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立华  陈芸  方修睦 《煤气与热力》2012,32(1):13-15,19
探讨了2级、3级热量表计量相对误差限、阻力的计算。结合实例,对建筑物热力入口DN 100 mm管道可选用的不同等级不同规格热量表在设计流量下的实际计量误差、阻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热量表等级、公称直径对实际计量误差的影响,安装热量表引起的阻力小于CJJ128—2007《热量表》的限定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变流量空气源热泵建筑供暖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不同水泵控制方式下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为了使热泵机组保持较高的性能,其最小经济流量为额定流量的30%;3种控制方式中,供回水干管压差控制水泵功耗最大,最不利末端支路压差控制水泵功耗最小;相比于供回水干管压差控制,最不利末端支路压差控制水泵可节能0~31.84%;3种控制方式中,温差控制系统总功耗始终最大,最不利末端压差控制最小,它们的差值平均值在高负荷率下达到6.20%;压差控制和温差控制均可满足建筑供暖需要,但压差控制室内温度波动更小,适合用于对室内温度要求较高的场所。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定流量/变温差和定温差/变流量条件下中温水对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定流量/变温差工况下,中温水的温差越小,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性能系数(COP)越高,但在测试范围内变化率小于8%。在定温差/变流量工况下,当中温水的流量大于75%时,性能系数略微下降;但小于75%时,性能系数变化较快。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末端设置通断控制阀的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在温差控制下的水力特性,并结合风机盘管与房间的非线性换热耦合特性,进一步探讨了温差控制的适用条件以及变温差控制温差值的设定方法。结果表明:末端设置通断控制阀的系统,当管网整体负荷分布均匀且各开启用户的负荷变化规律相近时,温差控制同样是较为适用的,此时系统的水力失调对室内温湿度的影响较小;采用变温差控制时,仅以不同的总负荷率分段设置温差值,并不能获得良好的室内温湿度控制效果,建议以优先保证风盘除湿能力和室内干球温度为原则设定温差值,相比于目前的方法,在同等的室内相对湿度波动下,室内温度的稳定性可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通用雨型q=A/(t B)~n为基础,推导了径流系数为常数及变值时的雨水调节池容积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计算图表。  相似文献   

6.
汪怡心  王芃  张声婷  王威 《暖通空调》2023,(5):79-83+161
环形干线初始流量分配是供热管网设计中管径初选的依据,能满足节点质量守恒原则的初始流量分配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流量分配方法初投资不同。本文以初投资最小为目标函数,以节点质量守恒和流量下限值为约束条件,构建了管段流量的优化模型,并采用既约梯度法求解。算例表明:在管段流量最小值为29 t/h时,最小初投资法的初始流量分配结果比最小平方和法节约5.15%的初投资;最小初投资法初始流量分配结果受流量下限值约束。  相似文献   

7.
冷却水系统变流量的全年工况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变流量时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首先以冷却变频水泵调速引起冷水机组和水泵系统的全年节能量的变化为优化目标函数,分析了变流量时不同控制方式对水泵和机组能耗的影响。而后建立了冷却水变流量时系统的节能优化模型,并应用实例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不同控制方式下冷却水系统全年以及不同负荷率工况下的运行能耗,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最优化的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冷却水系统采用变流量是可行的,系统综合节能效果显著;定温差+最小压差控制是相对节能的变流量控制方式,同定流量控制比较,系统全年节能率为6.07%。  相似文献   

8.
热力直供系统在调节时会受到最小流量的限制,为防止系统运行流量减小时产生严重的失调问题,提出了最大可及流量和最小流量的概念,当系统循环流量达到最大可及流量和最小流量之间时实现按需供热,高于最大可及流量和低于最小流量时采用均匀控制,实现对直供系统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恒载作用下底部含水层疏水沉降均匀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行设计的高应力、高水压疏水试验装置上进行了恒载作用下底部含水层疏水沉降均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底部含水层的疏水沉降量符合指数型变化规律,细颗粒砂土比粗颗粒砂土具有更大的变形量。疏水沉降的侧限压缩模量Es受特征粒径D20和水压降△l2控制,D20,△h越大,Es越大:当土样不变时,E与△h呈正相关关系;当△h一定时,土体的细颗粒含量越多,D20越小,则侧限压缩模量Es越小,土体变形量越大。  相似文献   

10.
以大空间缩尺模型实验室为研究对象,基于Block模型,采用2种常数法及3种温差法的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取值方法,计算室内在下送中回气流组织下的空气垂直温度分布。通过与实验值的比较发现,对流传热系数温差法计算结果优于常数法。其中一种对流传热系数温差法得到的空气垂直温度与实测温度的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11.
赵丽英 《山西建筑》2006,32(12):155-156
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热计量的方案以及各个方案的应用特点,分析了住宅楼供热中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完善热计量收费的必然趋势,提出了制定热价应考虑的三方面因素,以保证节约能源,提高热力公司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材料中添加热容、热导率大的物质来改善材料整体性能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铝酸盐水泥含量为10%时,材料的抗压、抗折强度能满足工业需求;材料的比热容在350℃时达到4.5 kJ/(kg.K),接近甚至超过某些相变储热材料的比热容;随着石墨粉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热导率几乎成直线上升,当石墨含量为5%时材料的热导率大于1.7 W/(m.K)。  相似文献   

13.
换热器在供热,空调,生活以及其它领域中大量应用,但在热工性能方面,如热效率,传热系数等方面,其计算方法如何正确表示,尚待进一步商榷,本文综合有关资料,对热效率的表示方式和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集中供热系统多级供热计量模式及实施步骤,着重分析了各级热计量的装置选择及安装位置要求,并对几种户内热计景方式进行了技术分析,为我国供热计量的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隽 《煤气与热力》2002,22(4):374-375
介绍了在玻璃瓶生产线上采用热管式余热锅炉的效益,每年可节约重油540t,并且投资少,占地少,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6.
主要针对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垂直地埋管系统进行实际测试,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分析单U管和双U管形式与土壤温度的关系,重点分析了土壤源热泵地埋管系统与土壤热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地源热泵的核心技术问题,介绍了对两种典型地源换热器的散热试验研究:粉质粘土中的垂直单U管、地表水中的水平单U管。研究发现,两种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差别很大。从开始试验到循环水温度稳定所需要的过渡时间上,地表水换热器比粉质粘土埋管型换热器要快得多。从传热能力来看,地表水换热器的单位管长换热量比粉质粘土垂直单U管要大。  相似文献   

18.
赵广忠 《山西建筑》2011,37(9):130-131
针对阳泉市市区供热运行方案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该地区热源供热能力和供热运行调度原则,分别介绍了热源、热网运行方案及应急预案,并对热网的启动和停用方案进行了阐述,时其他类似供热工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某宾馆污水源热泵系统中的污水换热器为研究对象,连续测试了污水、中间水以及热水流量、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根据测试数据计算得到了污水换热器换热效率的衰减情况,并拟合得到了传热系数的衰减公式,测试分析结果可为污水源热泵供热系统中的污水换热器设计和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三种窝形翅片管——单面球形窝、单面柱形窝、双面球形窝与普通光滑平板式翅片管在吸风式直流风洞上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研究.采用微机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得出了各种翅片的性能曲线和计算公式,并与平翅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迎面风速为1.7m/s~5.5m/s,雷诺数为840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