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以食用牛肝菌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外加蛋白酶和纤维素鸥辅助抽提凰味物质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8(mL/g)、提取pH60酸性蛋白酶与纤维素酶酶活比400/150、水解温度60℃、水解时间90min。采用最佳工艺抽提牛肝菌,抽提物中总氮舍量1.519%,氨基氮含量0.300%,蛋向厢水钾率19.75%,固形物提取率28.89%。  相似文献   

2.
香菇子实体抽提物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菇残菇、菇脚、次菇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外加蛋白酶和纤维素酶辅助抽提风味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提取pH 6.0、酸性蛋白酶与纤维素酶酶活比400/200 U/mL、水解温度60 ℃、水解时间90 min.采用最佳工艺抽提香菇子实体,抽提物中总氮含量3.542%,氨基氮含量0.912%,蛋白质水解率25.75%,固形物提取率38.00%.抽提物可用于调配生产高质量的菇精类产品,应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3.
香菇废菌棒抽提物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菇生产废菌棒含有大量健壮的香菇菌丝体和菌丝转化的营养物质。本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废菌棒抽提物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提取pH6.0、酸性蛋白酶与纤维素酶酶活比400/200U/mL、水解温度60℃、水解时间90min。采用最佳工艺抽提香菇废菌棒,抽提物中总氮含量1.644%,氨基氮含量0.213%,蛋白质水解率12.96%,固形物提取率15.17%。抽提物是一种理想的食品添加剂,可用于复合调味品调配、高品质酱油生产等,同时也为香菇生产废菌棒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黄粉为原料,利用α-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进行预处理去除淀粉、纤维素杂质,通过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对预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蛋白质回收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水解工艺。预处理后所得的玉米浓缩蛋白粉用8%的亚硫酸钠热变性处理,利用四种不同蛋白酶对玉米蛋白进行水解,以玉米蛋白水解度、溶解度、发泡高度和失水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水解玉米蛋白的蛋白酶种类,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玉米蛋白水解物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预处理的最适条件为:先用纤维素酶处理后用α-淀粉酶处理;纤维素酶最适温度50 ℃、pH5.0、酶用量1.0%、时间2.5 h、料水比1:3 g/mL;α-淀粉酶最适温度65 ℃、pH6.5、酶用量1.0%、水解时间0.5 h、料水比1:4 g/mL,此时蛋白质回收率为96.1%、蛋白质含量为89.9%。碱性蛋白酶为水解玉米蛋白最佳蛋白酶,此时玉米蛋白水解产物的水解度为14.2%,溶解度为68.6%,发泡高度为64 mm,失水率为16%。水解物中氨基酸含量为35.72%,多肽含量为64.28%。  相似文献   

