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我院产科二病区的初产妇100例,将所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在对照组相关护理基础上加入延续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效能以及母乳喂养率。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前母乳知识得分(实验组73.64±11.73,对照组74.32±11.61)、自我效能得分(实验组95.52±25.99,对照组94.18±25.21)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42天母乳知识得分(实验组79.92±9.41,对照组79.22±7.42)、自我效能得分(实验组122.52±24.11,对照组118.65±23.36)比较无较差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6个月母乳知识得分(实验组84.94±9.03、对照组83.26±8.39)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产后6个月自我效能评分(130.16±23.99)显著高于对照组(120.28±22.9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纯母乳喂养率(70%)显著高于对照组(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人工喂养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3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混合喂养率(观察组10%,对照组16%)比较无较差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初产妇产后对母乳喂养知识的了解、自我效能以及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门诊的延续性指导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及产妇出院后母乳喂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1月龄内婴儿及其母亲2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婴儿只接受儿童保健门诊常规体检,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继续转入母乳喂养门诊,并由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对产妇母乳喂养给予延续性的指导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1、3、6和12个月母乳喂养情况及两组婴儿的健康状况。结果两组产妇产后1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产后3、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和12个月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婴儿3、6月龄时的身高、体重和BM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产后3个月时的自我效能在技巧维度和内在思考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后6个月时技巧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门诊开展延续性指导可明显提高产妇出院后纯母乳喂养率,增强产妇自我效能,并延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4月在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的产妇200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母乳喂养自信心评分变化、泌乳始动时间、母乳喂养情况及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B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BSE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为6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00%,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乳汁分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及护理质量,值得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提升孕产妇健康素养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的效果,为完善围生期孕产妇健康宣教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该院产科建档行孕期保健及分娩的208例孕28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编号,经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4例。两组孕妇均行围生期常规保健及健康宣教,观察组孕妇再予以围生期健康教育。两组产妇均观察随访至分娩后42 d。对两组孕妇入组时、产后1周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进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测评并行组间比较,采用孕产妇健康素养测评表对孕妇入组时、产后42 d行健康素养测评并行组间比较。收集两组产妇产后1周、产后42 d母乳喂养方式构成并行组间比较。收集两组产妇产后至42 d内产后并发症并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孕妇在入组时母乳喂养技巧、产妇心理活动两个维度及BSES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周两组产妇上述指标均较入组时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产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入组时功能性健康素养、沟通性健康素养、批判性健康素养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42 d两组产妇各维度及总评分均较入组时上升,且观察组产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周、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生期健康教育可明显提升孕产妇健康素养、改善其健康行为、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利于产妇及新生儿身心健康,是一种适合围生期孕产妇健康宣教的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将健康教育应用到初产妇母乳喂养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6—12月1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9年1—6月的10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护理。产妇出院后对其进行电话访问,比较两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评分情况以及产妇产后14 d、30 d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初产妇BSES各维度及总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初产妇的BSES各维度及总分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产后14 d、30 d的母乳喂养情况优于对照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针对初产妇群体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结合初产妇个体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护理,有利于增进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了解,在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水平的同时也改善了母乳喂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以2018年1-12月为准,选择在河南省镇平县人民医院生产的470名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前235例为对照组,以常规剖宫产护理,后235例为研究组,在常规剖宫产护理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后48 h、产后1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护理前后两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后48 h、产后1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前,两组产妇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较护理前均有降低,但研究组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心理护理的实施有助于帮助剖宫产产妇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缓解其焦虑情绪,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微课为载体的延续性健康教育在初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以期增强初产妇母乳喂养技能及自我效能水平。方法选择2018年4-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0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61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指导经典哺乳姿势哺乳,出院后以微信群聊天的方式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健康宣教;干预组指导半躺式哺乳姿势,出院后利用微课堂进行微信群内碎片化知识延续性健康教育,微课堂主题为母乳喂养知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2 d内乳头疼痛、喂养方式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产后42 d内乳头疼痛发生率、纯母乳喂养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产后7 d内乳头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产后7 d内乳头疼痛程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2 d内乳头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研究对象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利用微课堂形式进行母乳喂养延续性健康教育,能够强化院内母乳喂养指导效果,进而有效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及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降低乳头疼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产后综合康复理疗对产妇产后泌乳的促进作用,分析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自然分娩的3 0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后接受常规干预的1 500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将产后接受乳房按摩的1 500例产妇纳入研究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量、首次泌乳时间、母乳喂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泌乳充足率高于对照组,泌乳不足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产妇产后首次泌乳时间为(26.45±5.92)h,研究组产妇产后首次泌乳时间为(16.68±2.44)h。研究组产妇产后首次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象征性母乳喂养率、混合母乳喂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3%,低于对照组产妇(1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综合康复理疗能促进产妇产后泌乳,增加产妇产后泌乳量,提高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6周纯母乳喂养对初产妇一般自我效能、育儿胜任感以及身心状况的影响,分析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02例为研究对象,于产后第2天、产后6周来院复诊时发放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育儿胜任感量表(C-PSOC)、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进行评估。按照产后6周内的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组(33例)与非纯母乳喂养组(69例),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周内一般自我效能感、育儿胜任感、心理状况及机体康复情况。