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市政技术》2015,(6):150-153
因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体沉降可能导致路面沉降和塌陷、引起地下既有管线差异沉降过大而开裂、引起邻近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进而开裂,因此对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环境变形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以北京地铁14号线十里河站—南八里庄站矿山法区间隧道为研究对象,对地表沉降进行监测并对沉降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4个监测断面、若干监测点地表沉降的对比分析得出,近距离双线隧道开挖地表沉降过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总体沉降规律与理论分析相同。  相似文献   

2.
康帅 《低温建筑技术》2019,41(9):99-101
城市中大量的基坑工程施工,对地铁隧道的安全性产生了严重影响。文中以深圳地铁11号线红树湾站至后海站矿山法隧道为例,分析了临近深基坑开挖对隧道的影响,通过对地表沉降和拱顶沉降的监测数据分析,得到了沉降预警的原因,并提出了设置临时支撑、控制台阶长度、全断面注浆、控制性降水和优化土方开挖等应急保护措施,结果表明,应急保护措施可行、安全、有效,基坑及地铁隧道均在安全可控范围内。对同类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市政技术》2017,(2):81-84
以北京地铁8号线15标段六营门站—五福堂站盾构区间作为研究项目,通过对区间隧道盾构开挖因故暂停后再次掘进所引起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土体变形位移和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再根据变形监测的数据以及变形发展趋势采取了有效工法和措施控制施工进度,确保了工程的施工安全,对今后隧道盾构法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左右不对称小净距隧道合理的开挖顺序对隧道围岩稳定和支护措施优化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沈阳市地铁十号线长安路站至万泉公园站区间大小不等的两个水平并行小净距隧道施工顺序对夹岩受力、拱顶沉降和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先开挖大洞后开挖小洞对夹岩受力和地表沉降相对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5.
依托深圳地铁11号线车公庙站~红树湾站盾构区间隧道工程,基于监控量测和数值模拟,就隧道上覆淤泥地层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了淤泥地层会显著地增大地表沉降和沉降槽影响范围,并得到了地表沉降随淤泥地层分布深度、分布厚度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隧道降水施工地表沉降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有效应力分析方法,建立了弹塑性渗流–应力耦合分析理论模型;采用流体体积方法方法来跟踪非稳定渗流场的动态自由水面,开发相应的数值模拟分析程序;并对某地铁隧道工程的动态降水过程和开挖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对降水和开挖过程中的地表沉降进行重点分析,得出动态变化的地表沉降曲线,通过将地表沉降计算值与现场量测值比较分析,两者数据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降水的影响半径约为30m,降水所引起的地表最大沉降值约为23mm,左右隧道施工完时地表最大沉降值约为43mm,施工期间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均无安全隐患。而通常采用30mm的控制标准,说明城市地铁工程的沉降控制基准要视具体的工程环境条件而定,这为该工程和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成伟  范雨  姚旭朋 《建筑施工》2020,42(2):280-283
以广州地铁8号线北延伸段石井站—亭岗站区间隧道施工为背景,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对上部软土下部灰岩复合地层地表横向沉降和隧道轴线上方地表纵向沉降随盾构开挖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究。对比了横向与纵向沉降预测公式与实际监测值,分析了沉降量值与沉降范围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除了施工因素影响外,该类复合地层中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横向沉降与修正Peck公式基本吻合,最大沉降量值受地层体积损失率影响,主要沉降影响范围的控制因素有隧道埋深、双线隧道间距、隧道穿越层的性质;纵向沉降发展规律与Sagaseta公式基本吻合,沉降快速发展区范围控制因素有隧道埋深、纵向地层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8.
