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三萜皂苷是许多药用植物的药效成分,其生物合成通常可分为前体形成、骨架构建以及后修饰3个部分。后修饰过程是植物调控形成众多种类单体皂苷的重要过程,其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植物细胞色素P450是由少数几个超基因家族编码的,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包括三萜皂苷次生代谢的后修饰过程。目前,已在少数植物中克隆到了催化个别单体皂苷生物合成的P450基因,其功能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将就此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忍冬属植物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雨  王奇志  冯煦 《医学教育探索》2013,44(12):1679-1686
忍冬属药用植物中三萜皂苷不仅含量高,而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皂苷主要为齐墩果烷型、羽扇豆烷型和乌苏烷型,苷元分别有常春藤三萜皂苷元、齐墩果酸、白桦脂酸和坡模酸等。按忍冬属植物中三萜皂苷的皂苷元化学结构进行归类,介绍了该属植物中三萜皂苷类成分的结构信息、来源及部分皂苷成分的药理作用,以利于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升麻族植物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该族植物中69个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及其解毒、抗炎、抑制核苷转运、抗病毒及抗骨质疏松等方面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4.
三萜皂苷是一种植物次生代谢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许多中药的重要有效成分之一.综述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概况,重点介绍相关酶基因的克隆及其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5.
五环三萜皂苷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临床应用前景诱人,但自然界中,其产量较低。采用分子生物学与蛋白质组学相关知识,通过代谢工程或基因工程进行五环三萜皂苷生物合成的工厂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综述了五环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并简要探讨了五环三萜皂苷生物合成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三萜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由于结构相对复杂,植物中含量较低,通过提取分离或化学合成难以获得,其应用受到限制。目前对三萜类成分的生物合成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其中氧鲨烯环化酶(OSC)可催化2, 3-氧化鲨烯环化生成三萜类前体物质,细胞色素P450(CYP450)主要参与三萜的后修饰过程,对三萜的多样性起着关键作用。通过OSC和CYP450在三萜生物合成中的催化功能的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索OSC和CYP450在三萜生物合成中的功能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朱砂根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的根.性味苦辛、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心胃气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等症[1].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朱砂根中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百两金皂苷A和B是从朱砂根中分离得到的主要抗癌活性化合物[2],其化学结构已经通过理化方法结合光谱分析得到了确认.本实验对百两金皂苷A和B进行微生物转化研究,期望能够得到具有很强活性和高选择性的抗癌化合物,同时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微生物转化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雪胆属植物为我国民间药用植物,分布广泛,化学成分以葫芦烷型、齐墩果烷型三萜及其皂苷为主.近年来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菌、抗炎、抗癌等广泛的药理活性.总结了雪胆属植物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该属药用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芸香科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是由大戟烷或甘遂烷型三萜衍生而来的一类高度氧化的四降三萜类化合物,是芸香目主要特征的化学成分,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和楝科植物中,叶柄花科和苦木科等亦有分布。芸香科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以苷元和糖苷2种形式存在。这类化合物具有明显抗癌和抗菌等生物活性,近年来的研究集中在其化学结构、生物合成和生物活性等方面。本文对从芸香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生物合成途径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云南重楼中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进行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建立云南重楼中15个具有抗鼻咽癌活性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通过三维等势图分析说明该系列化合物在分子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和氢键场的分布与生物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oMFA场和CoMSIA场的交叉验证系数(rcv3)分别为0.598和0.699,非交叉验证系数(r2)分别为0.999和1.000,所得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拟合能力.结论 明确了云南重楼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中对抑制鼻咽癌活性影响较大的基团或原子.  相似文献   

