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探讨细纱机自润滑罗拉轴承的使用性能.分析了细纱机自润滑罗拉轴承的作用原理、结构特征及性能.并在FA506型细纱机上与普通滚针轴承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细纱机自润滑罗拉轴承能较好地解决细纱机油污纱问题,具有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延长加油周期、减少用工、降低维护成本、稳定成纱质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王显方 《纺织器材》2011,38(6):26-29
为了解决细纱机油污纱问题,分析了铜基含油自润滑轴承的润滑原理、结构特征及其主要性能,并与普通滚针轴承在FA506型细纱机上从节省油料、杜绝油污纱、减少用工及提高成纱质量4个方面进行了生产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安装要求。结果表明:新型铜基自润滑罗拉轴承具有优异的自润滑耐磨特性,由于其加油周期延长,加之自身独特的物理结构和性能...  相似文献   

3.
探讨在己内酰胺基填加碳纤维、石墨的自润滑罗拉轴承制备方法。通过注塑成型制备了复合材料自润滑细纱机罗拉轴承,对比分析了不同样品的摩擦、磨损、冲击、压缩和纺纱性能。结果表明:填加不超过20%的碳纤维和石墨可明显降低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碳纤维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压缩强度;石墨使复合材料冲击强度和压缩强度下降,但石墨对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影响较大。认为:20%碳纤维、20%石墨填加己内酰胺基制备的细纱机自润滑罗拉轴承摩擦磨损性能较理想、耐冲击强度大、抗压缩性能好,成纱条干CV值小、纱线断裂强度大,是综合摩擦、力学和纺纱性能较好的高性能自润滑罗拉轴承。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自润滑罗拉轴承在细纱机上的应用,通过模压工艺和螺杆压缩工艺制备了环氧树脂基和己内酰胺基自润滑罗拉轴承套,并与FU型铜基自润滑罗拉轴承在物理、机械和纺纱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基和己内酰胺基自润滑罗拉轴承较FU型铜基自润滑轴承具有质地柔软、强度高、弹性大、抗氧化性好、耐腐蚀性好、摩擦因数小、磨损率低、成纱条干CV值小、纱线断裂强度大等优点,完全可以取代金属铜基自润滑轴承在细纱机上使用。  相似文献   

5.
制作了己内酰胺、碳纤维、石墨复合材料含油自润滑罗拉轴承,探讨了其成型工艺;研究了其摩擦及变形性能,并在纺纱机上对不同品种纱线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种轴承成纱质量较优,可杜绝油污纱产生,油料成本是普通油轴承的0.05%,减少了用工,为企业带来了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探讨粘胶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自润滑罗拉轴承的性能与纺纱效果。研制了该种罗拉轴承,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及性能,并与青铜基自润滑轴承及普通滚针轴承进行了性能和纺纱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粘胶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自润滑罗拉轴承结构性能与成纱质量较好。认为:该轴承具有优良的自润滑摩擦性能,较高的吸振性,较好弹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使用性价比较高,更适合纺织厂低负荷、低速度、高湿、重污染的工况环境,有利于减少油污纱、降低油耗和提高经济效益。在今后聚合物轴承设计研发中,应注重对耐磨性好、摩擦因数低、自润滑性好、耐蠕变性好、负载性能好、导热性好的工程塑料等复合材料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自润滑轴承套在环锭细纱机上的应用,分析了青铜基自润滑、聚合物基自润滑轴承套的结构及特点,通过模压工艺和螺杆压缩工艺制备了环氧树脂基和己内酰胺基自润滑轴承套,并与FU型铜基自润滑轴承套在物理、机械、摩擦性能和纺纱性能试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指出:环氧树脂基轴承套和己内酰胺基轴承套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其物理和力学性能指标较铜基轴承套优,且安装维护方便;相比FU型铜基自润滑轴承套,具有质地柔软、强度高、弹性大、抗氧化性好、耐腐蚀性好、摩擦因数小、磨损率低、成纱条干CV值小、纱线断裂强度大等优点,可以取代铜基自润滑轴承套在细纱机上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纺纱机械中由于油润滑造成的油污染疵布,详细介绍了含油自润滑轴承的作用原理及低摩擦、耐磨损、高强度、自润滑可在低温、室温至1 000℃范围内应用等性能特点;通过在纺纱机械上的试验效果分析,说明该轴承具有加油周期长、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减轻劳动强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彻底杜绝油污纱产生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李顺杰 《棉纺织技术》2002,30(12):48-48
我公司新纺厂有FA5 0 6型细纱机 6 3台 ,为提高产品质量 ,更好地发挥设备性能 ,便于日常维修 ,我们设计了以下两种专用工具。(1 )罗拉轴承拆卸专用工具从稳定成纱质量的角度考虑 ,在对细纱机进行大修时 ,要全部更新前罗拉轴承。设计制作的罗拉轴承拆卸专用工具见图 1。图 1 罗拉轴承拆卸专用工具该工具是借用梳棉机维修工具 40齿拉把和支柱 (A1 85— 46 4 8) ,与制做的卡具组合而成。拆卸罗拉轴承时 ,需将专用工具固定在工具车或工作台上 ,把罗拉置于卡具中 ,转动拉把手柄 ,使轴承从罗拉上退出。拆下的轴承经清洗后 ,挑选出能继续使用的…  相似文献   

