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热处理对10Cr11Co3W3NiMoVNbNB耐热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超超临界机组用10Cr11Co3W3NiMoVNbNB耐热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00℃淬火,600~700℃回火,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明显下降,韧性提高。在1080~1120℃淬火,680℃回火时,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材料的持久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2.
0前言   一般零件在淬火后必须进行回火处理,以获得必要的强韧性配合.多年来,回火已成为渗碳淬火件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保证耐磨性,多数的渗碳淬火件是在150℃~220℃的温度范围内回火,然而,这种低温回火的实际效果却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优先考虑节约能源的今天,许多渗碳淬火件不经过回火已安装使用,可获得较高的疲劳强度.笔者经过多年调研工作,对渗碳淬火件取消回火工艺的可能性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现分述如下.   ……  相似文献   

3.
严永锋 《工业加热》2023,(4):15-17+21
高速钢传统的热处理分退火、淬火和回火,退火的目的是消除加工应力,为淬火及后期回火做好准备。在真空炉广泛运用之前高速钢的淬火是在盐浴炉中进行的,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现在盐浴炉已经基本淘汰了。淬火后的回火可以获得更高的硬度及减少残奥的作用。通过合理的工艺(退火工艺在淬火的前期的低温加热及保温阶段一并实现),施迈茨真空炉中用8 kg淬火来实现其他炉型中13~15 kg淬火压力才能实现的高速钢淬火工艺。并介绍了施迈茨真空炉的冷却系统及换热器构造。更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施迈茨真空炉能实现低压力淬火能实现常规高压力淬火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小滴量滴注法,对17Cr2Ni2MoA渗碳淬火回火工艺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渗碳工艺,淬火回火工艺。确认通氮气排出炉内的空气能缩短渗碳时间,采用金相组织法估测硬化层深度和碳化物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20MnMoNb大厚锻件的性能热处理温度场仿真模型,通过热电偶实测工件热处理过程中不同区域的升温曲线,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证实模型可靠。采用该模型,基于经验的热处理曲线(淬火+回火),对550mm×550mm×650mm大厚锻件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分布进行了模拟,对影响心壁温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热处理过程中,低温阶段的保温平台,延长保温时间,对升温曲线及心壁温差的影响不如高温阶段明显。当炉膛峰值温度提升至910℃,并延长保温时间至18h时为可接受的淬火工艺。工件的最高温度为897.7℃,最低温度为895.3℃,能够满足20MnMoNb的淬火温度要求。将炉膛峰值温度提升至680℃,并延长保温时间至14h为可接受的回火工艺。工件的最高温度为663.1℃,最低温度为656.5℃,能够满足20MnMoNb的淬火温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分析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国产T23(HCM2S)耐热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正火温度,晶粒不断长大,且晶粒内的孤岛状物也明显长大.正火后770℃回火,贝氏体、铁素体基体出现多边形化,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晶粒有所长大,但在180min回火的试样组织中,出现再结晶现象,晶粒反而变得细小;另外,随着回火时间的增加,基体中小岛状物不断分解、减少,而细小的碳化物颗粒明显增多.探讨了组织的变化对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随着正火温度的升高,钢的持久强度提高;延长回火时间,虽钢的塑、韧性有所增加,但持久强度下降.综合考虑,正火温度和回火时间必须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既提高钢的机械性能,同时兼顾工业生产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动力工程学报》2016,(7):583-588
针对阀门构件用马氏体不锈钢X39CrMo17-1国产化过程中出现的力学性能不合格问题,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室温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对国产化X39CrMo17-1钢进行了不同调质工艺热处理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淬火温度1 060℃下延长保温时间或提高淬火温度,再进行750℃/3h的回火处理,组织与性能无明显改善;该钢具有共析点附近过共析钢的特征,不宜采用过高的淬火及回火温度;采用优化调质工艺1 040℃/1h+650℃/4.5h热处理后,材料组织中碳化物呈细小颗粒状弥散分布,其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塑性、强度和韧性指标达到了最佳的性能配合.  相似文献   

8.
12Cr-4Ni-3Mo-V-Nb-N叶片钢在高频淬火后进行不同温度的回火,发现随回火制度不同,硬度在250℃/4 h回火后下降,但在250℃/4 h+500℃/4 h及500℃/4 h回火后明显升高,文章对不同温度下回火的组织进行了TEM观察,结果显示在500℃回火过程中弥散析出的MX相和M23C6是导致硬度升高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9.
