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防己肾毒性及配伍解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广防己水煎液的慢性肾毒性及其分别与大黄、川芎、桂枝、茯苓、黄芪等中药配伍后肾毒性的改善情况。方法:通过测定血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碱性磷酸酶(AKP)、尿溶菌酶(Lys)的含量,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变化及肾脏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蛋白表达,探讨广防己慢性肾毒性及不同配伍药物对其的拮抗作用。结果:与空白组对照,大剂量广防己组尿AKP明显升高(P<0.05);与大剂量广防己组对照,配伍桂枝组、黄芪组尿AKP明显降低(P<0.05)。肾病理检查发现大剂量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各组肾脏EGF蛋白的表达基本都是在肾小管呈弱阳性。大剂量组和配伍川芎组个别标本远曲小管TGF-β1蛋白的表达呈强阳性。结论:广防己按药典规定量长期服用未见肾损害,大剂量则对肾小管有轻度损伤;各配伍药物均可减轻其副作用,以桂枝、黄芪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接前报继续观察广防己提取物诱导大鼠慢性肾损害作用,进一步了解不同剂量的广防己提取物(RAFE)可否引起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方法:分别用广防己醇提取物25.0,120.0,200.0 mg.kg-1.d-1和马兜铃总酸10.0 mg.kg-1.d-1给大鼠间断(连续2周,停药1周)灌胃给药22周后,停药4周;分别于给药第17,22,26周留取血、尿和肾组织标本,检测相关肾功能指标;并取肾脏进行形态组织学观察,于给药第17,22,26周对肾组织进行Masson染色,并与马兜铃总酸进行比较。结果:RAFE作用肾组织形态学病变:小、中、大剂量和总酸组主要表现为肾小管功能损害———慢性间质纤维化,这些病理表现与马兜铃总酸所致肾损害极为相似。结论:RAFE小、中、大剂量灌胃给药13周以上可致大鼠慢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其肾功能和肾组织形态表现上与马兜铃总酸所致肾损伤相似,结果提示马兜铃酸是RAFE主要毒性成分。  相似文献   

3.
广防己、粉防己的肝肾毒性及代谢组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广防己、粉防己血、尿代谢表型差异,结合常规毒理学指标探讨广防己、粉防己的毒性差异。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抽取10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广防己组、粉防己组,每组20只。广防己、粉防己组按8.1 g.kg-1.d-1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4周。取给药前、给药2周、给药4周3个时间点各组大鼠的血液和收集24 h尿液,分别测定血、尿1H-NMR谱,并做血生化检测;取肝、肾脏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给药2周时,较之正常对照组,广防己、粉防己组BUN,广防己组AST均升高(P0.05);较之广防己组,粉防己组SCr升高(P0.05),广防己、粉防己组肾组织均出现明显病理改变;粉防己组肝组织出现病理改变。给药4周时,较之正常对照组,广防己、粉防己组BUN,ALT,AST,广防己组Scr均显著升高(P0.01),肝、肾组织病理改变加重;较之广防己组,粉防己组BUN,SCr,AST均升高(P0.05)。广防己、粉防己组大鼠尿液中主要变化代谢物有柠檬酸,2-酮戊二酸,牛磺酸,马尿酸盐,TMAO,肌酐;血液中主要变化代谢物有不饱和脂肪酸,3-羟基丁酸,丙酮,乙酰乙酸,肌酐,NAC,OAC。结论:广防己、粉防己均可引起肝、肾损害,且随给药时间延长损伤加重;粉防己的肝、肾毒性较广防己重。  相似文献   

4.
