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组构、位错及显微构造等方面研究了超高压榴辉岩中绿辉石的流变学性质。①榴辉岩经历了高温塑性变形,形成了绿辉石LPO组构。绿辉石的塑性变形除位错蠕变外,还可能包含其他机制,如扩散蠕变和GBM等。②本区榴辉岩的主期变形,以共轴变形为主;由于造山带内部应变分解,部分榴辉岩含非共轴应变分量。③弗氏台所测双晶面均为[100],这可能说明绿辉石在高温变形的基础上有低温变形叠加。④亚颗粒的发育是比较普遍的。但碧溪岭和双河地区的绿辉石变形表象并不一样。⑤分别对碧溪岭和双河地区的代表性岩石96DB-21和96D-23作了付林图解分析,结果如下:96DB-21,X:Y:Z=  相似文献   

2.
超高压榴辉岩中绿辉石组构和变形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榴辉岩中绿辉石晶格优选方位(LPO)类型主要有S型(压扁型)组构、L型(收缩型)组构、L-S中间型组构、退火型组构,其中L型和S型组构是绿辉石在超高压岩石中最发育的组构类型.矿物组构的产生与变形机制密切相关,目前还无法解释绿辉石LPO产生和变化的原因.对天然绿辉石变形机制的最新研究进行了评述,包括位错蠕变产生变形绿辉石LPO的传统观点,以及扩散蠕变伴随晶体各向异性生长和空间群转换两种新观点.使用费氏台对大别山双河地区榴辉岩中的绿辉石组构进行了测量,并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对测量结果进行了验证.结合榴辉岩的显微构造和绿辉石组构特征对大别山双河超高压榴辉岩中绿辉石的变形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其变形机制以位错蠕变为主.  相似文献   

3.
榴辉岩中绿辉石的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宝贵  曹文涛 《岩矿测试》1998,17(4):249-253
通过对某地榴辉岩中伴生的有用矿物的纯矿物物质组成的研究,发现Na可作为其中绿辉石的特征性成分,且Na2O含量与其纯度呈正相关。因此,推荐用测定Na2O量并以求得的换算系数计算榴辉岩中绿辉石含量的化学物相分析方法。经合成样品验证,方法的相对误差<1.7%,用于生产样品分析,所得结果的重现性好,平均偏差<0.5%。  相似文献   

4.
5.
大别山产出的榴辉岩相岩石榴橄榄、榴辉岩,榴云片岩,榴辉片麻岩,榴玉英岩和榴辉大理岩等不同系列,它们均分布于花岗质片麻岩中。矿物共生序列研究表明,榴辉岩相岩石经历了从绿帘角闪岩相,柯石英榴辉岩相,角闪榴辉岩相,绿帘角闪岩相到绿片岩相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大别山产出的榴辉岩相岩石包括石榴橄榄岩、榴辉岩、榴云片岩、榴辉片麻岩、榴玉英岩和榴辉大理岩等不同系列,它们均分布于花岗质片麻岩中。矿物共生序列研究表明,榴辉岩相岩石经历了从绿帘角闪岩相、柯石英榴辉岩相、角闪榴辉岩相、绿帘角闪岩相到绿片岩相的演化过程。花岗质片麻岩及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并未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但却与榴辉岩相岩石经历了同一期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事件,证明二者在地壳范围内发生了构造合并  相似文献   

7.
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带榴辉岩的特征和变质作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张勇  江来利 《岩石学报》1991,7(3):1-13,T002
大别山超高压柯石英榴辉岩带中多处产出含柯石英榴辉岩,岩石中广泛分布柯石英假象。它们产在片麻岩和大理岩中,并有不同的特征矿物组合。与鄂北等地高压型榴辉岩比较,超高压(柯石英)榴辉岩的绿辉石富硬玉组分,而石榴石为一般的富铁铝榴石贫镁铝榴石的石榴石。钙质角闪石和钠钙质冻蓝闪石是超高压(柯石英)榴辉岩中主要的次生角闪石类型。榴辉岩的原岩是陆内拉张过程中形成的广义拉斑玄武岩,它们在中朝一扬子大陆板块汇聚造山的俯冲大地构造背景中,发生渐进变质。变质时地热增温率极低。造山运动后期,榴辉岩随构造运动抬升又经历两阶段迭加变质。  相似文献   

