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总结间置结肠在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局部复发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5月~2008年1月间,11例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局部复发的临床病例,再次手术采用间置带蒂结肠替代部分食管、残胃,行食管-带蒂结肠-十二指肠一层吻合,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全组病例除1例病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外,其余病人,均无近期并发癌和死亡病例.结论:间置带蒂结肠代替部分食管、残胃是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局部复发再次手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可以明显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减少荐次复发的可能性,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作者报道1989~1997年两院收治的结肠癌致肠破裂穿孔32例,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35~89岁,其中50岁以下4例,51~60岁7例,61岁以上21例。肿瘤部位:升结肠6例,结肠肝曲5例,横结肠5例,结肠脾曲3例,降结肠4例,乙状结肠9例。穿孔部位:盲肠穿孔14例,升结肠穿孔6例,横结肠穿孔2例,降结肠穿孔3例,乙状结肠穿孔7例。手术方式:右半结肠肿瘤工期切除4例,穿孔修补回结肠吻合3例,结肠造口25例,6例2周后病情好转后行Ⅱ期手术。治疗结果:住院期间死亡4例,切口感染14例,肠瘘1例,并发肺部感染5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鼻中隔矫正术中易致鼻中隔黏膜破裂、穿孔的因素,探讨如何预防与及时修补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针对129例实施鼻中隔矫正术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判断出现黏膜破裂、穿孔的因素,观察鼻中隔软骨或筛骨正中板回置修补的效果。结果 129例病例中,出现1例鼻中隔穿孔,128例鼻中隔矫正满意,未出现穿孔;穿孔发生率0.78%。结论正确预判易致鼻中隔穿孔因素,合理矫正鼻中隔,及时采用鼻中隔软骨或筛骨正中板回置修补能有效避免鼻中隔穿孔。  相似文献   

4.
肠穿孔为伤寒病严重并发症,国内伤寒流行虽巳基本控制,但临床仍可见散发病例。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若处理不当会增加死亡率。几年前,作者在摩洛哥医疗队对大批病人以多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10例经创用穿孔肠段腹壁间置术,取得颇为满意的疗效无一例死亡,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远端结肠梗阻者可能发生新生儿期M eckel憩室(M D)穿孔。在本文中,作者描述一特殊病例,患者为一名出生2d的腹腔积气婴儿,因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继发远端肠梗阻,从而导致M D穿孔。对于手术中发现M D穿孔的新生儿,处理时应考虑到各个可能的诱发病因。尤其要注意胎粪排出延迟的临  相似文献   

6.
短评     
溃疡病穿孔合并右半结肠坏死的病例实属罕见,查遍手边资料尚未见有文献报道。此例虽有上腹不适,伴呕吐3天的病史,但突发刀割样腹痛却仅14小时,因此显然不是由溃疡穿孔发展至晚期腹膜炎的肠管扩张所致的肠内压过高造成的血运障碍。加之仅为右半结肠受累而其他肠管大致正常,因此初步可以断定为右半结肠血运性肠梗阻。可惜术者未予探查回结肠动静脉等血管有无栓塞,现已难以确定右半结肠坏死的确切病因。也许先有右半结肠梗阻,因频繁呕吐等而诱发溃疡  相似文献   

7.
中毒性巨结肠是炎症性肠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见于暴发型和重型患者。其临床特征是严重的中毒症状及节段性或全结肠扩张。国外报道,炎症性肠病并发中毒性巨结肠患病率为1.6~13%,国内约2.6%。Binder 等报道,本病经内科治疗,其死亡率约30%,未手术治疗穿孔者死亡率达80.2%;手术死亡率为21.6%,其中穿孔者为51.2%,未穿孔8.7%。一、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特点中毒性巨结肠发生于炎症性肠病的急性及重症发作期。当出现结肠透壁性炎症及溃疡,并累及肌间神  相似文献   

8.
<正> 我院于1991~1995年中,收治结肠肿瘤急性穿孔8例,均行一期肠切除吻合,避免近端造瘘需要二期手术痛苦,疗效满意。结合本组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临床资料 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6岁,50岁以上6例(75%)。出现症状到手术时间,最短4小时,最长28小时,合并休克2例。术中发现升结肠肿瘤穿孔2例,横结肠肿瘤穿孔1例,左结肠肿瘤穿孔5例。8例患者腹腔内都有粪液脓苔,最多2000ml,最少的600ml。手术方法:右半结肠切除2例,横结肠切除1例,左半结肠切除3例,左结肠病变肠段切除2例。8例均行一期肠切除吻合。关腹前在吻合处放置多孔引流管。病理报告:本组病例均为溃疡型腺癌。治疗结果:7例治愈,1例右半结肠切除并发肠外瘘。  相似文献   

9.
在胶原性结肠炎的结肠黏膜中,虽然可以发现一些细微的非特异性异常改变,但肉眼观结肠黏膜一般是正常的。内镜下明显的改变,即“黏膜撕裂是指黏膜的纵行撕裂,已经在一些胶原性结肠炎的病例中有报道。该文作者报道了3例既往内镜检查中有“黏膜撕裂表现的胶原性结肠炎的女性患者,用以阐明内镜下的特征性改变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包括这3例患者,共报道了12例镜下有“黏膜撕裂表现的胶原性结肠炎患者。其中10例患者黏膜撕裂累及升结肠和横结肠。其中3例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后即刻出现穿孔。因此,内镜操作者如果发现有黏膜撕裂时,应该意识到穿孔的…  相似文献   