5.
以美味牛肝菌为原料,研究不同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美味牛肝菌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7(mL/g),乙醇体积分数57%,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45℃,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多酚的提取率为1.33%±0.02%。试验结果为美味牛肝菌多酚的生物活性研究及功能调味料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美味牛肝菌总黄酮的纯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比较了4种不同类型大孔树脂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出适宜分离纯化美味牛肝菌总黄酮的大孔树脂,优化出美味牛肝菌总黄酮的最佳纯化工艺,并评价纯化后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D-101大孔树脂适合纯化美味牛肝菌总黄酮,最佳吸附条件为pH6.0、样品浓度3.0mg/mL、上样流速1.0mL/min,解吸条件为乙醇浓度80%、洗脱流速1.0mL/min,黄酮纯度由16.52%提高到49.77%。纯化后美味牛肝菌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强,清除DPPH·、ABTS~+·、·OH和O_2~-·的IC_(50)分别为317.66μg/mL、338.28μg/mL、231.99μg/mL和222.81μg/mL。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总黄酮是一种潜在的食品抗氧化剂,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李志洲 《食品与机械》2012,28(3):130-134
采用间歇式泡沫分离法研究美味牛肝菌水提物中的多糖分离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常温下,每批投料量为200mL时,间歇式泡沫分离美味牛肝菌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6、原料液浓度0.640mg/mL、气体流速300mL/min、表面活性剂用量(0.02mg/mL)25mL、浮选时间55min,回收率可达83.1%。结果显示间歇式泡沫分离美味牛肝菌多糖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鲽鱼下脚料为原料,采用不同蛋白酶对鲽鱼下脚料进行酶解。以水解度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不同蛋白酶的水解能力,筛选最佳酶,并对其水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鲽鱼下脚料水解效果较好的是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水解鲽鱼下脚料的优化条件为:酶用量0.1%,pH值6.0,温度50℃,酶解时间4.5 h。风味蛋白酶水解鲽鱼下脚料的优化条件为:酶用量0.05%,pH值6.0,温度50℃,酶解时间5.0 h。二者复合的工艺条件为: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2/1(添加量为0.15%),pH6.0、酶解时间4.5 h,温度50℃,在此条件下水解度可达44.56%。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美味牛肝菌色素进行大孔树脂纯化并研究其抗氧化性。方法: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考察了树脂类型、上样浓度、pH、上样流速、乙醇体积分数及洗脱流速对美味牛肝菌色素吸附—解吸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纯化工艺条件;并采用红外光谱及DPPH·、ABTS+·及·OH清除能力研究纯化后色素的特征结构和抗氧化性。结果:AB-8大孔树脂纯化美味牛肝菌色素效果最好,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样液质量浓度1.5 mg/mL、pH 2.0、上样流速3.0 mL/min、乙醇体积分数70%、解吸流速2.0 mL/min,该条件下,美味牛肝菌色素的纯化效率是269%。纯化后美味牛肝菌色素清除DPPH·、ABTS+·及·OH的IC50值分别达到(0.081±0.001),(0.017±0.011),(0.119±0.001)mg/mL,其中清除·OH能力超过维生素C。结论:AB-8大孔树脂适用于美味牛肝菌色素的分离纯化,纯化后色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水解度为指标,采用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对鲐鱼鱼肉和下脚料最佳用酶进行筛选和优化,测定酶解液的氨基酸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为最佳用酶;优化条件为:鱼肉:加酶量1200 U/g,物料比1:15,pH值5.5,48℃酶解6.5 h,水解度为37.8%;下脚料:加酶量1200 U/g,物料比1:8,pH值6.0,48℃酶解6.5 h,水解度为37.1%。两者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表明,羟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0.58mg/mL和0.28 mg/mL,均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酶解液经喷雾干燥得黄色粉末,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8.53%和43.17%。本实验为鲐鱼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五味子种子为原料,提取溶剂为乙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并设计正交实验,优化得到了最佳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然后以提取的五味子木脂素浸膏为原料,研究了吐温80、聚甘油辛癸酸酯、亲水性辛癸酸甘油酯对木脂素浸膏的乳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五味子木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0%,料液比(m:v)为1:8,提取时间为每次50min,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五味子木脂素的提取率为3.06%;木脂素乳化回填的最佳工艺为:每100mL乳液添加29.2mg木脂素浸膏,三种乳化剂用量分别为:吐温80,16.7mg;聚甘油辛癸酸酯,41.7mg;亲水性辛癸酸甘油酯,41.7mg。木脂素乳化回填后的溶液有较好的澄清度,并且在常温下存放60d未出现破乳现象,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盛华刚 《食品与药品》2012,14(5):165-168
目的优选仙鹤草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仙鹤草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为指标优选其提取工艺。结果优选提取工艺条件为仙鹤草加8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确定的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出率高。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采用随机质心映射法优化了核桃青皮中的单宁酸、总黄酮及蒽醌等活性成分的亚临界水提取工艺,并考察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核桃青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萃取温度194 ℃,萃取时间55 min,粉碎粒度80目。在此条件下,核桃青皮中活性成分总提取率为(147.59±0.59) mg/g,其中,总黄酮、单宁酸、蒽醌的提取率分别为(87.43±0.64) mg/g、(56.03±0.06) mg/g、(4.12±0.01) mg/g。在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6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99.76%,质量浓度为0.8 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可达97.42%。核桃青皮提取物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0.186 mg/mL和0.129 mg/mL。研究表明核桃青皮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AB-8树脂对半边旗提取液中黄酮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利君 《食品科学》2007,28(10):241-244
采用微波协同提取半边旗中的总黄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AB-8大孔吸附树脂对黄酮进行吸附、纯化。研究结果表明,AB-8树脂对提取液中的黄酮有很好的吸附作用,且静态吸附的效果比动态吸附效果好。静态吸附的最佳工艺参数为:AB-8树脂与提取液以1:20(W/V)的比例,于25℃、pH5~6的条件下,提取液中的黄酮含量在1.5~2.5mg/ml范围,恒温震荡3h后;用60%的乙醇洗脱。在此条件下,半边旗黄酮提取液中黄酮总收率为87.4%。  相似文献   

