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PX供应量及需求量呈现逐年递增态势,PX产量年均增速为9.93%。由于聚酯产业需求,PTA产能不断增加,截至2015年底国内PTA产能已达4 390.5万t/a,2015年国内PTA产量达3 130万t,约消费PX 2 066万t,较上年增长10.8%。为配合下游需求,PX装置同样是相继投产,例如今年中金石化160万t/a PX装置顺利投产,尽管如此,PX需求缺口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聚酯(PET)生产国,到2012年底PET产能3880万t。由于其原料对二甲苯(PX)来自于传统石化路线,国内供应不足,需要大量进口,2012年净进口量约609万t。2013年净进口量预计将达到870万t。受环保因素制约和公共舆论影响(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国内石化路线的PX产能增加将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聚酯(PET)生产国,到2012年年底PET产能3 880万t。由于其原料对二甲苯(PX)来自于传统石化路线,国内供应不足,需要大量进口,2012年净进口量约609万t。由于国内精对苯二甲酸(PTA)的产能快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年底将达到5 000万t/a。亚化咨询研究显示,假如2015年PTA产能达到5000万t,且开工率继续保持在70%左右,以生产PTA的PX单耗为0.66来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聚酯(PET)生产国,到2013年底,PET产能4 150万t,PTA产能3 320万t。由于原料PX来自于传统石化路线,国内供应不足,需要大量进口。2013年,国内对二甲苯(PX)产量约759万t,净进口量约887万t,全年PX表观消费量达1 646万t。预计,2014年中国PX产量将达980万t,净进口预计将达940万t,全年PX表观需求量为1 920万t,年增长率近17%。  相似文献   

5.
《河南化工》2008,25(9):55-55
英国AWJ咨询公司托尼·琼斯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聚酰胺(PA)市场正在强劲增长。2007年,我国PA聚合物和配混料的年需求达到51.1万t,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75.8万t。在过去3年中,国内PA市场需求的年均增速达到15%,未来3年的年均增速将达到13.9%。  相似文献   

6.
酚醛树脂工业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固性树脂》2007,22(4):50-50
2001—2006年我国酚醛树脂产量年均增速达33.7%。2006年我国酚醛树脂产能约37万t/a,产量35.5万t。  相似文献   

7.
《煤化工》2013,(2):3-3
截止2012年底,国内303家甲醇企业总产能达5149.1万t,同比增长10.2%;其中,新增产能566.5万t,扣除被淘汰产能89万t,全年净增产能477.5万t。2012年,我国甲醇产量达到3129万t,同比增长18.6%;装置开工率达60.8%.同比提高4.3%;累计进口甲醇500.11万t,累计出口甲醇6.73万t,全年表观消费量3622万t,同比增长13.3%,甲醇自给率达86.2%。预计2013年甲醇总产能5600万t,总需求约4000万t,装置开工率预计达到61.5%。  相似文献   

8.
据SRI咨询公司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全球BDO(1,4-丁二醇)市场需求将以年均3%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市场需求总量将达158万t。而中国市场年均需求增速将达4%~6%,产能增速也遥遥领先,为全球市场注入巨大活力。  相似文献   

9.
《煤化工》2013,(6):11-11
<正>截至2012年,我国共有甲醛生产企业560家,总产能3 157万t(占世界甲醛总产能的52.18%),共有728套甲醛装置;2012年全国甲醛产量2 123万t(占世界甲醛总产量的51.15%),平均开工率67.24%;2012年比2011年新增甲醛产能165万t,年增长5.5%。我国甲醛产能仍然明显过剩,但增速也已远小于前几年,新建甲醛装置明显减少,遏制产能盲目过快增长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PX进口依存度维持在60%以上。2019年PX供应水平大规模增长,得益于恒力石化投放的新增产能。中国PX市场话语权提升。中国PX目前企业数量总计18家,总产能为1384万吨。下游PTA:至2019年,预计发展为26家国内产能总计5229万吨。行业对PX需求占比高达97%。  相似文献   

