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1岁。因右侧肢体被3.8万伏高压电击伤5.5小时,于1998年5月21日15时30分急诊入院。查体:T37℃,P84次/分,R18次/#,Bp18.0/10.0kPa。专科检查:右手掌心(入口)可见一直径1.0cm、深1.5cm创口,皮缘炭焦化,内有少量淡黄色渗出物,创四周围皮肤正常;右手背侧创面肿胀及皮下有捻发感;右足背外线中段(出口)可见4cmX4cm焦化创面,表皮脱落。立即进行创口分泌物徐片细菌学检查,发现一株革兰氏阳性杆菌。入院诊断:①右侧肢体电击伤,②产气荚股感染。病理: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致的急性外科感…  相似文献   

2.
1病例摘要患者男,27岁。骑摩托车时发生车祸,玻璃刺伤右颈部,当即右颈部喷射状出血,随即出现左侧肢体偏瘫,10min后意识障碍,伤后2h入院。查体:血压10/5.8kPa,脉搏130次/min,细弱;面色苍白,四肢冷湿,意识障碍,双侧瞳孔3.5mm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双侧眼球向右凝视、固定,右颈部明显肿胀,右侧胸锁乳突肌中下1/3交界处内侧见2.0cm×1.5cm不规则伤口,伤口内见玻璃碎片,气管明显向左移,右颞浅动脉搏动消失,左侧腹壁反射消失,左侧提来反射消失。入院立即输血、补液,即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清创、右颈总动脉探查术,…  相似文献   

3.
1病历报告例1:男,40岁。困乏力、全身酸痛、色素沉着4个月,于1990年10月入院。病后无畏寒、发热,但精神、食欲差,近2个月体重下降5kg。查体:T36.2C,P84/min,BP13/8kPa;慢性病容;全县皮肤色素沉着,以面部、手掌、阴囊为著。实验室检查:血Hb109g/L,,WBC8×109/L,,N0.62,L0.38,K 4.6mmol/L,Na 134.0mmol/L,Cl-100.0mmol/L,Ca2 2.0mmol/L,血糖5.8mmol/L,肝、肾功能正常,ESR18mm/h,尿17-羟皮质类固醇14.3μmol/24h,尿17-酮类固醇19.4μmol/24h。B超:右肾上腺内有一实质性占位约3.…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15岁。因尿急、尿频2个月、有间断尿,排尿困难,下腹部憋闷感,发热一周,于1996年9月23日,以泌尿系感染人院。查体:T37.5℃,P86次,BP16/10KPa。血常规:WBC14.0×109几,N0.83,L0.17,HB12.5g/L,尿常规:WBC5~8/高倍视野,RBC(-),蛋白(+)。肛诊检查:前列腺增大Ⅲ°以上,硬度中等。B超检查:耻骨联合横切,膀胱充盈满意,壁光滑,规整。前列腺6.46cm×4.13cm×5.1cm大小,包膜不光滑,轮廓欠规整,内回声呈不均质改变,部分呈点状回声,前列腺中央见1.7cm×1.7cm无回声,无包膜(附图)。B…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皮封闭引流治疗外伤性截瘫后并发大面积压疮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5例接受人工皮封闭引流治疗大面积压疮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5例患者中.压疮面积5cm×5cm以下者,Ⅱ~Ⅲ期压疮平均12~14d愈合,Ⅲ期以上压疮平均3-4周愈合;压疮面积5cm×5cm以上,Ⅱ~Ⅲ期压疮平均4周愈合,Ⅲ期以上压疮平均1.0~1.5个月愈合。结论积极的心理疏导,治疗前彻底的创面清创,严格的消毒隔离,高负压引流的有效保持,以及严防人工皮受压、移位和脱落是保证人工皮封闭引流治疗大面积压疮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1病历摘要 女,43岁。因发热1周,腰痛2d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查体:P80次/min,BP160/100mmHg;腹平软,未触及肿物,B超提示于腹膜后、椎体右前方、腹主动脉右侧4.1cm×5.2cm×4.1cm的囊实性回声。CT提示下腔静脉及右肾前间隙可见方4.0cm×4.2cm肿物,以实性为主,有囊性变。X线透视见升主动脉迂曲。术前诊断:腹膜后肿物。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腹膜后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腹膜后椎体旁,  相似文献   

7.
李文  张晗  王红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3(5):422-422,F0003
1 病例摘要 孕妇,23岁,孕32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显示:双顶径8.5cm,股骨长6.3cm,胎心搏动规律,脊柱排列整齐,胎盘前壁Ⅱ级,羊水测值:左上7.8cm,左下7.6cm,右上8.7cm,右下7.4cm,平均值7.8cm。胎儿肢体扫查,沿右前臂扫查,右上肢末端未见右手,沿右下肢扫查未见右足,观察手足运动2次以上仍未见右手足(图1)。超声提示:(1)胎儿右手足缺如;(2)羊水过多。经引产证实(图2)。  相似文献   

