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了350 MW超临界Π型风扇磨锅炉的设计难点,对锅炉的磨煤机布置、磨煤机制粉系统选型、炉膛选型与受热面匹配、汽温调节方式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富二电厂2~#炉制粉系统采用六台 S36—50型风扇式磨煤机(系西德 EVT 公司制造),沿锅炉四周幅向布置。磨煤机铭牌出力为36t/h(按原煤水份12%,可磨性系数 K_(XD)=60,煤粉细度 R_(90)=25%),转速 n=500转/分。机组满负荷运行时,五台磨运行,设计通风量 Q_t=90000m~3/h。按设计煤种,磨煤机入口热风流量为20420m~3/h。入口热风流量和出口温度自动调节的任务是:使磨煤机入口进入一定数量的热风,用以干燥煤粉;使出  相似文献   

3.
褐煤锅炉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出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都电厂)一期、二期4×600 MW机组锅炉燃用锡林浩特胜利煤田的褐煤,在进行制粉系统的选择时,依据热平衡计算结果和西安热工研究院的试烧结论,同时考虑到锅炉能够实现长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以及中速磨煤机有更大的煤种适应能力和运行调节裕度,设计中采用了较高的一次风率,设计磨煤机最大通风量37.80 kg/s.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在设计最大通风量时,当磨煤机入口风温达到设计最大出力要求的风温值,磨煤机出力却达不到最大值,只达到最大出力的75%~80%;对高水分褐煤采用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磨煤机入口通风量的选择应在40 kg/s以上,才能满足干燥和通风出力:在已采用的磨煤机入口最大通风量下保证锅炉燃烧稳定.通过对磨煤机的配风及煤粉细度调整,可提高磨煤机的出力,从而提高锅炉的带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富拉尔基第二发电厂2~#机组的 TF—900型组装式自动调节装置,系上海自动化一厂制造,配装浙江瑞安仪表厂制造的气动执行机构,由东北电力设计院负责设计。自动调节装置,按系统可分为:主给水调节系统;送风压力调节系统;引风调节系统;热风量调节系统;冷炉烟压力调节系统;磨煤机出口温度调节系统;再热器减温调节系统;  相似文献   

5.
1 设备概况双鸭山发电厂№1、№2炉为哈锅生产的 HG—670/140—11型锅炉,每台炉配备2台DTM380/830型钢球磨煤机。制粉系统为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此制粉系统按干燥剂送粉设计。有关计算数据见附表。  相似文献   

6.
1设备简介某600MW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本生型锅炉,型号为DG1900/25.4-Ⅱ2,是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尾部双烟道、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汽温、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前后墙对冲燃烧,燃烧器分3层布置,共设36只,采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配有6套HP1003型中速磨煤机。设计煤种为神府东胜煤,校核煤种为晋北烟煤。自投产以来,锅炉在不同工况下受热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管壁超温问题,特别是屏式过热器和低温再热器,多次出现超温现象,而且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7.
某电厂200 MW机组为了大比例掺烧褐煤,在1号锅炉制粉系统进行了中温炉烟改造,增加了中温炉烟系统。为使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实现大比例掺烧褐煤的目的,对1号锅炉进行制粉系统改造后相关试验。试验结果在掺烧50%、60%比例褐煤并投入中温炉烟系统时,磨煤机入口负压保持在1 100 Pa以上,磨煤机出口温度均能维持在60~70℃,制粉系统末端含氧量均低于16%,能够满足掺烧大比例褐煤时制粉系统防爆和干燥出力要求。1、2号磨煤机最大出力分别为63 t/h和68 t/h。在掺烧60%比例褐煤条件下,磨煤机总出力基本能够达到规定裕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1.概况镇海发电厂现有四台200MW燃煤机组,锅炉制粉系统为筒式球磨机中间储仓制粉系统,每台锅炉配用二套,DTM380/720球磨机,按设计,单台磨煤机(制粉系统)出力为R20\12%:67.89t/h,而锅炉额定出力燃料耗量(设计煤种:潞安贫煤)为89.5t/h。二  相似文献   

