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苍蝇     
苍蝇属於双翅目的昆虫,它的种类很多,分布也极广,其中与人类疾病有密切关系的,以住宅附近常见的种类最为重要。这些种类常常孳生在各种粪便或腐败的有机物中,同时它们又经常飞到室内和我们的食物接触,所以在疾病传染的意义上是极为重要。在这些蝇类中主要的包含四个科,即蝇科(Muscidae)、花蝇科(Anthomyiidae)、麻蝇科(Sarcophagidae)和丽蝇科(Calliphoridae)。  相似文献   

2.
我国常见麻蝇幼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麻蝇幼虫的研究,报道仅及三龄幼虫,至于一、二龄幼虫,国内尚无记载,国外文献中亦不多见。三龄幼虫的研究固然重要,对一、二龄幼虫进行研究也很需要,不仅对蝇蛆病的病原学诊断有用,而且有助于蝇类系统发生学的探索。本文对我国常见的4属7种麻蝇各龄幼虫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其中急钩亚麻蝇和结节亚麻蝇为首次描述。  相似文献   

3.
金蝇属在河北省主要发现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Fab.)及广额金蝇Ch.phaonis(Seg.)两种。据范滋德(1965)中国常见蝇类检索表载,肥躯金蝇Ch.pinguis(Walk.)亦见于北京。大头金蝇为该省蝇类优势种之一,幼虫孳生在稀人粪中,夏秋季节虫口密度最大,为肠道传染病主要媒介之一;而广额金蝇的习性尚不太了解,在石家庄于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出现,季节很短,数量也少。该两种幼虫在形态上很近似,大头金蝇幼虫过去在文献上虽有所记载,但不详尽;至于广额金蝇的幼虫则尚无记载。鉴于此,本文将这两种的三龄幼虫作一形态描述,以资鉴别。  相似文献   

4.
1.本文叙述1956年至1957年雅安蝇类越冬情况的观察,对几种常见蝇类越冬情况,作了简短描叙。 2.冬季成蝇活动场所常与日照强度、气温升降成正比。即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时,它们随即趁机活动;反之,则隐匿不动。 3.蝇类越冬场所,大多就是夏秋季孳生场所,不过范围有所缩小。 4.蝇类越冬期短者1月余,长者可达7月余。 5.对几种常见蝇类越冬情况,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对常见麻蝇早期幼虫的形态观察研究有助于蝇类早期幼虫的分类及其所致蝇蛆病的诊断。有关蝇类早期幼虫形态的扫描电镜研究报道很少。菊池滋(1972,1974)及作者先后对肠胃蝇(Gasterophilus intestinalis)、牛皮蝇(Hypoderma bovis)、纹皮蝇(H.1ineatum)、羊狂蝇(Oestrus ovis)及7种丽蝇与绿蝇(景涛1985)的早期幼虫与三龄幼虫用扫描电镜作过观察研究。但对麻蝇幼虫的观察至今尚未见详细报道。为此,1981年至1983年对常见4种麻蝇早期幼虫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材料与方法标本来源从野外采到怀孕的雌性麻蝇,或用诱蝇笼在旁边开一12×12cm的口,缝…  相似文献   

6.
昆明市卫生防疫站(1958—1959)曾对昆明市蝇类的孳生场所作过调查。本文记述了昆明市及其郊区常见蝇类的种类与季节消长情况。  相似文献   

7.
1987年6—11月对山西长治市酱亚麻蝇幼虫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及其简易控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用铝勺、铲及镊子等在各类孳生物中采集酱亚麻蝇幼虫,从6月开始到11月底止,每隔5天采集一次,用60℃热水杀死,置70%酒精中保存待鉴。二、从现场分别带回不周类型的孽生物,分别放入酱亚麻蝇三龄幼虫,观察各孳生物对该蝇幼虫发育及化蛹等影响,同时用分析天平称蛹重。三、将现场采回的各类型孳生物,分别测其pH值(用pH试纸)和氯化物含量(用硝酸银容量法)。各取样品20ml稀释到200ml,用所取样品测耗损量。另将一种孳生物配制成不…  相似文献   

