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配合持续被动训练机(CPM)功能锻炼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3年3月—2009年8月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早期康复训练配合CPM功能锻炼27例31膝(CPM组)与同期行常规康复训练22例24膝(常规组)病人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对两组病例的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3个月至3年,平均22.3个月。CPM组在术后早期(术后2周、4周、6周)RO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常规组高,功能恢复较常规组快(P〈0.05),但术后远期(3个月、6个月、1年)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配合CPM功能锻炼能促进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李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4):2871-2872
目的探讨全膝置换术(TKA)后早期大角度被动锻炼对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89例行全膝置换术(TKA)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大角度被动活动组(大角度组)和常规被动活动组(常规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骨科常规治疗、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大角度组术后2周内的被动屈曲功能锻炼角度比对照组大(以患者的耐痛能力为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2,3,4周AK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7.65,7.78,7.36;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2,3,4周ROM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22,26.08,30.67,33.69;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应尽早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康复锻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对于提高术后的活动度和关节功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镜术后持续被动活动对膝关节功能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持续被动活动(CPM)在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施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86例,其中123例于术后12--24h即行CPM机功能锻炼(CPM组)163例自行膝关节锻炼(自主组)。结果:术后,2组患者整体效果均良好.伤口愈合I/甲,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疼痛及肿胀消退时间,CPM组明显短于自主组(P〈0.05),患肢关节活动度在2—3周时与自主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但随访3~8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与自主锻炼的患者比较,早期持续CPM被动活动膝关节,可以缩短膝关节术后疼痛及肿胀时间,明显提高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4.
成人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被动活动(CPM)功能锻炼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髌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CPM组和对照组各30例,CPM组术后早期接受CPM功能锻炼,对照组接受常规功能锻炼,于术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CPM组和对照组膝关节优良率分别为96,7%和63,3%,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PM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髌骨骨折术后关节粘连,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闫冰  黄秋  张丹睿  张燕  王红川 《中国康复》2018,33(2):129-132
目的:探讨为期2周的术前短期家庭康复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拟行TKA的30名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康复组(n=15)和对照组(n=15)。术前康复组进行为期2周的家庭康复锻炼后完成单侧TKA,对照组术前无特殊康复锻炼。分别在就诊时、术前1天和术后8周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KS);术后3天评价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术后8周进行就医满意度评定。结果:术前,术前康复组VAS评分较就诊时明显降低(P0.05),术后8周2组VAS评分较就诊时及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术前康复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患膝AROM、HSSKS评分在就诊时、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前康复组术前及术后8周患膝AROM、HSS-KS评分较就诊时没有明显改善,但术后8周术前康复组患膝AROM、HSS-K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康复组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就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为期2周的短期术前家庭康复能够在TKA术前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依从性,促进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冯乃清  刘文莉 《护理研究》2011,25(28):2582-2584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配合持续被动训练机(CPM)功能锻炼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3年3月—2009年8月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早期康复训练配合CPM功能锻炼27例31膝(CPM组)与同期行常规康复训练22例24膝(常规组)病人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对两组病例的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3个月至3年,平均22.3个月。CPM组在术后早期(术后2周、4周、6周)RO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常规组高,功能恢复较常规组快(P<0.05),但术后远期(3个月、6个月、1年)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配合CPM功能锻炼能促进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早期持续被动锻炼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被动活动(CPM)功能锻炼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髌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CPM组和对照组各30例,CPM组术后早期接受CPM功能锻炼,对照组接受常规功能锻炼.于术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CPM组和对照组膝关节优良率分别为96.7%和63.3%,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PM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髌骨骨折术后关节粘连,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行TKA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康复。观察术后1周、2周及1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2组住院时间及持续被动功能(CPM)训练时间。结果实验组术后1周、2周及1个月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住院时间和CPM训练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助于提升TKA术后康复质量,降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MP机在TKA术后康复训练中的最佳应用时间。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我院接受TKA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为TKA术后未应用CPM机进行康复训练组(20例);观察组为TKA术后应用CPM机康复训练组,共三组,分别为术后即刻应用组(20例)、拔除引流管后应用组(20例)、术后1周应用组(20例)。观察术后两周各组膝关节KSS评分、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术后1个月、1年膝关节K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组术后两周膝关节KSS评分明显提高(P0.01),CPM机使用时间越早膝关节KSS评分越高;术后1个月、1年观察组各组膝关节KS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1),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术后的康复训练,配合CPM机应用时间越早越好。CPM机的应用,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不会增加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mplasty,TKA)主要目的是解除病变关节造成的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关节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治疗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但精湛的手术技术只有结合科学的术后康复训练,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持续被动活动(CPM)机是帮助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实现康复。CPM是以持续被动运动理论为基础,通过模拟人体自然运动,激发人的自然复原力,发挥组织代偿作用,进行下肢关节功能恢复训练的一种仪器。