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进华 《全科护理》2013,11(19):1745-174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动静脉内瘘再通术后首次穿刺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动静脉内瘘再通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术后常规护理及术后首次穿刺的护理,观察1年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49例病人穿刺成功,且经过1年的临床观察,无动脉瘤发生,7例发生内瘘再栓塞。[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再通术后24h内即可穿刺进行血液透析,穿刺时严格掌握穿刺的护理原则,可以减少内瘘血管瘤、内瘘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赵玉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780-778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对138例建立永久性动静脉内瘘并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全程护理观察,分析内瘘发生闭塞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6例发生内瘘闭塞,其中血液粘稠度增加6例,透析中反复低血压5例,内瘘使用过早3例,内瘘护理维护不当2例。结论动静脉内瘘闭塞与患者的原发病、内瘘的合理使用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动静脉内瘘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观察并对比2组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2例内瘘闭塞现象,对照组为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预防内瘘闭塞等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认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临床表现,分析发生原因,归纳了防止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护理措施,指出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可能会忽视的环节,以期为预防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护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30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经验.结果 使用3~5a 14例,1~2a 15例,有1例因低血压发生瘘管闭塞.结论 通过对动静脉内瘘形成前到手术后应用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要点。方法对84例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84例中7例因不同原因内瘘闭塞行其他血管通道透析,3例因社会因素结束透析,其余患者动静脉内瘘均为有效的血管通路。结论加强动静脉内瘘的维护,及时正确地处理并发症,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的前提及患者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1]。临床上常用的血管通路是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笔者从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及发生瘤样扩张的原因入手,讨论运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维护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3~84岁。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病22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性肾炎13例,多囊肾2例,其他3例。入选标准:使用自体动  相似文献   

8.
陈丽 《中国血液净化》2013,(10):576-578
目的探讨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原因,以期预防或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发生。方法对北京市普仁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9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09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血管内瘘堵塞10例(9.17%)。其中血管条件差2例,过度超滤4例,反复定点穿刺3例,压迫不当1例。结论不适当的护理会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堵塞的发生,妥善的护理干预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堵塞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闭塞后,原位手术再通及溶栓治疗效果的优劣。方法:维持性透析内瘘闭塞者68例,根据排除标准,最终有51例符合入组标准,随机分成两组,即手术治疗组(n=26)、溶栓组(n=25)。手术治疗组方法:切开动静脉内瘘取出血栓,切除狭窄血管或扩张血管,使内瘘通畅。溶栓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及尿激酶溶栓。结果:手术治疗组26例患者中,23例患者术后动静脉内瘘畅通,触及明显血管震颤,其中21例术后第2天行可以行血液透析治疗,血流量达250 mL/min以上,成功率88.5%。溶栓组25例患者中,有15例溶栓成功,成功率为60.0%,结果显示治疗组成功率比溶栓组高,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成熟的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后原位手术再通率较尿激酶局部溶栓组高,增加内瘘闭塞后的复通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防治对策.方法 选择行维持性血透、应用内瘘透析时间大于1个月的患者110例,其中对发生内瘘闭塞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例内瘘闭塞患者中2例通过瘘口按摩和溶栓成功,3例因血管条件差改永久性颈内静脉置管,15例在原造瘘处行内瘘修补术.结论 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后,通过非手术再通的成功率低(10%),强调预防动静脉内瘘闭塞是延长内瘘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30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经验。结果使用3~5a14例,1~2a15例,有1例因低血压发生瘘管闭塞。结论通过对动静脉内瘘形成前到手术后应用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外科术后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6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8月-2019年8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组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动静脉内漏护理。观察组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案,观察两组间差异。结果通过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的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的内漏闭塞率与患者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动静脉内漏闭塞率为3.33%,显著低对照组的23.33%,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引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可以让患者对动静脉内瘘有正确合理的认识、提高医患双方临床治疗配合水平、有效降低动患者的内漏闭塞率、提高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值得在全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进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4):317-318
目的探讨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2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及重复使用期内瘘的观察护理。结果62例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59例手术成功且内瘘使用良好。结论对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及穿刺时精心的护理,是获得手术成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关键,是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对透析效果和长期存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82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针对内瘘情况进行护理.结果:9例内瘘血栓形成,6例形成假性动脉瘤,4例血流量不足.结论:应加强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知识的宣教,精心护理患者的血管通路,从而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2例患者,均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29例动静脉内瘘功能良好,内瘘使用寿命均大于5年,其中26例患者内瘘使用寿命大于10年;其余患者为内瘘失功1例,内瘘堵塞1例,内瘘狭窄1例。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应加强术前、术后和穿刺时精心护理,通过有效护理干预促使内瘘应用寿命有效延长,使血透治疗效果大幅提高,从而促使患者生命有效延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34例,调查动静脉内瘘失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策略。结果 1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25例出现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时间[2. 65(0. 43)]年,17例经过静脉内膜增生物剥离后修复成功,8例重新建立动静脉内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营养不良、高磷血症、糖尿病肾病、高脂血症、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受到合并症、营养、疾病种类等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动静脉内瘘失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期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60例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与否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B组,根据两组病人情况的差异分析引起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60例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人中发生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有15例,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为25.00%。透析中过度超滤、低血压、血管条件差、内瘘使用不当、内瘘感染及穿刺技术不当的病人发生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比例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因素均属于长期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P0.05)。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后,B组45例病人中无一例出现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率由25.00%降至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中过度超滤、低血压、血管条件差、内瘘使用不当、内瘘感染及穿刺技术不当是引起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恰当的护理对策,可以延长长期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透析质量及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非常规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 顾性分析60例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非常规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护理特点和具体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60例建立非常规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后血管通畅率100%,40例术后3月启用,11例术后5月启用,9例术后6~8月启用,使用时间2~3年以上,均未发生感染和阻塞.结论 非常规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永久性血管通路的另一补充方式,精心的护理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患者从社会、心理、生理、饮食上进行护理,指导患者保护好动-静脉内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均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动-静脉内瘘无闭塞,使用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采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透析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建立动静脉内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在术前进行心理护理、皮肤护理、血管护理;在术后观察吻合口有无渗血及血肿、检查内瘘是否通畅、观察患肢指端末梢血管充盈情况、尽快促进内瘘成熟、评估内瘘成熟情况,并做好内瘘使用期间的护理等.结果:本组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随访1~5年,内瘘应用良好18例,血管栓塞1例,内瘘狭窄1例.内瘘使用最长者5年.结论:围术期的精心护理能够有效延长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