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完美     
《英才》2007,(6)
一位母亲领着她满嘴蛀牙的儿子找到圣雄甘地:“我的儿子最崇拜你,请你对他说不要多吃糖果。”甘地沉默片刻,对那位母亲说:“请一个月以后再来找我。”一个月后,母亲带着儿子又来了,提出同样的要求。甘地望着孩子,郑重地说:“请不要多吃糖果。”母亲不解,问道:“这么简单一句话,为什么要让我们等一个月?”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一个村庄,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让儿子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  相似文献   

3.
自豪     
美国总统杜鲁门当选后不久,有位客人前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自豪  相似文献   

4.
店里装修,请了几个木匠,其中有一个19岁的男孩,是外地来打工的。男孩话不多,只是干活。别的师傅中午都能回家吃饭,他却没有去处。善良的母亲就让他中午和我们一起吃,他觉得特别不好意思。吃饭时,母亲开玩笑地说:“我没有儿子,你就给我当干儿子吧。”他的脸红了一下,居然真的叫了一声“干妈”。此后几天,他都是在我家吃午饭,有时晚饭也留下来一起吃,偶尔会喊一声“干妈”,然后又埋头干活。完工那天,他来向母亲告别。母亲送给他一件衬衫,男孩感激地看着母亲,说了声“谢谢”,就走了。2个月后的一天,男孩突然来到店里,手里拎着一塑料袋活鱼。他…  相似文献   

5.
笑口常开     
新保姆家里请了个新保姆。男主人吩咐保姆说:“记住,我和孩子他妈每天早晨7点钟吃早饭,你要……”保姆连连点头说:“我知道了,到时候你们先吃吧,不用等我,我要睡到8点钟才起床。”偷羊一妇人偷了邻居的一只羊,把它藏在床底下,嘱咐儿子不要说。邻人沿街叫骂,他的儿子赶紧说:“我妈没有偷你家的羊。”这妇人怕儿子漏陷,连忙斜着[睛看他,暗示他不要乱说。他的儿子指着母亲对邻居说:“你看我妈的那只[睛,活像床底下的那只羊[!”都忘在家里某老人读完一本关于如何增强记忆力的书,便大肆吹嘘他的记忆力提高了一大截,还要老妻试试他。妻子说:“明天…  相似文献   

6.
小鸡告状     
某人杀了一只小鸡,配上大量萝卜做菜,请二十多位客人食用。小鸡“阴魂不散”,跑到阎王爷那里去告状说:“我家主人不该用我一个供这么多人吃呀!”阎王爷不大相信,小鸡说:“这事有萝卜作证。”阎王传来萝卜,萝卜说:“小鸡你胡说八道,那天的宴会,连你的影子也没见着!”小鸡告状  相似文献   

7.
一堂丝瓜课     
水心 《乡镇论坛》2009,(21):21-22
去年,我在城里买了房子,想让母亲来小住几天,母亲因为家里有忙不完的活,一直没有成行。前天。母亲忽然来了,我下班回家时,她正坐在门口,我惊异地说:“你来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我好去接你,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费了不少事吧?”母亲站起身,笑吟吟地说:“不费事,鼻子底下长着嘴,我会问路,人家可热情了,大娘长大娘短地称呼我,恨不得把我送到这里来。家里的丝瓜结得多,吃不了,给你送点来。”母亲身旁放着一个蛇皮袋,我看了看,里面足足有几十根丝瓜。  相似文献   

8.
诚信不灭     
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但《读者》上刊登的一则短故事《请你相信我》仍然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至今不能忘记。故事是讲“我”要裁剪一件大衣的袖口,在路口上找到一个专门从事缝补的摊位,裁缝是个三十多岁的女子,是一个安徽来的外来妹,讲好价钱是四元后,裁缝说:“你明天下午四点来取吧”,我说:“你是临时摊位,如你不来,我上哪找你?”裁缝说:“我在这里六年了,请你相信我”。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一读者来信问:我承包村办木材加工厂,并请刘师傅装了一条专门的动力线后,刘师傅的儿子刘小传找到我,要求给其加工5立方米的木材。我知道得罪不起,提出只按正常价的一半收费。谁知一个月后,刘小传又拉来了200多立方米木材要求加工,并要按上次的价付款。我说加工这么多按那个价要亏本。刘小传说:“亏本?你不知赚了多少钱!要不是我爹给你装线,你这厂能开?”他还威胁说:“全县缺电的地方多的是,你真要不识好歹,我叫我爹把你的电给断了,让你这个厂从此关门!”我只好忍气吞声,为他加工。可我担心刘小传自此会隔三差五来找事,…  相似文献   

10.
文硕 《公司》2003,(Z1)
在美国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被让儿子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 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对象。”洛克菲勒说:“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洛克菲勒同意了。 又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总裁先生摇头说:“不可能,我这儿有那么多副总裁,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呢,而且要马上?”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吗?”——总裁先生于是也同意了。 这当然只是个故事。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充分体现了资源整合的巨大魅力! 创造了票房奇迹的《英雄》,树  相似文献   

11.
《冶金企业文化》2011,(4):49-49
爹对儿子说:我想给你找个媳妇。 儿子说:可我愿意自己找! 爹说:但这个女孩子是比尔盖茨的女儿! 儿子说:要是这样。可以。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2012,(10):91
一天,一个身为富商的父亲带着儿子到乡下去,想让儿子看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在贫穷的农家住了几天,回来后父亲问儿子:“你看到穷人是怎么生活的了吗?”“哦,看到了。”“那么,你告诉我,此行你学到了什么?”儿子回答说:“我看到了他们有四只狗,而我们只有一只;  相似文献   