10.
结肠憩室在发达国家较为常见,发病率约10%。结肠憩室一般无临床症状,但当发生憩室炎,甚至出现穿孔及周围脓肿时,突出临床表现为腹痛、压痛等。由于其症状体征无特异性,临床上容易误诊,本文报道1例本科收治的结肠憩室透壁性穿孔病例,总结其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结肠间置术用于良性食管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总结1979-11/2000-03我科用结肠间置术治疗40例良性食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包括食管化学烧伤36例、先天性食管狭窄3例和食管失驰缓症术后食管胃吻合狭窄1例。结果 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2.5%;术后并发症率57.5%(23/40),最常见并发症为颈部吻合口瘘,发性率为30%(12/40);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本组术后死亡率低,疗效满意,我们认为结肠间置术是治疗良性食管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贺  项和平  张长乐 《安徽医学》2012,33(12):1651-1653
目的探讨自发性结肠穿孔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自发性结肠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急诊手术,术前明确诊断1例。行单纯穿孔修补术1例,穿孔肠段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口9例,穿孔修补+近段结肠造口术2例。结果本组术前误诊率达91.7%。本组12例中有8例治愈,4例死亡,病死率为33.3%。其中术后出现肺部感染8例,呼吸衰竭4例,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3例;发生切口感染7例,切口裂开再手术3例。结论自发性结肠穿孔多见于老年人,便秘是老年人自发性结肠穿孔主要病因,确诊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手术方式应以病变肠段切除远端关闭加近段结肠造瘘为首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痛结肠镜检查是否会增加结肠穿孔的风险。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无痛组和普通组结肠镜检查导致肠穿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结肠结肠镜检查导致肠穿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痛结肠镜检查不增加结肠穿孔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正> 患者张××,男,46岁,工人,河南籍,住院号172248。因间歇性腹泻、腹痛十多年,曾诊断为慢性肠炎未予治疗,一直正常工作生活,两月前腹泻、腹痛稍增加,仍未治疗。1980年9月12日工作中突然腹部绞痛,伴呕吐、发热,送某省专区医院急诊,当急性阑尾炎穿孔手术。术中发现为结肠肝曲有8×6×6厘米肿块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诊断为结肠癌穿孔,取活检后行末端回肠造口外置术后关腹。病理诊断为结肠腺癌。术后24天于1980年10月6日来我院急诊。  相似文献   

15.
自发性结肠穿孔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超  沙娜 《海南医学》2009,20(5):16-18
目的 探讨自发性结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8年10月12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急诊手术,术前明确诊断8例。行结肠穿孔修补术1例,穿孔段肠外置手术1例,穿孔修补+近段结肠造口术9例,穿孔肠段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口(Hartmann术)1例。结果治愈10例,死亡2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自发性结肠穿孔多见于老年人,确诊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结肠自发性穿孔在结肠穿孔中比较少见,所谓结肠自发性穿孔,即原因不明的结肠穿孔,既非病变所引起,并非外来暴力所引起的穿孔。相马哲夫报告5年收治结肠穿孔15例,自发性结肠穿孔只有1例。浅野哲报告24例结肠穿孔中,自发性结肠穿孔3例。近10年来我院外科收治肠穿孔42例,其中小肠穿孔27例,结肠穿孔15例。在结肠穿孔中,自发性结肠穿孔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讨论 本文报告的三例自发性结肠穿孔,平时身体健康,无腹痛,腹泻及其它胃肠道症状,也无外伤史。一般说来结肠自发性穿孔  相似文献   

17.
Ⅰ期切除吻合和修补结肠急性梗阻并穿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1例结肠急性梗阻,4例结肠急性穿孔,行Ⅰ期切除吻合和修补,其中14例术后恢复顺利,伤口Ⅰ期愈合。资料表明结肠癌性梗阻,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能耐受较大的手术,肿瘤切除不困难;结肠穿孔8h以内,无中毒性休克表现,可行Ⅰ期切除吻合和修补。作者对手术方式和处理依据进行了探讨,认为手术的成功除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疗体会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9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病例,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及发病情况,分别选择保守治疗、穿孔修补、胃大部切除术三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保守治疗15例,2例因腹腔积液增多、腹膜炎扩散,中转开腹;75例行穿孔修补术,8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结肠前吻合术,1例出现吻合口溃疡出血,经保守治疗均治愈。结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单纯穿孔修补术主要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通道内镜下荷包缝合技术在右半结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ection,ESD)术后创面缝合的效果、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对于右半结肠ESD的患者应用单通道内镜下荷包缝合技术对创面进行缝合,观察其疗效、安全性及优势。结果:共15例右半结肠ESD术后创面,其中6例病变位于回盲部,4例位于升结肠,5例位于横结肠;本组中1例穿孔。全部病例均获得满意缝合效果,ESD术后创面闭合,穿孔封闭,其中穿孔的患者出现发热、腹痛等不适,白细胞升高,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其余患者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通道内镜下荷包缝合技术对于右半结肠ESD术后创面的闭合而言操作简洁,不用换双通道内镜进行内镜下缝合,还能有效地防止术后创面的迟发性出血及穿孔,并且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临床疗效好,安全,较双通道内镜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作者通过所治的新生儿巨结肠病例,对治疗本病的三种方法——非手术疗法、结肠造瘘术及根治术的效果进行了讨论。认为对新生儿巨结肠病例,只要诊断正确,手术适应症具备,宜及早施行根治术。根治术采用Duhamel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