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解决综采工作面无人开采和采煤机滚筒自动调高的实际工程问题,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奇异值(WPSV)和BP神经网络(BPNN)的煤岩界面识别新方法。利用WPSV构建特征向量,再与BPNN结合进行煤岩界面自动识别。首先使用传感器采集采煤机滚筒截割煤岩的扭矩信号,对扭矩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WPT),获取信号的小波包分解系数,得到小波包分解系数重构信号矩阵;然后并对该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SVD),获取主要WPSV,构建奇异值特征向量;最后将该特征向量输入BPNN中进行煤岩界面自动识别,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能有效地判断采煤机滚筒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2.
李一鸣  符世琛  周俊莹  宗凯  李瑞  吴淼 《煤炭学报》2017,42(Z2):585-593
针对垮落煤岩识别的技术问题,基于垮落煤岩冲击液压支架后尾梁的振动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熵和流形学习的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并单支重构,计算该信号的小波包能量熵,从而确定信号能量分布的复杂度,计算各频带的样本熵,从而确定各频带小波包系数的复杂度。以小波包能量熵和频带样本熵构造特征向量,输入BP神经网络识别垮落煤岩。然后利用局部线性嵌入(LLE)挖掘特征向量的低维流形结构,并输入神经网络对比其识别效果。并提出了未知样本低维估计方法以得到其低维嵌入。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包熵和LLE提取的特征向量准确又简单,输入神经网络识别率达到92.5%;基于低维估计方法得到的未知样本低维嵌入也较准确。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钻式采煤机作业时螺旋钻头的受力模型,利用小波包技术处理数据从而提取信号的特征值,并用MATLAB仿真分解试验中采集到的振动信号,得到小波包特征向量,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确定了煤岩识别算法的结构与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根据钻头的振动特性识别煤岩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小波包与SOM神经网络的截齿磨损状态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强  顾颉颖  刘峻铭  刘志恒  田莹 《煤炭学报》2018,43(7):2077-2083
为实现采煤机截割过程中截齿磨损状态的实时在线监测,采用声发射传感器对不同磨损程度截齿截割时的声发射信号进行采集,采用小波包分析方法分析声发射信号不同频带能量的变化规律,建立能量值的样本空间,构建基于SOM神经网络的截齿磨损识别模型,实现对截齿不同磨损状态的在线监测。通过随机测试实验对截齿磨损状态识别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包分析与SOM神经网络的截齿预测磨损状态识别模型识别精度较高,测试样本识别精度约95%。研究结果为准确识别截齿的磨损状态、提高采煤机的工作效率提供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杨健健  符世琛  姜海  赵新赢  吴淼 《煤炭学报》2015,40(Z2):540-545
针对现有煤岩性状识别方法不能满足采煤机滚筒实现自动调高技术的需要,提出了基于模糊判据的煤岩性状截割硬度识别研究方法,克服了识别煤岩性状截割硬度依赖滚筒振动信号或截割电机信号等单一传感器信息判据的不全面、不可靠等问题,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模糊集合隶属函数,根据摇臂振动信号两层小波包分解各个频段能量特征向量和采煤机感知煤岩硬度关系公式,采用加权平均法求解隶属度作为煤岩性状截割硬度因子判别煤岩性状的依据,定义表征煤岩性状的截割硬度因子q,其数值计算通过求解煤岩性状模糊集隶属度μQ(u)获得。煤矿井下实测数据表明煤岩性状截割硬度模糊集合的方法更贴近实际采掘煤岩工况,为实现滚筒自动识别煤岩性状控制摇臂自动调高奠定模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将采煤机滚筒截割振动特性作为煤岩识别的标识之一,利用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推理系统(ANFIS)将采煤机的工作状态信息进行融合,建立了多信息融合的煤岩识别模型,并利用模拟实验中采集的数据完成煤岩分界识别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实现采煤机的煤岩识别是可行的,并为实现采煤机姿态的自动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一鸣  符世琛  周俊莹  宗凯  李瑞  吴淼 《煤炭学报》2018,43(Z1):331-337
针对综放工作面垮落煤岩识别的技术问题,采集了放煤过程中垮落煤岩冲击液压支架后尾梁的振动信号,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能量流和LTSA的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包变换把振动信号分解成一系列的时频子空间;为了观察原信号能量在各层时频子空间的分布特征,计算了小波包分解每一层各个时频子空间的能量,构成了一个小波包能量矩阵,称为小波包能量流;然后利用局部切空间排列(Local Tangent Space Alignment,LTSA)挖掘小波包能量流的低维流形。为了验证小波包能量流低维流形的有效性,把该特征向量输入BP神经网络来识别垮落煤岩。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包能量流和LTSA提取的特征向量可以准确简约地表征垮落煤岩,BP神经网络的识别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矿风机振动信号非线性、非平稳特性,结合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技术,研究煤矿风机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运用小波包分解技术,提取风机信号各个频带的能量特征,构造特征向量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并借助于LabVIEW平台实现风机故障诊断。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表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识别风机故障。  相似文献   

