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海藻酸钠/南极磷虾蛋白质(SA/AKP)复合纤维,研究了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A/AKP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随着蛋白质含量、凝固浴温度、凝固时间的增加而减小,随钙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凝固剂钙离子与聚乙二醇溶液质量比为4∶1,制得SA/AKP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达1.21 cN/dtex,AKP的加入导致复合纤维的热失重增大。  相似文献   

2.
明胶(Gel)与海藻酸钠(sA)溶液共混得到不同配比的纺丝原液,通过黏度法,从热动力学角度对两种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及分子间作用力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SA:Gel比例为3:1时最优,此时共混液中两种高分子间存在较为强烈的分子间作用力,并辅以红外光谱分析,再对各种比例条件下共混液的膜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检测,结果显示在该比例时膜材料具有最强的抗张强度。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SA—Gel共混纤维的后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是热处理温度和拉伸率,而共混纤维的线密度和吸湿性均受拉伸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明胶(Gel)与海藻酸钠(SA)溶液共混得到不同配比的纺丝原液,通过黏度法,从热动力学角度对两种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及分子间作用力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SA∶Gel比例为3∶1时最优,此时共混液中两种高分子间存在较为强烈的分子间作用力,并辅以红外光谱分析,再对各种比例条件下共混液的膜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检测,结果显示在该比例时膜材料具有最强的抗张强度。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SA-Gel共混纤维的后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是热处理温度和拉伸率,而共混纤维的线密度和吸湿性均受拉伸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以小麦蛋白、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小麦蛋白/PVA共混复合纳米纤维,重点研究纺丝液质量分数、电压、接收距离对纤维形态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对纤维的形态与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纺丝液质量分数10%、小麦蛋白与PVA质量比8∶2、电压12 kV、接收距离10 cm的条件下,可以制备平均直径为280 nm左右的均一、表面光滑的纳米纤维。小麦蛋白与PVA复合后,分子间以氢键结合。  相似文献   

5.
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共混纤维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H2O为溶剂、CaCl2为凝固剂,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得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海藻酸钠(NaAIg)共混纤维。通过对纺丝液的流动性以及纤维的纤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吸湿性能的测试,研究了不同NaCMC添加量对共混纤维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MC的相对百分含量为15%时,可得到各种性能优良的共混纤维;用生物显微镜观察到纤维表面有沟槽,横截面为圆形,边缘为锯齿状。  相似文献   

6.
将丝素蛋白(SF)水溶液和季铵盐壳聚糖(HACC)水溶液以100∶0、99∶1、98∶2和97∶3的溶质比共混作为纺丝液,测试了其质量分数为30%时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并通过应力控制流变仪对其静态剪切和动态剪切作用下的流变性能进行了分析。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静电纺SF/HACC复合纤维支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HACC含量的增加,纺丝液的黏度和电导率逐步提升;HACC能促进纺丝液的凝胶化;得到的静电纺纤维支架有着较均一的形貌,纤维较扁平,在组织工程修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毒死蜱/羽毛蛋白/海藻酸钠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粤顺  周新华  周红军  徐华  罗璋  刘其海 《农药》2014,(12):892-896,911
[目的]制备毒死蜱/羽毛蛋白/海藻酸钠复合微球。[方法]采用挤压法制备载药微球,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表征微球的化学组成、粒径分布、形貌结构以及毒死蜱的分布形态;并运用单因素法探讨羽毛蛋白用量、交联剂浓度、交联时间、离子浓度和p H值对微球溶胀率与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复合微球组分间以氢键和静电作用力结合,平均粒径750滋m,且分布均匀,表面光滑致密,毒死蜱以结晶形态分散于复合微球中。复合微球骨架的溶胀率和缓释速率与羽毛蛋白用量、交联剂浓度、交联时间、离子浓度和p H值均有关。[结论]载药复合微球的缓释行为表现出对离子浓度、p H值、温度的响应,有望在智能型微球方向取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硫酸和硝酸混合溶液对碳纳米管进行酸化改性,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证实在碳纳米管上成功引入了羧基、羟基亲水基团,提高了其在水中的分散均匀性。将碳纳米管分散液与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合形成均匀的海藻酸钠/碳纳米管纺丝原液,采用湿法纺丝的工艺,以针管注射的方式将纺丝原液注入到氯化钙的凝固浴中,制备得到海藻酸钠/碳纳米管复合纤维。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纤维的形貌,并分析了不同碳纳米管负载量的复合纤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碳纳米管负载量达到11%时,复合纤维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410 MPa,有效提高了海藻酸钠纤维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9.
以海藻酸钠和丙烯酰胺为原料,在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丙烯酰胺单体、交联剂、引发剂以及催化剂,得到纺丝原液,通过注射器注入毛细管中,再通过热聚合得到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纤维,所得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纤维断裂强度可达到0.92 MPa,断裂伸长率为1530.0%,杨氏模量为64.63 kPa,反复拉伸150次后仍能恢复到原有长度,有很好的拉伸恢复性能以及抗疲劳特性。  相似文献   

