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断制氧     
间断制氧是在生产实践中,根据氧气需用和氧瓶周转情况,摸索出来的一种班开班停(甚至一班开,二、三班停)的制氧操作技术。它符合“勤俭办工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则,不但可以节约电耗、水耗、碱耗(若用分子筛净化的,则可延长分子筛使用寿命)及管理费用,而且还可延长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生产成本。下面简单谈一下  相似文献   

2.
上海江南造船厂制氧工人为了计划用电、节约用电,打破“连续运转”的常规,根据生产需要的情况,采用了“间断制氧”操作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两年多来,节电近130万度。经数百次操作实践证明,间断制氧操作法有如下优点:1.避开电力系统负荷高峰,随时可以停车;2.工厂用电负荷不平衡时,可把制氧设备连续生产变为间断生产;3.能节约水,电消耗;4.适应战备需要,保证及时供氧。  相似文献   

3.
介绍杭氧新“150”空分设备,先降压送氧、后收阀调纯的特殊操作方法。同时对新“150”的间断制氧操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程开荣 《深冷技术》1999,(6):29-31,
介绍抗氧新“150”空分设备,先降压送氧,后收阀调纯的特殊操作方法,同时对新“150”的间断制氧操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对“氧,氮气生产的节能与改革——集中供气”一文的反响,提出制氧行业急需一个全国统一组织——“中国氧气协会”,气体综合利用和横向联合是改革的方向;制氧降耗在于技术改造。希望决策者重视我国的气体工业现状。  相似文献   

6.
<正>1.问:我们制氧站的设备运转已有五年多,一直间断制氧,每瓶电耗13度多,加温后重新开车要8~10小时送氧。这么高的电耗,这么长的启动时间,我们认为除去间断开车原因外,没有掌握先进的操作技术也应作为一个重要原因。不知这种解释对否?答:你的理解是对的,间断制氧会增加氧的单位电耗,但是如果不间断生产,把生产出的纯氧放空,对比之下,还是间断生产节省电耗,这件事我们需要作具体分析。操作好坏确实是关键的一个内容,不知你们是否注意到停车的操作窍门。停车前要积蓄一些液体,停车时要尽量减少冷损失,间断生  相似文献   

7.
<正>我厂50米3/时制氧机,是1957年东德的产品,1958年在青岛氧气厂投产,并增加空压机转速,使氧产量提高到60米3/时。1976年搬到小三线的我厂,经大修设备运转一直较正常。近年来,由于厂里偏重产值,忽视了设备的维护保养,使制氧机长期带病运转。液空液面计失灵,氧气、氮气流量计没有安装,各处压力表长期未校验,低温计电钮接触不良,只能勉强显示。近两年来,由于氧气生产过剩,我们采取间断制氧。但由于缺少“眼睛”,启动、操作、停车只能凭经验进行。1981年3月中旬终于发生了故障,长达一周未能投产。为总结教训,引以为戒,现将故障情况及原因分析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1004N型(“50”)双高空分塔运转周期达到九个月的操作经验,作者较详细总结了长周期中开车前的准备工作,运转中的抢修,工艺操作的要领,间断制氧的方法以及采取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氧气产品,竞争激烈,我们温州地区也不例外。1986年有小型空分设备8套(150m3/h以下),销售战打得不可开交,互拉用户,降价“优惠”,结果设备不能正常检修,气瓶安全管理失控,停停开开,能源浪费,效益低下。1987年市有关部门看到这个情况,就以市内两家主要制氧单位为主成立了“温州氧气生产联营管理委员会”,以协调温州市的氧气生产和销售工作。并将温州热处理厂制氧车间改称温州制氧一厂,温州化工厂空分车间改称温州制氧二厂。当时,我们根据温州工业及市场情况,认为开足一套150m3/h  相似文献   

10.
<正>山西省忻州市轧钢厂制氧分厂,从邯郸制氧机厂购进一套FON-50/200型空分设备,从1987年3月8日动工,4月20日一次试车成功,氧氮纯度和产量等各项指标都达到设计要求。正常运行高压空气压力可降到17kgf/cm2,氧气流量50m3/h以上。开车7小时可以出氧;间断制氧停车8小时,50分钟即可出氧。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国务院《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和国家劳动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和要求,为确保镇江市制氧行业在用压力容器安全运行、气体充装安全可靠,保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70%以上,镇江市劳动局于1995年12月份在镇江氧气厂内连续举办两期“制氧行业压力容器操作,气瓶充装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班”,镇江地区制氧行业7个生产单位72名操作人员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2.
<正>空分设备制出的氧气,用氧压机灌入钢瓶或充入管道,因氧压机气缸是用蒸馏水润滑的,水分会带进气缸,其进入多少与操作条件有关。虽然氧气经氧压机三级压缩后,要经过气水分离器清除水分,但制氧操作是  相似文献   

13.
湘潭化工研究所与湘潭锰矿协作,进行了富氧分子筛的选型会战,完成了0~100%氧浓度自动记录式磁氧仪的调试,在我国分子筛选型技术中成功地采用了此项连续自动分析工具,得出了“最佳富氧效率”、“最佳切换”等数据及其求取的数学物理方法,为筛选富氧分子筛建立了综合评价的依据。按照研究得出的“最佳切换”进行操作,可以发挥原有分子筛制氧设备的生产能力,因而可以降低氧气成本,减少设备的重量和体积。  相似文献   

14.
全低压大型制氧机“快速制氧”操作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快速制氧”的原理和制氧机流程的改造。分析了氮气回收型和氮气不回收型两种“快速制氧”操作的启动方法和操作要点 ,阐述了“快速制氧”的特点及在制氧机启动和运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23—300型空分设备的“最佳操作法”进行了探讨。着重从缩短设备启动时间,正常生产中压力和液面的稳定控制以及间断制氧的最佳操作三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并强调了对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人们通常所知的制氧法有电解法,深冷法和分子筛法等三种。最近出现了一种新颖的磁性制氧法,它与分子筛制氧法一样,可获得低压的富氧气.但与分子筛制氧法相比,该法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无需更换分子筛,而且能容易地把氧与空气中的氦、氢等气体分离出来。这种方法在日本、美国、苏联及英国等陆续有专利申请。  相似文献   

17.
1.问:小型制氧设备间断制氧过程中,到后来启动时间为什么会延长?答:目前,有些地区因某种原因,进行间断制氧。全面加温后开始间断制氧,起初启动时间还可以,但到后来启动时间逐渐延长,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KDON 170 /35 0型全低压流程空分设备的操作原理、操作方法和操作依据 ,并探讨了实行间断制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KL 15型制氧制氮车传统的工艺流程操作 ,提出了“先制氮后制氧”的新操作顺序 ;并详细分析了采用该操作顺序生产的优点 ;最后介绍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50米~3/时空分塔由连续运转改间断制氧,使生产扭亏为盈。介绍了间断制氧的操作方法及有关参数,并加强维护工作,达到一年进行一次加温吹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