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和医疗保健的提高,人的寿命已逐渐延长。因此,老年医学也逐渐被人们重视,已成为现代医学中的一个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  相似文献   

2.
刷牙、洗脸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卫生习惯,然而,鼻子的清洗往往被人忽视,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静脉留置针感染的影响。方法:将62名医护人员分为手卫生习惯良好组34名和手卫生习惯欠佳组28名,收集神经内科行静脉留置针的患者583例,手卫生习惯良好组对305例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手卫生习惯欠佳组对278例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比较两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具有良好手卫生习惯的医护人员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时可显著降低静脉留置针感染的发生率(P0.05)。结论: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监督是降低静脉留置针感染的重要措施,应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推广我国腹泻病的控制规划 ,探讨腹泻病控制的实施方法 ,促进儿童健康。方法 对腹泻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进行调查 ,并实行健康教育干预。结果 腹泻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有所提高 ,相关行为明显改善。结论 健康教育可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 ,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是控制腹泻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期间导管感染、导管脱落、出血、血栓及流量不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我院自制卫生习惯调查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卫生习惯。结果观察组患者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卫生习惯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中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导管感染、脱落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6.
于好锋  李辉  李杰 《中国疗养医学》2013,(12):1141-1141
目的探讨维和期间官兵的发病率与环境及个人卫生习惯的关系,为维和部队卫生防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调查研究、原因剖析、数据分析等方法。结果环境条件恶劣、饮食结构单一是导致皮肤病、牙龈炎及口腔溃疡多发的关键因素;防病意识不强,卫生习惯不好是导致上感、胃肠道疾病多发的主要因素;个人防护不够,安全意识不强是导致外伤及运动伤多发的重要原因。结论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做法对做好维和期间疾病的防控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联合应用个性化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3 月期 间于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 108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4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 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的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家属的卫生习惯情况, 患儿病情的好转时间和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家属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卫生习惯的评分均无 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卫生习惯的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的健康知 识掌握情况和卫生习惯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疾病好转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的满 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能促进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 健康知识的掌握,改善家属的卫生习惯,促进患儿病情好转,提升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赵鹏  张丽萍 《护理研究》2012,26(14):1269-1270
[目的]探讨对留守儿童预防寄生虫卫生习惯依从性调查的必要性。[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中以"留守儿童"为检索词。[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2 316篇,有"教育"字段的文献6 075篇,占49.3%。留守儿童研究关注点主要涉及教育、心理等方面,而关于留守儿童寄生虫问题的文献仅1篇。[结论]有必要调查留守儿童预防寄生虫卫生习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翟妮娜 《护理研究》2005,19(29):2723-2724
21世纪现代医学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高新科技的迅速渗透,使生命科学成为前沿;人们的健康意识、生活方式、卫生习惯,以及自然、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向21世纪的医学教育发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
关于医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妮娜 《护理研究》2005,19(12):2723-2724
21世纪现代医学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高新科技的迅速渗透,使生命科学成为前沿;人们的健康意识、生活方式、卫生习惯,以及自然、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向21世纪的医学教育发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护理科学的迅猛发展,要求当代护士在具备一定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健康教育的素质。健康教育是护士与人群面对面的接触、沟通过程,积极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前提是护士自身素质的养成和提高。1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水平,而现有的环境条件,不良的卫生习惯,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改变环境,转变行为,纠正不良的卫生习惯,学会自身保健是免除疾病,减少疼痛,增强健康的关键。因而护士要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基本的卫生知识宣传和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1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评价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卫生习惯、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导管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导管相关知识掌握、卫生习惯保持以及生活质量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优秀和卫生习惯保持良好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社会功能、环境状况4个方面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以循证模式进行护理,有利于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加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促使患者自觉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阴道清洁度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程度。方法取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镜下阴道清洁度的判定及相关病原体的检测。结果以清洁度Ⅱ~Ⅲ度伴生殖道感染阳性率最高87.53%(611/698)。结论随着卫生习惯及人们对生殖道感染认识的提高,阴道清洁度与生殖道感染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特别是清洁度Ⅱ度的感染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心脏移植术后早期患者生存质量。方法住院期间,培养患者良好的卫生习惯及自我保健意识。结果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与自我识别排斥、感染等征候及药物副作用等相关知识,并能参加轻体力活动。结论护理人员应有意识地引导病人逐渐、自觉参与到治疗中来,培养病人良好生活习惯与自我保健意识,有利于病人术后生存质量的提高,并能及时处理出现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发病的相关因素,提出防治疾病的干预措施。方法:556例来自崔各庄地区已婚妇女,对来参加妇女病普查的女性,当场调查了其职业受教育情况、经济情况、卫生习惯、性卫生习惯等情况,同时对每位妇女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及有关病原体实验室检查。结果:生殖道普通炎症患病率为56%,以宫颈炎症性疾病为主,为49%;其次为阴道炎、盆腔炎,分别为25.6%及6.2%;滴虫性阴道炎17.2%;白色念珠菌感染8.4%。结论:妇科炎症性疾病发病率与卫生习惯、性生活卫生等密切有关,防治妇科炎症性疾病关键是树立生殖保健意识同时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地区6岁以下儿童血铅水平。方法采末梢血用BH2100S/T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儿童血铅进行测定。结果548例中铅中毒99例,占21.7%,男性血铅水平高于女性,血铅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是儿童铅中毒的高危因素,而科学的喂养,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增加人们的铅中毒的认识等均可有效地预防铅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武俊青  杨雨田 《疾病监测》1996,11(7):245-248
于1992年9月至.1995年10月,对山西省晋中地区的840名五岁以下的婴幼儿进行了腹泻病的随访研究。结果表明:1.腹泻病的平均榷患率为8.02%人月;2.多因素分析表明:影响农村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小儿的不良卫生习惯(如:吸指头、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不洗手、手抓食物及随地大小便)、看护人的不良卫生习惯、家里养鸡猫狗、饮用开放武水源、较多的家庭人口数、人工喂养、较低的生活水平及较低的母亲文化程度。因此,防制农村婴幼儿腹泻的主要措施是:教育婴幼儿及看护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倡母乳喂养、提高生活水平及母亲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53例幼女淋菌性阴道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996年12月 ̄1999年12月间在门诊就医的53例妇女淋菌性阴道炎为研究对象,采取 没的治疗方法观察疗效。结果表明:患儿的传染途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与成人有所不同。传染途径与淋病父母密切接触有关,患儿家庭卫生习惯差;治疗上首选青霉素,配以局部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主要的步骤, 但据一些研究表明: 医务人员不接受洗手是占有一定比例的。在Hammersmith医院感染控制科组建了一个洗手方案实施小组, 小组每月两次讨论手部卫生的监测情况、具体方案。这就是一篇关于该小组的手部卫生处理的 1w观察报告。手部卫生和感染控制 2003年秋, 该组织出台了首部手部卫生的监测标准, 该标准由联络护士主要负责, 由感染科护士负责监控。为了避免误差, 联络护士从不同病房进行监测。让她们去观察护士、医生和专业卫生人员的手部卫生习惯, 并记录他们是否洗手、是否用酒精、还是不作处理。手部卫生…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2004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卓  柏春仁  姜欣 《疾病监测》2005,20(6):291-294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发病规律及影响发病的因素。方法采用2004年黑龙江省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病主要集中在15~60岁之间的青壮年,占HFRS的年发病总数的93.81%,男女性别为3.26∶1。职业以农民、工人、家政、家务及待业、学生为主。结论HFRS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改善人们不良卫生习惯,推广HFRS疫苗接种和科学灭鼠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