结果产后6周,纯母乳喂养组产妇GSES量表总评分、CPSOC量表总评分均明显高于非纯母乳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母乳喂养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非纯母乳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母乳喂养组产妇产后急性乳腺炎、子宫复旧不良以及体质量控制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纯母乳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6周内采取纯母乳喂养方式,能有效帮助初产妇提高自我效能感与育儿胜任感,并有利于初产妇产后身心康复,对初产妇产后角色顺利转换、积极面对育儿困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已有常规宣教的基础上,探析微信媒介宣教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的母乳喂养效果影响。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NICU接受治疗的9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宣教,研究组同时实施微信宣教,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结果研究组母乳喂养率为46.67%,产后7 d内母乳喂养率31.11%,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6.67%、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24小时纯母乳喂养22.22%,母乳+配方喂养31.11%,纯配方喂养46.67%,对照组分别为6.67%、13.33%、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增加微信形式开展宣教,有助于提高NICU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减少喂养不耐发生,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乳头凹陷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12月于大连市某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乳头凹陷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剔除研究过程中退出者及失访者,最终对照组76人,观察组74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初产妇未分娩时、产后3天、产后6周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及产后3天、产后6周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初入院未分娩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3天、产后6周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提高乳头凹陷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对提高产妇产后哺乳技能和纯母乳喂养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2月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给予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哺乳技能评分、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产后1、6周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100.0%、95.0%,均高于对照组的85.0%、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1、6周的哺乳技能LATCHE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围生期给予针对性、有计划、有目的的哺乳指导,可提高产妇的哺乳技能水平和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对性孕晚期乳房护理对乳房并发症与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于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1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5例。对照组产后实施常规乳房护理,观察组则从产妇孕27周时实施针对性孕晚期乳房护理。比较两组产后乳房并发症与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乳房并发症发生率为1.05%,低于对照组的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纯母乳喂养率为70.53%,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人工喂养与混合喂养分别为8.42%和21.05%,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0.00%和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性孕晚期乳房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乳房并发症,保障母乳喂养质量,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产后抑郁产妇的影响。方法 82例产后抑郁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延续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负面情绪、自我护理能力、母婴患病情况及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干预后,延续护理组的SAS、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态度、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婴儿患病率、产妇患病率均低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用于产后抑郁产妇可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母乳喂养积极性,降低产褥期母婴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FMEA组和对照,每组100例,FMEA组在健康教育中应用FMEA,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调查健康教育前后产妇对母乳喂养的知识掌握情况,并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表(BSES)》评价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统计产后母乳喂养率。结果出院前1d,FMEA组正确的喂奶姿势,母乳持续时间、频率,挤奶方法和乳房保健等知识的掌握率分别为88. 00%、85. 00%、89. 00%和87. 00%,均高于对照组的71. 00%、72. 00%、76. 00%和70. 00%;产后1个月,FMEA组技能评分和内心活动评分分别为(64.38±5.77)分和(65.37±6.54)分,均高对照组的(58.92±5.06)分和(29.05±3.51)分;产后1周、3个月和6个月FMEA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9.00%、90.00%和75. 00%,均高于对照组的92. 00%、77. 00%和62. 00%,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应用FMEA,有助于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提高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进而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基于家庭为中心的群组式产后支持对促进母乳喂养的作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3月至4月分娩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产后护理,2019年5月至6月分娩的50例(观察组)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群组式产后支持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家属产后营养知识水平、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以及产后纯母乳喂养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家属产后营养知识水平、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以及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15.21±0.78)分vs.(13.51±2.63)分、(22.85±1.78)分vs.(13.44±3.07)分、(118.98±18.08)分vs.(100.95±18.61)分、82.0%vs.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家庭为中心的群组式产后支持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家属产后营养知识水平、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进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某院分娩后出院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指导,观察组产妇给予产后访视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1个月、3个月和5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母乳喂养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可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同时可提高产妇后续母乳喂养率,延长了母乳的喂养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孕妇分娩后短期内避孕手段、再孕率及儿童健康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64例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2例;其中研究组孕妇中途脱落10例,共122例有效病例入组,予以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措施;对照组孕妇中途脱落8例,共124例有效病例入组,产后未接受计划生育服务措施。随访12个月,记录两组孕妇分娩后3个月时避孕知识得分结果,比较其分娩后1年内性生活主动避孕率、非意愿再次妊娠率、人工流产率及避孕手段差异,分析其分娩后6个月内母乳喂养情况及随访1年内新生儿生长发育状态。结果研究组孕妇分娩后3个月时避孕知识评分(19.3±2.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13.2±3.6)分,分娩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80.3%显著高于对照组5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1年内性生活主动避孕率及避孕套避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非意愿再次妊娠率、人工流产率、体外射精和安全期避孕方式避孕率及纯人工喂养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在为期1年随访中,头围、身长、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降低孕妇分娩后短期非意愿再次妊娠率、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等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产妇实施心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始动率、泌乳量满足率、母乳喂养技巧掌握情况及坚持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泌乳始动率、泌乳量满足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出院时母乳喂养技巧掌握率、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结论:对剖宫产围手术期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适龄妇女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对其哺乳期乳腺疾病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共112例母乳喂养的适龄妇女为研究对象,按是否行健康宣教分成两组,对照组56例,不进行母乳喂养健康宣教;观察组56例,进行母乳喂养健康宣教,观察两组乳腺疾病发生率、母婴并发症、泌乳量、纯母乳喂养率以及焦虑等量表指标变化并比较。结果(1)两组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后24 h、48 h及72 h总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66.07%,观察组则为92.8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湿疹及黄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肥胖、超重及营养不良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上乳腺炎、乳头皲裂及乳房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宣教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我效能评分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宣教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宣教前显著下降,自我效能的机能维度、个人内心维度及总分较宣教前显著升高(P0.05),且宣教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自我效能的机能维度、个人内心维度及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适龄妇女母乳喂养进行健康宣教能降低哺乳期乳腺疾病和婴儿感染、湿疹及黄疸发生率,促进乳汁分泌,降低产妇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