人参皂苷C-K乳注射液对新西兰兔的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连续静脉滴注给予人参皂苷C-K乳注射液对新西兰兔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人参皂苷C-K乳注射液72,24,8mg/kg连续静脉滴注给药13周,观察给药期间新西兰兔的一般状况及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给药13周及停药4周检测新西兰兔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在试验期间各给药组兔进食、活动等一般状况良好;给药13周及停药4周给药组兔各血液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给药13周血液生化指标检测,高剂量组血清CHO和TG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1),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停药4周后各给药组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组织病理学检查高剂量组给药13周见肝细胞肿胀伴灶状坏死,汇管区见炎性细胞浸润及小胆管增生(5/10),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见透明变性(5/10),其他脏器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停药4周后,高剂量组部分肝细胞气球样变,肝细胞灶状坏死(3/6),少量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见透明变性(3/6),其他脏器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人参皂苷C-K乳注射液兔静脉给药13周在剂量为72mg/kg(相当于兔等效剂量的20倍)时发现有一定的肝脏、肾脏毒性作用,在剂量24mg/kg(相当于兔等效剂量的6.5倍)及以下剂量未见明显的毒性作用,提示临床试验时应注意肝脏功能及肾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连续灌胃给药首舒康颗粒产生的毒性反应与靶器官损害的可逆性。方法:通过血液学、血液生物化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给予首舒康颗粒对大鼠的毒性反应及程度。结果:连续灌胃给药首舒康颗粒4周,动物全部存活,高、中、低剂量组动物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停药后各剂量组均未见迟缓性毒性发生。结论:首舒康颗粒连续灌胃给药对大鼠体重增长率、各主要器官脏器系数、血细胞和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病理组织学检查亦未见毒性病理改变,停药后2周亦未见延迟毒性,即首舒康颗粒对大鼠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支平喘软胶囊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评价急支平喘软胶囊的用药安全性。方法:急支平喘软胶囊灌胃,观察其毒性反应、死亡情况和最大耐受量;SD大鼠随机分为急支平喘软胶囊高、中、低剂量组(20.0 g/kg、6.32 g/kg、2.00 g/kg)和空白对照组,雌雄各半,给药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空白对照组给予0.5%CMC-Na溶液,连续给药30 d。停药后恢复期2周,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测定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小鼠最大耐受量为240 g/kg,为临床用药的685倍;给药30 d后大鼠外观、行为、体重、摄食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相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毒性反应。结论:急支平喘软胶囊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豨莶草水煎粉剂不同剂量连续灌胃给药与停药2周后,对小鼠肺脏的毒性作用 。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豨莶草水煎粉剂不同剂量(3.01,1.0,0.3 g·kg-1)组,每组40只。分别于7,14,21 d与停药2周后每组处理10只小鼠,取肺组织计算脏器指数及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豨莶草水煎粉剂3.0 g·kg-1剂量组14,21 d肺指数有增高趋势,肺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停药2周后, 肺毒性变化消失。结论:豨莶草水煎粉剂对小鼠肺脏有一定毒性, 其毒性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龙月利胶囊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方法:将SPF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复方龙脷胶囊高、中、低(19.6、9.8、4.9 g/kg)3个剂量组相当于人用临床剂量(0.14 g/kg)的140、70、35倍,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连续灌胃30天,停药后观察14天。每日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检测给药后及停药观察期大鼠的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给药30天及停药观察14天未见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及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复方龙月利胶囊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按临床拟用剂量服用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软肝化纤丸对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大鼠连续灌胃给予软肝化纤丸26周后的毒性反应及毒性程度.[方法]连续灌胃给予SD大鼠软肝化纤丸3.0、1.5 g;/(kg·d),另设空白对照组,连续给药26周,给药结束及停药4周后测血液生化、脏器系数及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26周及停药4周3.0 g/( kg·d)组和1.5 g/( kg·d)组实验大鼠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未见显著差异和异常改变,也未见毒理学意义变化和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软肝化纤丸对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的长期毒性较低,未发现毒性靶器官,可安全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同仁安神丸长期用药的安全性评价,明确其潜在的毒性作用及可逆性、毒性靶器官、无不良作用剂量及用药时间,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每日灌胃给予饮用水)和同仁安神丸高、中、低剂量组(含生药6.4,3.2,1.6 g·kg~(-1))。每日灌胃1次,连续给药3个月。分别于给药1,3个月和停药2个月后解剖并分析血液生化、血液细胞、尿常规、脏器系数和组织形态学等指标。