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稀土高分子荧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新木  陈慧勤  谈宏宇 《化学试剂》2007,29(9):527-531,565
对近10年来含稀土高分子荧光材料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归纳,讨论了稀土配合物/聚合物制备和应用情况,综合评述了国内外稀土高分子荧光研究的最新进展,展望了稀土高分子荧光材料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稀土高分子配合物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功能材料。本文阐述了掺杂型稀土高分子配合物和键合型稀土高分子配合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稀土高分子材料在荧光材料、农用发光材料、磁性材料、催化剂、温度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稀土荧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发展历程,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着重阐述了稀土有机配合物和高分子荧光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对稀土荧光材料及其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稀土荧光配合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稀土荧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发展历程,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着重阐述了稀土有机配合物和高分子荧光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对稀土荧光材料及其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稀土荧光配合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合成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的基础上,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出一类稀土配合物掺杂的透明性高分子材料,表征了稀土配合物在基体中分散情况以及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当稀土配合物质量分数为1.4%时,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其拉伸强度达15.85MPa,透光率达91.2%;且该材料在波长为246nm的激发光下,在363nm出现最大荧光发射峰,荧光强度为454,有望应用在光致发光性透明高分子材料领域。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光致发光稀土配合物的分类,可分为掺杂型稀土高分子和键合型稀土高分子,阐述了其研究进展及发光机理,并分析了光致发光材料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7.
稀土高分子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合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李建宇 《现代化工》2001,21(4):13-16
发光稀土高分子配合物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功能材料,本文就其3种合成方法进行评述。以稀土离子与含配位基团的聚合物进行反应,难以获得发光强度高的高分子配合物;使稀土离子与高分子配体和小分子配体同时作用,可以得到荧光强度比较理想的产物,但反应难以定量控制;以小分子稀土配合物单体进行聚合反应,也可获得荧光强度较高的高分子配合物,但聚合反应的空间位阻较大。并针对方法3提出了改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稀土(配位)高分子具有稀土离子的特异性能和高分子的优良性能,在荧光、磁性、气体吸附与分离和荧光探针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其发光性能的研究与应用备受关注。文章从稀土高分子的发光原理、合成、性能特点及应用等方面综述了稀土高分子光学性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分子化工材料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分子化工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类和命名,以及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目前来说,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高分子化工材料有稀土催化材料、高分子智能材料、聚烯烃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高分子化工材料这一学科的发展现在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线绩,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10.
以DMF为溶剂,合成不同n(NCO):n(OH)的聚氨酯(PU),将稀土钕盐掺入聚氨酯制得含稀土和高分子的复合材料.采用红外(FT-IR)、紫外-可见(UV-Vis)、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DSC-TGA)、荧光(FS)等手段对聚氨酯和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红外先谱研究结果表明,钕离子与聚氨酯分子发生了作用;荧光光谱表明,复合材料发出钕的特征荧光,这为进一步研究稀土/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由于稀土元素基本相同的外层电子排布和独特的内层4f电子结构,赋予了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独特的电、光、磁、热等性能,以及界面效应、屏蔽作用和化学活泼性等多种特殊的功能,使其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作者综述了稀土化合物在高分子催化、聚合物填充、改性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射线屏蔽性能和磁性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综述了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射线屏蔽性能和磁性能,指出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在X射屏蔽应用中可有效地弥补铅的弱吸收区,具有高稀土含量的复合高分子屏蔽材料具有强的热中子吸收能力,含稀土的共聚物具有强顺磁性,提出了制备磁性和磁智能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一种利用嵌段聚合物作为配体,与稀土离子络合制备一种具备特殊结构的高荧光性能复合材料的方法。嵌段聚合物中的P4VP链段中含有吡啶环,能够为稀土离子提供配位键,邻菲啰啉作为第二配体,并且以DMF作为溶剂。这里用到的稀土离子为铕,它作为交联中心,以稀土离子作为核心与嵌段聚合物的吡啶环配位交联;同时,嵌段聚合物上的亲油部分可以溶于DMF中,这样形成的络合物可以分散于溶剂中,不至于团聚或沉淀。用核磁(~1H NMR)和紫外光谱表征其结构,利用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仪(FS)等研究其形貌结构和荧光性能,通过调整比率来控制其尺寸大小和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14.
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综述了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基础、比较了不同方法合成的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介绍了当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稀土晶体的科学内涵,包括稀土晶体的概念、学科特色和分类。阐述了稀土晶体材料的研发现状,包括稀土磁学材料、光学材料、电学材料、催化材料、能源材料、合金材料以及稀土原料。指出中国已建成从稀土矿产勘探开采、选矿、萃取、分离、冶炼等稀土原材料生产技术到下游稀土结构与功能材料研发和工业生产体系,形成了全球门类最齐全、规模第一的稀土新材料产业体系,但是仍未系统掌握稀土高技术材料和器件领域的核心技术。针对创新引领能力不足、稀土资源高端利用能力不强等系列问题,中国还需要在基础科学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发展、资源回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6.
稀土铝酸锶发光聚合物复合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发光材料,可用于制备海洋用发光纤维,有望解决深海、黑暗条件的水下作业难题.主要综述了稀土铝酸锶在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氨酯等聚合物中的研究进展,描述了稀土铝酸锶对聚合物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和发光特性的影响,阐明了聚合物发光复合材料在水下作...  相似文献   

17.
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了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的3种主要制备方法,简单掺混法,聚合法和反应加工法,分析了稀/高分子配位前体结构和配位数对光性能的影响,指出了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可能具有的离聚体结构及其特征,提出了原位成稀土/高分子纳米复合结构的可行性,对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对制备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所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A complex of Eu3+, benzoate (BA), acrylate (AA), and 1,10‐phenanthroline (Phen) was synthesized in this work. The structure of Eu(BA)2(AA)(Phen) was characterized with elemental analysis, FTIR, and UV spectroscopy. Copolymers containing rare earth complex were prepared via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Eu3+(BA)2(AA)(Phen) with styrene. Semitransparent, luminescent polymer materials with high fluorescent intensity were obtained. The as‐synthesized materials were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IR and UV spectra,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y were copolymers instead of blends. The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the copolymers revealed the intense UV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re earth complex present in the materials, as long as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the complex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copolymers. Moreover, therm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polymer had excellent heat stability.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0: 1506–1510, 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