9.
在制粉系统的运行中,三次风温和三次风率往往不能同时满足设计值,磨煤机再循环风门开度直接影响三次风温和三次风率。为了解磨煤机再循环风门开度对锅炉炉膛温度、飞灰含碳量以及高温受热面壁温的影响,特进行了专项试验。试验表明三次风率的大小对锅炉燃烧的影响较大,较佳的磨煤机再循环风门开度可以提高锅炉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风扇磨煤机干燥介质温度调节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辽发电总厂风扇磨煤机出口温度超温,无法调节,影响机组自动调节的投入。风扇磨加温风调节后,锅炉机组的热工自动控制系统投入稳定,操作简单,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厂锅炉在磨煤机运行方式改变后传统的锅炉调节系统很难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结合410t/h锅炉的结构特点和燃烧特性,提出一种针对磨煤机运行方式优选排序和送风回路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的智能控制策略。通过以一次风煤粉射程对炉内假象切圆的影响为标准,确定最佳的磨煤机运行方式,针对当前的运行方式,结合大量的专家知识和经验,建立模糊PID控制器对送风回路进行优化控制。仿真实验结果和实例表明,磨煤机运行方式优选排序和送风回路模糊PID的智能控制方法优于传统的手动控制和PID控制。利用磨煤机运行方式优选和送风回路模糊PID的智能控制,可提高锅炉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针对内蒙古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二期工程在进行制粉系统的选择时,依据各中速磨煤机生产厂的热平衡计算结果和西安热工研究院的试烧结论及其他因素,设计采用了较高的一次风率,设计磨煤机最大通风量37.80kg/s。通过试验研究,对燃用的高水分褐煤锅炉采用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运行中磨煤机入口通风量的选择给出了确切的数据:在设计中对于燃用胜利煤田褐煤的锅炉,一次风率的选择应根据实际运行中的磨煤机人口通风量(40kg/s以上)考虑,才能满足干燥和通风出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风扇磨煤机出口一次风风粉比例经常出现失衡的状况,提出一种新型自动可调式风粉比例分配装置,能够在运行中对风扇磨煤机出口风粉分配进行调节。通过试验认为该装置达到了调节火焰中心高度、减少飞灰及炉渣含碳量、提高煤粉燃烬度的目的,从而解决了锅炉燃用混煤或低负荷运行时,主、再热汽温低,飞灰及大渣含碳量高以及燃烧稳定性差等问题,有效提高了锅炉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对冲直流锅炉磨煤机出口各粉管内煤粉量分配不均使得炉膛宽度方向上同层燃烧器的燃烧强度出现偏差,进而引起壁温偏差,导致汽温受限、壁温超温或应力集中,从而引发的爆管等问题。本文以某典型超超临界3 000 t/h对冲直流锅炉为例,试验研究了启炉过程中水冷壁壁温最大偏差的变化规律,考察了煤质、磨煤机投运方式、配风方式等变量对低负荷下壁温分布规律的影响,指出造成对冲直流锅炉深度调峰中水冷壁壁温偏差大的根本原因是磨煤机出口各粉管内的煤粉量分配偏差过大,对此提出在磨煤机出口加装煤粉分配器等治理方案,实施后可将煤粉量分配偏差降低至±10%以内,锅炉运行安全性、经济性及深度调峰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HG-2030/26.15-YM3型超超临界锅炉设计特点,重点分析了一次风配风、二次风配风和磨煤机运行组合运行方式对炉膛下水冷壁壁温分布特性的影响,对现场试验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为同类型锅炉的调试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颜磷  王达峰 《浙江电力》2012,31(3):35-38
通过制粉系统的一系列调整试验,主要是磨煤机一次风量、一次风压、风粉混合物温度调整等试验,解决了某600 MW超临界锅炉磨煤机一次风量测量不准、冷风门调节余量不足及底渣带煤等问题,并减少了锅炉运行的厂用电量,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7.
张敬辉 《黑龙江电力》2010,32(5):351-353
分析了电站锅炉各受热面吹灰对蒸汽参数的影响,对某发电厂DG-1025/18.2-Ⅱ6型锅炉进行了吹灰方案改进,优化了锅炉吹灰系统吹灰方式,可以按比例减少吹灰次数,减轻了受热面磨损,提高了锅炉的汽温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18.
胡尊民 《发电设备》2018,(2):139-143
通过分析二次再热1 000 MW机组汽温振荡的原因,从磨煤机一次风量滞后造成一次风调节系统振荡,进而导致整个机组系统汽温、汽压振荡,说明了一次风量调节系统与整个协调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华能上安电厂350MW机组锅炉过热器超温问题进行了试验及热力计算,发现造成过热器超温的主要原因是运行参数与设计值偏差较大,以及运行方式不当昕致。如在满负荷运行时,炉膛出口烟温超出设计值100℃以上,致使过热器汽温调节喷水量较设计值偏大160t/h,再热器喷水量偏大80t/h。经对受热面进行改造,将部分过热受热面去掉及改为省煤器受热面,以及去除部分卫燃带以增加蒸发受热面,并且在投运磨煤机时降低磨煤机的初始煤量后,使上述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刘武林 《湖南电力》2004,24(2):12-15
分析株洲电厂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W”型火焰锅炉的主要自动调节系统的功能、特点,以及与四角切圆燃烧锅炉自动调节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