8.
1988年至1989年,作者对雅安地区蝇类在年周期中室内数量变化用目测法在100间不同类型的房屋内进行了监测。共监测成蝇标本6714只,隶属3科7属8种。简报如下。1蝇类群落组成所观察6714只标本中,其群落组成(%)从大到小序列依次为:家蝇(84.56)、巨尾阿丽蝇(9.28)、丝光绿蝇(2.98)、大头金蝇(2.28)、厩腐蝇(0.31)、麻蝇(含棕尾别麻蝇、白头亚麻蝇与黑尾黑麻蝇,0.28)、斑蹠黑蝇(0.71)及巴浦绿蝇(0.14)。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家蝇为当地室内绝对优势种。2阳房率及其密度指数所监测7200间住房中,有蝇房间465间,阳房率6.46%,成蝇密度指数为0.93。各该…  相似文献   

9.
mtDNA中COⅠ分子标记在常见食尸性蝇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死后不同时间,在尸体上出现不同种类食尸性蝇类的演替规律,可用于准确推断死亡时间。传统上仅依据蝇类形态学特征来判断种属,但由于蝇类的形态结构复杂和种间形态差异微小等特点,对蝇类尤其是对蝇类幼虫的种属鉴别很难。因此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食尸性蝇类及其幼虫进行种属鉴定非常重要。本研究主要是利用此方法对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常见双翅目食尸性蝇类包括:开普黑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及部分卵,铜绿蝇、棕尾别麻蝇及部分幼虫和蛹的线粒体DNA(m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Ⅰ(COⅠ)中278 bp的基因序列进行鉴别。除个别蝇类如丝光绿蝇与铜绿蝇外,该方法均能有效地将上述食尸性蝇类鉴定到种属水平。在我国,它将成为法医鉴别食尸性蝇类种属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经过1963—64年在辽宁本溪新岭对毛腹种蝇Hylemya (Chionomyia)vetula(Zett,1838)进行生态学调查的结果,说明本种主要以成蝇越冬,多在室外活动;以蛹期越夏:10月上旬最早出现(17℃),秋末初冬大批羽化,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形成了第一个成蝇高峰,翌年3—4月是雌蝇产卵时期,活动频繁,雌蝇数量较多,形成了第二个成蝇高峰。于5月上旬成蝇绝迹(22℃),成蝇出现季节全长为7个月。 幼虫滋生于人粪和猪粪中。成蝇取食人粪、猪粪和牛粪。因此是一种在卫生上有一定重要性的蝇种。 三龄幼虫:肛板显然大形而向两侧突出,这点有别于种蝇属(Hylemya)的各巳知常见种的幼虫形态,但易被误认为花蝇属(Anthomyia)。它同七星花蝇(Anthomyia imbrida)和横带花蝇(Anthomyia illocata)相似,但是有以下区别:(1)小锥形的腹突、副腹突显然位于亚腹突一线的背方:(2)腹垫仅具等大的小刺,中央区无较大形的棘:(3)后肛疣仅有较大的丘状隆起,没有象花蝇属已知常见种幼虫的后肛疣那样尖而明显;(4)后气门间距约为后气门直径的1—2倍。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市蝇类生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志学 《昆虫学报》1974,(1):120-126
为灭蝇提供科学根据,进而控制或减少肠道传染病的流行机会,在1963年对呼市地区蝇类的种别、季节消长、孽生地、活动场所以及越冬情况进行了调查。继而在1972年对远郊的不同生境以网捕法采集,初步掌握其种属地区分布。 经调查共发现蝇类23属52种。室内以家蝇属为最多,约占捕获总数的93.76%,室外以腐蝇属为最多。约占诱捕总数的56.84%。呼和浩特地区除11—3月无蝇外,全年出现两个高峰,分别为6月及8月。 对市区和市边缘区季节消长情况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根据调查,市边缘区密度高于市区,主要由于市边缘区是垃圾粪便堆集场所,屠宰场及酿造厂均在城郊,这些废料给蝇类繁殖造成了有利条件。 对越冬蝇的栖息场所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越冬蝇主要为家蝇属中的舍蝇,它们多在温度较高、食物气味较浓的地方栖息。温度高达13℃以上时则飞翔活动,4℃时以指触动稍能爬行,低于4℃时则蛰伏不动,最后趋于死亡。对越冬蝇蛹进行了调查,其主要场所为猪、马粪堆、厕所墙角地面、粪窖周围等。并对家蝇、绿蝇、麻蝇传播痢疾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苧麻黄蛱蝶(Pariba vesta Fab.)俗称麻虫,是我县的重要害虫。1959—1965年我们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并在全县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基本上控制住虫害。现将工作结果分述如下。 生 活 习 性 黄蛱蝶在我县一年发生两代。三麻收割后以五、六龄幼虫于11月上、中旬迁移到麻地边、山坡杂草及土缝等处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并为害头麻,4月上旬是第一次为害高峰,5月上、中旬化蛹,下旬羽化成虫。6月上旬为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为害二麻,出现第二次为害高峰,9月上、中旬为第二代幼虫孵化盛期,为害三麻,出现第三次为害高峰。  相似文献   

