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建筑》2001,(6):33-35
简要介绍了威廉·J·米切尔的新著<比特之城>.这本书展现了网络时代的人、建筑和城市的面貌,同时回顾了人们对于理想城市的追求,指出了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法国著名城市景观设计师亚历山大·谢梅道夫及其作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历山大·谢梅道夫1973年从凡尔赛国立高等园艺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前身)毕业之后不久,与J.古龙、A.马格里特和克莱尔·高哈汝合作,创建“绿方格”景观设计公司,1978年成立自己的“景观设计事务所”。曾在凡尔赛风景园林学院、巴黎托尔比阿克建筑学院以及日内瓦建筑学院任教。近年来的作品主要有南特市会议大厦环境设计、里昂交易所广场、巴黎十三大校园环境设计、里昂法院环境设计以及勒·阿弗尔市海滨景观设计等。  相似文献   

3.
清丽蕴于无华 ——从历史环境角度解读卡洛·斯卡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敬鹏  孙璐 《新建筑》2001,(2):50-54
从历史环境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建筑思想的因素、斯卡帕的作品特点、工作方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选择”的快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昀 《新建筑》2001,(1):11-12
通过对"埃里库·撒蒂的家"设计全过程的介绍,提出了一个以"自由的眼睛"去 "选择"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于雷 《新建筑》2001,(4):21-24
借用路易·康的句名言"形式启发功能"来阐述形式对于功能的能动作用,作为对"形式追随功能"思想的有益补充;并三结合个具体的工程设计来说明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6.
动态构成及其他——哈迪德的视觉艺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欣欣 《新建筑》2001,(1):13-17
当今世界许多建筑师的创作涉及到动力学。在追求多元化、个性化的风尚下,扎哈·哈迪德创造出自己特有的富于动态的 造型语言。以视觉心理学为切入点,可以了解哈迪德其被称为"动态构成"的一些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7.
圣&#183;费尔南多&#183;德&#183;赫纳雷斯市政厅及市民中心是西班牙建筑师卡洛斯&#183;桑丘和索尔&#183;玛德丽德霍斯(S-M_A_O)的重要作品之一。本文以其空间理念为线索,试图阐述设计理念转化为空间操作的基本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8.
这是为纪念以色列总理伊扎&#183;拉宾而建的一个位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绿色纪念广场。拉宾总理于1994年与希蒙&#183;佩雷斯、亚瑟&#183;阿拉法特一起同获诺贝尔和平奖。  相似文献   

9.
《建造师》2003,(1)
上回提要:众人都寄望 WIFI 能与卡塔城联络上&#183;B219等就归家有望了&#183;脑机临危受命负责修复坏倒地上的 WIFI&#183;几经辛苦&#183;终于有点头绪&#183;读数上面的指针开始摆动......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小学校为学生全面发展,确保师生身心健康,提出了“健康第一”、“阳光&#183;运动&#183;健康&#183;快乐”的口号。在抓好体育工作管理的同时,更好地实施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现代园林理论的构建——大园林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学农 《中国园林》2002,18(6):14-16
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园林,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和大园林3个阶段,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理论-大园林理论。该理论强调以城市建设,城市设施以及城市绿地共同构筑一个整体性的城市大园林,实现“城市即园林,园林即城市”的构想,并以传统园林理论,城市绿化理论和Landscape Architecture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化和艺术是风景园林学科的3个重要平台,生态特征是风景园林空间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多样性是将生态特征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连接起来的重要桥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多样性规划设计成为风景园林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领域。在风景园林的发展历程中,风景园林师已经为生物多样性规划设计业的理论与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立足风景园林空间的尺度及其嵌套特点,结合风景园林空间具有的景观构成、景观格局、景观过程和景观感知的动态体系,从城市——区域、城市公园、城市花园、微小绿地与群落4个空间尺度,建立风景园林生物多样性的“C-3P”(构成——格局、过程与感知)体系和框架,旨在构建全面和系统的风景园林生物多样性认知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过去几十年,风景园林的学科属性受到中外学界不 同程度的质疑。在此,试图把批评学引入风景园林以期回应学 科境况。拟从4个层面讨论风景园林批评的学科价值:1)风景 园林批评着眼于景观作品,因此,作品评论能强化相应的设计 话语,促进风景园林知识的系统性搭建;2)上千年的风景园林 批评史,亦组成了系统的风景园林知识;3)处于三位一体结构 的“历史/理论/批评”能巩固风景园林知识的系统性;4)批评 具有探索自主性理论的功能,从而服务于建构风景园林知识的 独立性。旨在揭示,批评学能推动建构系统且独立的风景园林 知识体系,从而促进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关于景观学派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风景园林专业名称与内涵的争论已有时日,一些以景观规划取代风景园林或者自立门户的主张及做法,已经对风景园林事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一些混乱。因此,有必要对景观学派的发展方向做一些分析与思考。就是否有必要将”风景园林”更名为”景观规划”、怎样看待“景观规划师”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如何发展中国的风景园林教育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大力保护和发展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艺术与文化,从而为世界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成玉宁 《中国园林》2021,37(1):23-25
20世纪上半叶,西学东渐的发展给中国传统造园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园艺学、建筑学和林学等相关专业学者在这样新旧交替的变局中开始研究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课程与教育,并积极投身于风景园林实践中,为风景园林学的孕育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大批留学归国的学者接触到先进的风景园林专业知识与教育,将国外的风景园林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的造园理念相融合,出现了一批早期的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推动了20世纪初中国风景园林学的发端。  相似文献   

16.
1980—2010年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化建设全面发展,为各行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风景园林学学科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得以恢复并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风景园林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3个时期进行梳理,总结这一阶段学科发展的4个特征:1)风景园林行业体系逐步规范化;2)风景园林建设项目从传统到现代;3)风景园林设计单位由单一到多元;4)风景园林人才培养蓬勃发展。该时期风景园林学学科发展的影响为2011年正式成为一级学科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建筑学与景观建筑学的关系,以建筑设计为基准点,分析了景观建筑学的概念和手法引入,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使建筑呈现了丰富的景观,实现了建筑设计的景观共生。  相似文献   

18.
黄晓鸾 《中国园林》2006,22(1):11-15
汪菊渊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园林学家,一生致力于园林学理论和历史研究工作,是我国园林学科的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几十年来为创办园林专业、确立园林学学科理论体系,研究和总结、撰写中国古代园林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一级学科背景下的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春兰  郑曦 《中国园林》2021,37(1):26-32
自2011年风景园林学成为一级学科以来,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在培养规模、课程体系、教育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内涵清晰化、培养层次化、交叉深度化和合作协同化的学科教育发展特点。在对一级学科成立以来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概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指出当前风景园林教育面临的变化与挑战,整体水平尚存提升空间,学科竞争力还有待加强,并从营造学科环境、服务社会需求、提升质量控制等方面对风景园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中国港口博物馆景观设计为例,分析了建筑与景观的空间构成性质和特点,从建筑界面、空间限定要素、空间氛围与植物配合三个层面上论述了建筑与景观的内外连续性、建筑空间限定要素在构成上的拆解、建筑与景观空间氛围的整合与植物造景对建筑空间的柔化,进而阐述了建筑与景观的空间构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