13.
儿子的将来     
李晖 《重庆财会》2002,(11):44-44
三个母亲正在向一位老师描绘自己儿子的将来:第一个母亲说:我的儿子经常说假话,他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政治家;第二个母亲说:我的儿子经常说梦话,他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文学家;第三个母亲说:我的儿子经常说反话,他将表一定可以成为一个股评家。  相似文献   

14.
蒋廷松 《乡镇论坛》2008,(29):38-38
黄大嫂的两个儿子有出息,都进了城,一个办起了遮阳帽厂,另一个开了家雨伞厂。但此后,黄大嫂一直忧心忡忡,日子一久,便病倒在床上。村里的乡亲知道黄大嫂的病因后,便去为黄大嫂解忧。邻居羡慕地对黄大嫂说:“黄大嫂,你真是好幸福啊!”黄大嫂说:“我有什么幸福的,我都快要忧愁死了!”邻居说:“我就不明白了,现在你两个儿子都成家立业了,还有什么可愁的?”  相似文献   

15.
孝不拒细     
刘希 《乡镇论坛》2014,(27):25-25
母亲早上精心做了几样菜,而我没吃几口就放下了筷子,孩子们也跟着说吃饱了。看桌子上的菜几乎没动,母亲不高兴地说:“天那么热,做饭真不容易,可你们居然没吃几口,我也懒得做了。”看母亲生气了,我赶紧拿起筷子,又多吃了几口,同时让孩子们也再吃一点。母亲见此,这才露出了笑容,吃中饭时,母亲做了肉片炒豆豉,我正在减肥,要是以前,这么油腻的菜我是绝对不吃的,但看到母亲满怀期待的样子,我装作很喜欢吃的样子,一边吃,一边连声赞叹:“好吃,真好吃。”孩子们见状,也纷纷举起筷子,一盘肉片炒豆豉很快被我们一扫而光,母亲见了高兴地说:“吃饭就是要这样嘛。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我都不知道做啥菜好了。”  相似文献   

16.
家书     
我上初中那年,父亲出远门了。临行时不断叮咛我要听话,不要任性。父亲走了,看着渐渐远去的父亲,母亲用袖口拭了拭眼角,我知道,她在为父亲担心。我住校了,两个星期回家一趟。“娃,回来了!”娘说着走进了厨房。“嗯!”我跟了进去,帮母亲烧火。“你爹走了20天了吧?吃罢饭给你爹写个信。”娘说。晚饭后,我拿出纸和笔等着母亲。母亲坐在床沿上,眯着眼,缓缓地说着:“他爹,家里都好,别挂念,你也好不?你走后就下雨了,地不用浇了,三婶家的猪下崽了,他三舅的眼也好了,能下地……”“你光知道说些废话……”我不耐烦地嘟着嘴说。母亲一脸惊愕,用尽量温…  相似文献   

17.
谐趣园     
<正>家庭幽默讨吉利二则1.大年三十,某人请书法家写了“和睦、太平”的作品,便对儿子解释说:“一个家庭一团和气称和睦,我和你妈不争不吵叫太平。现在我把作品挂起来,下边偏左你就说‘和睦’,下边偏右你就说‘太平’。”当那幅作品不左不右时,儿子大声说:“爸,正好,不和睦,也不太平。”2.除夕,某人做了许多圆子,又特地准备了一只特殊的圆子——里面藏了一根头发,巴望儿子年初一吃了它时说一句带“发”的话,即新年头里就发财。  相似文献   

18.
漫画与幽默     
再买一张银行派出的有奖储蓄推销员,在街头摆了摊子,销售奖券。女推销员用甜美的声音喊道:“一万户一个头奖,五个二奖,十个三奖,中奖面大,多买多中!”一个男青年问:“如果不中呢?”女推销员:“找我好了!”“找你干啥?”“再买一张!”志同道合张先生在大礼堂内做了将近4小时的专题演讲后,见室内听众都走了,只剩下一位老伯伯。他步下台来对老伯伯说:“这些人真没办法,还是老伯伯和我志同道合。”老伯伯站起来说道:“讲完了吗?我要收麦克风啦!”n甲:“新婚之夜,我的新娘告诉我,她再不想看见我的脸了。”乙:“那你怎么…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     
商量一辆汽车在乡村公路上轧死了一只公鸡,司机走进路旁一个农家院子,看见一个正在玩耍的男孩,便问道:“你父母在家吗?”“找我爸爸妈妈干什么?”男孩不经心地问。“是这样的,我把你们家的一只公鸡轨死了,想找你父母商量一下。”“这和我爸爸妈妈有什么关系?你应该到后院去和母鸡商量,这是它们的事。”记账弟弟被妈妈打了一个耳光后,赶紧跑到墙角写了些什么。等他上学后,我看见墙上写着“爸爸打屁股正妈妈打脸姐姐打精神(骂)正正正正……”误诊一医生对女儿说:“我说你那男朋友是个没出息的家伙,这话你告诉过他吗?”“我对…  相似文献   

20.
吴敏 《乡镇论坛》2014,(26):31-31
朋友阿华家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富裕家”,儿子自恃“富二代”,有爱攀比、乱花钱的毛病。阿华看在眼里,一直想找机会纠正儿子的坏毛病。一次,当儿子提出要更换新款复读机时,终于被阿华抓到了机会。阿华告诉儿子:“换个复读机要623元,不过家里只能给你出600元。” “余下的23元我上哪儿弄去?”儿子焦急地问。 阿华说:“别急,你不是也有双手吗?要靠你自己劳动挣。这个暑假,你在家里洗一天碗可得1元,擦一次地板可得1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