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80例老年复治涂阳肺结核,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含左氧氟沙星(V)方案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对照组40例,方案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进行3个月强化期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痰菌转阴率、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与对照组强化期疗效提高,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对老年肺结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评价采用卷曲霉素、力克肺疾、左氧氟沙星、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将耐多药肺结核1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实验组化疗方案:卷曲霉素、力克肺疾、左氧氟沙星、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对照组化疗方案:丁胺卡那霉素、丙硫异烟胺、氧氟沙星、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疗程均为24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痰菌阴转(80.5%)明显优于对照组(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X线病灶变化情况:实验组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73.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卷曲霉素、力克肺疾、左氧氟沙星、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确切,药物不良反应低,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片代替吡嗪酰胺治疗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观察组(n=30)例.对照组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左氧氟沙星片代替吡嗪酰胺治疗方案治疗,强化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病灶吸收、痰菌转阴、空洞闭合情况、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较对照组的(4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片代替吡嗪酰胺治疗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吡嗪酰胺以及左氧氟沙星的临床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中心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共计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其中32例患者使用吡嗪酰胺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32例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对两组不同用药方案下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统计分析,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痰菌转阴率为84.4%,对照组为5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各项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等肾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25%、28.13%,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吡嗪酰胺,且不良反应更少,该药物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80例肺结核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肺结核治疗,初期口服异烟肼片、盐酸乙胺丁醇胶囊、吡嗪酰胺片,对于复治患者均额外加用阿米卡星。观察组在上述同等用药的情况下加用利福平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效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1例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对照组发生2例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乏力,发生率为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吡嗪酰胺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吡嗪酰胺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血药峰浓度、病灶吸收率及空洞缩小率、痰菌情况及安全性等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两组肾功能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8周尿素氮(BUN)、血尿酸(BUA)、肌酐(Sc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8周血药峰浓度较对照组高,对照组病灶吸收率、空洞缩小率、痰菌转阴率均明显较观察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对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左氧氟沙星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中效果优于吡嗪酰胺,且左氧氟沙星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丹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967+3058-2967,3058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基础疗法,对照组加用吡嗪酰胺,观察组加用左氧氟沙星。结果:两组病原学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左氧氟沙星治疗组的远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传统抗结核药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肺结核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的临床疗效,并与左氧氟沙星进行对照,评价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经结核菌培养证实为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采用如下治疗方案:莫西沙星、帕司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阿米卡星治疗3个月,接着应用莫西沙星、帕司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治疗6个月,最后的9个月应用莫西沙星、帕司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治疗.对照组36例的治疗方案除将莫西沙星改为左氧氟沙星外,所有联合用药及疗程均相同.治疗时间均为18个月.结果 治疗组完成疗程35例,对照组完成疗程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2.9%(29/35)、60.0%(18/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有效率两组分别为91.4%(32/35)、80.0%(2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65.8%(25/38)、37.5%(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作为联合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主要氟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评估含左氧氟沙星及丁胺卡那霉素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0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行3个月强化期左氧氟沙星 丁胺卡那霉素 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 丙硫异烟胺 吡嗪酰胺和18个月继续期左氧氟沙星 丁胺卡那霉素 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3VAPaPtZ/18VPaPt);对照组行3个月强化期链霉素 乙胺丁醇 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 丙硫异烟胺 吡嗪酰胺和18个月继续期乙胺丁醇 对氨基水扬酸钠异烟肼 丙硫异烟胺(3SEPaPtZ/18EPaPt).结果共有94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46例,痰菌阴转率89.1%;对照组48例,痰菌阴转率58.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病变明显吸收率为43.5%,空洞闭合率58.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26.9%和2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及丁胺卡那霉素的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与吡嗪酰胺用于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复治涂阳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9例。根据治疗意愿将其分为A组(n=45)与B组(n=44)。两组抗结核治疗疗程均为9个月,全程用药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其中A组前3个月在此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B组加用吡嗪酰胺。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痰菌转阴率、空洞缩小率、病灶吸收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痰菌阴转率、空洞缩小率、病灶吸收率均高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率为8.89%,低于B组的2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吡嗪酰胺相比,左氧氟沙星在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效果更为理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李继琼  颜浩 《西部医学》2011,23(1):57-58,61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替代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7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分为Z组和L组,分别用包含吡嗪酰胺及包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副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替代吡嗪酰胺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取得了与含吡嗪酰胺方案一样的临床效果,且副作用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福喷汀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76例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HL2VE/4HL2)和对照组(2HRZE/4HR),观察痰菌阴转率、X线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完成疗程。