9.
针对综放工作面垮落煤岩性状识别的技术问题,采集了综放开采现场垮落煤岩冲击液压支架后尾梁的振动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盒维数和小波包能量矩的识别方法。该方法结合分形盒维数对非线性信号整体定量描述的特点和小波包能量矩对非线性信号在各频带精细描述的特点,先对振动信号进行分形特征分析,求出其盒维数,然后对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并计算各频带的能量矩。以分形盒维数和小波包能量矩构造特征向量,并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来识别顶煤垮落和顶板岩石垮落两种工况。试验结果表明:分形盒维数和小波包能量矩构造的特征向量可用于识别垮落煤岩,识别率达到95%。  相似文献   

10.
针对岩巷掘进机工作时负载多变,动载荷实时识别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特征能量的神经网络动载荷识别新方法。实时采集截割机构的振动信号、截割电动机的电流及液压缸压力信号,应用小波包分解得到相应信号的特征量,并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训练神经网络并对网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动载荷实时识别准确率可达0.93,该识别方法能够满足动载荷实时识别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小波包神经网络的电机故障诊断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传统基于傅立叶变换的利用频域对电机故障的信号分析中无法对奇异信号点的时域信息进行检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包神经网络的电机故障诊断的方法。结合电机振动的非平稳随机性的特点。利用小波包多分辨率分析方法对电机的采样信号进行分解,提取电机故障状态特征并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样本的特征向量,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和模式识别的特点最终输出电机故障类型。通过MATLAB仿真结果可以证实该方法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段阳  刘松  侯力  张祺  唐艳 《煤矿机械》2011,32(3):250-252
根据异步电机发生故障时振动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异步电机转子故障诊断方法。通过采用快速ICA算法对振动信号进行多通道数据融合,然后进行3层小波包分解,得到各分解节点对应频带的重构信号以及对应的能量,并将各频带的能量元素组成的特征向量作为诊断模型的特征向量,输入到LS-SVM分类器中进行故障识别和分类。诊断结果表明:采用ICA-SVM模型具有较高的分类速度和很好的故障识别率。  相似文献   

13.
采煤机是综采工作面的核心装备,复杂煤层条件下,其工况恶劣、环境复杂,采掘装备智能化程度不高,导致我国煤矿开采灾害多、煤机适应性不强、故障率高、效率低,提高煤机装备的可靠性与适应性是煤矿智能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采煤机工作机构与复杂煤层耦合作用机理及煤岩截割状态与动力传递系统的导控机制,是实现采煤机智能高效截割的关键.基...  相似文献   

14.
球磨机是制粉系统中的主体设备,为保证制粉系统的自动控制和安全运行,有必要对球磨机简体中煤位进行自动监测。本文通过利用小波包技术分析球磨机振动声辐射信号,提取出反映煤位高低的声信号特征向量,结合神经网络技术,实现球磨机煤位的智能监测。  相似文献   

15.
刘萍 《煤矿机械》2013,34(1):282-284
针对采煤机在正常工作中经常发生轴承故障的问题,提出了小波包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故障诊断系统。即运用小波包的分解方法提取检测信号的故障信息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可对采煤机上轴承的工作状态进行诊断和分类。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轴承的常见故障可进行有效的识别和诊断,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