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以无碱玻璃纤维为原料,采用四步法1×1编织工艺在全自动模块组合式编织平台上制备三维五向及全五向编织物;以E51环氧树脂、70#固化剂(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为树脂基体,与编织物复合制备三维五向及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利用Instron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比测试上述编织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研究轴纱、编织角、纤维体积分数等结构参数对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编织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随着编织角的增加而减少,随着轴纱、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加;三维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明显好于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了两种工艺制备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C3D/EP)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孔隙对复合材料的影响较大,相对RTM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真空浸渍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有较高的空隙率,较低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较好的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3.
<正>本发明公开一种同质增强型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是:1.中空编织管增强体的制备:采用二维编织技术,将醋酸纤维长丝制成直径为(1~2)mm的中空编织管,并以其作为增强体;2.制备醋酸纤维素铸膜液,其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汽车轻量化,提高汽车安全系数,以碳纤维、铝板为增强材料,环氧树脂为基体,采用真空导入成型工艺制备超混杂三维编织“口”字形碳纤维/铝复合材料,研究了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弯曲和冲击性能,分析“口”字形编织及铝板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口”字形编织,解决了纯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韧性差的问题,在减轻质量的同时使得复合材料挠度增大,冲击强度提高16.64%;在编织时加入铝板,复合材料承受弯曲载荷提高26.02%,冲击强度在“口”字形编织的基础上再提高23.53%。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三维编织工艺和三维编织机械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对比了三维编织工艺流程及三维编织机的结构特点和适用性,总结了三维编织技术研究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三维编织机的设计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FRP筋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疲劳性好等优点,在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FRP筋材的使用背景及制备工艺,重点综述了制备FRP筋材所使用的几种组合工艺的研究概况,包括注射拉挤、缠绕拉挤和编织拉挤工艺,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和建立了用于四步法三维编织工艺设计的数学模型,并开发了一个CAD系统,三维编织工艺设计过程由计算机来实现,为四步法三维编织工艺设计的完全自动化奠定了软件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讨论了聚苯硫醚的基本特性,对流变性能、结晶性、热性能、分子松弛过程等指出了测试方法及前人所做的一些结果;研究指出纤维增强PPS预浸料的三种很有发展的制备方法:静电喷涂工艺、悬浮工艺和纤维/树脂纤维混杂编织工艺。  相似文献   

9.
齐景霞  高红 《天津化工》2010,24(3):40-42
本文通过对钢丝编织液压胶管中胶层胶料及粘合体系的配方试验与研究,找到了最佳配方及工艺制备过程,提高了中胶层与钢丝层粘着性。制备出了综合性能好,高粘合性适于在高压、低温、脉冲性能等苛刻环境下使用的胶料。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航空发动机用编织结构复合材料树脂传递模塑料(RTM)成型工艺,开展了增韧树脂基体的工艺特性及编织结构预制体的渗透特性研究,并结合PAM–RTM软件对RTM成型工艺方案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304增韧环氧树脂RTM成型的工艺窗口期仅有25 min,8步法编织结构经向渗透率远大于纬向和Z向渗透率。通过PAM–RTM软件对RTM成型树脂注射流道和工艺参数进行设计,获得了航空发动机用高韧性编织结构复合材料RTM成型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己内酰胺单体和经氧化处理的碳纤维三维编织物(C3D)为原料,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C3D增强浇铸尼龙(MC尼龙/C3D)复合材料。在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滑动摩擦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痕和磨屑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了氧化处理对MC尼龙/C3D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3D经过氧化处理后所制MC尼龙/C3D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明显小于C3D未经氧化处理的MC尼龙/C3D复合材料。随着载荷的增加,材料的摩擦系数增大,而磨损率减小;在较高滑动速度下,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较小;从磨痕和磨屑形貌观察到,C3D经氧化处理后与基体结合好,而未经氧化处理的C3D与基体剥离,但是C3D经氧化处理的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在较高载荷下略有增大。表明,C3D的氧化处理提高了碳纤维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杨朝坤  华永明 《玻璃纤维》2011,(2):18-22,33
研究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建立了局部剖切模型,模型较好地表征了编织预形件及其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由于复合模压会改变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从而使编织角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复合材料的刚度计算。运用所建模型并考虑单元体积比例因子,以加权法算出复合材料的平均刚度,数值结果与拉伸试验数据较吻合,可运用于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短梁三点弯曲试验法,研究三维四向、五向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剪切性能、剪切破坏过程及其破坏模式。结果表明:三维五向较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剪切性能好;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剪切强度沿长度方向随着编织角的减小而增加;切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试件受剪切破坏时在加载点附近侧表面裂缝沿纱线走向分布,上下两表面发生弯曲破坏,离开侧表面2 mm后内部纵向截面上下表层发生弯曲破坏,其它部位未发生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二维二轴单向编织结构,研究了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分数的变化对该种结构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编织结构的特点分析了试样在拉伸破坏过程中的裂纹扩展模式。结果表明,上述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但编织角的小幅度变化对拉伸性能影响较小。受编织结构的影响,试样内部在拉伸载荷作用下形成了两种分布规律的裂缝,层内裂缝沿样品厚度方向延伸,相邻铺层内的裂缝没有构成连续的扩展;层间裂缝沿着层与层的接触面延伸,表现为层间分层效应。二维二轴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内部裂缝的扩展模式综合表现为由上下铺层逐层向中心铺层扩展。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该类结构材料的设计与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Conventional applications of two‐dimensional tubular braided composites mostly require closed‐mesh braiding; however, some stiffness‐critical applications may require use of open‐mesh braiding. Most likely candidates for the open‐mesh braided composites are in the medical field, such as braided catheters and stents.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open‐mesh braided tubular composites is very limited in the open literature;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an initial attempt to close this gap.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open‐mesh braided composites (e.g., braided catheters) and open‐mesh composites with holes (i.e., stent‐like structures). Analytical results are also compared with that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Findings may be used in design of braided medical tubular composites. POLYM. COMPOS., 31:2017–2024, 2010. © 2010 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s  相似文献   

16.
归纳、梳理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表征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单胞模型,分析、比较各结构模型的优缺点,从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两方面总结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刚度和强度性能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探讨了细观结构表征与力学性能预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今后的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两种三维管状编织物的制备方法,一种采用传统四步法编织,另一种采用针织和编织相结合的新型编织方法(多轴向编织)加工而成。对比分析了两种结构管状编织物的拉伸和弯曲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纤维体积含量相同的情况下,多轴向编织结构拉伸性能不如四步法编织结构,但弯曲性能接近四步法编织结构;轴纱的加入使多轴向管状编织物的拉伸性能变弱,弯曲性能增强。本文研究结果对于上述两种管状编织物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重油悬浮床加氢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环年 《当代化工》2003,32(3):145-148
介绍了意大利埃尼公司EST悬浮床加氢技术和石油大学新型悬浮床加氢技术,并分别与其它重油加工手段在技术经济上作了对比,另外对上述两种悬浮床加氢技术进行了比较,对悬浮床加氢技术的研发重点和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9.
钢丝编织胶管在内压作用下的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弹性理论的方法,分析了钢丝编织胶管在内压作用下的钢丝应力,并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给出钢丝编织胶管中钢丝的体积分数、强度和胶管所承受的最大内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热分析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热分析方法、技术和应用的一些进展。对一些新的热分析方法和技术:动态热机械分析、调制差示扫描量热、调制热重分析、μ热分析、热重分析与红外光谱等的联用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