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成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27-128
目的 分析辽宁丹东地区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营养不良(MN)常见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在我院住院的初发急性脑卒中患者135例,入选对象接受了"急性脑卒中MN常见危险因素调查问卷"调查,并按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N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13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住院期间发生MN者48例(35.56%),未发生MN者87例(对照组,64.44%).急性脑卒中发生MN患者的平均年龄、合并糖尿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合并感染、呕吐和抑郁发生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 老龄、合并糖尿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合并感染、呕吐和抑郁的急性初发脑卒中患者更容易发生MN.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淋巴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 ,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 (CAR)、脆性部位 (fra)、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SCE)、微核 (MN )、核仁形成区 (NOR)的相关性。方法 对 1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培养 ,常规收获细胞 ,制片 ,分别对淋巴细胞染色体 CAR、fra、SCE、MN、NOR检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1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染色体结构畸变以出现次数的多少排列顺序为 :3、2、1、5、7、17号染色体。 2染色体非二倍体、CAR、fra、SCE频率、MN率、Ag- NOR分别为 2 1.4%、(9.9± 3.5 ) %、7.8%、(7.2± 1.7)次 /细胞、(6 .8± 2 .3)‰、(6 .1± 1.4)个 /细胞。正常对照组为 15 .2、(4 .0± 1.9) %、3.1%、(5 .1± 0 .7)次 /细胞、(2 .2± 1.6 )‰、(5 .3± 1.0 )个细胞。 3染色体 CAR、fra、SCE、MN间相关性分析发现正常对照组CAR与 fra之间呈正相关 ,余各项之间无相关。而子宫内膜癌患者除了 CAR与 MN无相关外 ,各指标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存在着数目及结构畸变 ,染色体畸变是导致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重要原因。肿瘤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发生是其必然的表现 ,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染色体不稳定性检测有助于筛查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3.
我们自1992年——1996年2月用变构蛇神经毒素(MN—81,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海医系所制,批号总后非卫标9010027)及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4例(治疗组),显效率89.4%。与单纯用MN—81治疗31例(对照组甲),单纯用HBO治疗29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膜性肾病(MN)患者应用他克莫司治疗后血药浓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为MN患者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临床研究证据.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8月~2019年7月在本院肾内科住院的MN患者94例,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患者CYP3 A5?3(rs776746)基因多态性,并根据检测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膜性肾病(HBV-MN)、特发性膜性肾病(I MN)和狼疮膜性肾病(LMN)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根据临床诊断将肾活检的成人患者分为HBV-MN组(48例)、I MN组(100例)和LMN组(31例)。回顾性分析各组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用免疫组化法对部分病理肾活检行IgG亚型染色,半定量分析染色强度。结果 (1)HBV-MN组发病年龄介于LMN和I MN组之间,男性居多;LMN组女性患者居多。HBV-MN和LMN组血清补体下降显著高于I MN组。(2)HBV-MN组和LMN组系膜增生、系膜区及内皮下电子致密物出现的百分比均高于I MN组。(3)HBV-MN、I MN和LMN组IgG4占优势的百分比分别为64.7%、60.9%和9.5%,IgG3占优势的百分比分别为0、8.7%和42.9%(P<0.01)。结论 HBV-MN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与LMN组具有相似性;但其肾小球IgG亚型沉积特点与I MN相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对多巴胺(dopamine,DA)合成细胞系MN9D细胞内源性孤儿核受体Nurr1表达的作用,并研究Nurr1表达增高对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的影响,探讨Nurr1调控DA能神经元发育的机制。方法用100μg.L-1的PGE2作用于MN9D细胞2 h至6 h,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GE2作用前后MN9D细胞内源性Nurr1及TH表达的变化。结果①100μg.L-1的PGE2作用2、4及6 h,MN9D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变化。②加入PGE22、4及6 h,MN9D细胞Nurr1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强度比未加PGE2作用的正常对照组细胞明显增强。MN9D细胞自身表达TH呈不均一性,PGE2作用2~6h,MN9D细胞中TH阳性染色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细胞接近。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GE2作用6 h,MN9D细胞Nurr1蛋白表达比未加PGE2的正常对照组细胞明显增加(P<0.05),而此时TH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细胞接近。结论PGE2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明显激活MN9D细胞内源性Nurr1表达,但对TH表达没有影响。TH表达的激活或许还需要除Nurr1以外其它环境或因子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山西省阳泉市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包括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病理类型分布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内科2011年10月至2017年10月经肾活检诊断的成人(≥18岁)PGD患者212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并与2004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肾活检诊断的174例PGD作比较。结果①2011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肾活检诊断PGD共212例,男女比例为1∶1.3。PGD以膜性肾病(MN)最多,占58.5%。MN在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均最常见,分别为32.6%,63.2%和68.4%。②与2004年9月至2011年9月肾活检病例比较,2011年10月至2017年10月PGD中最显著的改变是MN的比率明显提高(从27.6%提高到58.5%),并超越IgA肾病(IgAN)成为成人PDG发病率最高的病理类型。163例PNS以MN最常见,占72.4%,其发病率较2004年9月至2011年9月MN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从38.0%提高到72.4%)。结论近6年来PGD中MN的比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并超越IgAN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病理类型。MN也是成人PNS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在前后两个时期肾活检指征基本未变的情况下,肾活检PGD构成比的演变可能与实际发病率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增殖性肾炎 (PGN)肾组织中IL 8、CD11b生成与分布 ,探讨其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17例不同类型的PGN临床患者肾穿刺组织中IL 8、CD11b抗原蛋白 ,以 8例正常人肾组织及 7例膜性肾病 (MN)临床患者肾穿组织作对照检测。结果 :IL 8、CD11b在PGN肾组织大量检出 ,分布较广 ,检出率显著增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P <0 0 1)和MN对照组 (P <0 0 5、P <0 0 1)。结论 :PGN肾组织存在IL 8介导的有关炎症 ;IL 8、CD11b肾组织检测可予较好反映 ,IL 8及其炎症在PGN发病与病理中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硝酸异山梨醇酯(ISDN)在人体内被广泛首过代谢,生物利用度为16~59%,其活性代谢物有异山梨醇-2-单硝酸酯(IS-2MN)和异山梨醇-5-单硝酸酯(IS-5 MN),后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几近100%,血药高峰浓度不存在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因此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服用时可不必调整剂量。本文研究了服用单剂IS-5MN后的血药浓度和抗心绞痛作用。试验采用双盲、随机、交叉、安慰剂对照方案。24例男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禁食过夜后,服用单剂IS-5MN或安慰剂,定期检查受试者的卧位、立位、运动期和运动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膜性肾病(M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疗程1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及血肌酐(Cr)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24 h尿蛋白明显减少,血肌酐含量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膜性肾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