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线阵列CCD摄像技术在铁路检测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实现电力接触导线磨损非接触式动态检测和轨道磨损非接触式动态检测,上海铁路局科研所采用高速线阵列电荷耦合器件(CCD)摄像技术研发了非接触式动态检测平台,应用到上海局鹰厦线电力接触导线磨损检测.以此为背景,介绍了CCD传感器成像过程,描述了非接触式电力接触导线动态检测和非接触式轨道磨损动态检测技术的原理、数学模型、设备配置、软件开发环境和线阵列CCD单色图像处理用户软件类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线阵列CCD摄像技术在铁路电力接触线高速检测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正在研究的非接触式接触线磨损动态检测平台为背景,介绍了线阵列CCD传感器成像过程,描述了非接触式电力接触线高速动态检测技术的原理、数学模型、设备配置、软件开发环境、线阵列CCD单色图像处理用户软件类的设计,指出了线阵列CCD摄像技术在铁路高速检测领域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上海铁道科技》2008,(4):F0003-F0003
《非接触式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由上海铁路局技术中心主持开发。该成果采用了基于两台共面线阵摄像机的三角法立体测量技术,能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不停电、不影响运输秩序的情况下,实现对接触线磨损和几何位置(导高、拉出值、导线坡度、偏磨等)进行非接触式动态检测,并且不受行车速度制约。该成果实现了非接触式接触网测量技术的创新,属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4.
成果信息     
非接触式接触线磨损动态测试系统非接触式接触线磨损动态测试系统能够在接触网不停电、不占用天窗、不打乱运输秩序的情况下,对CT-85、CT-110、CT-120、GLCA100、GLCA215及各类型号接触线磨损(接触线残剩截面积)、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铁路供电检测领域静态拉出值测量流程繁琐、效率低、测量值与实际动态拉出值存在一定偏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时图像处理的非接触式动态拉出值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可见光相机实时检测定位受电弓区域,通过边缘检测算法得到受电弓的中心点坐标;借助弓网接触点必然存在高温的特点,利用红外相机得到精确的弓网接触点;通过预先对红外和可见光相机进行相应标定得到弓网接触点在可见光图像中的坐标,计算弓网接触点距受电弓中心的距离,进而得到接触线相对受电弓中心的动态拉出值。该方法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LabVIEW的弓网动态试验测试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列车运行过程中,受电弓与接触线滑动摩擦,接触力、硬点、离线率等参数是评价弓网动态性能的重要指标。LabVIEW是开放式虚拟仪器平台,具有丰富的接口,将弓网动态试验测试的各个测点的硬件设备相统一。在弓网动态试验测试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整套弓网动态试验测试系统,在试验过程中,达到实时在线处理相关数据的要求,以期能全面评价受电弓运行状态和弓网受流质量。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弓网异常磨耗会增加接触网和列车的维护成本,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弓网状态在线检测装置通过采集受电弓、接触网的相关数据,经过非接触式测量、图像识别及人工智能算法可实现弓网状态的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弓网问题。介绍了弓网状态在线检测装置的功能模块、弓网状态数据可视化分析和仪表板交互界面设计等内容。该装置基于收集到的燃弧、拉出值、碳滑板厚度等数据,以FineBI数据平台为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整合和分析,并在交互界面以可视化方式展现分析结果。该检测装置可为监测把控弓网关系,尤其是监测燃弧点、燃弧区域的变化情况,为受电弓碳滑板检修、接触网拉出值检查及平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摄像机标定的非接触式接触线几何参数检测方法:在Matlab软件平台基础上,对CCD摄像机采集到的接触线二维图像进行预处理;利用迭代阈值法,对图像中由车载激光器发射到接触线上所形成的激光光斑的中心点进行定位;最后,根据摄像机针孔成像模型,将该激光光斑点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坐标与该点由摄像机标定的世界坐标系中的三维空间坐标建立对应关系,并据其算出接触线的几何参数。将用此方法计算与用光学测量仪对同一段实际线路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得知,此方法求得的拉出值与光学测量仪的实测值之差小于11mm,所得导高之差小于10mm。该结果表明:此方法较准确地计算出接触线导高、拉出值,可满足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外弓网燃弧检测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弓网燃弧的光谱特性,成功研制了基于紫外脉冲原理的非接触式弓网燃弧检测系统。利用该检测系统对广州地铁3号线北延伸段频繁出现弓网拉弧现象进行实时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刚性悬挂条件下建立弓网关系评价体系的思路,为以后的线路维护及改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德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车可以检测导线高度、拉出值、接触压力、导线接近、导线厚度、接触网弹性等相关项目。此接触网检测系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动态接触压力检测系统,以运营时速对弓网进行动态性能检测;二是接触网光学检测系统,在不接触接触线的情况下对接触网进行静态检测,检测可以在低速或高速情况下进行。通过动态接触压力检测系统与接触网光学检测系统测量数据的比较,计算接触网弹性以及准确判断故障类型。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实例 ,介绍城市微型隧道施工中采用的浅埋暗挖法和非开挖铺管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铸造复合化技术的发展新动向,着重阐述了压力浇注法、离心铸造法等新技术、新工艺;同时还叙述了铸铁接合技术的新进展;指出铸造复合化技术将对多功能铸件和复合化铸件的推广应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诺撒姆(Nonham)列车维护中心,由计算机控制的高尖端设备已成为车辆维护的核心组成部分。除了列车维护车间所采用的普通设备外,诺撒姆中心的设施还包括3台铁路专用设备,即车轮旋床、转向架拆卸设备和车辆清洗机,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均属于前沿技术。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隧道修建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隧道修建的经验及国内隧道修建中存在的不足,论述了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隧道仰拱及铺底、施工工法、特长隧道的地质工作、耐久性等设计与施工技术问题,对高速铁路隧道修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乌鞘岭隧道4号斜井施工中突遇煤层,并有瓦斯释放.对地下工程施工中瓦斯所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防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可视化技术定义、展现要素及特征的分析,结合可视化技术分类与应用场景,对铁路出行数据可视化研究进行归纳和阐述,并对部分应用案例进行介绍,包括铁路出行OD客流可视化、铁路出行热点数据可视化、铁路客运量分析可视化等。同时,对可视化应用在铁路行业的发展做出总结和展望,表明在铁路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虹  万忠伦 《铁道建筑》2007,(1):66-67,98
结合成都龙潭寺淤泥质粘土地基处理工程的实例,介绍采用碎石桩法与CFG桩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淤泥质粘土地基处理的主要控制参数、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法。检测结果表明其加固疲果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隧道防水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的防排水施工是隧道施工的关键工序,防排水的重点在"防",对目前常用的隧道防水方法作了介绍,并对目前最常用的防水卷材隧道防水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了这种防水方法的材料选择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目前在变流技术中常用的功率型线绕电阻器的种类、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对电力电子电路中使用的功率型线绕电阻器的选型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高速列车轻量化技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了配合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我国客运高速、快速和货运重载技术的发展,应广大技术人员要求,我刊组织了系列技术问题讨论,请有关领导、专家畅谈各自的观点。本期特请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贾德民教授,中国南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林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就高速列车轻量化技术问题谈谈各自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