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立足菏泽市资源优势、地域优势、文化优势,阐述了在菏泽市建设煤化工基地的重要性,并分别预测了建设该基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涵及重要性。结合实际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培训教育、技术创新、安全文化、班组建设、"双基"建设等方面,对如何搞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进行阐述,从而不断深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现本质安全性矿井。  相似文献   

3.
煤化工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煤化工企业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介绍了煤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并依靠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由传统煤化工行业向电子新材料产业、光伏产业的发展,形成新兴产业链,确保煤化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浅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性,结合实际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培训教育、认证工作、技术创新、安全文化、班组建设等方面,对做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行了阐述,表明了标准化建设是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跃  蒋煜  王瑞平 《中国煤炭》2002,28(6):16-18
介绍了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发展煤化工产业的重大意义,并就煤化工发展的方向、工艺路线以及建设煤化工基地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6.
郭滨  董舜 《煤炭技术》2012,31(1):1-2
近年来,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在矿区勘探、煤炭生产、煤化工、煤电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新上煤化工项目要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论证,煤化工项目在战略上其设计要使煤化工产业与现代化工产业耦合生长,实现煤化工产业向现代化工产业转型,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要处理好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建立循环经济体系,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加强煤电化基地的统筹协调;煤电化基地建设要与产业转型,产业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素芳 《煤》2009,18(2)
在企业质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因素,企业员工不是单纯的经济人,而是社会化的人。以人为本的质量文化具有凝聚、引导、激励、规范、反馈的功能,这种高级的精神建设是金钱所不能比拟的,可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煤化工产业现有项目规模布局、技术发展水平等产业发展现状,采用SWOT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应以鄂尔多斯的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项目为重点,开展蒙中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以呼伦贝尔、锡林浩特和霍林河地区的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二甲醚项目为主,开展蒙东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9.
煤化工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外部的信息化服务,正确了解、把握煤化工企业信息化服务供给模式,缓解其供求结构差异,是煤化工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部分。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煤化工企业信息化服务的供给模式和供求结构差异的主要表现,研究煤化工企业信息化服务的供求结构差异,最后从政府、协会商会、中介机构以及企业4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陕北新型煤化工可持续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勤科 《煤炭技术》2008,27(2):140-142
新型煤化工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涉及煤炭、化工、石油、电力等多个工业领域,建设投资大,高新技术密集,开发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煤炭和水资源有效利用等诸多因素。从煤炭资源量、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考察,陕北侏罗纪煤田是进行煤炭转化,发展煤化工的有利区域;从毛乌素沙漠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短缺的水资源环境出发,发展陕北煤化工园区需要全盘慎重考虑;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全面均衡和谐发展是发展煤化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胡隽秋 《中国煤炭》2012,38(1):23-27
煤炭是新疆的优势资源。按照自治区确定的"优势优先"原则,做强做大煤化工及下游产业,成为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选择。但新疆现代煤化工刚起步,还面临一系列问题。对未来新疆煤化工发展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优势优先不等于盲目建设,率先跨越不能一哄而上,差别化政策不代表低水平建设。本文对新疆煤化工及下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对煤化工率先实现跨越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作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质量文化可以增强职工的凝聚力,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良好的环境。企业质量文化的形成和培育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结合徐矿集团实际,重点从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教育、培育进程、管理者的参与支持等4个方面对徐矿煤炭质量文化培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煤化工产业总体上已经度过了工业示范建设阶段,并已初具规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表明了煤化工产业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显示了其强大的发展潜力,但也有很多教训值得总结。煤化工工业示范项目的经验教训是多方面的,但煤质适应性是煤化工项目能否具有长远经济竞争力的主因,所以应重视煤炭化工项目的煤质适应性研究。在分析我国煤化工用原料煤现状的基础上,全面论述各种煤化工技术对原料煤的原则要求,进一步强调煤质适应性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宋希祥 《煤质技术》2011,(4):48-50,54
分析了七台河市的煤炭资源状况、煤化工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七台河市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指出采取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谋划千万吨级优质焦炭生产基地建设等举措,可将七台河市建成国内规模较大的新型煤化工多联产基地。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大红山铁矿矿石质量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放矿技术与管理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质量管理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王一  李雷雷  胡兵 《煤炭技术》2019,(6):185-187
根据我国煤化工行业安全形势,结合多伦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分析了煤化工行业事故频发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结果表明,行业发展、安全管理、专业人才、风险辨识、外委单位、培训演练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缺陷是煤化工行业事故多发的原因,抓好理念引领、技术提升、教育培训、风险辨识、系统优化、预案演练、能力建设和事故调查等是强化煤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保田红 《现代矿业》2011,27(11):127-128
在总结大红山铁矿矿石质量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放矿技术与管理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质量管理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性以及结合实际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培训教育、认证工作、技术创新、走出去引进来、安全文化、班组建设八个方面,对做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行阐述,从而促进标准化建设,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质量文化的涵义,从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加强质量战略意识、增强质量竞争意识和树立质量的参与意识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企业构建质量文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煤化工产业及以煤炭产业为主的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是目前山西省转型发展的优选路径之一。山西蒲县具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和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煤炭循环经济企业集团,具备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基础条件。通过对煤化工产业发展机制及主要的产业细分方向研究,探索了在蒲县建设以500万吨煤炭洗选项目为起点以能源和精细化工产品为主导产业链,煤-电-化一体化生态工业园的规划思路,并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煤化工生态工业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