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女性语言,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有其独自的特点。在此从语音特点、语调特点、词汇选择以及句法选用方面对女性英语特点进行探讨,并从女权运动对语言影响的角度,分析英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反映,同时文化也制约着语言。因此,性别文化差异必定导致性别语言差异,并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上。性别差异在英语语言中广泛存在,可以从社会文化、语篇分析、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等方面来研究性别语言差异,分析性别语言差异的形成原因,并得出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与历史文化、社会根源、心理因素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3.
浅谈英语在“性别”方面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在语言中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即我们常说的“性”、“数”、“格”三大特点中的“性”。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名词、代词中阴性和阳性的明显区分及其他一些方面。本文不仅探究语言中的这种差别,也探究其社会影响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看女性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广泛存在于字、词、表达等方面和两种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藐视女性的社会身份、贬抑女性自身价值、男尊女卑、厚男薄女等方面。从语言视角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女性生存状态,透视其中的性别歧视,加深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5.
女性英语中词汇使用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问题总是和社会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男性和女性由于性别的差异在语言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从英语中词汇使用的角度出发,列举女性英语的一些突出特征,并且分析这些特征产生的社会及心理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激进派女性主义者吕西.伊利加雷将(后)结构主义者的主要观念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论及以男女二元性为基础的对立逻辑,认为这种对立逻辑和语言有着明显的联系。要颠覆男权话语就要使用一种迥然不同的言说方略,一种能够生成和建构女性主体身份的语言,她称之为女性话语。伊利加雷赋予语言优先于社会﹑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的地位,两性之间的身体和心理差异对于女性自主性具有的决定作用,女性主体性只能建立在性别差异的基础之上。然而,伊利加雷的性别差异决定论带有明显的激进主义性别乌托邦的特质。虽然理论本身有所创获,但是缺乏应有的社会与政治实践性。她的女性话语所表达的差异意识已不是与男性可以共享的公共意识,因而不具有男女共名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7.
性别差异是影响学习者英语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男女生理差异、语言特色、课堂表现、性格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性别差异对英语学习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分析了男女学生,教师各自的优劣势。教师应充分利用其性别优势,激发兴趣,克服性别偏见,加强性别差异研究,促进男女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8.
孙文娟 《理论界》2013,(2):143-145
家庭生活是女性存在和身份的传统根基,家庭空间形塑了女性的角色和地位,文章重点探讨的是商家大院空间对女性主体的建构。这一建构是基于性别差异的。性别差异不单单指生理性别上的差异,更多的是指社会性别的差异。空间对女性主体的建构将从三个层面论述: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9.
男性和女性所使用的语言是有区别的,女性的语言具有自己的特征.本文从分析女性语言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谈话风格和说话题材五个方面的特点出发,继而讨论英语中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在构词和语义上的表现,最后找出导致这些特点和现象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文化因素从社会地位和权力、气质归属和社交规约三个方面对言语行为性别差异产生了很大影响。具体体现在语言行为性别差异的理性与感性、柔性与刚性上。造成言语行为性别差异的原因很多,比如心理原因、生理原因和语言环境原因等。  相似文献   

11.
性别语言是语言学家们长期关注的课题。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同是语言中存在性别歧视的因素之一。女性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认识形成了言语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女性经济地位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反复过程。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分析了生产力、制度、思想、文化对女性经济地位的影响,我们认为生产力是决定女性经济地位的本质因素,社会性别制度是女性经济地位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思想流派和统治思想会影响社会性别制度的形成。为此,结合我国女性经济地位的现状,认为提升我国女性经济地位的关键在于消除生产力方面的性别差异,其次在于相关社会制度和价值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汉语明显存在性别歧视现象。本文从汉语构词的语素能否倒置、词的无对应性和日常用语中的女性称谓语、骂人语、熟语等方面考察了汉语词语的性别差异现象。文章从历史、认知心理角度分析,认为女性主体意识的丧失和人性的护母本能是汉语性别歧视的表层原因,而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丧失是汉语性别歧视的深层原因、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详尽论述了英语语言性别差异在语汇、语义、句法和言语交际行为上的诸多表现,深入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并阐明了语言变化与社会变化之问的相互关系.文章强调指出,对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系统研究无论在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还是在跨文化交际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圣经》时代,犹太教育具有明显的宗教特色。对于接受最基本的宗教教育来说,犹太妇女和男子之间的受教育机会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差别。但是,随着公元一世纪学校的建立,妇女被排除在正规教育以外的现象日益凸现。犹太妇女之所以在受教育机会、受教育内容及受教育程度上与男子均存在差异,首先是由于妇女和男子不平等的宗教地位,同时也源于男权社会对妇女的角色定位以及男权社会对女性接受教育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偏见。  相似文献   

16.
英语常见语体有两种:正式体和非正式体,又称为口语体和书面体.口语体和书面体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时存在较大差异.比较口语体及书面语体的特点、差异及应用,对准确使用语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从英语语体的特征差异入手,从地区差异、交际方式差异及社会差异方面对其主要特征进行对比和分析,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语体之间差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便提高其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性作为语言的本质特性之一,具有影响甚至决定特定语言生成、发展和消亡的作用。作为社会中重要的组成,男女两性在使用语言上的差异不仅体现出语言的性别差异特征,也指涉了语言的社会性会受性别差异的影响。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是造成男女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语言的性别差异和社会文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社会文化层面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语言的性别差异,而语言的性别差异也构成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依据英语的一些词汇和构词法中体现出来的性别歧视现象,讨论了英美对女性歧视的社会心理;又从女权主义者对相应语言的改革措施,论述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19.
社会文化因素与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性别差异是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但初期的研究大多是从语言的结构和形式入手对男女语言使用上的差异进行观察和研究,有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重点逐渐转移到了交际中的话语风格方面,力图在更高的层次上较为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语言使用与性别差异的关系问题。本文从话语风格角度探讨男女在交际过程中的语言差异,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根源,指出社会文化因素是导致男女话语风格差异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10年第三次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探讨了城乡女性性别角色意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检验了各因素影响效力的城乡差异。性别角色意识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与性别差异,女性性别观念在不断现代化的同时,仍延续复归传统的趋势;影响城乡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差异的因素主要反映在夫妻相对收入比、生育子女数、女性年收入、母亲受教育4个变量上。而城镇化、市民化以及义务教育持续普及与巩固有助于缩小城乡女性的性别角色意识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