11.
对《湿热病篇》中论及口渴的病机进行了归纳分析。口渴常见病机为邪热伤津所致,在湿热性疾病中可由湿热阻滞,津不上承,或邪热伤津,或暑伤津气,或病末正虚、虚阳外越、中阳虚不能布津等所致。治疗各随病机不同而灵活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失笑散颗粒对大鼠的毒性。方法:取体质量为140~160 g的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为A组、B组、C组。正常喂养3 d,给药前禁食10 h,A组给药剂量为65.00 g·kg-1,B组剂量为45.50 g·kg-1,C组剂量为31.85 g·kg-1。给药后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包括行为活动、皮毛、分泌物、排泄物、中毒及死亡情况。另取体质量为140~160 g的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称质量并记录,给药前禁食10 h,实验组给予最大剂量失笑散颗粒,一次用量64 g·kg-1,每天给药3次,采取灌胃方式给药,此给药剂量相当于临床成人用量的216.5倍。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灭菌纯水灌胃。给药2 h后自由饮水和进食,观察时间为2个月,记录观察期末两组大鼠的体质量、饮食及饮水量。观察期结束后,脱颈椎处死大鼠,解剖各组大鼠,肉眼观察其主要脏器是否有病变,并用电子天平测定心、肝、肾、胃、脾的湿质量,计算各脏器系数并记录。对比各组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大鼠的一般情况如下,运动情况:第1次给药后,大鼠无明显异常表现,第2次给药后,部分大鼠在2 min后出现整理毛发,自主活动减少,喜静卧不动,第3次给药后,大鼠活动状态同第2次给药后;排泄物及分泌物:第1次给药后2 h,个别大鼠大便较稀,第2次给药后1 h,个别大鼠大便较稀,第3次给药后大鼠状态同第2次给药后,大鼠分泌物无异常,第2天稀便症状基本消失;无中毒及死亡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失笑散的半数致死量无法得出。实验组与对照组给药前后大鼠的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无明显变化,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给药前和给药后大鼠的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均无明显变化,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的心脏、肝脏、肾脏、肺脏、脾脏的脏器系数均无明显变化,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的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无明显变化,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笑散颗粒剂对实验动物的体质量、进食、饮水及动物脏器无明显不良反应,毒性较小,安全性高,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太阴病篇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伤寒论》太阴病篇有关问题进行了评述,指出太阴病篇所论之太阴病仅是脾的病变,不包括肺的病变;太阴病篇所论之太阴病的证治很不完整,太阴病的证治散见于其他各篇,学习时当结合其他病篇,方能全面;治疗太阴病的代表方剂当为理中汤(丸);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的病机是脾络瘀滞,并无表证;太阴病的转归除转愈者外,更有虚实之辨。  相似文献   

14.
对少阴病篇中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认为 :“少阴之为病 ,脉微细 ,但欲寐”是少阴寒化证的脉证提纲 ;四逆汤是治疗少阴阳虚阴盛证的主方 ,并对“急温之”等进行了说明 ;指出真武汤证 82条中“仍恶寒”是表未解 ,真武汤证两条体现了《伤寒论》方证辨证一方多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四草二根汤治疗小儿急性肾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药汤剂四草二根汤 (由车前草、益母草、白花蛇舌草、仙鹤草、白茅根、芦根等组成 )配合西医抗感染对症治疗为治疗组 ,以纯西药为对照组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结果表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 0 6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93 0 5%。且治疗组在缩短疗程、减少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儿茶素在防治前列腺癌中已经表现出令人兴奋的结果,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对前列腺癌形成中的关键酶进行调控。就儿茶素对前列腺癌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联用红霉素对多索茶碱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检测多索茶碱(Dox)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分析红霉素对Dox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用微量取血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Dox的血药浓度,数据用“3P87”程序计算机处理。结果 红霉素使Dox吸收时间缩短,峰浓度略有下降,曲线下面积减小,对其消除过程基本无影响。结论 两药联用时,红霉素不增加多索茶碱的毒性,仅轻微影响其药效,而对Dox的代谢过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年2752份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85%,其中联合用药占13.21%;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中,预防性用药占51.66%,治疗性用药占34.29%;治疗性用药中经验性用药占88.99%,标本病原学检查送检率只占11.01...  相似文献   

19.
青南地区1997~2001年包虫病资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掌握青海省包虫病的地区分布,流行程度,流行特点及为预防打基础。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整理,分析1997~2001年青海南部包虫病资料。结果包虫病流行区人群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阳性率达14.05%(Dot-ELISA),患病率达7.64%(影像学),呈重度流行;绵羊的包虫病感染率为54.38%。结论青南地区是青海省人体包虫病的重要流行区,今后要加强包虫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与痛风、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均有相关关系。禽类动物尿酸代谢途径与人类相似,诱发及自发高尿酸血症较为常见,因而在高尿酸血症模型研究方面地位日益突出。本文对近30余年禽类高尿酸血症报道及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以期阐明禽类动物高尿酸血症模型发病特点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