结果:给药1个月,除高剂量组体重降低、饲料消耗量减少外,血液细胞、生化、尿常规、脏器系数等指标及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均未见明显与毒性相关的变化。给药3个月,高剂量组雌性动物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肌酸激酶(CK)较正常组显著增高;病理检查可见肝细胞、肾小管轻度变性和肾间质炎性浸润等病理变化,其他血液生化学指标及血液学、尿常规、脏器系数等指标均在该品系动物的正常值范围内,故不认为有毒性学意义。停药2个月后,高剂量组上述肝功能指标和肝、肾组织形态学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高剂量组大鼠长期给药时,可见轻度肝肾毒性损伤。给予同仁安神丸3个月的无明显不良作用剂量(NOAEL)为3.2 g·kg~(-1)·d-1,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9倍。临床上服用该药时,应严格控制剂量,服药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5,(5)
目的对我院消乳增胶囊的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进行评价研究。方法对KM小鼠以高剂量组45.5 g生药/kg,中剂量组22.8 g生药/kg,低剂量组11.4 g生药/kg进行半数致死量(LD50)试验。以原液91.3 g生药/kg进行最大耐受量(MTD)试验、以原液91.3 g生药/kg,一日两次进行最大给药量试验,观察15 d测定出现毒性反应的剂量。Wistar大鼠灌胃分别给予18.2 g生药/kg,9.1 g生药/kg,4.55 g生药/kg,分别予给药第6周、第12周,停药3周各期分别处理一批大鼠进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未测定出LD50、MTD。最大给药量试验中仍未出现死亡。试验结束进行大体解剖发现小鼠全消化道外观与空白组相比颜色呈亮蓝绿色,并对之进行病理切片进一步检查。病理切片显示未见病理性改变。长毒试验对大鼠质量及脏器指数各组无统计学差异。血液学检查各组未见统计学差异。生化指标,试验初期低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碱性磷酸酶有所降低(P0.05),葡萄糖高于空白组(P0.05),后两期差异消失。大体解剖显示高剂量组1例大鼠肝脏出现出血点和点状突起。病理切片出现高剂量组大鼠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肾上腺有充血,肺有出血。结论消乳增胶囊在临床剂量40倍以下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化痰软坚片的使用安全性。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化痰软坚片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及对照组,分别以化痰软坚片低剂量(生药13.7g/kg)、中剂量(生药27.3g/kg)、高剂量(生药54.6g/kg)及等体积蒸馏水连续对大鼠灌胃12周及停药恢复性2周。结果:给药12周与停药2周时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行为活动、体质量、摄食量、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内脏器官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睾丸和前列腺、子宫及卵巢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均未见毒性反应。结论:化痰软坚片在临床用药范围内连续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龙胆泻肝汤中关木通配伍的肾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中关木通配伍与大鼠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17.5g/kg)组、龙胆泻肝汤去关木通(11.5g/kg)组、单味关木通(6g/kg)组和正常对照组四组,前三组分别含关木通6g/kg给以相应方药水煎液灌胃,连续12周,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于给药第4、8、12周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及尿生化指标。结果:单味关木通(6g.kg-1)和含相同剂量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连续给大鼠灌胃12周,均见有肾损伤表现,其中龙胆泻肝汤组损伤较单味关木通组轻;去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连续给大鼠灌胃12周,未见肾功能明显损伤。结论:实验剂量的关木通可引起肾损伤,龙胆泻肝汤的肾毒性与方中关木通配伍相关,复方配伍对关木通的肾损伤可能有一定的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复方红花滴丸对大鼠的长期毒性.方法 设定复方红花滴丸高剂量组(为临床日剂量的50倍)、低剂量组(为临床日剂量的10倍)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对高、低剂量组大鼠连续灌服复方红花滴丸13周,停药2周,空白对照组灌服同体积蒸馏水,分别测量各组大鼠体质量,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复方红花滴丸高、低剂量组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质量、脏器系数、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病理学检查未见与药物毒性有关的明显病变,停药2周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 复方红花滴丸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楂金颗粒长期灌胃给药对实验大鼠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评价其长期用药的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复方楂金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相当于原生药为62.5、35.7和17.8 g/kg,为临床推荐用量的35、20和10倍),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周灌胃6天(每周六停药1次),连续给药13周。观察大鼠的一般症状、体质量变化、耗料量,测定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学指标。动物剖检后,称重主要脏器并计算脏器系数,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给药13周后,各组大鼠一般状况良好,体质量增长,摄食情况、血常规和血液生化学指标未见明显异常,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雌性大鼠高剂量组(62.5 g/kg),雄性大鼠中剂量组(35.7 g/kg)肝脏和肾脏脏器系数升高,胸腺脏器系数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学检查,高、中剂量大鼠肾小球血管周围可见少量炎细胞。结论:复方楂金颗粒对SD大鼠的安全剂量为17.8 g/kg,雌性大鼠开始出现毒性剂量为62.5g/kg,雄性大鼠在35.7 g/kg剂量可能产生毒性,建议加大用量或延长疗程使用时定期进行血液学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16.
