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和平台以及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电信运营商通信网络的核心价值趋于弱化,传统核心业务市场面临冲击和挑战,收入与流量的增长速度差距逐渐拉大,高资本开支和低单位效益给电信运营商带来盈利隐忧。文章从电信运营商视角阐述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介绍移动互联网技术架构及关键技术,分析电信运营商应对移动互联网影响的核心能力,提出电信运营商智能管道建设的主要内容及业务网络演进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
鲁义轩 《通信世界》2011,(39):20-20
WiiSE的研究目标是将网络架构调整至最适合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架构,通过大量引入颠覆性技术、创新技术、各种跨界技术,推动现有网络架构发生大改变。智能终端市场的火热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蓬勃发展,对于网络基础设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现有的网络架构上,运营商正在通过各种手段能够满足业务的多元化、终端智能化、网络宽带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3G网络和智能终端的日益成熟,今年一季度3G业务的拐点已经呈现,3G业务发展已经度过了导入期并进入快速成长期。同时,由于CT和IT之间的藩篱被打破,通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上的价值链和价值模式正被重新塑造。  相似文献   

4.
WLAN建设如火如荼 随着3G智能终端与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移动数据流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给3G网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4G建设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移动性高、成本低、建设速度快的WLAN网络能有效地对移动数据起到分流减压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卫卫 《通信世界》2009,(45):22-23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和移动业务正在不断地相互渗透,终端应用与在线服务正在不断融合,互联网开放化、低成本的特征正在重塑移动增值业务的格局。而苹果在智能终端市场上的步步紧逼及ADP Store的成功,更是加速了移动增值业务的格局变迁及产业各角色间的争夺。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网络改变生活.智能终端和4G网络的出现,使得移动互联网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在介绍移动互联网基本概念的基础之上,从用户规模、终端设备、应用程序以及市场规模等方面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对移动互联网在4G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IPv6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终端被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突破口,其竞争已超越了传统移动通信的竞争模式,成为内容应用、操作系统、芯片、时尚设计的复合型竞争,其中,‘内容+终端’成为移动互联网一种重要的竞争模式。”面对本届通信展扑面而来的智能终端搭载移动应用的展示形式,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所副所长徐玉作出了这样的判断。她同时指出,将移动通信的网络能力和互联网的网络与应用能力进行聚合,从而创新出适合移动终端的互联网业务。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据工信部发布的统计报告,目前我国3G用户数已经超过3.2亿户。随着2014年4655作的正式启动,预测2015年3G/4G用户总量将超过4.5亿户、2020年达到12亿户。伴随3G/4G用户的规模发展,移动互联网特别是高带宽下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正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移动互联网业务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智能终端(包括PAD和手机)已经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标准配置,安装在智能终端上的众多应用(APP)无不例外地部署在“云端”。本文通过对虚拟化技术的介绍,重点对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等技术进行阐述,旨在为移动互联网业务引入虚拟化技术并支撑相关的技术/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网络速度不断提升,智能终端成本持续下降,移动互联网为多媒体视讯发展带来新的增长契机——移动视讯。结合移动应用、位置定位、传感器件等智能终端技术,移动视讯在监控、会话、会议、消息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同时,移动互联网催生了包括微视频、富媒体广告在内的多种新颖移动视讯形式。移动互联网在提升移动视讯服务质量的同时,在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也极大程度地推动移动视讯的发展。但是受限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特点和无线数据信道的稳定性差,移动视讯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首先阐述移动视讯技术需求和移动互联网特点优势,进而介绍移动互联网在移动视讯中典型应用,最后分析移动视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和层出不穷的各类新应用成为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推动力。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流量收益,也使得移动网络遭遇了前所未见的挑战和冲击。本文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对于移动互联网崛起所引发的流量冲击与信令风暴问题,剖析了其内在的机制,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探讨了各种可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2,(31):33-33
面对移动互联网安全新挑战时,中国移动有望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和自动化的安全管控系统,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协同促进网络和业务的安全工作开展。在移动宽带网络不断发展下,移动智能终端得到快速普及,移动应用逐渐丰富,然而移动互联网安全形势却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2.
叶惠 《通讯世界》2010,(11):38-39
移动数据业务、智能终端的销售、移动普及率、更快速的网络、更低的成本以及大力的营销等依旧是海外运营商关注的焦点,其中的很多要素都与移动互联网相关  相似文献   

13.
对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型、移动互联网所使用的两种网络(移动网和无线局域网)的网络特性、移动智能终端、移动网的网络特性和资源管理、移动互联网中的IP地址和寻址等5个问题进行讨论,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认为这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可使核心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WLAN与移动网络的融合包含了四个层面——业务层面融合、支撑系统融合、网络层面融合以及终端层面融合,四个层面有机结合最终实现融合统一的异构无线网络。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应用业务的涌现推动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终端的出现改变了用户通信习惯,移动用户不再满足于能够随时随地通信,更期待随时随地的高带宽数据服务。另外,社交网络以及视频业务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时期最强势的两类应用,移动业务呈现多样化、宽带化的趋势。而这些都驱动了移动业务量的飞速增长,据预测截至2015年,全球移动宽带业务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92%。为了支持未来移动业务增长,一方面,移动通信网通过增加频谱资  相似文献   

15.
林婧 《中国新通信》2011,(19):42-43
"终端被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突破口,其竞争已超越了传统移动通信的竞争模式,成为内容应用、操作系统、芯片、时尚设计的复合型竞争,其中‘,内容+终端’成为移动互联网一种重要的竞争模式。"面对本届通信展扑面而来的智能终端搭载移动应用的展示形式,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所副所长徐玉作出了这样的判断。她同时指出,将移动通信的网络能力和互联网的网络与应用能力进行聚合,从而创新出适合移动终端的互联网业务,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网融合了移动通信可管可控能够随时随地通信的优势以及互联网开放性和丰富业务能力的特点,成为近年来国际信息产业界备受瞩目的热点课题。随着移动互联网中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网络全IP化、业务多样化以及云服务在移动互联网中的推广等趋势,势必会带来新的安全挑战。本文在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基础上,结合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安全威胁,提出了适合移动互联网的安全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被视为下一个发羼潜力巨大的技术领域和产业方向。随着3G网络规模商用、无线宽带网络能力迅速增长以及用户终端智能化能力不断提高,多种互联网业务将在移动终端上得到规模应用,拉动移动器联网市场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陈琛 《电信技术》2011,(4):96-96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的性能越来越强大,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加上全球都在推动3G甚至4G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网络的高速度为智能手机应用提供了环境。用户开始在移动终端上消费音乐、电子产品、电影、地图、游戏以及书籍下载等应用,同时,也会利用智能终端和朋友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19.
刘亮亮 《通信世界》2012,(14):24-24
智能终端从无到有,移动互联网业务日新月异,数据流量爆炸式的增长给运营商带来巨大的网络压力,不断增加的用户需求推动技术快速进步,而技术的快速进步也激发了更多的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20.
陈颖 《中国新通信》2013,(24):38-40
目前,由于3G技术的成熟商用、移动网络的宽带化以及宽带网络的移动化促进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这使得移动互联网已进驻到公众的日常生活。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出了一种通过智能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它包含了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