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名老中医传承研究是中医药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定性访谈法兼顾医生经验的主观性和个性化,是探索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一个主要研究方法。本文在总结名老中医传承研究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定性访谈法在名老中医传承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同时结合课题组在名老中医传承研究工作中的体会,提出了定性访谈法在名老中医传承研究设计、访谈实施、资料转录与分析、报告撰写过程中应用的思路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名老中医传承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于经验事实的理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定量研究、传统定性研究目前均存在缺陷,传承的难点在于学术体系难以建立和临床思维难以复制,扎根理论作为一种后实证主义和构建主义方法,提供了规范且可操作的构建理论的方法学指导,一方面有助于描述名老中医临床思维过程并总结其规律模式,另一方面能够将琐碎的经验系统化为中层理论,形成类似于"教科书"式的学术体系,便于传承者的高效学习和应用。该研究方法为名医经验传承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学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静 《江苏中医药》2015,47(8):18-20
名老中医学术是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杰出代表,是将中医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总结和传承名老中医经验不仅能丰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还能推动中医药学术的进步。临床疗效和个体化特色可能是中医传承的核心,运用循证医学流行病学方法,结合当代信息技术如辅助中医传承软件等加强中医临床信息管理、数据深度挖掘与利用,再结合访谈法对挖掘的结果做出审核,弥补定量研究不能研究不可量化因素的缺陷,可能是目前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比较合适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医家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是中医药知识的载体,近年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呈现方法多元化、成果丰富化特点。强化"证据"概念,引入"循证"思想,实施严格的方法学设计是保证研究获得高级别证据及成果真实性、可靠性的基础,是中医临床循证诊疗的前提。探索包括文献调查、病例回顾、访谈研究、信息采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专家反馈、证据体形成等在内的从"经验"向"知识"再向"证据"转化的中医经验传承研究路径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清贤 《河北中医》2011,33(1):143-145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是将中医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名老中医鲜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中医药薪火相传的主轴,  相似文献   

6.
张玥  刘政  程志新 《内蒙古中医药》2013,(31):142-142,148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是将中医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在中医药学的传承、创新、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习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是青年中医迅速提高诊疗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如何更好的学习、传承名老中医的经验不仅是传承者所面临的问题,更是当今关系到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名老中医传承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传承研究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于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临床服务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传承研究的内容应从医术、医理、医道3个层面把握,并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师徒型传承、院校型传承、科研型传承等传承研究模式,以及整理研究、临床应用研究、理论创新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促进名老中医有效传承研究模式与方法的发展,推动中医药学术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中医辨证规范的理论框架。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定性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分析。结果:本研究构建出的中医辨证规范理论框架由辨证规范的分类、辨证规范的概念、辨证规范的内容以及辨证规范的研究方法四部分组成。结论:应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构建中医辨证规范的理论框架,可为中医规范辨证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架构。  相似文献   

9.
以传承名医经验、发展中医学术、创新中医理论为目的的"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在国家"十五"攻关计划、"十一五"支撑计划的支持下,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十二五"期间,通过研究名老中医独特辨证方法、特色治则治法、特色诊疗技术、特色有效方药的传承方法,研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采集与传承应用的国家服务平台,重点解决传承与应用的方法问题,将进一步提升传承效果,促进中医学术与临床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是当前中医学发展、临床水平提高的关键,也是培养新一代中医名医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名老中医论著的研读,把握其学术渊源;熟读医案,定期跟诊,总结临证经验,凝练学术思想;科研立项传承;建立病历数据库,挖掘新知识,提出新理论等举措可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创新。在此过程中,始终以培养后备中医人才为核心,加快新一代名医的诞生。  相似文献   

11.
名老中医是将中医药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医疗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采取恰当的传承研究方法对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尤为重要。本文从熟读经典、踏实临床、跟随名师及总结医案4 个方面论述了名老中医黄永生教授经验传承方法,希望在传承过程中,努力结合名老中医本身的学术特点及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创立更多、更好的传承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建立了有中医特色的名老中医项目管理平台。"十一五"名老中医传承研究不断深化,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继续设立了"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重点项目,对"十五"形成的名老中医信息采集模板与平台,进一步完善功能。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具有采集、储存、挖掘、管理四大功能,目前已通过网络在全国多个省市得到应用,普遍提高了名医经验传承研究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陈凯佳 《中医药导报》2019,25(6):133-135
对名老中医传承研究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将其归纳为学习型和科研型传承方法两类。其中科研型传承方法又分为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借助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研究法。认为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可视化、微信公众平台、移动app建设等研究方法在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研究中尚处于摸索阶段,但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5.
传承研究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临床服务能力的迫切需求。政府通过科研立项等形式加大对名老中医传承研究的支持力度。文中对“十五”“十一五”名老中医传承研究项目的研究模式与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个体研究与群体研究相结合、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相结合,是切实可行的,有助于提高传承研究效率,有助于推动中医药学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有着学术思想独到、临床疗效突出的名老中医为对象,结合数据处理方法,采集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研究其临证经验;分析发现名老中医临床治疗取得疗效的共性规律和个人特色临证经验,可促进中医学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龚澄  王永生  吴茜 《河南中医》2019,39(7):997-1000
现有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方法,虽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在资料的收集整理方面主观性较强,不够准确、客观,并且对名老中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所运用的逻辑思维研究力度不够等。运用精准辨证理论研究名老中医经验不仅可以客观、全面的采集、提取信息,做到临床资料来源的准确性及全面性,而且经过对患者病情变化精确的动态观察,抓住病机变化的动态演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对于病情复杂患者的精准辨证,更能体现名老中医的辨证思维方法,是名老中医辨证思想的精髓。运用精准辨证理论系统可在传承"有形的"诊疗技术、处方用药的同时,将"无形"的辨证思维等思想精髓渗透入继承的思维之中。  相似文献   

18.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模式探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总结既往名老中医传承研究模式,认为以往研究存在信息量少、时限短、受研究者素质影响较大、缺乏横向比较、缺少验证性研究及机理探讨等缺点.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基于临床,规范采集临床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知识的迅速发现,采用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法解析结果,总结经验;同时对挖掘总结的结果进行验证与评价,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及临床有效的原因.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应当遵循"临床信息采集-挖掘提取经验-临床应用验证-机理机制研究-理论指导临床"的模式,建立有关的技术平台,从临床中来,再到临床中去,反复总结,不断提升.结果:该模式对促进名老中医经验的继承发扬,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名老中医是中医药学术的带头人,他们的临床经验是中医行业的宝贵财富。名老中医多数年事已高,他们的宝贵经验亟待有效地抢救保留,应当尽可能在其本人的参与下加以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是中医药知识的精华与载体,其方法学研究在中医学术传承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大致可以归纳为学习型继承方法、传统归纳总结式继承方法、基于临床流行病学的继承方法、基于动物实验和新药研发继承方法、借助现代数学和信息技术继承方法等,其多样化的传承方式,实践着中医"经验"向"知识"再向"证据"转化的路径,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