8.
笔者近期应用爱西特口服大黄液保留灌肠治疗肾功能不全2例,现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例1:男,23岁。2008-03因体检发现肾功能不全伴血压高入院治疗,既往无肾脏疾病,查体:BP160/90mmHg,T36.4℃。P75次/min,R20次/min,颜面水肿双肾叩痛阴性,双下肢指压痕(+)。双肾彩超提示:右肾12.0cm×4.5cm×3.4cm,肾实质厚度1.45cm,左肾12.7cm×4.8cm×3.8cm,肾实质厚度1.55cm,双肾体积偏大,结陶不清晰。尿常规蛋白(+),  相似文献   

9.
1病历介绍女,15岁。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20h入院。发病后无发热、呕吐、腹胀、腹泻及膀优刺激征;疼痛亦无放散;既往无胃及胆囊疾病史。查体:T36.8℃,P76/min,R20/min,BP14.0/9.0kPa。头颈、五官、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腹式呼吸存在,未见肠型。两下腹均有压痛,右侧较左侧明显,无明显肌紧张及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育正常。血常规Hb120g/L,RBC4.4×1012/L,WBC10X109/L,N0.74,L0.18。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当日行急诊手术,取右下腹麦氏切口,进入腹腔后未见有炎性渗液,于右下腹至右肝下均未找…  相似文献   

10.
我院近期收治发生于脑膜的间叶性软骨肉瘤1例,结合有关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29岁。因头痛20d,双眼视物模糊半月收入我院神经外科。体检一般情况良好,颅神经检查正常,视力左眼1.0、右眼1.2,肌张力正常,无共济失调,病理反射未引出。血液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示:右额叶团块状高密度灶,大小8cm×8cm×5cm,边界清楚。MRI平扫+增强提示:右额部占位性病变,考虑脑膜瘤可能,不排除其他性质肿瘤。行冠状切口右额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与脑膜轻度粘连,肿瘤内侧侵及矢状窦前1/3,并部分侵及大脑镰内侧,形状不规则,大小约8cm×8cm×5cm,侵及至对侧约1.0cm×1.0cm×1.5cm,血供一般,质硬,且瘤内有较多钙化组织。  相似文献   

11.
我们2003-01/2007-01采用阴道囊肿造口术2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年龄22-45(平均30.7)岁,均已婚;病程在2~4a,囊肿最小为2.5cm×1.6cm,最大为6.0cm×4.0cm。  相似文献   

12.
1病历摘要男,40岁。以发热(37.5℃~39.0℃)及右上腹痛10天就医。上腹拒按,B超示肝有叶17.5cm×14.0cm低回声区。以肝脓肿收住院。查体:发育营养正常,皮肤、粘膜无黄染、无蜘蛛恁,面色灰暗。肺、心无异常。右上腹饱满,无腹壁静脉曲张,肝下界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9.0cm,剑突下4.0cm,触痛明显,表面光滑,质韧。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移动性浊音(-)。脾不大。实验室及其它特殊检查: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08×1012/L,白细胞8.8×109/L,中性0.4,淋巴0.32,单核0.04,网织红细胞0.026,血小板140×109…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8岁。双下肢瘀点、瘀斑伴右牙龈胀痛3周,发热3天。T38.5℃、P100次/min、R20次/min、BP15/10kPa。急性重病容,面色苍白。胸骨有压痛。肝的下1cm。WBC5.0×109/L,中性0.56,淋巴0.28,异常细胞0.16,Hb72.0g/L,PLC16.0×109/L。骨髓检查:原始单核细胞86%,SBB80%阳性,POX(-),CE(一);CD1450%阳性。确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化疗前血尿酸0.49mmol/L,血Cr0.12mmol/L,BUN5.03mmol/L。予别嘌呤醇,苏打,并开始HOAP化疗。注射长春酸胶4mg后,第2天,患者出现少尿,”血…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3~1997年利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鱼际软组织缺损13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11~47岁,均为手部大鱼际损伤。电刨伤9例,交通事故伤4例;皮肤缺损最大9.5cm×5.0cm,最小5.0cm×3.5cm;皮瓣长与宽比例最大3.0:1,最小1.4:1。手术方法:常现彻底清创,清除创缘失活组织至创面有渗血,按创面大小在胸大肌部位设计皮瓣,常规掀起皮瓣后,修剪瓣部的皮下脂肪组织,减薄层次,一般在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3.0cm脂肪层,远端及边缘修剪略多。其厚度视鱼际部软组织损伤深…  相似文献   