本研究对TKA患者术后早期利用CPM机进行观察研究,探讨使用CPM机后患者对TKA的疼痛、膝关节活动度、膝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淋巴引流手法结合持续被动活动(CPM)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关节松动、肌力训练、冰敷等),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淋巴引流手法及CPM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量患肢膝关节周径评定水肿情况,采用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LKSS)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2组膝关节周径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1),其中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2组ROM、LKSS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均P0.01),其中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1)。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应用淋巴引流手法结合CPM能减轻膝关节肿胀、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前后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90例110膝行TKA的患者,在术前后均给予康复指导和训练,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21d独立行走68例(75.6%),扶拐行走22例(24.4%),其中内翻畸形1例(1.1%),无膝过伸;膝关节屈膝90。有75膝(68.2%),100。19膝(17.3%),〉110。12膝(10.9%),510。屈曲畸形4膝(3.6%);术后疼痛消失86膝(78.2%),明显改善22膝(20%),无改善2膝(8.2%)。临床疗效评定,达优88膝(80%),良15膝(13%),优良率93%。结论:加强患者术前后的康复治疗,有利于减少膝关节疼痛和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肌力。  相似文献   

13.
李瑾  宋佳凝  李健  郄淑燕 《中国康复》2022,37(3):145-148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与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将6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本体感觉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4例.2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并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膝关节评分(KS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主动关节角度重现偏差值进行评定,并评价术后6个月...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以持续主被动活动联合为理论基础,通过模拟人体运动,刺激机体的自然复原力,发挥组织代偿作用。目的:动态观察并了解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在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康复作用。方法:将20例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随机等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行肢体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被动训练装置CPM机行功能锻炼,治疗间隙2组均采用心理疏导、低频脉冲电疗和红外线等物理治疗。结果与结论: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后屈、前伸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同时实验组股四头肌肌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2个月后的后续治疗,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后屈、前伸活动度有了进一步的改善(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说明早期采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或CPM机配合心理疏导、低频脉冲电疗和红外线等治疗均能明显提高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同时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具有恢复患者股四头肌肌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早期被动运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引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 ,术后早期持续被动运动 (CPM )的应用对膝关节内引流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观察和比较手术当天下午应用CPM前、中、后各 1h膝关节的引流量及术后第 1d上、下午进行CPM前、中、后各 1h膝关节的引流量 ,并进行同一时段CPM前、中、后的两两比较。结果 术后当天CPM前、中、后 1h的膝关节引流量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第 1d上午CPM前、中、后 1h的膝关节引流量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第 1d下午CPM前、中、后 1h的膝关节引流量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早期应用CPM并不会使膝关节引流量增加 ,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以持续主被动活动联合为理论基础,通过模拟人体运动,刺激机体的自然复原力,发挥组织代偿作用。目的:动态观察并了解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在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康复作用。方法:将20例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随机等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行肢体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被动训练装置CPM机行功能锻炼,治疗间隙2组均采用心理疏导、低频脉冲电疗和红外线等物理治疗。结果与结论: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后屈、前伸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同时实验组股四头肌肌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2个月后的后续治疗,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后屈、前伸活动度有了进一步的改善(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说明早期采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或CPM机配合心理疏导、低频脉冲电疗和红外线等治疗均能明显提高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同时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具有恢复患者股四头肌肌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持续被动运动联合等速闭链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患者疼痛、膝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月行膝关节ACL重建术115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康复训练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持续被动运动联合等速闭链训练...  相似文献   

18.
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运用持续被动运动的疗效。方法 将 3 6例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为主 ,辅以综合康复治疗 ;对照组只接受辅助的综合康复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治疗后膝关节活动范围、疼痛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治疗组膝关节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采用持续被动运动并辅以综合康复治疗是治疗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合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49)。两组均予骨关节CPM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运动疗法。评估两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膝关节临床症状、膝关节活动情况,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0 d炎性因子相关指标变化,记录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个月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升高,疼痛、肿胀、淤斑与乏力评分、膝关节伸直缺失程度与膝关节稳定度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升高,疼痛、肿胀、淤斑与乏力评分、膝关节伸直缺失程度与膝关节稳定度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0 d 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0 d 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红细胞沉降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91.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运动疗法配合CPM治疗可以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的功能康复,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分阶段膝关节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不同时期分阶段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护理后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