陈来生  姜云申  黄俊 《山西建筑》2004,30(13):65-66
结合某区间隧道浅埋暗挖法施工中的降水技术,从施工难点、降水设计及控制地表沉降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地下水丰富的条件下,降水技术在地铁暗挖软土隧道施工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龙厦铁路石桥头隧道工程围岩软弱,埋深浅的特点,应用数值分析手段,分析了浅埋铁路隧道在CRD法下施工,对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CRD法下隧道各部施工对地表沉降均有影响,掌子面上部开挖产生的地表沉降明显大于下部,纵向地表沉降随隧道开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结合分析结果,文章指出了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轨道交通6#线东山口站左线站台隧道采用盾构先行过站后扩挖方案修建,地面环境复杂,且建筑物桩基所处地层含水量高、孔隙比大,盾构隧道扩挖施工易引起较大地面沉降。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扩挖施工诱发地层失水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及现场扩挖施工变形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预测,并且运用叠加原理将得到的最终地表沉降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地层失水沉降及扩挖施工沉降比例为2∶3;盾构隧道台阶法扩挖上台阶施工地表沉降量较大,两台阶两部与两台阶四部扩挖法地表沉降差别不大,盾构扩挖法修建左线站台隧道最大地表沉降为右线CRD法站台隧道的65%;拱部大管棚、袖阀管注浆复合超前预支护增加了地表沉降槽宽度,减小了地表沉降量及倾斜;盾构轴线偏移方案减小了围岩塑形区范围,更好地发挥拱部超前预支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林志元  马卉  姚旭朋 《中国市政工程》2020,(2):77-80,84,133
依托广州轨道交通L8北延伸段石亭和亭白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实测数据,通过曲线拟合等方法探究隧道施工过程地表沉降规律。利用PECK公式对典型监测断面地表沉降数据进行分析,对最大地表沉降量、沉降槽宽度等特征参数进行统计。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地层条件下地表沉降规律,对地表沉降量与穿越地层及上覆地层条件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穿越地层条件对地表沉降影响程度显著,而上覆地层条件对地表沉降影响有限。因此,隧道施工过程中需尤其关注穿越地层条件,采取合适的掘进控制措施、监测预警方案以保证地面建筑物和道路安全。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天津地铁2号线芥园西道站-咸阳路站区间盾构隧道的联络通道发生渗漏水后采取的加固措施,在粉质粘土层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出现渗漏水后及时采取瞬凝水泥进行注浆控制可以较好控制险情;并从监测数据中得知,受渗漏影响地表沉降观测点在初期有明显沉降,最大可达30mm;左线出现渗漏水右线受到明显影响,左线影响范围达到30环。  相似文献   

13.
浅埋暗挖法隧道穿越房屋沉降控制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雪峰 《山西建筑》2009,35(32):297-298
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百鸽笼站-布心站区间工程,介绍了采用浅埋暗挖法加固的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工艺,对施工过程中房屋沉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房屋沉降控制方案,从而明显改善隧道内止水效果,成功解决了隧道地表及建筑物沉降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隧道施工地表沉降控制的离心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亮  高波 《施工技术》2005,34(6):6-8
通过对深圳地铁暗挖施工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得到了随时间变化的地表沉降槽变化规律曲线。表明在富水地层控制降水隧道开挖施工中,由于水平旋喷桩具有较好的地层加固和止水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15.
隧道施工必然会引起地层变形,从而对邻近地表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以北京地铁9号线军事博物馆站—东钓鱼台站区间隧道近距离侧穿中华世纪坛为工程背景,先进行隧道施工对中华世纪坛影响的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然后采用流固耦合数值分析,研究左线和右线施工顺序、径向注浆、超前小导管注浆和隧道与建筑物位置关系等影响地层变形的关键因素;最后结合施工监测数据,分析隧道侧穿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中华世纪坛坛体沉降和倾斜以及地下管线沉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邱凡  俞建娟  胡宇龙 《山西建筑》2014,(26):171-173
结合杭州地铁5号线创意路站—蒋村站区间盾构法隧道投标方案,分析了斜交隧道施工过程中,上下侧隧道施工先后顺序对隧道结构受力的影响,阐述了斜交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土体沉降的规律,论述了隧道间净距变化对隧道衬砌受力状态的影响,并通过对隧道周边加固体的数值模拟论证了注浆加固对隧道施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地表沉降控制一直是城市地铁浅埋暗挖隧道施工的一个重点、难点、风险点。本文通过深圳市地铁工程中一段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浅埋暗挖隧道工程,阐述了控制沉降所采取的隧道内和地表施工措施,以期对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些许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考虑时空效应的隧道开挖及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降水及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目前国内外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多只考虑最终的地表沉降。本文采用随机介质理论和岩土固结压密理论,考虑隧道开挖前降水以及隧道开挖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对隧道开挖及降水引起的地层沉降和变形进行分析,推导相应的计算公式。工程算例分析表明,推导的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进一步的计算分析表明,隧道降水引起的地层沉降较大,对隧道周边建筑设施不利,当降水井距隧道较近时,降水及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在最大值处相互叠加,使得最终的地层变形值很大。因此,为保护隧道周边的建筑设施,降水井应距离隧道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洞内轻型井点降水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北京地铁天安门东站至王府井站区间隧道洞内轻型井点降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试验及数理分析,着重研究了降水对地表下沉的影响,降水对隧道结构防水的影响,以及Q-t,s-t曲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建等 《工程勘察》2014,(5):6-9
根据沈阳地铁中街站大跨度隧道洞桩法开挖施工过程中引起地表沉降变形的现场跟踪监测数据,分析得出隧道开挖过程影响地表沉降变形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对地层土体扰动较大、明显影响地表沉降变形的步序分别是小导洞开挖和初衬扣拱施工阶段,约占最终沉降量的70%,而其他步序影响较小,因此控制小导洞开挖和初衬扣拱施工阶段的地表沉降是工程关键。分析还表明,施工前对拱顶上部地层及建筑物基础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可显著减小地表和建筑物的沉降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