复方银杏叶片对大鼠的长期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银杏叶片对大鼠长期毒性影响。方法复方银杏叶片88.44,17.69 mg/kg(为临床日剂量的50倍和10倍)给大鼠连续灌服13周,停药2周,分别测量大鼠体重,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复方银杏叶片高、低剂量组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脏器系数、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复方银杏叶片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推论临床拟用剂量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泽泻汤加味方对Wistar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及脏器损伤,确定毒性反应的剂量,为拟定人的安全用量提供参考。方法: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泽泻汤加味方低、中、高剂量组(15,30,60 g·kg-1),每组20只,雌雄各半。各组ig给药每日1次,连续90 d。每天观察记录动物体征;给药结束和停药2周后,分别对动物进行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学指标检测;对主要脏器称重,计算脏器系数,进行病理组织学检察。结果:泽泻汤加味方对大鼠脏器系数未见异常。高剂量组大鼠活动减少、毛色发黄,脱毛;中、低剂量组雌性动物在第9,10周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P0.05)。高剂量组雌性动物在实验第10周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泽泻汤加味方高剂量组大鼠雌雄各1例见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坏死、脱落;雄性大鼠1例见肝脏瘀血。结论:泽泻汤加味方中剂量组90 d给药对大鼠未观察到明显有害作用,高剂量组可能出现一定的肝、肾损伤。泽泻汤加味方在较大剂量长期应用时密切关注可能引起的肝、肾毒性。  相似文献   

18.
朱红膏毒性靶器官及安全用药范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含汞中药外用制剂朱红膏的毒性靶器官和安全用药范围。方法:将200只大鼠随机分5组:朱红膏高、中、低剂量组,基质组(凡士林)及皮肤破损组。采用刀片刮伤造成大鼠皮肤破损,连续给药4周,分别于给药2周、4周,给药4周停药2周、4周,检测大鼠尿汞含量、尿NAG活性、观察肾组织形态。结果:与皮肤破损组比较,高、低剂量组尿汞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基质组及朱红膏各组NAG活性均未见显著差异。低剂量给药各时期未见明显肾组织病理损伤。中剂量给药2周,肾脏出现轻度病理改变;给药4周病变有加重趋势,停药后病变有减轻趋势,但与2周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朱红膏反复给药可引起肾小管损伤,9.52mg生药/kg为相对安全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丹羚心舒75%乙醇提取物的长期毒性。方法:按GLP常规方法进行试验,丹羚心舒胶囊以10、14.5、21、30g/kg给大鼠连续灌胃30天,观察长期毒性试验结果。结果:所有动物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均未见明显异常。动物饲料消耗量相似。给药30天中1周、2周、3周和4周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超大剂量(30g/kg)和大剂量(21g/kg)组体重增长较慢。在各剂量组中,21、30g/kg药后可见流涎,药后20分钟动物少动,1h后活动正常。丹羚心舒4个剂量组大鼠血液细胞学检查、血液生化学检查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解剖观察动物各器官组织的排列位置、颜色、质地等未见异常。除超大剂量和大剂量动物可见胃粘膜萎缩,结缔组织增生外,33个脏器中均无病理改变。给大鼠连续灌胃给药30天后停药恢复3周,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均无明显异常,血液细胞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血液生化指标正常;超大剂量和大剂量物少数动物可见轻度胃粘膜萎缩,余无其它病变。结论:丹羚心舒75%乙醇提取物10、14.5、21、30g/kg 30天灌胃给药,除超大剂量和大剂量可见胃粘膜水肿、萎缩之外,对动物体重增长、行为活动、血液细胞学、血液生化学及主要脏器组织等均未见明显影响,恢复21天后,各指标均正常,无延迟毒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复方刺苋颗粒的长期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按原药材58.0,29.0,14.5 g/kg,给大鼠连续灌服原药材浸膏6周并停药观察2周,观察给药期间大鼠的一般表现及毒性反应。结果给药6周及停药观察2周期间未见毒性反应及延缓毒性反应。结论该品按临床拟用剂量、途径、疗程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