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制度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深化发展,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统格局和领域,制度建设也纳入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科学系统。文明是指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出现,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而发展。通常人们把社会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和客观世界,创造物质财富的成果;精神文明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创造精神财富的成果。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发展创造物质基础和条件,精神文明为物质…  相似文献   

2.
胡耀邦同志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作了科学的阐述:“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那么,从哲学上来考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有没有同一性呢?  相似文献   

3.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成果,它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物质文明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发展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成果,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人类历史上依次出现过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现代的社会主义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社会主义文明同样包括物质  相似文献   

4.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它与人类社会而俱来,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成果就是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条件和保证。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好坏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 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势必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对精神文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探讨它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以便两者协调发展,保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因此,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让我们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市场经济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重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的科学论断,正确理解这一重要思想,对于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文明是人类历史的本质反映,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社会文明主要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范畴,每一范畴各自包含其丰富的内容.社会的物质文明是指社会的物质生产、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状态.社会的精神文明是指社会的精神生产、精神生活的进步状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无论物质文明的发展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都是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进行的.作为“文明”内含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在其运动过程中,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且其各自要素之间也是融为一体、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精神文明的发展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为前提,物质文明的发展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精神文明规定了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并为物质文明的发展创造手段,两者是互为目的的.两者的区分只在“物质”和“精神”的载体不同.物质文明建设是以“物”为对象,依靠人对物、对自然界实行改造;精神文明建设是以“人”为对象,引导人们对自己的主观  相似文献   

6.
一 我们知道,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文明是由代表这个阶段物质生产发展成果的物质文明和代表这个阶段精神生产发展成果的精神文明构成的。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仅将大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而且会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前提和条件,而且不断地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  相似文献   

7.
近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就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有价值的建议,现将其中一些主要观点分类综述如下.一、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一般学者都将文明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种.物质文明指的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状况,它标志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而精神文明指的是人们精神生活的进步状况,它标志着人类精神生活发展的水平和自身解放的程度.精神文明的内涵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状态;二是指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等.思想道德方面往往是体现一个社会精神文明最有代表性的因素,它反映精神文明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项基本任务。为了完成这两项基本任务,搞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以及精神文明发展的特点是十分必要的。理论界有不少人就此发表了意见,提出了许多富于启发性的见解。但是也有人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等同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我以为这种看法是不够妥当的。一、物质与物质文明、精神与精神文明是不能划等号的为了弄清物质与物质文明,精神与精神文明的区别,我们首先需要正确地理解什么叫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9.
自从党中央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样一个伟大战略方针以来,举国上下,满怀信心,为贯彻执行这个方针,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但也有一些同志因为只看到我国当前物质技术条件总的说来还较落后而对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信心不足。因此,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高度精神文明的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两种成果,从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总是相伴随着产生和发展的,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自从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以后,人类文明便开始了它的高级发展过程,这一基本规律便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为基本表现形态。我们所以要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道理也就在这里。一、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经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之所以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首先在于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的人类文明,包括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积极成果的物质文明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的精神文明,它们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总是在改造客观  相似文献   

11.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一手硬,一手软”。究其原因,是对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不深和把握不准,没有找准抓好两者的结合点。一、牢记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结合点的根本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内涵。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因而也都必须产生与该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社会生产本身就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  相似文献   

12.
自人类社会的形成,人类文明也伴随产生,而不同的社会形态,有着不同的精神文明.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促进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因为作为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两大领域——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程度.它们之间虽然有相互的独立性,但是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性.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精神文明建设又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资源.在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九十年代,对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怎样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现在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发展商品经济以来,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下来了,商品经济是个“大染缸”,决不能让商品经济原则侵入思想领域;也有些人认为应根据商品经济的要求,实现观念更新,增强商品意识。究竟应该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  相似文献   

14.
张海燕 《理论界》2000,(5):21-21
正确认识发展商品经济同精神文明的关系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商品经济 ,不仅对物质文明有促进作用 ,而且对精神文明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农村那种把发展商品经济同精神文明建设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济关系的变化 ,必然引起道德观念和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经济体制改革 ,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 ,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 ,改革的实践证明 ,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第一 ,商品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5.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存在和物质文明,社会意识和精神文明,它们分别属于社会生活的两大领域,即物质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社会存在不等于物质文明,社会意识也不等于精神文明。但社会意识和精神文明有其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社会意识的精华部分,即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的部分,也就是精神文明的积极成果。这种既相区别又有联系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必须按照这一内在规律,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始终如一地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并以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目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之一,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证。因此,探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讨它的认识论基础,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物质和精神、一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自的相互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别,从认识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三中全会以来,党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发展很快。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社会主义民主要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发展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而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又反过来给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以保证和支持,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民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一、道德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现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曾多次郑重指出,我们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改革开放21年,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从总体上看,这些年是健康向上的,有成效的,特别是在建设精神文明所必须的物质设施(如学校、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但是,并不是说在…  相似文献   

19.
舆论宣传和思想意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物质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论断,是对两者地位和作用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文明共同进步,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历史发展的轨迹是,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几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里取得胜利,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在相当长时间内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不可避免的。帝国主义国家所以能够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在科技、经济方面占优势。只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赶上并超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