8.
超高压榴辉岩中绿辉石组构测定及其流变学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绿辉石高温变形特征在很大决定了榴辉岩流变学表象,绿辉石变形显微构造和晶格优选方位(LPO)的研究是认识榴辉岩变形机制和动力学背景参数(应变,应力,应变速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详细介绍了绿辉石LPO测定方法和步骤,报道了潜山县双河地区超高压榴辉岩中绿辉石组构初步研究成果及流变学意义,LPO测量成果表明:双河榴辉岩绿辉石组构(001)极密位于页理面附近,并于近平行线理L(010)环带垂直直于L(001)  相似文献   

9.
大别高压和超高压榴辉岩中绿辉石的透射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对榴辉岩的显微和超微构造的研究仍然不足。榴辉岩主要由石榴石和绿辉石组成,其中石榴石基本上相当于刚性体,除非在很高温条件下石榴石才发生韧性变形[1~4]。因此,笔者对高压和超高压榴辉岩中的绿辉石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大别山碧溪岭和黄镇榴辉岩中的绿辉石进行了详细的结构水观察。绿辉石中普遍含有结构水,以OH~-的形式存在,含量可达~2000ppm(H_2O wt.)。碧溪岭绿辉石的水含量在露头尺度(-150km)上是不均一的,而黄镇绿辉石是均一的(至少在3km的尺度上)。碧溪岭绿辉石水含量的不均一分布和黄镇绿辉石水含量的均一分布都反映的是原岩特征,碧溪岭榴辉岩原岩经历的水-岩相互作用是“隧道式”的而黄镇是“弥散式”的碧溪岭榴辉岩的原岩可能是基性的侵入岩而黄镇榴辉岩的原岩可能是玄武岩。碧溪岭绿辉石的水含量(<1400ppm)明显低于黄镇绿辉石(~1850ppm),这是原岩水含量差异的体现,原岩性质的不同和经历的水-岩相互作用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原岩水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大别山地区柯石英榴辉岩变质作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张泽明  游振东 《地球科学》1992,17(2):141-149,T001
  相似文献   

12.
根据矿物成分及其结构演变,将大别山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贫流体阶段、弱流体阶段和富流体阶段。贫流体阶段发生于榴辉岩相环境中,其主要作用是柯石英-石英和文石- 方解石等同质多象转变、石榴子石和绿辉石等的重结晶,以及绿辉石中硬玉和钠长石的固溶体出溶等。弱流体阶段发生于榴辉岩相退变质的晚期,含水矿物闪石、绿帘石和云母,以及钠长石等低压矿物大量形成之前,其标志是蓝晶石变斑晶和金红石脉的形成,以及浸染状金红石的富集成矿。富流体阶段始于低级角闪岩相退变质环境,并可能一直持续到近地表处。该阶段以出现大量含水和挥发份的矿物(如闪石、绿帘石、多硅白云母、钠云母、黑云母、磷灰石和碳酸盐等)为特征。围绕石榴子石和绿辉石的闪石次变边、闪  相似文献   

13.
对9件大别-苏鲁超高压榴辉岩主要矿物石榴子石和绿辉石进行的激光熔样-等离子质谱(LA-ICP-MS)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榴辉岩可由石榴子石稀土元素特征分为两类(Group 1和Group 2)Group 1的石榴子石具有一般石榴子石的贫轻稀土、富重稀土的平滑型配分模式,Group 2的石榴子石则表现出独特的高正Eu异常和平坦型重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可以认为Group 2的原岩属于堆晶辉长岩,而Group 1更可能是正常的玄武岩.矿物颗粒和两种主矿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表明,所研究的榴辉岩达到了矿物规模上的微量元素分配平衡.  相似文献   