15.
1病历摘要例1:女,65岁。以发热1周,持续性腹痛12h入院。查体:T38.2℃,R25次/min,P108次/min,BP100/70mmHg,全腹压痛,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以下腹为著,心肺无异常。血常规:WBC17.9×10^9/L,N0.82,诊断性腹穿抽出脓性液5ml顺利,腹部立位平片示双膈下少许游离气体存在,入院诊断为上消化道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黄脓液约1000ml,伴恶臭,子宫约10cm×8cm×4cm,宫底后壁有-0.7cm×1.5cm穿孔点。术中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诊断为子宫积脓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后16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摘要 女,32岁。2004—03以月经量过多0.5a余,B超示子宫多发肌瘤为主诉入院。术中见子宫壁多发性肿物,边界清楚,质韧;于右侧阔韧带处见囊实性肿物一个,10cm×8cm×7cm,质软,中央可见大量囊腔及淡黄液体;另大网膜处,可见灰白结节4个,直径0.5~2.0cm切面灰白、质韧。怀疑有恶性可能,遂行阔韧带肿物剔除术及大网膜摘除术,送病理科速冻病理。0.5h后回报,考虑为良性病变,征求家属意见,保留双侧附件,关腹。病理检查:全切子宫一个,体积11cm×9cm×8cm,肌壁间及浆膜下瘤结节5枚,直径0.5~4.5cm,内膜较厚;阔韧带处囊实相间的肿物一个,体积10cm×8cm×7cm,腔内可见淡黄色液体,质软;网膜组织一堆,直径15cm,可见灰白结节4个,直径0.5~2.0cm切面灰白、质韧。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7岁。反复右下腹疼痛八个月,加重4天来诊,自觉有一包块,无发热及恶心呕吐,无腹泻及便血。查体;右下腹可加及一直径为5cm包块,质中,活动度差,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查血尿常规正常。B超检查;右下腹可见-10.3cm×4.4cm椭圆形液性暗区,包膜完整,其壁层次清晰,呈肠墨结构,其内透声性差(附图)。B超诊断;右下腹囊性包块。手术见右下腹有约12.0cm×4.0cm×4.0cm包块,质中,囊性,活动度可,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分离后见肿块来源于回盲部,考虑为阑尾粘液囊肿,回育部肠壁增厚变硬,行右半…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健康特勤人员心电轴特点,为其心血管功能专项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12导同步心电图仪采集2718名特勤人员心电图,测量心电轴相关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特勤人员平均心电轴为+60.7°±27.4°,最大变动范围达-109°- +120°,其中95.0%(2581/2718)的心电轴位于-30°- +90°,4.4%(119/2718)的心电轴〉+90°,0.7%(18/2718)的心电轴〈-30°:心电轴偏移与体重指数呈一定的负相关性(r=-0.35),肥胖者心电轴趋于左偏,瘦长体型者则趋于右偏,但也有个别体型瘦长者心电轴偏移达-30°以上;心电轴〈-30°者18例,14例(77.8%,14/18)符合SISⅡSⅢ综合征诊断,其中体重指数〈24kg/m^2者占78.6%(11/14)。心电轴右偏者仅表现个别参数轻度异常,无右心室肥大及左后分支阻滞心电图特点,属正常变异。结论特勤人员心电轴绝大多数正常(-30°- +90°),少数心电轴偏移属正常变异,其中SⅠSⅡSⅢ综合征是引起心电轴显著左偏的重要原因,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37岁,孕5产1,孕27周臀位。孕12周时右下腹疼痛剧烈不能缓解,B超查右卵巢7.2cm×5.4cm×4.3cm肿物,抗感染治疗后腹痛消失。孕期定期复查期间自觉腹部增长迅速,伴有憋气感,于孕26周时B超报:右卵巢肿物17.8cm×15.1cm×12cm,查血甲胎蛋白(AFP)〉400UI/ml,血清睾酮185.6nmol/L,CA-12525.58U/ml,于2005年5月在当地医院开腹探查行右侧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右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合并内胚窦瘤IC期。  相似文献   

20.
结肠炎性包块超声误诊为结肠癌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结肠炎性包块超声误诊为结肠癌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44岁。以右下腹包块2a来超声科检查。超声所见:右下腹见11.4cm×10.3cm×5.2cm实体性肿物;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周边呈低回声。中心部可见强回声气体反射呈“假肾征”。超声提示:右下腹实体性肿物,考虑结肠癌。患者人院后行手术治疗。手术见右下腹回盲部肠套叠肠壁充血水肿,升结肠内侧壁肿物约4.0cm×3.0cm×2.0cm大小实质性,中等硬,表面光滑无溃疡,考虑良性肿瘤,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炎性渗出性病变。这与术前诊断不符属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