10.
刘国卫  张义军  薛大龙 《纺织器材》2007,34(1):35-38,49
针对目前并条机用上罗拉胶辊轴承存在易缺油、芯轴磨损大、半成品条干质量不稳定等缺陷,系统分析了并条、细纱高精度牵伸免加油上罗拉胶辊轴承的结构、沟道粗糙度、润滑、游隙配合及钢珠材料等,提出影响上罗拉轴承使用寿命的相关要素,通过应用实践,得出高精度并条、细纱上罗拉轴承可显著改善半成品和成品质量,是产品质量升级的关键基础性部件.  相似文献   

11.
高精度无害机械波罗拉的状态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拉作为关键性纺专器材,其材质、精度直接影响纺纱质量.为了提高成纱质量,对高精度无害机械波罗拉和普通罗拉进行状态分析,并进行纺纱试验.结果表明:应用高精度无害机械波罗拉进行纺纱,可以降低成纱条干CV,减少纱疵,显著提高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2.
胶辊前冲工艺改善成纱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了稳定和提高成纱质量,针对气动加压和弹簧加压的细纱机,采取增加前胶辊前冲量和增大胶辊直径的工艺措施,对不同品种进行了纺纱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合理选用胶辊前冲量,优化纺纱工艺,可以提高成纱务干质量,同时胶辊采用大的前冲量后,胶辊直径从32.5mm用30.3mm后可再连续使用到27mm,胶辊的使用寿命可提高一倍,从而降低了胶辊的消耗成本。  相似文献   

13.
细纱牵伸器材及工艺配置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纱质量,分析了细纱牵伸器材及工艺配置对成纱质量的影响,详细介绍了国产"V"型牵伸、气动加压、软弹性胶辊、新型上下销、中胶辊等新型纺纱器材在纺纱过程中的合理选用与配置,指出了新型牵伸器材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并进行了纺纱试验.结果表明:国产细纱机采用新型牵伸器材以及合理工艺配置,可以提高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国产细纱机上顺利生产特细号纱,保证成纱质量,通过纺纱实践,总结出原料选配、设备状态及工艺配置方面的技术要求.指出纺制特细号纱要注意原料的选配,保证细纱机粗纱喂入部分、罗拉牵伸部分、牵伸轮系部分及锭子卷绕部分机械状态良好,细纱工序要合理配置罗拉隔距、钳口隔距、罗拉加压等工艺,加强牵伸过程中对纤维的控制,合理调整纺纱张力,减少断头.  相似文献   

