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调查云南省沾益县洞上河项目区大德小流域自然概况、农村社会经济状况、水土流失成因,对其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状进行分析,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针对小流域特点,提出坡改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整治方案,同时提出植被建设、封禁治理等措施,以有效推进岩溶区水土流失防治进程。  相似文献   

2.
前进项目区治沟专项工程位于拜泉县东南部,境内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在项目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实践中,优化治理模式,创新治理措施;通过综合治理,实现了项目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保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针对黄家沟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对项目区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农业技术措施进行了综合治理。通过治理,使项目区的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旱田全部变为水浇田,原有种植的大田作物全部改种经济作物及经济林,彻底改变靠天吃饭的农业现状,同时防治水土流失,增加绿化美化工程,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依托项目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展旅游业,使其成为生态旅游示范区。  相似文献   

4.
积极实行封禁治理 尽快增加天然植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稀少是导致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通过封禁治理 ,依靠自然修复是增加植被的一条重要途径。实行封禁治理符合植物群落生长演替规律 ,也是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实行封山禁牧 ,改变传统的散牧方式 ,退耕陡坡耕地 ,合理利用土地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草产业 ,制定封禁治理规划 ,制定地方性法规 ,实行边远山区的移民搬迁 ,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及开展重点地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是保证封禁治理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干线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天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该工程属国家大型开发建设项目,在其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扰动沿线原地貌、损坏原有的土地和植被,进而引发土壤侵蚀,加剧沿线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为防治因工程建设而造成的水土流失,结合项目特点、项目区自然条件、水土流失情况等,采取了工程、植物、临时措施等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使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促进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恢复,保障了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
朝阳县坡耕地治理工程大庙项目区在工程建设中建立健全了项目管理机构,配备了齐全的项目管理设备,实行了一系列具有操作性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在工程运行管理中采取了切实可行监督机制和必要的管护措施。通过工程建设中管理措施和工程建成后的管理措施,使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地资源得以调整,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土地资源潜力得到了有效开发,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朝阳县坡耕地治理工程大庙项目区工程建设实施后,年蓄水量可达69.66万m3,治理措施保土量为2.15万t,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蓄水效益达139.32万元,保土效益达10.75万元,其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区通过实施有效的坡耕地治理,使工程区低产低效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的改善,并起到了示范和推广的作用,为促进朝阳县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和改善雨养农业的落后生产条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针对尧柳水库工程建设会引起枢纽工程区、供水管线区、弃渣场区、料场区等区域发生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结合工程特性和现有资源条件,依据产业政策、行业规划、技术标准等相关规定,建立符合工程实际的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和措施布局方案。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等相结合的综合水土流失防护治理,可有效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增强边坡稳定,减轻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9.
结合牛草山风电项目水土流失系统治理工作实践,根据项目区基本情况和水土流失治理方案编制原则,重点介绍了适合深山区的表土保护和土地整治措施、拦渣工程措施、边坡防护工程措施、截排水措施、林草措施、临时措施等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总结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措施布设经验,为相似地区风电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牡丹江市苇子沟小流域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总面积451.27 hm2,占流域面积的41.93%,水土流失治理采取坡面治理和沟壑治理相结合的办法,坡面采取修筑坡式梯田,保土耕作(改垄)措施,封禁治理,果树台田等措施,沟壑治理采取修筑沟头埂,跌水,谷坊,削坡造林等措施,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到各项治理措施全部生效,流域内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辽东山区生态修复试点工作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东山区2003年开展国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据调查,项目区林草植被迅速恢复,植被盖度达到85%以上。水土流失明显减弱,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推广替代能源技术,促进农村生态建设。舍饲圈养取代传统散养,促进草畜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村容面貌整洁,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增强。针对生态修复资金短缺,建议国家加大投放资金力度,地方政府积极配合,采取整合资金,捆绑使用。针对管理,提出生态修复不是简单的封与禁,制定规划时,必须在全面了解封禁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植被状况基础上,明确要封禁的类型、方式、年限、措施、范围等,这样才能确保封禁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定量分析丹江口库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水土流失变化并评价其治理成效对分析丹江口库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丹江口市余家湾小流域为例,依据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相关技术规定,分别从土地利用、林草覆盖度、水土流失变化和蓄水保土、生态、经济、社会等效益方面对库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小流域治理后,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改善,蓄水保土、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并指出坡改梯措施蓄水保土效果最好,能在较短时间内减少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面积,而经果林、封禁治理等林草措施虽然能有效地改善水土流失现状,但是其发挥效益的时间较长,因此,对于坡耕地占比较大的丹江口库区,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加大坡改梯措施投入是快速、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面积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陇西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措施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梁峁顶和沟坡配置乔灌草生物防护带,在梁坡修梯田,把沟道建成水沙调控利用区,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建成了高标准、高质量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在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同时,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区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西气东输二线南宁—百色支线工程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工程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设计了工程区的水土保持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对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硎乡地处仙游县西北部,是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本文就社硎乡水土流失从工程、林草、耕作和封禁四方面提出治理措施,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南云中河流域治理工程区总面积168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3%。按地貌类型,将项目区划分为西部土石山区、南部丘陵阶地区、金银山土石山区和石质山区等4个治理区。根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目标、建设任务与规模,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布设了拦蓄工程、沟头防护工程及乔木林、灌木林、经济林、果园和封禁治理等植物措施。经分析,措施配置合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该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南云中河干流水质,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实施 8年来 ,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要求 ,采取新的管理模式 ,经项目区干群的艰苦努力 ,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9.42万hm2 。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农民群众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2003年,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开始实施,项目建设期为5年。广西项目区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大力实施坡改梯工程和封禁治理,认真做好工程的前期工作,抓好资金落实,积极发动群众,加强技术指导,严格项目管理,至2004年10月底,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43km2,是2003年度治理任务的1.05倍,为今后试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开了个好头。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实施封禁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禁治理是加快山西省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的迫切需要,是保护生态建设成果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山区畜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搞好全省的封禁治理工作,要确立主要依靠自然力量恢复植被的新观念,抓封不放治,把封禁和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封禁治理工作的领导,统一部署全省的封禁治理工作,切实帮助山区群众转变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0.
封禁治理是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客观要求。在分析封禁治理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例举了山西实施封禁治理成功的经验,指出实施封禁治理要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生态,生产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与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机结合起来,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