患者发生胰腺假性囊肿,2.2%发生胰腺脓肿,死亡率为15.6%。第二组72-3%的患者应用生长抑素,13.2%的重症患者发生胰腺假性囊肿,2.2%发生胰腺脓肿,死亡率为6.5%。第二组的住院费用与第一组相比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结论:胆道疾病仍为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血清淀粉酶和CT是急性胰腺炎较常用和可靠的检查手段。通过早期足量应用胰酶抑制剂(尤其是生长抑素)、肠道去污和改善胰腺微循环,可改善急性胰腺炎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当前癌症仍然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的重要因素,而消化道恶性肿瘤占35%,其中食管癌占第二位.研究和探讨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对挽救患者生命意义重大.方法首先对不同地区,不同特点的高危人群的确立,并采取一定有效的监测手段非常重要,加强重视易诱发癌变因素和临床表现,饮食结构异常,主食肉类,少食碳水化合物和新鲜蔬菜,饮烈性酒、嗜熏制、于硬食物及食贮存过久而易发生发霉变质的奶酪制品,有家族癌变病史,患各种不同食管疾病的患者,均进行必要的检查.结果对于早期癌变不是不能早期发现,掌握食管癌的病因、诱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特点,对高危人群有针对性的普查和监测,合理正确的使用上消化道钡透,纤维食管内镜,X线双重对比造影,胃粘膜活检病理,均可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起重要作用.结论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措施,熟练掌握其发病特点,加上高度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阳性率将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张泉  刘欣  韩济华 《山东医药》2007,47(34):85-86
对42例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果近期有效率84%,0.5、1、2、3a的生存率分别为64.3%、52.4%、28,6%、11,9%。提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患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其早期并发症较低,且患者多可耐受。  相似文献   

13.
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诊断——附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提高病人生存率极为重要。我们自1991年1月至1997年2月在5468例内镜检查中确诊早期食管癌39例,占同期503例食管癌的7.75%。现对其内镜诊断情况作一总结分析,以探讨提高早期食管癌内镜诊断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蟾蜍液、呋氟脲嘧啶治疗上消化道癌肿治疗效果及随访.方法上消化道癌肿78例,应用中药复方蟾蜍液(主要由蟾蜍、丹参、黄芪、桂肉等十几种中药组成)和西药呋氟脲嘧啶(FT-207)进行治疗.FT-207300mg,3次/d,连服10d,间歇5d,续服,总量36g为一疗程;复方蟾蜍液30mL,3次/d,1mo为一疗程,间歇3d续服.疗程结束后,根据缓解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3疗程后,完全缓解18例(食管癌6例,胃癌12例)占23%;部分缓解48例(食管癌16例,胃癌32例)占61%;无效12例(食管癌2例,胃癌10例)占15.3%.治疗6疗程后,完全缓解34例(食管癌10例,胃癌24例)占46.1%,无效8例(食管癌2例,胃癌6例)占10.2%.随访1a生存76例,占97.4%,死亡2例(食管癌、胃癌各1例).2a生存70例占89.4%,死亡8例(食管癌2例,胃癌6例)占10.2%.结论复方蟾蜍液及呋氟脉嘧啶合用治疗上消化道癌肿疗效肯定,近期效果好,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995/1997间的内镜检查资料.结果3a间共进行内镜检查10035例.检出早期食管癌29例.全部经内镜和病理诊断,其中25例经手术进一步证实.29例中,男16例,女13例,男女之比为1.23:1.年龄范围41岁~87岁.进食噎感2例;进食时胸骨后痛3例;吞咽不畅6例;上腹部不适17例;无任何症状要求作内镜检查1例.内镜诊断:①部位,上段3例,中段18例,下段8例.②镜下形态,隐伏型5例,糜烂型9例,斑块型11例,乳头型4例.③病理,均为鳞癌,其中0期16例,1期13例.④手术25例行食管癌手术,手术后病理诊断同术前,切除淋巴结无1例转移.结论早期食管癌不易发现,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回顾52例肝损伤病例的诊断与治疗,分析探讨肝损伤的成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肝损伤病例在充分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进行手术探查止血治疗。结果 治愈率92.3%,死亡率7.7%,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是提高肝损伤治愈率的关键环节;术中妥善、细致止血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青年人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治疗青年人食管癌和贲门癌46例,占同期全年龄组的3.2%。总切除率为84.8%,并发症率为12.8%,无手术死亡。术后5年生存率为26.9%,其中食管癌26.3%、贲门癌28.6%。提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切除是提高青年人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ESD治疗的176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病例,对其手术及治疗情况、近远期并发症、术后随访疗效等多个指标进行回顾比较。结果176例患者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6例,病灶长度1~10cm,平均4.3em,ESD平均手术时间62m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0例,病灶长度1~10cm,平均5.0em,ESD平均手术时间72min。早期食管癌病例40例,病灶长度1-11em,平均5.7cm,ESD平均手术时间86min。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80例(45.5%),出血2例(1.1%),穿孔3例(1.7%),食管狭窄15例(8.5%),腹痛17例(9.6%),发热15例(8.5%),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125例病例进行了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1~39个月)。病灶术后病理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56例患者中,54例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3.6%(2/56)边缘有残留;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80例患者中,76例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5.0%(4/80)切缘有残留;食管早期癌的40例患者中,37例为一次性完整切除,7.5%(3/40)切缘见残留。所有病理基底均未见残留,且术后病理提示所有患者病变范围均未突破黏膜下层。病灶局灶复发3例(1.7%)。101例进行了术后2个月的胃镜复查,创面愈合率100%(101/101)。79例完成了术后6个月的胃镜复查,其中2例局灶复发,1例发现贲门病变,创面愈合率100%(79/79)。52例完成了术后12个月的胃镜复查,1例局灶复发,创面愈合率100%(52/52)。结论ESD能够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有利于病理诊断,并且病灶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创伤小,是诊断及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的价值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复习1984-09/1992-12收治初诊食管癌并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11例,病变长度位于胸上段20例,胸中段82例,胸下段9例;锁骨上淋巴结单侧转移90例,双侧转移21例;病理诊断98例,余13例为临床诊断.全部采用钻-60外照射,食管DT60GY~66GY,锁骨上健侧照射50GY,患侧60GY—66GY.结果治疗后的一、三、五年生存率分别为49.6%,10.8%,6.3%.病变长度<5.0cm的5a生存率为15%,比>5.1cm的疗效好(P<0.05).疗终X线表现为基本消失的5a生存率为12.5%,而部分消失的5a生存率为1.8%(P<0.05)锁骨上淋巴结>3cm的25例,均在3a内死亡.结论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应积极治疗;病变长度食短,预后愈好;疗终X线表现为基本消失的预后较好;锁骨上淋巴结<3cm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目前食管癌的主要诊断方法有赖于病理学,至今尚无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为此对找辅助食管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了BCl-2基因在EM、EED和SCCE中表达变化及其意义。结果:EM组无异常表达;EED组阳性表达率为65.7%,与EM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EED中BCl-2蛋白表达增加主要发生在2和3级EED中(P<0.05);在SCCE中阳性表达率为77.1%,与EED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cl-2蛋白过表达主要与高分化的SCCE有关(P<0.05)。结论:食管癌早期发生阶段存在Bcl-2基因表达异常,早期检测Bcl-2基因表达变化可能有助于食管癌早期发生的评估;Bcl-2基因对食管癌的进展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