11.
行业动态     
郑宁来 《合成纤维》2013,(3):7+11+15+34+38+45+48+52-53
<正>2013年我国合纤及原料市场分析2012年,全球合纤原料供应和需求增速较2011年有所加快,分别达到10.4%和5.4%。受盈利水平下降的影响,2012年新建成装置投产期陆续推迟,我国主要合纤原料新增产能集中在当年三季度末和四季度投产,全年合纤原料产能增速达64%。在这些新增产能中,精对苯二甲酸(PTA)及己内酰胺(CPL)是新增产能最多的两个品种,供应增幅也较大,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压力大增。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PTA新增产能1 415万t/a,达3 312万t/a。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PX几乎全部用于生产PTA。2013年我国PTA新增产能只有台化兴业(宁波)有限公司的40万t扩建项目,而原计划2013年底投产的翔鹭石化二期450万t和江苏虹港石化有限公司150万t分别延期至2014年上半年开车。截至2013年底,我国PTA生产企业仍为22家,总产能约为3 307万t,同比仅增长1.2%;受2012年下半年新投放大量PTA项目释放产能  相似文献   

13.
钱伯章 《合成纤维》2006,35(11):14-14
1世界产能 近年来全球聚酯产能从2000年的3379万t,a增长到2005年的5557万t/a,年均增长率为12.9%;产量相应从2937万t增长到4128万t,年均增长率为8.1%。纤维级聚酯产能从2000年的2394万t/a增长到2005年的3494万t/a;产量相应从1936万t增长到2617万t。2000—2005年全球聚酯产能及产量统计见表1。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国内环保意识增强,多地出现抵制PX的情况,导致PX扩能受阻,供应缺口逐年加大。2013年5月,新一届政府首批取消和下放的117项行政审批项目正式对外公布,其中国家发改委对企业投资PX改扩建项目的核准被取消,此举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目前开工在建的PX项目主要有宁波中金70万t和上海石化23.5万t改扩建到33万t,预计2015年投产。  相似文献   

15.
丙烯腈生产的国内外市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评述了丙烯腈的世界产能和需求、产业调整态势和中国发展现状(产能、进口和消费结构)。全球丙烯腈生产量由2001年485万t增加到2005年524万t。丙烯腈市场中腈纶纤维所占比例将下降。2005年我国丙烯腈消费量达到124.7万t,国内供应缺口为31.6万t,仍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过去10年,随着下游制鞋、家具等行业的发展,以及全球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国内合成革行业迅速发展,2000~2012年,国内合成革产量从41万t增长至314万t,年均复合增速在18.52%。目前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合成革生产国,约占全球80%左右的产能。合成革的出现弥补了真皮资源的匮乏,并且相比真皮,合成革能够满足人们对革制品的舒适度、个性化和美感等的多样化的追求。在合成革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通过对其进行处理,赋  相似文献   

17.
高原 《浙江化工》2006,37(8):37-38
我国DMF需求增长快速,从1999年9万t增长至2005年的38万t,需求增长率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而近年来,全球DMF产能迅速增加。2004年全球总产能76万t,中国更是成为DMF第一大生产国和第一大消费国。2005年我国产能从2004年的32.5万t提高到45.5万t。2006年中国DMF年产能已达到49.4万t,约占全球产能的48%,成为全球最大的DMF生产国。  相似文献   

18.
对二甲苯市场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伯章 《化学工业》2010,28(8):21-23
随着我国精对苯二甲酸(PTA)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到2005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因此对二甲苯(PX)需求大幅增长,我国的聚酯产业链的发展瓶颈正从PTA向PX转移。预测近一二年PX供求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至2015年PX生产能力达到1 193万t/a,其供需缺口可望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随着中海壳牌的投产和吉化、大庆乙烯改扩建后的正式运营,合成树脂国内供应将有一定的增加,同时下半年完成改造的兰州和茂名乙烯也将使我国合成树脂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加。预计2008年我国合成树脂将新增聚乙烯产能130万t,新增聚丙烯产能123万t,新增聚氯乙烯产能70万t。国内合成树脂的需求增长仍将会受到国内石化产品高价位的抑制,预计2008年我国五大合成树脂需求将达到3580万t,其中聚乙烯约为1100万t,聚丙烯为895万t,聚氯乙烯为880万t。  相似文献   

20.
(1)苯乙烯需求依然旺盛苯乙烯是纯苯最主要的衍生物。2007年我国苯乙烯产能平稳增长,新增产能51万t/a,总产能达到330.4万t/a。预计2008-2010年我国的苯乙烯需求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2010年我国苯乙烯市场需求将接近700万t,对纯苯的当量需求将达到670万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