我公司生产的4125中频感应表面淬火气缸套,配套一拖4125发动机,其热处理工艺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专家制订的。4125淬火套采用HT200铸铁,内表面中频淬火硬度不低于HRC41,成品淬硬层深度不低于1.5mm。淬火后立即进行工频回火,回火一分钟。由于回火温度低,时间短,一些人认为没有必要,建议取消。为此我们对回火工序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常规燃烧+大空燃比燃烧的组合供热技术在某钢企低温回火热处理炉上的应用及效果,当钢板在300℃以下低温回火时,采用大空燃比燃烧,配合组合脉冲控制策略,获得低温回火良好的温度均匀性。炉内设置强力循环搅拌风机,增大低温回火对流换热系数,提高产能。在300℃以上中高温回火时,采用常规燃烧,获得中高温回火良好的温度均匀性及足够的供热能力。该热处理炉投产后温度均匀性、能耗、产能等考核结果达到预期目标,证明该技术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产生马氏体耐热钢4Cr9Si2,4Cr10Si2M_o材质气门的热处理裂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止措施。认为淬火加热温度高,表面脱碳,淬火冷却不足,清洗水温低,回火不及时是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铸造隔板使用的静叶其技术要求是采用淬火,回火工艺,但在铸件浇注过程中,静叶被加热,静叶在产品上的机械性能将改变,为了弄清这一情况,对隔板在浇注过程静叶温度变化进行了测试,得出静叶被加热温度与隔板汽道泥芯体积的相互关系,并根据测试结果提出了为减少叶片被拉裂和降低制造成本取消淬火,回火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45钢在750℃~840℃的亚温淬火热处理后的综合力学性能:硬度、拉伸强度、冲击值、断面收缩率、延伸率及金相显微组织,来寻求45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通过对比分析,820℃淬火,500℃回火是得到45钢最佳性能的热处理工艺。亚温淬火可以在保证45钢硬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45钢的塑韧性,大大降低机械零件的淬火开裂程度,同时可以为企业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使用热处理模拟软件DANTE对凸轮轴淬火时的应力和变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凸轮轴在淬火时应力的变化情况及变形大小。结果表明:在淬火过程中凸轮轴应力逐渐增大,最大应力约为450 MPa,经回火处理后,应力数值适当减小;在淬火过程中凸轮轴变形量先减小后略微升高,再减小,最终变形量约为0.25 mm,经回火处理后变形量减小至0.19 mm。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表明模拟方案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5.
我厂轴承热处理淬火及回火工序原采用盐浴炉加热淬火,烘箱回火。多年来产品质量基本上是稳定的。但随着生产发展,产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这种热处理方法尚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温度、pH、溶解氧),并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温度、pH和溶解氧对蕴藻浜沉积物中Ni的释放的影响,并对不同条件下的沉积物释放前后Ni的形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沉积物对Ni的释放通量升高,可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以及有机物结合态在沉积物中所占百分比均上升;随着pH的增加,沉积物对Ni的释放通量下降,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以及有机结合态所占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溶解氧高的水体比溶解氧较低的水体更不容易释放Ni.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原始组织状态的GCr15钢进行淬、回火工艺试验。试验发现碳化物不均匀性超过标准要求时,将增大淬、回火组织的过热敏感性,通过正火、球化退火使之符合标准的GCr15钢,其过热敏感性仍较强。指出要获得合格的淬、回火组织,必须对碳化物不均匀性级别进行严格控制。根据GCr15钢原始组织状态调整淬火工艺,并对有效淬火温度范围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正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TB12钢组织性能的影响,正火温度范围为1040~1100 ℃,回火温度范围为740~780 ℃.TB12钢经正火 高温回火热处理后为回火马氏体 块状铁素体的组织.随正火温度的升高,钢的强度具有增加的趋势,金相组织中块状铁素体的含量是一个先增多后减少的过程,但晶粒未发生长大.随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的强度由高到低变化非常显著,780℃时的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由于生产高级别NM450钢及现有NM360、400耐磨钢系列大幅降低合金成本的需要,要求在热处理炉内采用对钢板进行低温回火的新工艺路线,通过“黑匣子”温度跟踪测试手段对现有设备条件下某厂1#常化炉的低温回火工艺能力进行了诊断,指出该炉子目前还不适应低温回火的工艺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检索资料,介绍了在不增加大规模投资的前提下对现有设备进行常规/大空燃比燃烧组合脉冲控制及低温状态下引入热风喷射的改造方案,并对此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厂自行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使用的新型十六工位淬火机床,采用多项新近完成的科研及新技术成果,解决了喷油器壳体的局部淬火和随机快速回火问题。该机床配用60kW灯式高频电源后,对工件施以高频局部感应加热淬火和随机红外快速补偿回火处理工艺,生产效率高,节电效果显著,处理工作质量稳定可靠,达到国外淬火回火成套设备工艺的要求。 本文介绍了该机床的结构、功能特点、实用工艺条件和应用结果分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