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占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它反应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90%以上CIN有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当HPV16/18感染持久存在时,在其他一些因素(环境、免疫等)作用下,可诱发CIN。细胞周期素D1及细胞增殖抗  相似文献   

2.
<正>大量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研究资料均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发生的主要病因[1]。本文对就诊于我院行宫颈脱落细胞HPV筛查并经病理活检确诊的238例宫颈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人乳头瘤病毒各亚型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关系,为本地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16型与18型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进行阴道镜检查存在异常的患者177例,对其进行人乳头瘤病毒16型与18型检测,同时结合组织病理学分析,观察并比较HPV16型、18型感染与宫颈疾病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中,HPV16或18型感染109例(61.6%),HPV16或18型检测阳性率分别在宫颈炎组为40.2%(29/72)、CIN(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组为64.7%(22/34)、CINⅡ级组为69.0%(20/29)、CINⅢ级组为87.9%(29/33)、宫颈癌组为100.0%(9/9)。结论人乳头瘤病毒16型与18型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在宫颈炎患者中检出率较低,在早期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中HPV16、18型检出率较高,且上皮内瘤变程度越高HPV16或18检测阳性率越高,值得在宫颈癌筛查中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连续过程,常发生于25~35岁妇女[1]。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是CIN发生的重要原因,也是其病变发展为宫颈癌的必要条件。然而,大多数HPV感染是暂时的,只有少数感染持续存在并进展为CIN和宫颈癌。HPV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位PCR(isPCR)技术的敏感性及人乳头瘤病毒 (HPV)与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的关系。方法 采用isPCR技术对 66例宫颈癌和 2 5例CIN组织中的人乳头瘤病毒 (HPV)DNA进行检测。结果  5 2例宫颈癌检测到了HPVDNA ( 78.8% ) ,其中HPV16DNA阳性 4 5例( 78.8% ) ,HPV18DNA阳性 10例 ( 15 .2 % ) ,HPV16、18的DNA均阳性 3例 ,HPV18DNA阳性而HPV16DNA阴性 7例 ,CIN中HPVDNA阳性 13例。结论 isPCR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方法 ;宫颈癌和CIN的发生与HPV16和HPV 18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杨红  李婧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139-14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关系,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就诊的352例女性的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组HPV感染率,对其进行分析,并进行年龄分组,分别分为:1829、3029、3039、4039、4049、5049、5059及≥60岁年龄组。结果 HPV总阳性率为36.93%。慢性宫颈炎HPV感染率为12.17%,宫颈癌前病变(CIN I+Ⅱ+Ⅲ)HPV感染率为53.33%和官颈癌HPV感染率为67.39%,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HPV感染随年龄增大而降低,其中1859及≥60岁年龄组。结果 HPV总阳性率为36.93%。慢性宫颈炎HPV感染率为12.17%,宫颈癌前病变(CIN I+Ⅱ+Ⅲ)HPV感染率为53.33%和官颈癌HPV感染率为67.39%,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HPV感染随年龄增大而降低,其中1829及3029及3039岁年龄组与4039岁年龄组与4049、5049、5059及≥60岁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病的关系极为密切,且与年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及年轻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为癌前病变,从CIN发展为宫颈癌大约10年,人乳头状瘤状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CIN发生的主要原因。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将引发CIN及宫颈癌,低危型HPV感染常引起下生殖道湿疣等良性病变包括CINⅠ的发生。女性生殖道HPV感染多见于生育期妇女,其发生率呈逐  相似文献   

8.
<正>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一位[1]。重度宫颈癌前病变(CINⅢ)中有12%~50%不经治疗能进一步发展成为浸润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HPV16/18)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已被广泛接受,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从感染高危HPV开始至发展为宫颈癌的时间间隔大约为20年左右,由此可见单一的HPV感染并不足以导致宫颈细胞的恶性  相似文献   

9.
郑萍 《中国实用医药》2014,(28):271-272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所(WHO/IARC)早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可引起宫颈癌前期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宫颈癌。对于2次以上检测HPV阳性,只有检测出属于同一基因型才能确认是持续感染。不同高危型的反复感染患CIN2、3的风险比为192,而相同高危型的持续感染,患CIN2、3的风险比显著升  相似文献   

