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梅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15-116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正确诊断骨质疏松症十分重要。按照病因来分类,骨质疏松症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了解如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进行鉴别诊断,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劲涛 《柳州医学》2005,18(3):130-13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骨质疏松症的90%。它又可分为2种亚型,即Ⅰ型和Ⅱ型。Ⅰ型又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由药物引起。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兵 《中华医护杂志》2006,3(4):365-366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受损,骨骼脆性增加,从而导致骨骼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一般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两型:Ⅰ型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即老年性的骨质疏松症,都属于退行性的骨质疏松症。由于年龄增大或妇女绝经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所致的骨代谢变化,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上见于各类疾病如柯兴综合症(皮质醇增多症)营养缺乏性骨质疏松,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肢端肥大症性骨质疏松,药物所致骨质疏松、废用性骨质疏松,其他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等。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这种疾病不仅威胁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妇女的健康,而且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增加,与骨质疏松相关的典型骨折包括脊柱压缩性骨折,前臂远端骨折和髋部骨折等,预计到2025年,全球髋部骨折将增至200万。因骨质疏松随年龄增长而进行性减低,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呈指数形式上升,男女性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率呈指数上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终生危险性女性比男性高3倍。  相似文献   

4.
受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的委托,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组织编写了骨质疏松和部分骨矿盐疾病的诊疗指南。本期杂志刊出了该指南讨论稿的部分内容,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等6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和中老年人群。随着当代疾病谱的改变,世界卫生组织把骨质疏松症列为中老年三大疾病之一,在常见病中居第7位。骨质疏松症分为三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由于年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讨论稿)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由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组织编写的骨质疏松和部分骨矿盐疾病的诊疗指南,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佝偻病和骨软化症、高钙血症和低钙血症等9个部分,本刊选登了其中6种常见疾病的诊疗指南,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指南的修改和完善。[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虽然以骨密度减少为基本依据,但是必须以骨质疏松导致的临床表现为前提,即结合临床病史如骨关节疼痛、有无骨折,排除其他疾病,以及结合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考虑.在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时,需进行相关的血液生化检查.首先介绍临床较为常用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引起的原因很多,按照不同的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两种.不论哪一种骨质疏松症,它表现的形式都是一样的,即骨质吸收增多,单位的含量减少,但现存的骨质仍属正常.  相似文献   

9.
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早期常无特殊临床表现,在中老年人中发病较为普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2001年,美国NIH提出骨质疏松定义是:一种以骨强度受损、骨折危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必不可少;而对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消除病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但仍需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配合。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作用特点也各不相同,临床选择与应用较为复杂。根据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可将其分为基础药物、抑制骨转换剂、骨形成促进剂和解偶联剂四类。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退化为特征,骨强度降低,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主要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类.最先发生于以松质骨为主的骨结构区,最大危害在于易发骨折,20%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有发生骨质疏  相似文献   

11.
朱辉  郑洪新 《沈阳医学院学报》2009,11(4):226-228,23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因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及治疗费用高等特点,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按其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属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长期、  相似文献   

12.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常见的病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指由于其他某种疾病、药物等产生的负面效应而导致的骨质疏松症 ,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也可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看成是一种“并发症”。可见 ,它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本质的区别。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其他原因而引发的 ,我们可以将这些能够引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各种各样的原因看成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其中较为常见的病因有 :1 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减退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 ,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骨矿物质代谢具有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骨的发育及成熟 ;2增加尿钙、磷的…  相似文献   

13.
马继军  胡坚 《医学综述》2014,(15):2769-2771
骨质疏松症在成人已经是一个明确的临床问题,但在儿科却是一个全新的和不断变化的领域,面临一系列诸如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药物的选择等临床问题和挑战。最近,对于儿童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已有很大提高,不论是由于基因突变和酶缺陷所致的原发性骨质疏松还是继发于各种疾病、药物及生活方式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都已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该文综述了骨质疏松症的常见问题,包括导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候选突变基因及酶缺乏,继发性骨丢失的发病机制,以及可能的诊断、预防或治疗方法。旨在总结小儿骨质疏松症及相关骨问题,提高医师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并提供最合适的方法来检测、治疗或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根据其致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垂体腺瘤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继发性原因之一,功能型垂体腺瘤可通过相关激素过度分泌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但目前神经外科医生对此情况重视程度不够,本文通过对功能型垂体腺瘤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此提高大家对此病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骨量减少为特征 ,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和骨折危险频度增加 ,并伴有骨痛的疾病称为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是指骨的有机质和无机质 ,即骨矿物质和有基质等比例的减少 ,单纯骨的钙化障碍 ,骨的矿物质减少 ,而骨基质无改变 ,称为佝偻病 (儿童 )与骨软化 (成人 ) ;若同时存在骨质疏松与骨软化称为骨质疏松软化症。1 分类按病变范围可分为全身性骨质疏松与局限性骨质疏松。( 1)全身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1绝经后骨质疏松 ( 型、高转换型 )。 2老年性骨质疏松 ( 型、低转换型 )。3青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 :1内分泌疾病 ;2血…  相似文献   

16.
杨涛 《中国乡村医生》2000,16(11):12-13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 ,骨的体积密度降低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钙从骨中丧失使之骨致密度降低 ,形成多孔 ,所以有人认为 ,在某种意义上讲 ,骨质疏松也意味着“多孔骨”。从发病原因上可以概括的将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种 ,为此 ,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也必然会因发病原因之不同而有所区别。1 由于发病原因不同而导致的特异性临床表现1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因为骨质疏松症一般是以原发疾病的继发症状或合并症的形式出现 ,所以 ,其临床表现主要应为原发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常见的原发病有 :甲状腺…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章少华张咏梅(外宾康复部)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1]。前者包括绝经后(高转换型,Ⅰ型)和老年性(低转换型,Ⅱ型)骨质疏松,后者包括因某些疾病...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几乎所有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按病因分为: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年龄增长发生的生理性退行性变。如绝经后女性、老年人等。②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药物或其他疾病所诱发。如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等药,性腺功能减退症、甲亢、甲旁亢、库欣综合征、1型糖尿病、全身性疾病等。③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与遗传有关。女性多于男性,妊娠期、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属于此类。  相似文献   

19.
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逐渐成为世界性广泛关注的问题。骨质疏松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有绝经后骨质疏松(1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2型)。一般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主要原因为雌激素缺乏,骨质形成正常而吸收增多,致高转换性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则以骨质形成减少为主,或因高原缺氧致脏器功能早衰形成。骨质疏松易  相似文献   

20.
钙营养与原发性骨质疏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容积的骨组织中骨量明显减少 ,而且骨矿物质和骨基质呈比例的减少[1] ,使骨组织的正常载荷功能降低 ,临床上伴有全身骨骼的疼痛、脊柱弯曲甚至形成“龟背” ,并易发生骨折[2 ] 。在临床上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它主要见于老年人或绝经期妇女。另一类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多由于某些其它的疾病或原因诱发。日常提到的骨质疏松症指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目前简单易行的预防措施主要是从营养和运动方面入手。本文着重从钙营养方面进行综述。1 钙营养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关系1.1 钙对骨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