15.
刘荣清  张易 《纺织器材》2011,38(6):53-56
介绍了低捻矩纺纱、嵌入式纺纱、集聚纺纱、多锭长车、集体落纱、细络联、新型自动小机落纱等新型纺纱方法、新工艺和新设备;归纳了现代细纱机采用节能电机、多电机、电锭、小锭盘等节电创新技术;分析了细纱机纺花式纱、专用纤维纺纱机、加大牵伸倍数及罗拉直径等问题;指出现代细纱机正围绕高产优产、节能降耗、减少用工、降低成本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健  倪远 《纺织器材》2013,(6):45-48,55
分析了2013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上棉纺环锭细纱机相关创新技术及其应用动向,对环锭细纱机高速高品质纺纱、高效工艺、节能省工、新结构纱线和管理提升等行业关注的热点技术进行跟踪;介绍高速集体落纱细纱机、集聚纺纱、假捻低扭矩纺纱、断头检测、自动落纱机和电锭驱动等参展产品的技术特征,评述应用状况与前景;指出创新技术在产业化中的应用,是行业技术升级版的构成,传统的纺织工业应用信息技术、驱动控制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助推技术和管理升级,节能省工、增产增效、市场拓展是产业由大转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为缩小细纱机前区罗拉隔距,加强对浮游纤维的控制,对FA504型细纱机的牵伸装置进行了仿R2P牵伸形式改造,罗拉座采用新型罗拉座.改造后试纺结果表明,仿R2P牵伸形式的细纱牵伸工艺设计合理,扩大了纺纱工艺选择范围,提高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8.
翁明  史翔 《纺织器材》2013,40(1):23-25
为解决目前铝杆锭子结构因留尾纱装置缺陷导致的多次落纱后出现锭盘缠绕纱线多,必须停机进行人工处理的问题,介绍了铝杆锭子与光杆锭子的优势及铝杆锭子现有结构的缺陷;分析了改进设计的一种可自动夹纱、自动清除尾纱、能克服留尾纱装置缺陷的新型结构锭子的动作原理.指出:该结构锭子留头可靠性高,留头率可达98%以上;可实现自动清除尾纱,不需人工清理,可减少停车时间,提高纺纱效率;能减少劳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陈玉峰 《纺织器材》2014,(2):26-29,65
介绍了环锭细纱机VC型牵伸装置的基本特点及各部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其牵伸机理,测试了后区压力棒、前区隔距、低硬度高弹性大直径胶辊、钳口隔距、罗拉隔距、前后胶辊直径小档差等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指出:VC型牵伸型式在合理的前区隔距、低硬度高弹性大直径胶辊、适度钳口隔距、大后区罗拉隔距、前后胶辊直径小档差搭配时,成纱条干CV值、千米粗细节及棉结等随后区牵伸倍数增大而减小;胶辊前冲4 mm,合理张力架尺寸、大后区隔距、大粗纱捻系数配合适度后牵伸倍数,稳定平衡了牵伸力和握持力,能保证VC型牵伸装置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细纱前后档胶辊直径搭配对成纱质量的影响,采用不同硬度、不同直径的前档胶辊,分别配置不同直径的后档胶辊进行纺纱试验.结果表明:直径28.9 mm、邵尔A65度的ME666型前档胶辊,后档配直径差异小的胶辊对成纱质量有利;直径29.7 mm、邵尔A65度的J463型前档胶辊,后档配直径差异大的胶辊对成纱质量有利;直径29.8 mm、邵尔A68度的W888型前档胶辊,在罗拉中心距不同时,后档胶辊配置有变化.指出:后档胶辊直径大小影响后区对纤维的握持控制能力,纺纱生产中当前档胶辊直径、硬度及罗拉中心距等条件不同时,要注意前后档胶辊直径的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