15.
胡元庆  王建荟  李凤霞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23):182-188,202
优化火龙果果皮色素的微波辅助法提取工艺,并对色素的功能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火龙果果皮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了真空干燥色素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50 (g/mL)、乙醇浓度20%、微波功率440 W、微波处理时间60 s的条件下,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提取效果最佳,色素得率为1.074%;2~10 mg/mL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DPPH·均具有清除作用,其中对O2-·的清除效果最好,比VC的清除效果略低;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mg/mL,最低杀菌浓度为2.5 mg/mL,抑制效果最好,其次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志贺氏菌和蜡状芽孢杆菌。本研究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火龙果果皮色素的工艺条件,所得提取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且对常见食源性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L9(34)正交实验优化金樱子棕色素的浸提工艺,并采用超滤膜和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和精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浸提工艺为:浸提温度70℃,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6。AB-8为色素分离纯化的最佳吸附树脂,最佳吸附条件为:pH4.0,吸附流速2.5mL/min,吸附时间2h;最优洗脱条件为:70%乙醇、洗脱流速1.5mL/min,洗脱时间10~20min。经超滤和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后,色素色价比未精制的高6.3倍。  相似文献   

17.
辣椒中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刘振华  丁卓平  董洛文 《食品科学》2006,27(12):291-295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优质的天然红色素,在医药、食品、轻工业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干辣椒作为原料,研究了在色素提取过程中,采用碱液脱除辣素的方法以及在色素提取中对不同有机溶剂、不同提取条件和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了影响色素得率和脱除辣素的工艺条件。通过感官鉴定的方法确定了除辣的最佳条件:用15%NaOH溶液在90℃下浸泡1.5h可基本上脱除辣椒粉中的辣素。确定了用乙酸乙酯浸提,超声法精提干红辣椒的最佳条件。第一步浸提:每次提取时间为3h,提取温度为30℃,提取辣椒所用的溶剂量为25ml/g,提取次数3次。第二步超声法:液固比(V/m)为12:1,超声时间为1h。色素的除辣效果明显,红色素的得率为:3.67%。  相似文献   

18.
对柚子皮抗过敏活性成分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提取条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45 min,提取温度为50℃,料液比1∶30(g/mL),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透明质酸酶抑制率达到22.51%。  相似文献   

19.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从百香果果肉及果皮中超声辅助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并通过体外检测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及超氧自由基清除率,评价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百香果果肉黄酮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8 g/mL,超声时间51 min,乙醇体积分数70%;对于果皮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47 g/mL,超声时间41 min,乙醇体积分数70%。在果肉及果皮各自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黄酮得率分别为1.04%和2.71%。当各自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达到0.285 mg/mL时,其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51%和55%,超氧负离子的清除率分别到达51%和58%,表明百香果果肉及果皮中的黄酮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地方特色产品的应用前景,以贵州道真洛龙地区特产洛党参为原料,使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洛党参进行萃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萃取工艺,并将洛党参萃取物与酱香型基酒融配制成露酒,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洛党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强31 MPa、物料粒度50目、萃取温度53 ℃、萃取时间64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洛党参萃取物的萃取率为1.70%,将洛党参萃取物与酱香型基酒配制成萃取物质量浓度为2.22 mg/mL的露酒,感官评分最高(93分),党参炔苷含量为0.53 mg/L,其理化及卫生指标符合相关国标要求,是洛党参较好的一个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