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带状疱疹和神经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节内的疱疹病毒复苏复制而引起,疼痛可以迁延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表现为受损神经支配的皮肤痛觉过敏、感觉减退、自发性烧灼样痛或电击痛。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带状疱疹易迁延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镇痛治疗以及提高免疫力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的疗包括重视早期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4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外涂、腺苷钴铵片口服;治疗组在此治疗的同时加用益气活血汤。结果:益气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的缩短疼痛时间,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90%。结论:益气活血汤为主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运用复原再生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探讨活血通络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证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复原再生汤加减内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50例。结果显效34例(占68%),有效15例(占30%),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98%。结论复原再生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通络止痛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络止痛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汤效群沈悦(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233000)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通络止痛汤;千里光酊剂中图法分类号:R752.1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治疗比较棘手,我们在临床上试用通络止痛法治疗收到显著疗效,现将6...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通过免疫荧光法测定,不同治疗方案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值与对照组比较。结果52例带状疱疹患者经胸腺肽a1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率显著降低;52例经泛昔洛韦治疗后的CD3、CD4、CD4/CD8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2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低下,加用胸腺肽α1治疗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对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配合疏肝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7月~2017年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部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夹脊穴和病变局部环形松解配合疏肝解郁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20mg、维生素B1250ug口服,每日三次,连续治疗三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疗效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积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减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松解配合疏肝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复发率低,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配合疏肝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7月~2017年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部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夹脊穴和病变局部环形松解配合疏肝解郁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20mg、维生素B1250ug口服,每日三次,连续治疗三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疗效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积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减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松解配合疏肝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复发率低,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求中医药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手段和方药;方法:自拟清热通络汤,每日一剂,10剂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结果:显效2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9%;结论:清热通络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封闭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5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方舟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6):160-160
目的 追求安全、高效、简单的治疗带状疱疹现症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方法。方法 对53例患 者用2%利多卡因2.5mL、曲安奈德20mg、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1mg加生理盐水至10mL行硬膜外封闭 。结果 本组53例,治愈率94.3%,有效率98.1%。结论 硬膜外封闭是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安全、高 效、简单的方法,并可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宜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10.
洪永波 《医学研究杂志》2010,39(10):103-105
目的 在带状疱疹急性期给予针刺放血早期干预,观察其镇痛及防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将60名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分别纳入针刺放血加维生素B1/B12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和抗病毒镇痛加维生素B1/B12药物治疗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各30例,并于治疗后第6、12、18天评价VAS评分进行疗效对比,并于治疗后比较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出现减少,治疗组在治疗后第6天和第12天VAS评分持续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延续至治疗后第18天,两组VAS评分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分别为3.4%和10.3%.结论 带状疱疹急性期在同样应用维生素B1/B12基础上,针刺放血治疗较西医抗病毒镇痛治疗,在镇痛作用方面起效更快,疗效更好,并能有效地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祛痛通络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营养神经以及理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祛痛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痛通络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以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桃红四物汤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血活血、通络止痛类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白芍、元胡、炙甘草等)配合毫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5例。结朵3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总有效率94.3%以上。结论桃红四物汤及围刺法具有补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带状疱疹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后遗神经痛,分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组29例和非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组50例。对79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并分析带状疱疹类型、就诊时间、皮肤受累面积、有无前驱疼痛与后遗神经痛的关系。 结果 带状疱疹就诊时间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在5 d内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比例为13.3%,就诊时间超过5 d的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比例为42.2%,5 d以上就诊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带状疱疹的皮肤受累面积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带状疱疹皮肤小面积受累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25.0%,带状疱疹皮肤大面积受累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51.4%,带状疱疹受累面积大时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增加;带状疱疹前驱疼痛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带状疱疹有前驱疼痛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47.9%,带状疱疹无前驱疼痛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19.4%,有前驱疼痛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前驱疼痛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P<0.05)。 结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和带状疱疹的类型无关,和带状疱疹的就诊时间、皮肤受累面积和前驱疼痛相关。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俗名“蛇丹”“蜘蛛疱”,多见于身体的一侧,沿皮肤神经分布,病原为病毒,当人体因某种原因而降低对病毒的抵抗力时发病,据网上有关人士数据统计,带状疱疹愈后约有10%的患者后遗神经痛,老年人发病率更高,近三年来本科采用红光加音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针刺方法不同分为基础针刺组、火针组各50例,观察两组镇痛效率、睡眠改善情况、镇痛时效等。结果火针组VAS疼痛评分(2.1±0.3)分、PSQI评分(7.2±2.1)分明显低于基础针刺组,镇痛时效(7.2±1.5)h明显高于基础针刺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础针刺联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活血祛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设计2组不同的治疗方将6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活血化瘀加减方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卡马西平、强的松等常规治疗,观察2周,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与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和显效81.24%,对照组痊愈和显效53.3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祛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实施加巴喷丁、针灸、通络活血止痛汤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7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西药组(n=35,加巴喷丁)和联合组(n=35,加巴喷丁+针灸+通络活血止痛汤),统计分析两种方案的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NRS、PSQI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低,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实施加巴喷丁、针灸、通络活血止痛汤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愈后常见的后遗症状,临床治疗颇为困难。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多虑平近几年应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笔者采用多虑平(西安制药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0例,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讨疱疹止痛灵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和镇痛作用机理。方法:对疱疹止痛灵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临床应用疱疹止痛灵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15 例,总有效率96.5% ,而对照组79 例,总有效率 44.3% ,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经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疱疹止痛灵不仅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而且实验证明,疱疹止痛灵镇痛作用对于外周交感神经末稍有阻断作用 止痛作用,而对侧脑室给予疱疹止痛灵无镇痛作用。从而证明该药止痛部位在外周交感神经末稍,而不是神经中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