14.
大别山榴辉岩的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先如  李院生 《矿物学报》1995,15(3):352-359,T001
本文对大别山榴辉岩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包裹体成分以NaCl-H2O、H2O、NaCl-CO2-H2O为主,是在退变质的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条件下捕获的。从变质高峰期至退变质晚期,包裹体成分演化由氧化向还原转化。熔融包裹体的发现,说明榴辉岩在形成过程中伴随局部深熔作用。通过流体包裹体研究,对大别山榴辉岩抬升过程p-T-t轨迹进行了探讨,认为是一等温降压过程。  相似文献   

15.
大别山东部榴辉岩同位素体系和变质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平 《地球学报》1999,20(4):341-348
大别山东部榴辉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反映出三方面的问题:(1)Sm-Nd两点等时线的不确定性;(2)部分高压-超高压变质年龄实际是片麻岩的分析结果;(3)首批发表的"C型榴辉岩"Sm-Nd年龄,测定岩石不是榴辉岩.大别山东部榴辉岩年龄反映的是加里东期高压-超高压变质的年代学信息.进一步研究应着重于榴辉岩锆石成因及Sm-Nd体系适用性.岩相学是研究榴辉岩锆石成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北大别杂岩带中发现了榴辉岩[1~3]及榴辉岩相岩石[4,5],岩石地球化学及Sm-Nd和U-Pb同位素特征[6,7]证明,北大别杂岩带大多数属印支期扬子俯冲陆壳的一部分,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相对于南大别超高压带中榴辉岩来说,北大别榴辉岩经历了麻粒岩相退变质阶段和燕山期热变质事件的影响,形成大面积强烈退变和相应的退变质显微构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超高压榴辉岩中绿辉石结构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旭东  张泽明 《岩石学报》2006,22(7):2039-2050
本文利用傅立叶(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CCSD主孔100~3100米深度范围榴辉岩中的绿辉石结构水含量进行了原位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绿辉石都舍有一定的以OH形式存在的结构水,其含量范围为45~784ppm,平均为235ppm。不同榴辉岩绿辉石之间的结构水含量差别较大,而且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不均一性。相关性分析显示,绿辉石的结构水含量与全岩的Mgo、TFeO、Al2O3,含量成正相关,与NaO成反相关,与绿辉石的NaO、TFeO含量成负相关,与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条件无关;与其它类型榴辉岩相比,多硅白云母榴辉岩中绿辉石的结构水含量较高,平均为339ppm。由此推测,超高压榴辉岩绿辉石中所残留的结构水含量很可能与其峰期结构水含量、矿物化学成分和岩石矿物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郭卫东  罗谷风 《地质论评》1995,41(4):311-319
谢窦克等曾测定了大别山一个绿辉石的晶体结构,认为它具P2/c空间群;四面体链分别呈SA和OB扭转;M阳离子日位全部为6次配位的八面体:Al在所有这四种晶位另均有相当多的占有率,为绿辉石的新型结构。本文对该资料再研究后确认其真实空间群为P2/n;结构中仅有一种O旋转的四面体链;M2和M2晶位为8次配位;Al全部进入M1(1)晶位,Al-Mg呈完全有序分布,属典型的P2/n有序绿辉石。本文给出了重新计  相似文献   

19.
华中东部榴辉岩中绿辉石的反相畴、出溶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琳  胡克  王安平  姚杰 《矿物学报》1995,15(3):254-258,T001
反相畴及出溶片晶是华中东部高压变质带中绿辉石的主要超微结构,出港片晶的大小受扩散速率和时间的控制,而反相畴的大小可作为变质温度和年龄的标志。通过对Alps、Cali-fornia等高压变质带中绿辉石的反相畴的统计计算,修正了Carpenter所得出的统计公式:δ8=8×(6×1027)e-Q/RT·t。根据作者的成果,绿辉石反相略大小与变质温度及地质年代按如下规律变化:δ9=9×(6×1026)e-Q/RT·t。由此得出所研究地区曾发生两次地质热事件,其地质年代分别为700Ma(晚元古)及200Ma(印支期)。以上得出的函数关系适用于高压变质带中不同地区的相对地质年代的推算及绝对地质年代的半定量估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