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企跨国经营指导理论及支持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指导其跨国经营的理论只能是现代跨国公司理论,而非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民营企业要成功实施跨国经营,需要政府、民营企业两个主体在宏观政策、跨国经营理念、跨国经营战略、跨国经营策略、跨国经营人才、跨国经营方式等方面构建一个支持其跨国经营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对旅游业宏观层面FDI、饭店业跨国经营和旅行运营商跨国经营等三方面国外旅游业跨国经营文献进行分析。旅游业对外直接投资(FDI)宏观层面的研究,涉及旅游业FDI的流量流向测算、对目的地国的成本收益分析、旅游业FDI与服务贸易协定等之间的关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发展中国家的对策;饭店业跨国经营模式的研究主要涉及饭店业跨国经营的优势分析,跨国经营模式选择及影响因素、区位选择、战略联盟;旅行运营商跨国经营主要涉及动机、发展模式及其优劣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朱红燕 《中国科技财富》2008,(7):142-142,118
如今,跨国经营已成为一种潮流,而理论界也有专门的研究。二战以后,西方经济学家加强了对跨国经营的理论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企业跨国经营的原因、跨国经营的条件,影响跨国经营决策的因素,跨国经营的区位选择、行业选择等。西方经济学家创立了一系列理论:对外投资理论(包括产品生命周期论、区位因素理论和寡占反映论)、内部化理论和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等。国内理论界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有一定的研究,但都是从总体上分析,没有把企业分类或按行业分类,未做有针对性地跨国经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跨国并购的动因理论和跨国并购相互传导机制的相互依赖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抢占市场型、寻求资源型、寻求效率型等跨国并购的相互传导机制类型。基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个层面分析了跨国并购的传导效应及跨国并购对发展中国家的寡占传导机制。并从技术进步、东道国的后续扩张、跨国公司跟随三个方面分析了跨国并购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中小型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跨国经营是中国企业走上国际化发展轨道的必由之路。文章从我国中小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跨国经营的意义、利弊分析及跨国经营的对策等方面对我国中小型企业跨国经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罗雨泽  罗来军  邵亮 《商业时代》2006,(27):80-80,85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推进,跨国公司的发展呈现出一些业务新趋势,这对跨国财务管理形成了一系列的挑战,本文认为跨国财务管理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跨国破产清算等新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促进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跨国并购是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特点是并购规模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民营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着所有制歧视、企业制度、法律和中介机构不完善等方面的障碍。只有通过采取建立扶持政策、完善监管体系、法律体系和非政府支持体系等方面的措施,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技术整合现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技术整合现状分析 1.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概况 自1997年开始,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进入了活跃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邻国,目标集中于石油、电信和交通等国家资源与基础设施行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的步伐也大大加快,同时,政治、法律、价值等诸多风险也相继出现,制约了我国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国有企业跨国并购在一定程度上。本文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首先对跨国并购国有企业的风险进行了识别,然后提出了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0.
企业跨国经营的前提系对外直接投资。投资管理至少应包括投资机会的遴选、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财务管理等三项内容。其目的无非就是确保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成本最小化,从而实现跨国经营效益最大化。可以说,对外直接投资(FDI)乃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前提,后者系前者的必然结果任何一个跨国或;住跨国企业当其具备一定的内部条件(实力),尤其是积累或筹集到一定的跨国经营资本时,接下来它所要面对的问题便是投向何处以获取最大的跨国经营效益。本文拟就投资机会遴选、项目可行性研究以及财务管理等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由于科技革命,国际市场的要求等原因,跨国战略联盟将成为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跨国联盟起到技术互补、规模效益、避免过度竞争、制约竞争对手、涉足新的经营领域、绕过镜壁垒等积极作用,与合资经营相比,跨国联盟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本文提出,我国已具有发展跨国联盟的可能性,并建议我国企业从主动策划、积极参与;注意信息;重点目标;合伙人的选择这四方面实施跨国联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于近年来我国企业实行跨国经营的相关研究文献的总结和对国外大公司在中国实行跨国经营实践的回顾,本文作者认为,认为在学习国外大公司跨国经营活动的时候,我们容易忽略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东道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因此简单学习和模仿国外大公司在中国实行跨国经营的经验和做法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经济欠发达国家,企业跨国经营的主要目的是开拓和占领市场、获得更多地资源、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等.我国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员素质、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可以参考发达国家在我国实行跨国经营的基本模式,通过派出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的方式提高东道国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与管理水平是企业实行跨国经营,尽早实现本土化经营的关键.对于经济解决发达国家我国企业对于发达国家实行跨国经营还包括通过跨国经营反向引进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方法和人才,东道国企业的经营渠道和长期建立的资源和市场经营网络等.因此,实行循序渐进的长期战略是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行跨国发展,跨国并购便是国内企业发展海外业务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法律环境、财务制度、企业文化等的不同,不少企业在跨国并购中整合不力,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大幅恶化,因此本文以美的集团并购德国库卡为案例,研究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绩效评价,为国内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徐萍  成英文 《消费导刊》2009,(21):60-61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增长迅速,然而旅游业跨国经营进展缓慢。这和传统跨国经营理论不相符合。本文首先研究了国际大型跨国旅游企业的成长经历,认为旅游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前提条件是母国具有比较高的工业化水平,然后从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出发,解释了旅游业跨国经营和出境市场非耦合的原因,并探讨现阶段旅游业跨国经营的可行策略,认为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跨国经营应该重点面向商务、公务等非观光出境者。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跨国并购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一大战略。分析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出现的跨国并购国家分布不均、并购经验不足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结合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成功案例,提出建立信息传播渠道、拓宽融资渠道、根据不同动因选择不同并购区位以及加强整合实现并购双方优势互补等参考性建议,以助于政府和企业对跨国并购作出更好决策。  相似文献   

16.
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止跨国保险公司进入中国,然而针对跨国保险进入中国的决定因素的分析,目前的研究还相对空白.本文借鉴国外对跨国保险的理论研究,以邓宁的国际折衷理论为基础,从保险需求量、保险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制造业FDI、双边贸易总额、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等七个方面分析跨国保险进入中国的决定因素.然后运用中国15个较早对外开放保险市场城市的2003年至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保险市场规模等五个因素对跨国保险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银行跨国并购的效应预期及中国银行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伟 《商业研究》2006,(10):152-154
作为尚处于跨国并购初级阶段的中国银行业,既要合理预期跨国并购在推进中国银行业产权制度改革、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资本市场的完善等方面的正面效应,也要合理预期跨国并购在威胁中国经济安全、国有资产流失、资源浪费等方面的负面效应。要成功地实现中国银行的国际化,打造国有银行的强势身份、选择合适的并购东道国以及合适的并购方式、注重发展跨国银行的长期竞争优势是一些有效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后日益活跃,呈现上升趋势,跨国并购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也快速增长。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式。通过阐述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特点,分析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如对目标企业缺乏科学全面的信息评估、跨国并购主体整合能力不足、跨国并购成功率不高,进而提出加强与东道国的沟通;提高对海外市场信息的评估质量;加强事前战略策划和整合中的人才参与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跨国购并方式正在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一种重要的模式。本文根据万向、华立和海尔等企业跨国购并的实践,分析了中国企业在跨国购并中可能采取的模式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跨国并购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比重的逐年增加,中国也加入了跨国并购的浪潮中,且呈现出并购多元化、金融机构参与扩大化等趋势。本文通过对中国目前的跨国并购现状及趋势的了解,分析了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提高企业并购成功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