10.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具有不同病理学改变的非浸润性宫颈癌前病变,它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CIN和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也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目前采用LEEP术治疗CIN己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探讨CIN(Ⅰ~Ⅲ级)且HPV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方法收集清远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妇女120例,通过PCR和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DNA检测,分析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结果 CINⅠ患者46人,CINⅡ患者48人,CINⅢ患者17例,宫颈癌患者9例均为HPV-DNA检测阳性,其中16型46例、52型22例、58型16例、56型11例、33型10例、18型7例,11型、35型、42型、43型、53型、66型、68型和73型各1例。结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中以高危型为主,尤其是16型,占38.3%;其次为52、58、56和33型,分别占18.3%、13.3%、9.17%和8.3%。  相似文献   

12.
<正>宫颈癌的发生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宫颈浸润癌的一个连续发展过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1],主要是16、182个高危亚型感染。据资料报道,70%以上有性生活的妇女会感染HPV[2]。本文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7月妇科及病  相似文献   

13.
梁雯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737-1737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属于宫颈癌前期病变,其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物理治疗CIN方法较多,但治疗后HPV感染易复发。我院采用重组人干扰索栓(安达芬栓)配合高频电刀治疗CIN合并HPV感染,效果较好,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以及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为宫颈癌的靶向治疗和根除HPV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测定正常宫颈黏膜4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和Ⅱ级50例、CINⅢ级58例及宫颈浸润癌42例组织中OPN的表达,分析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评价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OPN表达与HPV感染的关系.结果:OPN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分化程度相关,同时还发现oPN表达与HPV感染有相关性.结论:OPN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分化程度以及HPV感染有关,HPV在促进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可能有OPN的参与.  相似文献   

15.
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294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衣原体(CT)、BV、滴虫等病原体的检测,观察分析生殖道病原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结果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检出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CIN)、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相关性;衣原体、BV、滴虫感染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衣原体、BV、滴虫感染与CIN、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危险性。结论生殖道不同病原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存在必然或一定的相关性,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子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种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作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近年来,多种研究表明,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失调、乳酸杆菌减少等因素有关,尤其与细菌性阴道病(BV)有关。而对于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HPV持续感染及阴道微生态前后变化的报道很少。本研究通过对CIN患者进行LEEP术前后HR-HPV感染及阴道微生态变化的分析,了解治疗前后HPV持续感染与阴  相似文献   

17.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是一类能特异性感染人皮肤和黏膜基底上皮细胞的双链闭合环状DNA病毒.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表明,生殖道感染高危型HPV(High-risk HPV,HR-HPV)是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高发的关键诱因[1].  相似文献   

18.
1398例宫颈活检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415例,总感染率为29.69%,其中单纯湿疣最多,占47.23%。HPV 感染率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病变进展呈负相关。宫颈癌的发病高峰在60~69岁,而单纯湿疣及CIN 伴湿疣的高峰在40~49岁。单纯湿疣、CIN、CIN 伴湿疣及癌伴湿疣四者的平均年龄差别十分显著(F=22.47,P<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 m RNA检测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65例HR-HPV感染者,其中100例病理结果为正常宫颈/慢性炎症(对照组),8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33例CINⅡ级,28例CINⅢ级,16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支链DNA(b-DNA)技术检测HPV E6/E7 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INⅡ级(81.82%)、CINⅢ级(89.29%)、宫颈癌组(100.00%)的HPV E6/E7 m R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20.00%)和CINⅠ级(3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NⅡ级、CINⅢ级、宫颈癌组的HPV E6/E7 m RNA表达量也高于对照组和CINⅠ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和癌组的HPV E6/E7 m RNA阳性率及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非典型鳞状细胞(ASC)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P<0.05)。结论 HPV E6/E7 m RNA的表达可能提示了病毒的活性和病变的进展程度,可能成为筛查出高级别宫颈病变的有效指标,可以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及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方法取妇产科门诊及住院患者4 820例,采用HC-Ⅱ方法检测其HPV-DNA含量,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高危型HPV检测阳性1 294例,阳性率25.32%,各种类型的宫颈病变中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宫颈鳞癌91.89%,宫颈腺癌67.67%,CINⅢ92.76%,CINⅡ85.30%,CINⅠ56.58%,慢性宫颈炎19.21%。慢性宫颈炎与其他5个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Ⅰ组与CINⅡ组、CINⅢ组、宫颈鳞癌组、宫颈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INⅡ组、CINⅢ组、宫颈鳞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病毒负荷量尤其是持续性高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的发生及宫颈病变的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