2个月、3个月和疗程结束治疗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9.4%、82.4%和91.2%。对照组分别为76.7%、80.0%和90.0%,(均P〉0.05);X线有效率分别为94.1%和93.3%(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31.8%和25.0%(P〉0.05);2组差异都无显著性意义。肝功能损害导致退组分别为1例和6例,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6%比15.8%,χ2=3.93,P〈0.05)。结论利福喷汀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疗效相近,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病(MDR—PTB)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32例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化疗方案以莫西沙星(0.2g,2次/d),联合利福喷汀、帕司烟肼、吡嗪酰胺、阿米卡星;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0.2g,2次/d),联合用药同治疗组;所有病例疗程均为21个月。结果共有126例患者完成疗程,治疗组63例,痰菌阴转率92.1%,对照组63例,痰菌阴转率57.1%,痰茵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灶显吸率49.2%,空洞闭合率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6%和31.1%(P〈0.011。结论以莫西沙星组成方案对MDR—PTB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利娟  何晶  李骁 《海南医学》2016,(16):2632-2634
目的:观察利福喷汀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SPPT)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院感染科治疗的114例老年初治SPP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利福喷汀及吡嗪酰胺治疗,观察组予以利福喷汀及左氧氟沙星治疗,9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的疗效,不同时期的转阴率和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的治疗有效率为96.49%(55/57),空洞闭合率为66.67%(38/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48/57)和47.37%(27/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个月转阴率为91.23%(52/57),9个月转阴率为98.25%(56/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91%(37/57)和87.72%(50/57),而观察组的复发率仅为1.75%(1/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8%(7/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26%(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4%(1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喷汀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韩文斌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2):997-999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老年初治肺结核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2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利福喷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对照组加用吡嗪酰胺,疗程共9个月.结果 治疗9个月后两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4.7%和90.8%,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2年痰菌阳转率分别为10.6% 和6.5%,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X线好转率分别为85.6%和87.7%,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33.3%和30.2%,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4.3%和55.8%,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对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焦虑心理对复治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根据结果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每组80例,均应用复治方案3HL2ZVAm/5HL2V(H:异烟肼;L2:利福喷汀,每周2次给药;Z:吡嗪酰胺;V:左旋氧氟沙星;Am:阿米卡星),疗程8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病灶改变、痰菌阴转率等指标。结果疗程结束后非焦虑组痰菌涂片及培养阴转率、X线片表现病灶改变有效率均显著优于焦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焦虑心理可影响复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医师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需加强患者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7.
卷曲霉素及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铁成 《海南医学》2007,18(11):68-69
目的 观察和评价卷曲霉素及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将98例抗酸杆菌阳性复治肺结核患者分成治疗组(n=58)和对照组(n=40),治疗组采用复治化疗方案加用卷曲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方案为3CVL2PaZ/9VL2Pa;对照组复治方案为3SEL2PaZ/9EL2Pa.结果 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涂阳阴转率分别为82.76%(48/58)和60.00%(24/4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10%(54/58)和70.00%(28/4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卷曲霉索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方案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可作为复治肺结核化疗的主要选择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病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88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HREV/7HR)和对照组(2HREZ/7HR),观察痰菌、X线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满疗程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7.9%和97.6%;胸部X线有效率分别为97.9%和97.6%;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18.8%和44.4%.结论左氧氟沙星是一种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小的新一代抗结核药物.  相似文献   

19.
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门诊进行诊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2HREZ/4HR抗肺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2HREZ/4HR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治疗效果以及痰菌转阴的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经统计学处理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较大,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痰菌阴转率为86.7%,对照组痰菌阴转率为51.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抗肺结核药物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在治疗过程中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痰菌转阴率高,建议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黄芪注射液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初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2年1月~2015年12月,8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根据就诊病历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2HRZE/4HR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2HRZE/4HR治疗方案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免疫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IL-4、IL-6、IL-8和干扰素-γ(INF-γ)的水平)水平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阴性率、病灶显著吸收率和总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免疫炎症因子(IL-2、IL-4、IL-6、IL-8和INF-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存在显著性.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临床疗效显著,其协同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调节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