13.
1986年g月至1987年2月,我们在自贡市沿滩、自井、贡井、大安四个区和荣县、富顺县采用笼捕法和网捕法进行了一次蝇类调查。获蝇类81种,其中常见种25种。所获标本6854只中,丝光绿蝇Luciliasericata占34.6%,大头金蝇Chrysomyiamegacephala占22.5%,瘦叶带绿蝇Hemipyrellialigurriens17.5%,舍蝇Muscadomesticavicina占7.0%,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grahami占6.5%,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peregrina占4.7%,市蝇Muscasor-benssorbens占2.2%,其它合计为5.0%。丝光绿蝇3月入笼,4月高峰,6月迅速下降,10月稍有回升,1月消失。大头金蝇5月开始入笼,8月高…  相似文献   

14.
周德文 《昆虫学报》1963,(2):233-242
本文记述了1960年5月至1961年4月在济南市市区及郊区采用臭鱼诱捕及人工不定期采集对蝇类的种类及季节消长的调查结果。济南市蝇类的种类前人先后报告共有22种, 此次调查共发现42种, 其中21种为本地区的首次记录。蝇类季节消长总的情况是:自3—11月份在室外均可捕获到蝇类, 8月为其高峰:最常见种类的高峰如下:大头金蝇、银绿蝇均在8月, 舍蝇在10月, 市蝇为8、10两个月, 格氏丽蝇则在5月。全年诱得的蝇类总数中以大头金蝇为最多(18.06%):银绿蝇次之(16.64%):再次之为舍蝇(15.49%)及市蝇(15.06%)等。不同场所诱得的蝇类中占比例最高的蝇种则各不相同;北郊厕所以大头金蝇为最多(34.6%), 北郊马厩则以舍蝇(30.94%)、市蝇(30.06%)居首位, 市区食堂、酱园及南郊垃圾堆则以银绿蝇为最多(分别为37.54%、27.11%及19.36%)。此外, 对不同场所常见蝇类组成的季节变化本文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e分布很广,也是我国南方地区尸体上较为常见的麻蝇类昆虫.本文探讨温度对重要的尸食性昆虫棕尾别麻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在15℃、20℃、25℃、30℃、35℃五个恒温条件下,实验测得棕尾别麻蝇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3.2±0.3、21.6±0.3、15.9±0.7、13.8±0.5、11.8±0.2 d;实验结果表明,棕尾别麻蝇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5~30℃;35℃时幼虫能够生长,但是不能正常化蛹,化蛹的个体也不能正常羽化;在15~35℃条件下,分别就幼虫的体长、体宽、体重和蛹重与时间的回归分析表明这些指标与时间呈三次曲线关系,回归方程统计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结果对死后间隔时间的推断具有一定的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区常见蝇类的滋生习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上海地区与人接近的蝇类经滋生场所的调查发现有50余种,但常见的与人接近频繁的计15种,从卫生方面看与人关系密切的计有: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Fab.))、舍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Macq.)、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Mg.))、铜绿蝇(Luciliacuprina(Wd.))、麻蝇(Sarcophaga spp.)、山蝇(Musca sorbens Wd.)及厩腐蝇(Muscinastabulans(Flln.))等7种。 滋生场所分为5型,即人粪、畜粪、腐败动物质、腐败植物质及垃圾。这5个类型的滋生场所,所产的蝇类各有不同。同一滋生场所的各种蝇类,有明显的季节性优势变迁。 人粪中主要滋生大头金蝇及麻蝇,畜粪中尤其猪粪及牛粪主要滋生舍蝇,腐败动物质尤其兽骨与禽兽毛羽中主要滋生丝光绿蝇,植物性腐败物中滋生的蝇类最少,主要包括几种麻蝇,而垃圾型中滋生的蝇类最多,如舍蝇、绿蝇、麻蝇等。 由调查结果所示卫生上重要的种类的滋生场所包括人粪、畜粪、兽骨、毛羽与垃圾,其中人粪及垃圾尤为重要。 本文根据各种蝇类的滋生习性对这些蝇类滋生场所与滋生物质的处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治与卫生有关的蝇类,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从研究蝇类孳生习性和越冬习性入手,探索可能根本防治蝇类的方法。本调查自1954年1月起至1955年4月止在上海市进行。  相似文献   