10.
海藻酸钠/聚砜复合纳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藻酸钠(SA)水溶液为活性层铸膜液,分别以聚砜( PSF)、聚丙烯腈(PAN)为基膜,采用涂敷、热处理、交联剂交联的方法制备了荷负电复合纳滤膜,考察了海藻酸钠浓度、基膜、交联剂浓度等对膜性能的影响,制膜条件优化结果为,以聚砜超滤膜为基膜,海藻酸钠铸膜液质量分数为3%,交联剂为质量分数0.5%的硫酸和质量分数1%的戊...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二苯基丙氨酸(PVP/FF)复合纳米纤维;考察了FF含量、纺丝液流速对电纺纤维形貌及其平均直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对纤维表面形态进行了观察,通过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考察了纳米纤维中FF的存在状态及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通过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了FF与PVP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当复合纤维中FF质量分数小于2%时,共混溶液的可纺性较好;复合纳米纤维直径随着FF含量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加,当FF的质量分数增加到5%时,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也相应增大;随着纺丝液流速的增大,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当纺丝液流速在0.2~0.6mL/h时,复合纳米纤维形貌较佳,纤维直径分布均匀,表面光滑无颗粒;PVP/FF复合纳米纤维中FF与PVP发生复合作用处于分散的无定形状态,分解温度范围变宽;FF与PVP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加入第三单体参与共聚的本体改性方式,将ODA引入PIPD的分子结构中,成功地制备了PIPD-ODA复合纤维。与PIPD纤维相比,PIPD-ODA复合纤维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I-IR),广角X射线衍射(WAXD)对复合纤维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表观形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IPD-ODA复合纤维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PIPD纤维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23.3%,拉伸模量提高了27.6%。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共混法制备了纤维素/丝素复合膜,复合膜的最佳配比为纤维素占共混膜的90%,丝素占10%。在此条件下形成的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水溶液稳定性、水蒸汽透过系数较单一成分的膜有明显改善,纤维素与丝素之间存在着氢键等强烈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相容性。X射线衍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复合膜的结晶性能。  相似文献   

15.
何云凤 《安徽化工》2011,37(5):43-44
以聚乳酸(PLA)和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LA/SPI复合纤维。采用FT-IR、SEM、XRD等分析手段对复合纤维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LA/SPI复合纤维中PLA和SPI通过氢键缔合,纤维直径分布在100~300nm之间。  相似文献   

16.
海藻酸钠/水溶性甲壳素共混纤维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自制的湿法纺丝机制备了海藻酸钠/水溶性甲壳素共混纤维,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且对纤维进行了单纤维拉伸测试和吸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共混纤维中确实有水溶性甲壳素的存在;从纤维的表面形态可以看出在轴向上有明显的筋状结构;拉伸结果表明共混纤维的平均断裂强度为16.25cN/tex,线密度为2.47dtex;共混纤维对水和盐水的吸收率都不高,但比纯海藻酸钙纤维的略高。  相似文献   

17.
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聚乙烯醇(PVA)作为载体,与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液配成混合溶液进行湿法纺丝制备PTFE/PVA初生纤维,成形后经烧结去除PVA。根据TG/DTG曲线选取烧结温度并判断烧结后样品的PVA去除程度,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初生丝及烧结后纤维的形貌,同时通过强力测试得出烧结后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烧结越充分,力学性能越优。  相似文献   

18.
静电纺丝PLA/丝素复合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仿、丙酮为混合溶剂,制得质量分数为5%的聚乳酸(PLA)纺丝液,经静电纺丝制备PLA纤维膜;以98%的甲酸为溶剂,制得丝素纺丝液,在PLA纤维膜上喷射丝素纺丝液制成PLA/丝素复合纤维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结构,并测定其微细结构、力学性能、溶失率及生物性能.结果表明:PLA/丝素复合纤维膜呈规整排列的多孔网状结构.与丝素膜相比,PLA/丝素复合纤维膜的丝素蛋白转向β折叠结构,断裂比功提高18倍,水中溶失率降低3倍,更有利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纤维膜上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己内酯(PCL)与胶原/丝素(COL/SF)质量比为0∶100、10∶90、20∶80、30∶70、40∶60、50∶50的复合微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和接触角测试等对复合纤维膜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并将HepG_2细胞种植在复合纤维膜上检测其细胞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PCL/COL/SF复合微纳米纤维膜纤维形貌良好,纤维直径和亲水性随PCL含量的增加而减小;PCL/COL/SF复合纤维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PCL与COL/SF质量比为30∶70时,复合纤维膜亲水性良好,强度和柔性最佳,并且HepG_2细胞在复合纤维膜表面黏附生长良好,细胞增殖情况明显,表明PCL与COL/SF质量比为30∶70的复合纤维膜有望成为一种良好的载体,可应用于体外肝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20.
采用冷冻干燥法,利用海藻酸钠(SA)和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共混溶液,制备了一种多糖类复合海绵材料,测定了不同配比中复合海绵材料的孔隙率、吸湿保湿性及力学性能,讨论了甘油的添加量对复合海绵材料柔软性及透气性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海绵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海绵材料孔径为100~200μm,气孔为圆形或扁长形,具有良好的连通性和均匀性;SA和KGM通过物理共混的方式共存,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SA和KGM的最佳质量分数比为2.0∶0.9,甘油的最佳添加量为4%,此时制备的复合海绵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保湿性和较好的力学性能,同时保持了天然多糖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能,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