18.
广西新松叶蜂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新松叶蜂在云南为害云南松幼林,郁闭度0.3以下为害严重。一年发生2代,以二龄、三龄及少数四龄幼虫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越冬代虫态不整齐,世代重叠。有二种寄生蜂和寄生蝇寄生于其幼虫,寄生蝇的寄生率可达41.8%,在防治上应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9.
1990年7月至12月,作者用目测、笼诱及网捕等法对德阳市所辖五县(市、区)有瓣蝇类进行了调查,共计检索标本6623只,隶5科26属42种。其中花蝇属,种蝇属,地种蝇属,腐蝇属,秽蝇属,芒蝇属,溜蝇属,螫蝇属,阿丽蝇属,粉腹蝇属,带绿蝇属,金蝇属,黑麻蝇属,细麻蝇属,别麻蝇属,辛麻蝇属,突额蝇属,折麻蝇属与粪蝇属各1种;池蝇属,黑蝇属与翠蝇属各2种,而蝇属3种,绿蝇属4种;亚麻蝇属及家蝇属各5种。室内常见种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湖南省永州地区夏秋季常见嗜尸性昆虫及螺类的种类及其群落演替,运用观察法研究2007—2009年永州地区夏秋季家兔尸上常见嗜尸性昆虫种类变化及其演替。结果表明,该地区家兔尸体上发现部分昆虫纲和腹足纲的嗜尸性昆虫,昆虫纲主要涉及双翅目和鞘翅目的部分昆虫,其中双翅目6科14种,主要有蝇科的孕幼家蝇、斑蹠黑蝇、厚环黑蝇;丽蝇科的丝光绿蝇、叉叶绿蝇、亮绿蝇、大头金蝇和绯颜裸金蝇、白头裸金蝇;麻蝇科的棕尾别麻蝇、酱亚麻蝇;鼓翅蝇科1种;潜蝇科的Phytomyza thalictrella;果蝇科的Drosophila cuaso;鞘翅目5科8种,主要有大黑葬甲、Silpha carinata、Nicrophorus fossor、双色葬甲;蜣螂科的金龟子;步甲科的毛婪步甲和蠋步甲;拟步甲科;隐翅甲科的大黑隐翅虫、小隐翅虫;膜翅目2科3种,蚁科的路舍蚁;胡蜂科的墨胸胡蜂、黑盾胡蜂;鳞翅目的丝兰蛾;腹足纲的钉螺。上述嗜尸性昆虫及螺类在兔尸上出现的时间和部位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研究结果可望为法医在湖南省永州地区对尸体的死亡时间和地点推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